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为王-第5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响几乎消除得干干净净,必竟,山南郡地处偏远,守将也藉藉无名,而荆如风击败的,可是大名鼎鼎的王逍。

这一年的赵国,可算是春风得意。连接两次击败秦国,使得秦国不得不收敛兵锋,派人往赵国商谈和议。这也让赵无极重新将视线转回了国内,当然,他的视线是转到了子兰身上。

代郡经过一年,可以说日又兴旺了几分,子兰虽然将大儿子送到了蓟城,可是并没有停止扩军的步伐,代郡郡兵在今年,达到了五万之数。虽说名义上是为了提防秦军向山南郡发起攻击,但赵无极怎么可能放心让子兰坐拥如此强大的军队,特别是当赵杞控制下的虎豹骑探听回来的情报,更是让赵无极坐立不安。

代郡军队,与燕国的征东将军高远的确勾结颇深,像征东军装备的臂张弩,代郡郡兵至少拥有上千具,而更可忧的是,利用与高远之间的合作关系,子兰甚至得到了数千匹战马,如今的代郡,已经拥有了五千骑兵。

代郡的实力,已经让赵无极到了坐立不安的地步。怎样解决这个威胁,是赵无极日思夜想的问题。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关口,赵国的太尉。大将军赵牧,居然不在邯郸,而是悄无声息的抵达了燕赵边境,全城。

虽然已是深夜,但赵牧仍然埋着在一大迭虎豹骑送回来的情报之中,虽然经过了虎豹骑的梳理,但赵牧仍然觉得差了一些什么。他在全城已经近一个月了,目的,就是要将渔阳郡纳入到赵国的怀抱之中。

秦赵这一战,震动的不仅仅是秦赵两国。也让姜新亮惊悚不已,他再一次看到了被称作当世第二大强国赵国的强大实力。对于姜新亮来说,那个势力的腿粗他便去抱那个势力的大腿,这是他认为的生存之道,借着檀锋周玉的力量,干翻了自己的老子,掌控了渔阳的实权,并不代表着他就认为檀锋周玉的打算他不知道,燕国朝廷在这两人与王上的推动之下。正在一步步推行秦国实行的郡县制,两年下来,除了他的渔阳郡与高远控制下的辽西,河间之外。已经尽数被他们拿了下来。高远手中实力雄厚,而且现在正在与东胡大战,朝廷还巴望着高远能够与东胡打个两败俱伤,因而一举拔除两个大敌。所以暂时不会动他,但自己,可就不一样了。

与高远的交易。只是姜新亮计划之中的一部分,征东军的兵器犀利,战马资源丰富,拿渔阳郡的铁矿去交换这些东西,对姜新亮有百利而无一害,提高自己军队的战斗力,是姜新亮十分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要想能够稳稳地保住自己的权势地位,姜新亮很清楚,必须要借助外力,高远,他是指望不上了,所以,当赵国在这个时候伸出橄榄枝时,姜新亮便毫不犹豫地接了过来。

赵国没有实行郡县制,就算自己投过去,也只不过是在城头之上换一个旗帜罢了,姜新亮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现在他的犹豫,只不过是做给赵国使者看的一个姿态罢了,从赵国那里挖来最大的利益,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双方谈判的这几个月来,他已经成功地从赵国弄来了数千幅凯甲,上万的兵器甲仗。而姜新亮所不知道的是,主持这一次谈判的,便是赵牧本人,只不过他没有亲自出面而已。

赵牧已经清楚地判断出姜新亮的本意,对于一个已决定要投靠赵国的家伙来说,赵牧并不惮于给他一个好处,反正最终,这些东西还是姓赵。

而拿下了渔阳郡,对于赵国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以前拿下全城等五城,只不过是在与燕国之间占据了战略上的优势,但姜新亮一旦带着渔阳全郡整体投入赵国,对于燕国,就将是一个沉重之极的打击,燕国的复兴之路,也将戛然而止。而赵国自次以后,当真可以对燕国的予取予求,现在的燕国,真正有战斗力的只剩下渔阳郡兵与高远的征东军,但这两支军队,对燕国可谓是貌和神离,征东军与东胡开战,无法分神,渔阳郡兵再归了赵国,燕人,便几乎失去了机会了。

秦国势大,一两次的战役胜利,并不能改变秦强赵弱的态势,秦国的暂时示弱,不过是因为刚刚拿下韩国,还没有来得及消化而已,赵牧相信,只要秦国将韩国消化完毕,战争的号角便又将吹响,这个时间,或许是一两年,也或许是三五年,他要做的,就是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不顾一切的壮大赵国的力量。

魏国现在是抗击秦人的前哨,不但不能动,还要帮助他们更强大一些,看门狗,自然是越强壮越好,但躲在赵国身后的燕人,偷偷摸摸地打算,可瞒不了赵牧,将他彻底打垮,甚至纳为己有,才是赵牧的最终目标。

秦国要强大,赵国何尝不想强大,秦国想席卷天下,难道赵国就不想么?如果拿下了燕国,再趁势击败辽西的高远,辽东的东胡,赵国与秦国之争,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赵王趁着荆如风击败王逍的机会,不吝赏赐,大肆加封荆如风为大将军,何尝不是为了牵制自己,这一点赵牧也是看得很明白的,不过他不在乎,荆如风现在极端仇视秦人,如果说河东之战,他只不过是为了扫复秦武烈王,向赵王证明自己的价值的话,那当河东大败,秦人刨了他的祖坟之后,他对于秦人可算是极端仇恨了,这样一个有才能,又熟悉秦人的家伙来主持对秦作战,赵牧乐见其成。

荆如风再能战,有一点无法改变,他也是一个秦人,所以他只能牵制自己,而无法取代自己,赵牧现在已经在太尉的位置上看待所有的事情,他谋的是全局,谋得是赵国称霸天下的大业。所以,对于赵王的小动作,他真正是无所谓。

“长寿,你来瞧瞧这几份情报?”赵牧抬起头来,揉着太阳穴,看着刚刚走进屋内的周长寿。周长寿原是河东大营的悍将,与吴增同是赵牧的心腹爱将,荆如风入主河东大营之后,赵牧留下了吴增,毕竟吴增在河东大营多年,对于那里的军务熟悉,可以帮得上荆如风,而调离周长寿,也是赵牧向荆如风的一个表态,自己不会挚肘于他,否则吴增与周长寿同在河东大营,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荆如风架空。

荆如风也不是笨人,对赵牧的好意也是心领神会,上任之后,不但没有削减吴增的兵权,反而大力提拔赵牧仍然留在河东大营的儿子赵锋,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河东大营的上下一心,击败王逍的这一改变天下大局进程的一战,不过这一战之后,荆如风也当开始整顿河东大营,想来吴增呆在河东大营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赵牧已经决定,渔阳郡之事结束之后,就将吴增调去燕魏边境统帅军队,以便随时增援魏国,防止秦军的卷土重来。

而对燕国的战事,自然是要由周长寿来主持。短则两年,多则五年,是自己经略燕国的时间,这便是赵牧为自己定下的时间表。

周长寿拉了一张椅子,坐在了赵牧的身边,他是赵牧的老部将了,单独相处之时,却是没有那么多的礼节,接过赵牧手里的几份情报,周长寿细细地地看了一番,却没有发现什么蹊中跷之处,都是一些极正常的军力,官员的调动以及朝中重臣的动向。

“太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周长寿摇摇头,有些不解。

赵牧皱着眉头,“起初没有注意这些,今日突然心血来潮,与姜新亮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我反而心里越来越不踏实起来,这才找出了这段时间的这些情报重新翻看了一遍!”他从桌上拉出一张纸来,上面是一些人员,地名以及一条条将这些人名地名联结起来的线条,而这些线条最终的指向都是一个目标,渔阳。

周长寿霍地站了起来,“燕国朝廷已经注意到了渔阳郡的动向,檀锋这是要向姜新亮下手了。”

“我也这样想,但是我还没有想通,檀锋如何下手?难不成檀锋已经掌控了姜新亮麾下的军队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是说从很早以前,檀锋就已经开始布局今日之事了?如果真想做到这一点,只怕姜大维还在主事的时候,檀锋就已经开始了布局。”

说到这里,赵牧与周长寿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之色。

“长寿,你马上集结军队,向渔阳进发。”赵牧大喝道。

“是,太尉,还请太尉马上命令虎豹骑将军何开来,让他马上通知姜新亮,事情已经败露,让他马上动手。”周长寿道。

第六百二十二章:四方云动

周长寿转身便向往走,眼下显然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他们要是反应慢一点,到嘴的肥肉便会被别人抢走,这种煮熟了的鸭子飞走的事情,赵牧不想再让自己碰上第二次,檀锋虽然年轻,但赵牧却丝毫不敢小视于他,这个年轻的燕国权臣,在无声无息之中,可是让燕国权倾朝野数十年的宁则诚一朝垮台的家伙。既然他已经下手,只怕姜新亮便危在旦夕。

周长寿大步走到门边,却险些与门外一个飞奔过来的家伙撞了一个满怀,周长寿眼急手快,一闪一拉,已是将来人生生地抓住,看到来人的脸庞,周长寿心中不由格噔一下,飞跑过来的正是赵牧要找的何开来,可看此人脸上的惊惶,只怕是出大事了,何开来是虎豹骑中的高级将领,很少有事能让他如此动容的。

“出什么事了,何将军,如此匆忙?”赵牧也站了起来,与周长寿一样的感觉,他的神情也极其的严肃。

“太尉,邯郸传来了消息。”何开来的声音有些颤抖,身体也在颤抖,显然,这个消息让他有些惊惶失措。

“邯惮出了什么事?”赵牧厉声喝道,邯郸乃一国之都,如果出了事情,那可就非同小可。

“赵拙死了。”何开来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才迸发出这一句话。

听到何开来的这四个字,一只脚已经跨出门去的周长寿霍地转过身来,瞪着何开来,满脸的不可思议,而赵牧听到这四个字,亦是呆了片刻,然后卟嗵一声,跌坐在了椅子之上。

赵拙死了,对于外人来说。赵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