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1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部的官兵,那就更别提了,每次执行作战、运输等任务,出去一次都要在海上漂几年。而且现在远东军控制着全球海域,驻扎在各地的远东军舰队,几乎扎根在当地,以后也很可能负责当地海域的守卫任务,几乎没时间回到东方。

随着建国大典的临近,从各地赶来参加建国大典的员工越来越多。

他们有从遥远的美洲、印度、东欧、波斯、中亚等地,乘坐船只、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千里迢迢的赶到了北京,参加这次盛会。茶头说请大家关注茶头的新书,【我真不是文艺青年】,希望大家去支持一下,给个点击、推荐,现在新书期继续各位的火力支援,谢谢大家了。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坐坐大明皇帝的龙椅

北京医科大学,是远东公司少数几个没有设在海参崴开区的高等院校。

虽然名字起得很响亮,可是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经过三年的学习毕业,水平也就是比现代社会的乡村赤脚医生强一些罢了。

没办法,各地需要大批的基层医生,面对一般的病症,也足以能应付了。

只有一个高级班,大约百余名学生,会一直医科大学学满九年,其中跟随几个月的大学的教授临床实习四年。

这一百多个学生毕业后,会分配到地方医院,或是留校任教,成为未来国家医疗事业的传承者。

西医人才的培养虽然时间,目前各地只有地区一级的医院,才能遇到几个合格的医生,其余的地区还得以中医为主。

虽然北京医科大学西医教育面临困难,但是中医教育一直做得不错,这也得益于这个时代中医的普及做得不多,就算偏远县城都能找到几家中药铺和坐堂的郎中。

远东公司解放中原以后,就对各地的中医、郎中进行了统计,并集中进行了培训,并对各地的中医资源,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分配,对远东公司基层医疗保健系统,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则是目前中华共和国水平最高的两家医院之一,另一所医院的远东军总医院。

王老现在就被送进了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高干病房进行看护,而且远东军总医院的几个专家也都干了过来,与附属医院的医生,组成了专家组,共同对王老的病情进行会诊。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王老挺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

李明乘坐吉普车来到了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亲自前来探望王老的病情。

他从吉普车上下来,面色凝重的走进了医院大楼,径直来到了高干特护病房。

此时科委的一帮老专家,还有王老的家人,以及他的学生,全都一直陪在特护病房的外面。

大家看到李明亲自赶来探望,全都迎了出来。

李明挨个和一帮老专家握手,看着几十个白苍苍的老人,李明心里非常感慨。

这些老专家,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就没有得到好好的休息。

不是天天守在实验室,就是工作在第一线,目前远东公司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而且他们还带出了一**的学生,为远东公司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经过他们多年的努力,如今这些学生,全都活跃在远东公司各个重要的岗位,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明握着王志刚的手,重重的摇了摇。

“王老的情况怎么样?”

王志刚双眼都是血丝,他已经几天都没有睡好了。

“我爸的情况一直不好,幸好有两家医院的医护人员精心看护,目前身体还算稳定。”

李明叹了口气。

“走……带我去看看王老……”

他们一起来到了特护病房的外面,就见王老正躺在特护病房里,因为身体极度的虚弱,正沉沉地睡着。

李明转过头,对身后的肖忠良等专家说道:“现在距离开国大典还有两天,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让王老挺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

肖忠良等人纷纷点头,但是脸上都非常凝重。

王老现在的情况非常不好,全凭着一些百年山参等名贵药材配的古方,在维系着生命的各项机能,说白了就是吊着命呢,换个人早就过去了。

肖忠良苦笑着说道:“我们压力很大啊,王老……”

李明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别的我不管,我只要老王那天出现在开国大典的仪式上,让王老能走的安心一些。”

肖忠良还想说什么,可还是没有张开嘴,只是重重的点了下头。

李明离开了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附近的一个招待所,慰问了来自共和国各个地区参加开过大典的代表。

这些人都是各地基层的积极分子,各个厂矿企业的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能参加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对他们来说那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这份殊荣对他们来说,那是光宗耀祖,子孙后代就能传承几辈子。

李东与这些代表亲切握手,当他走到刘汉成的面前时,一下子就认出了他。

他指着刘汉成,笑着道:“你是海参崴造船厂的老刘吧,我记得我还去过你家串门呢。”

刘汉成看到长认出了自己,在看到周围一双双羡慕的眼神,感觉真是倍有面子。

他激动的说道:“长,你还记得啊,我……”

说到这里,刘汉成有些激动的说不下去了。

李明笑了下道:“对了,老刘,你儿子现在怎么样了?”

刘汉成听了,顿时来了精神头。

“长,这还得多亏了您啊,若不是那天你教育了他一番,这小子还指执迷不悟呢。现在好了,毕业了以后,也分到了造船厂,人家现在是技术员,还得管着他老子呢。”

周围的人听了,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明拍了拍刘汉成的手,笑着说道:“好啊,你们日子过好了,我也替你们高兴。”

他说到这里,又冲周围的代表大声说道:“大伙难得来一次北京,你们参加完开国大典,就在北京玩几天,国家会安排你们到各地游览参观,好好领略一下北京各地的风光,也到大明皇帝的龙宫看看。”

刘汉成听了满脸的惊讶。

“长,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能去皇帝的宫殿里吗?”

李明哈哈笑道:“怎么不能,以后我们中华共和国再也没有皇帝了,你们不但能去大明皇帝的宫殿里参观,还能坐坐大明皇帝的龙椅呢。”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全都满脸的震撼,随之而来的是无比的激动。

这特么要是能坐坐大明皇帝的龙椅,那足够他们回去吹一辈子的牛逼了。

那可是皇帝的龙椅啊,若是能坐上一次,没准他们也会会大富大贵也说不定呢。

,(),

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骑兵受阅部队

参加阅兵的骑兵部队,因为战马的原因,营地并没有设在阅兵训练基地内。

而是在附近的一条小河边建立了营地,还有数千匹战马所需的马厩,以及各种配套设施。

平时他们训练也有独立的

赵连河站在河边,精心的侍候着战马,这次参加阅兵的骑兵部队,都是由各个部队的资深士官和基层军官组成。

整个骑兵阅兵方阵,包括蒙古主力骑兵师、外东北土著主力骑兵师和新建骑兵师各出六个骑兵方阵,共十八个方阵。

很多参加阅兵的骑兵部队,都是千里迢迢的从遥远的东欧和中亚抽调回来的。

洗刷完战马,赵连河将马鞍放置在战马上,刚想翻身上马,就见远处十几匹战马呼啸着冲了过来。

为首一个身材粗壮的骑兵,马术极为精湛,在河边勒住马匹,战马两个前蹄高高的抬起,然后稳稳的停在了河边。

赵连河认识这个家伙,是个蒙古鞑子,专门从东欧调过来的。

这货能吃能喝还能嫖,一斤装的苞谷烧,他自己就能喝两三斤,外加两条羊腿和一大堆别的吃的,换个人不喝死,也得被撑死,可这货屁事没有。

更狠的是,这个家伙去了趟北京,在一家青楼里夜御八女,整整折腾了一夜,居然没让人扶,自己走出来的。

这也让这货的名声,传遍了整个阅兵基地,很多人专门来看这个家伙,向知道这货是不是猩猩变的。

“巴根,你特么慢着点儿,别他娘的一头栽倒河里。“

赵连河和这货关系不错,因为同属西北军,又都参加过欧洲战役,所以这段时间特么经常在一起喝酒。

“老赵,晚上我请你喝酒……”

赵连河听了巴根的话,笑骂道:“去你娘了个腿的,上次差点把老子喝死,以后我才不喝你这个畜生喝酒呢。”

周围的十几个蒙古骑兵,听了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巴根也跟着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

这货的人缘特好,谁说他都没事,这阵子大伙没事拍他那个大光头,他也不恼。

但他也不是看谁都顺眼,因为外东北土著骑兵和蒙古骑兵就一直不对付,双方从组建之日起,就没消停过。

就算在阅兵基地训练的这段时间,两伙人没少磕碰,最轰动的一次,双方爆发了群架事件,几百人打在了一起,好在没有重伤的。

巴根也参与了,被关了三天禁闭,还罚了他三个月的军饷。

他们正在河边扯淡的功夫,就听远处的军营里响起了急促的集结号声。

赵连河和巴根他们听了,连忙翻身上马,然后拼命的打马狂奔,一路来到了军营内。

此时军营内的已经乱套了,从各处打马狂奔而来的骑兵纷纷冲进军营,在巨大的操场上迅速的整理好了队列。

随着各部队值班员一声声呼喊,番号声、报告声此起彼伏。

巴根他们因为骑马骑得有些猛,进入军营的时候,好悬和几个外东北土著骑兵撞在一起。

“麻痹的,你个死鞑子瞎啊……”

蒙古骑兵和外东北骑兵相互看不顺眼,都称呼对方为鞑子。

因为在远东军外籍骑兵部队,这些资深的士官和基层干部,以及其子女,基本都转为了汉籍。

所以对蒙古骑兵和外东北骑兵,称呼鞑子那就是骂人。

巴根一听就火了。

“麻痹的,老子揍你……”

“谁怕你啊,来啊……”

对面一帮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