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1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东军入主中原以后,郑芝龙引远东军的一个师登陆福建,然后四处出击,横扫了福建沿海地区,彻底控制了福州、漳州和泉州等地福建最繁华的地区,虽然没有打出远东的旗号,但是对大明也是听调不听宣。

南明政权为了笼络他,遣使封他为福建总兵官,掌管福建一切军政事宜。郑芝龙在福建采取铁血手段,强力施行土地和税务改革,遭到了当地封建传统势力的顽强阻扰。

郑芝龙哪管那个,在远东军的帮助下,在福建各地大开杀戒,杀得血流成河,狠狠的震慑了各地的士绅阶层。

等到福建的局势平稳以后,远东公司派出大批员工,在福建沿海地区开展基层工作,利用郑芝龙的**威,在各地开展群众工作,大搞土地和税务改革工作。

现在福建沿海地区,以及闽江、晋江、九龙江等几条河流的沿岸地区,已经与中原北方没什么不同了,而且还在继续向福建内陆地区发展。(未完待续。)

一千六百零七章 西南大乱

广东地区的刘香,也趁着远东入主中原,江南一片大乱之际,打着自己的旗号,引领远东军一个海外师登陆了海南岛,并占据了广东南部的廉州府、雷州府和高州府等地区。

当时广东各地的军头都有拥兵自立的心思,所以虽然广东布政使一再发文催促,但是各地军头却始终按兵不动,使得打着刘香旗号的远东军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在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站稳了脚跟。

海南岛在这个时代还属于边荒之地,所以远东公司干脆直接占据了海南,在这里推行远东公司的一系列政策,然后在广东南部的三个州府借用刘香的旗号,对当地的士绅阶层强自性的推行土地改革和税务改革,深入基层开展工作。

海匪出身的刘香当然不怕背锅,借着他的旗号,所有敢于抵制改革的士绅地主,都遭到了野蛮的清洗。面对带血的钢刀,当地传统封建势力认清了形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远东公司的员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在海南和广东南部三个州府打开了局面,各项工作甚至比中原北方各地开展的都好。

另外,远东军当年培植的罗汝才等十几股流贼势力,在远东公司的支援下,也纷纷在各地站住了脚,虽然各自的地盘没有广东、福建那么大,但是也都至少占据着一个州府的地盘。

远东公司情报部向这些流贼势力派驻了人员,按照公司的指导方针,不断的向周围地区蚕食蔓延,对各地的土豪劣绅和土匪恶霸进行血腥清洗,尽可能的为远东公司未来南下江南扫清障碍。

江南地区在远东入主中原的初期,混乱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各地军阀、地主武装力量、流贼、土匪为了争夺各种利益,打成了一锅粥,经过一段时间大鱼吃小鱼的血腥兼并,如今江南地区已经逐渐平静了下来。

整个江南地区,各地军头已经形成了割据的状态,南明政权只能控制浙江和江西,好在其他地区的军阀,虽然占据着自己的地盘做土皇帝,但还都名义上的属于南明的属地。

但是那些流贼、土匪和恶霸就不管那么多了,自从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称帝以后,各地的嘎杂流痞纷纷称王称帝,哪怕占据一个县也能称王,占据一个州府就特么敢称帝。

但是这种平静的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由于大明失去了长江以南,南明政权对江南大部分地区的影响力,也失去了影响力。西南滇、黔、蜀、楚等省偏远山区的土司也开始蠢蠢欲动,纷纷开始叛乱,江南短暂的平静迅速被打破。

首先爆发的就是滇、川、黔交界水西地区,这里是彝族土司势力比较集中的地区,政治局势错综复杂,诸土司“往往出为边害”。

贵州的水西与四川的永宁、乌撒、乌蒙、东川和云南的沾益等毗邻,这一带的土司均为彝族且有血缘或姻亲关系

天启元年九月,这个地区就曾发生过土司叛乱,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乘明朝募兵援辽之机反于重庆。占领重庆后,随即进陷遵义,围攻成都,造成全川震动,史称奢安之乱。

参与“奢安之乱”的众多彝族土司上层之间,都有密切的姻亲关系,他们正是利用这种联系,同气连枝,报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思想,相互声援,不为边界所限,在具有共同阶级利益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反叛,此消彼长。

虽然奢安之乱最后被平定了,但是水西地区的彝族势力仍然非常大。当年很多彝族部落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部落,在奢安之乱中损失很大,如今南明势弱,江南各地军阀、流贼割据,所以安西地区的彝族头人纷纷联合在一起,与这个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部落再次发动叛乱。

水西地区的彝族土司发动叛乱以后,元谋土司吾必奎率兵发动叛乱,先后攻下大姚、定远、姚安,全滇震动。

紧接着云南地区的石屏土司龙在田、嶍峨土司王扬祖、蒙自土司沙定洲、宁州土司禄永命、景东土司刁勋等部相继发动叛乱。

这几处土司叛乱,就像点燃了导火索一样,西南滇、黔、蜀、楚等偏远山区的众多土司全都率领部下发动了叛乱,各地土司的少数民族叛军,人数达到了数十万之多。

西南的局势之所以迅速糜烂,原因不外有两个,一个是南明势弱,其实从明朝后期,朝廷已经就非常虚弱了。政府要粮没粮,要兵没兵,西南诸省的地方政府,除了贪官不缺,别的什么都缺。

西南各省的地方政府,平定各地土司叛乱都要依靠土司,土司蛮兵不仅战斗力强,还不占财政编制。而且明末朝廷也经常征用西南的土司蛮兵四处作战。

因为明朝朝廷和地方政府没钱,于是就与土司达成了一种默契,土司帮朝廷平叛,打赢之后土司可以尽情地搜刮战利品。说白了就是攻破叛乱的村寨,抢钱,抢粮,抢女人。

所以西南各地的明军卫所基本都是摆设,而土司蛮兵的战斗力却极为强悍。远东入主中原之前,朝廷的余威犹在,所以各地的土司还不敢怎么样,如今长江以南呈军阀、流贼割据的态势,所以各地土司的野心,全都膨胀了起来。

以前抢少数民族的村寨能抢到什么啊,下山抢汉人不是更好,谁不知道汉人有钱,汉女水灵漂亮,汉人的丝绸、瓷器等东西更是精美绝伦。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缓解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自明代中叶,朝廷一直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

所谓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土司是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土司制度在西南已经延续了数百年,土司在当地那就是一个世袭的土皇帝,哪是朝廷的流官可以相比。所以西南滇、黔、蜀、楚等偏远山区很多土司都被,部分上层土司不甘心失败,时刻图谋复辟。

很多西南土司领主,看到滇、黔两地相继叛乱,也都趁江南局面混乱之际,率领他们治下的彝、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纷纷杀出了大山。(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哪里出问题了

云南各地的土司叛军,对黔国公府二百多年积累的财富早就垂涎欲滴,所以十多万叛军将昆明重重包围了起来。

贵州和四川南部的叛军,也趁着南明各地军头相互割据,无法统一御敌的机会,将各地军头的兵马各个击破,四处攻城略地,各地土司率领十余万彝、苗、瑶、壮等族蛮兵,再次兵围贵阳。

其实西南各地的土司都已经看出南明支撑不了多久了,江北的远东军几年之内必然南下,到时候改朝换代是必然的结果。

这个时候西南各地是越乱越好,因为每个刚刚夺取天下的中原王朝,为了西南的稳定,一般都会各地的土司加以笼络,采取怀柔政策。

西南滇、黔、蜀、楚等省偏远山区,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新朝刚刚平定中原,百废待兴,想要彻底荡平西南诸蛮,绝对是一件耗费钱粮,还不讨好的事情。

而且西南地区的破坏的越彻底,刚刚入主中原的新朝,恢复起来就越慢。各地土司头**乱西南各地,还能最大程度的扩大地盘,增强自身的实力。

而各地土司的实力越强,新朝对各地土司怀柔的政策就越好。毕竟新朝刚立,封建统治者当然不希望天下的局势糜烂不堪,而且西南土司也不会动摇新朝的统治,最多是在西南的偏远之地当一个逍遥的土皇帝而已。

至于他们杀了多少汉人,抢了多少财物,祸害了多少汉女,历朝历代的上位者谁特么在乎。

其实这些西南各地的土司,想法真的没错,若是换了个封建王朝入主中原,还真会按照他们预想的那样发展。

可他们根本想不到,这个初入中原的远东公司,是一帮来自现代社会的民族主义者。或是别的封建王朝不把底层的老百姓不当回事,可远东公司不论在什么时候,最无法容忍的事情,那就是外族肆意屠杀汉族的事情。

西南各地土司大规模叛乱发生以后,远东公司情报部驻西南情报站,第一时间就将消息传回了北京。

此时李明正在民委会和几个部门的领导开会,突然接到了高建国的电话,让他马上赶到军委会,召开董事局委员会常委会议。

李明皱着眉头放下电话,然后宣布散会,等几个部门领导离开以后,李明也换上了军装,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军委会。

他现在心情也有些焦急,从高建国的沉重的语气里,就能感觉出来,应该是出大事了。而且董事局委员会的常委会议,如果在军委会召开的话,那就说明事情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到了需要动用武力的时候了。

可是现在以远东公司目前的态势,不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啊。欧洲已经被打得稀巴烂,奥斯曼帝国也被敢死军祸害得尸横遍野,至于北美东部和南锥体地区,他不相信当地的印第安人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难道是东欧、乌克兰或是巴尔干半岛出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