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唐朝之肩上蝶-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以为再也不会相见,没有想到各种机缘巧合,两人一次次产生交集,终于相爱。
如今,女孩知道那个男子,将会遇到人生中与性命相关的大坎儿,不得不把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一切说出来,三郎觉得那个男子会相信吗?不会认为她是疯子吗?”玲珑说完长吁一口气,看着木呆呆,像是石化了一般的李恪。
脑海里无数次安排的话终于说出来了,李恪的表现却比自己想象的普通,并没有歇斯底里。
只是时间过了一分钟,两分钟,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丫鬟问是否用膳,两人都没有反应。
李恪不动,玲珑也不敢动,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本来以为自己能够悄然的让一切发生,不说自己来自未来。
“你为什么没有早说?”李恪问的居然是这一句。
所有的场景玲珑都不止一次幻想过,生气,掀桌子,甚至给自己一耳光,直接叫人把自己抓起来,说自己是妖孽,或者,或者,认为自己被马踢坏了脑子,再也不管自己了。
但是就是没有想过会是这么一句话。
真不愧是李恪,比自己想象的平静。
“为什么没说,说了,说不定可以改变什么?”李恪说到,语气中甚至是有责备的。
玲珑怀疑自己的耳朵,心跳如雷的她以免是自己听错,便等着。
“你明明知道自己,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帮助我,帮助我,走上皇位?”李恪终于还是问出来了。
玲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内心憋了这样的抱负这么多年,第一次听到他如此清晰的说出来,内心该是怎么样的难受?
“我们的私塾里面,每个人都会学一本历史书,虽然真真假假无从考证,但是历史的时间表,已经排列好了,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
在我穿越来到这个空间的时候,我就被警告过,不能做任何改变历史的行为,不但不会成功,还会让自己万劫不复,永远都回不到属于我的世界。”
这些对话,玲珑从来没有想过会发生的,但是它真的发生了,一个一千多年前的人和一个一千多年后的人,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但是这些对话,并不轻松,沉重无比,玲珑也不知道她救下李恪藏匿起来,写历史的那些史官并不知道,所以没有记录,算不算改变历史,自己身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她已经顾不上了。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跟我说,不能等到我死之前在告诉我吗?你现在让我怎么接受,你让我怎么会忍不住问你,以后的事情?”李恪的直白,显示了他内心的澄净,这么些年了,他真的出淤泥而不染。
李恪不知道是因为惊惧还是什么,双腿索索发抖,玲珑伸出手,轻轻按住他的膝盖。
“我就是要告诉你以后会发生什么,我不害怕万劫不复,再也回不到我的世界,我在意的是,我从一开始就根本改变不了历史,但是也许只要没有记录就不算改变,你必须要相信我的话。”玲珑认真的说着。
又不知道过了多久,没有丫鬟小厮敢来打扰两人,所以便没有人给两人的房间里面点燃烛光,黑漆漆的房间,伸手不见五指,两人居然都没有任何感觉。
只是彼此这么坐着,知道对方就在眼前。
李恪慢慢接受了玲珑说的话:“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总有那么多有悖常理的点子了,这不公平,我爱上的人知道我的历史。”李恪不知道想了多久,在黑暗冒出这么一句话。
玲珑把头轻轻放在他的膝盖上,说到,下面我要说的话,实在是太重要,我从未对人说过下一年会发生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一直想要过平淡的生活,但是我现在打破了这样的常规,我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李恪没有说话,抱住了玲珑的头,两人就这样在黑暗中呆着。
玲珑把害他致死的冤案慢慢的讲给他听。

、第三十一回 老贼真残忍 玲珑表真心

太宗皇帝太过与相信长孙无忌了,所以他更加是肆无忌惮。
为了能够做大自己的势力,也完全是害怕自己以前做的那些亏心事,得到报应。
所谓冤案是长孙无忌为排除异己搞的一次政治大手术。
事发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谋反,只是房家自家的一桩家庭纠纷。
此乃房遗爱两口子谋夺哥哥房遗直的梁国公爵位,他们俩在太宗时期就干过一回,被太宗责骂了一顿。
现在,他们又来生事,由高阳公主出面诬告房遗直对她“无礼”,究竟是不尊重还是有非礼行为,不得而知。
高宗对这事情也很头痛,就叫长孙无忌去处理。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与太子承乾争位的魏王李泰,也曾有一批支持者,房遗爱就是其中之一。
长孙无忌没忘这个旧帐,加之对高阳公主的胡闹也十分厌恶,于是在审案子的时候,就完全朝向了另一个方向,审出了公主借僧人的占卜之术,来揣测宫中的人事变动。
这个行为虽属不法,但还远够不上谋反之罪。
长孙无忌却不管那个,立马坐实两人谋反。
而且,李泰已经贬死,长孙无忌深恨当年怂恿李泰夺嫡的一班人,于是索性把案件扩大化,将当年李泰一党统统牵进,捎带把平日与自己及褚遂良不睦的人也一同搞死,这就扯出了三驸马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案,成为永徽期间震惊朝野的第一大案。
几驸马几公主外,倒霉的还大有人在,最冤的便是吴王李恪。。
太宗死后,高宗封了李恪为司空,这是正一品的荣衔,此外还有实授的都督任命,这就已经说明新皇帝对李恪是无比信任的,不但从未想过他会谋反。而且还认可了他的才华,也顾忌了兄弟情感,想要他在荣华中过完一生。
这才开始并不是李恪想要接受的,但是最后成了他追求的,就这些长孙无忌都看在眼里,恨在心上。
玲珑有时候都在想,李恪到底在长孙无忌哪里展露了什么才华,让这个老头子对他如此忌惮,他不就是长得比你的几个侄子俊朗点吗?
论才华和骑射,丹青和书法。政论和见识。诸皇子都受同样的教育。比李恪更强的皇子也大有人在。
但是论长相的英武,还有骑射的英姿飒爽,可能才是太宗说“类我”的主要原因吧!
难道是嫉恨李恪的容貌?玲珑实在是太费解了,在这些年躲避长孙无忌的明刀暗枪里。玲珑一直想不清楚这些。
但是玲珑可以确定的是,长孙无忌是个自私狭隘的臭老头,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甚至完全是一己私利,便害死了那么多人。
长孙无忌把新皇帝对他的信任看在眼里,害怕李恪得势以后会报复他,就一直在找机会打击李恪。
被牵进来的无辜,还有江夏王李道宗等人。
高宗虽然相信有这个谋反案,但毕竟还是心肠软。念及叔叔和兄弟之情,提出能否免李元景、李恪之死。
如果李治不是这样的心软之辈,也许也就没有武则天什么事儿了吧!玲珑最喜欢唐史,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拧巴的朝代,唯一的女皇帝。贞观之治,四海臣服,最英明的皇帝,最有才的皇帝,最贤惠的皇后,最傲娇的贵妃,最惧内的皇帝,几乎都占全了。
政治,经济,文化,就连诗歌都是诡异的昌盛繁荣,李治是个非常牛的皇帝,如果知晓的人,会知道他在对外战争上是不手软的,但是唯一一点太过心软。
这也是太宗皇帝为什么会选择李治当皇帝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可以保住他的其他儿子。
当一个英明的帝王,考虑继承人不是考虑适不适合,而是考虑别的,那么得到的结果太明显了。
武则天差点灭了李姓所有直系。
唐朝呆了的这些日子,玲珑突然不再纠结了,也许,这才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吧!就算身在其中也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无法透彻。
长孙无忌当然不肯松口,串通一些人几次上表说:“如或谋反不诛,如何惩后?”
此案审到第二年正月,有了结果。高宗拗不过长孙无忌,下诏将三驸马砍了头,二王二公主赐死。
可怜房遗爱,还是太宗当年兵变的五大功臣之一,在狱中为求活命,违心地按长孙的暗示,将吴王李恪诬攀进来,仍是不免一死。
薛万彻至死也不能瞑目,临刑前叹息:未为国而死,却死于房遗爱。
吴王李恪就死之前则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善良,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太宗庶弟江夏王李道宗流放象州(在今广西),病死于半途之中。
一干人犯的家属,皆流放岭南,入官为奴婢。
人头滚滚,哀声遍地。被翦除的这一帮,无不是皇亲国戚,影响巨大。长孙无忌制造的这一冤案,震慑了整个唐朝,他与褚遂良已成天下无敌之势力。
不欠不过,这个守则,多么难为,为人臣子,居然权利高过皇帝,逼得皇帝杀死手足弟兄,死期何远?
玲珑以前最崇拜的皇帝就是太宗皇帝,当自己在李恪身边呆了良久,间接从李恪身上接触到了太宗皇帝后,在明白,也许,对一个国家太宗皇帝绝对是明君。
唐朝的繁荣,其他国家的臣服,玲珑是深有感触的。
那个时候四海皆平,集市上来往的商旅各个民族的都有,繁华极了。
但是对于自己的子女,太宗皇帝偏心到糊涂,以至于蒙蔽了内心。
玲珑缓慢的讲了以后会发生的事情,李恪一脸的不可思议。
玲珑知道,李恪没有把自己一耳瓜子扇开,已经算是留情了。
“你是说我会英雄末路到被益杀?”李恪终于还是问出了口。
玲珑在黑暗中,点点头。
沉默,又陷入了一片沉默。
“现在整个朝中,再也没有和长孙的权势抗衡的人了,哪怕是皇权,皇上无心杀你,老臣要杀你,而且还是将你冤枉致死,没有人能扛得住的。”玲珑说到。
“你这样告诉我,太残忍了。我为什么要苟且的活着?为什么?”李恪已经几乎失控。
玲珑抱住李恪的大腿,声泪俱下,“因为你必须活着,你知道你的儿子有多厉害吗?你不想看着长孙无忌的下场吗?虽然你再也不能出现,从此要隐姓埋名,但是你可以知道你第一个孩子诞生,我已经安排了人,只要你活着,都会抱给你看。
长孙无忌的下场很惨,你被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