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长发身体一震,然后笑着道:“小武昨天就走了,哥哥厚着脸皮再求你一次,放过小武吧。他年轻气盛,做事未免过了些,以后没了我在身边,这辈子也就那么回事了。”

宋世平哈哈笑道:“老哥,你这是什么话,我哪能和小屁孩子一般见识。既然老哥把事情都交代了,那我就答应你,只要你把事情张罗明白,我宋世平对天发誓,不动你们廖家分毫,如违此誓,五雷轰顶,不得好死。”

廖长发听了宋世平的话,也长嘘了一口气。他冲宋世平一拱手,然后微笑的转身而去。

接下来一切顺利,廖长发把自己的身家如数交给了宋世平,吐得干干净净。现在他和宋世平一样,不管怎么样,到了这时候,他都得为家族赌一把。

而且他也深知宋世平的脾性,绝不是斩尽杀绝的那种人。但他绝不会想到,如果宋世平要是没听到录音笔里面的内容,宋世平肯定会放过廖家。既然宋世平知道了廖长发的凶残歹毒,现在他还怎么可能手软。

李明和宋涛看着宋世平送来的清单,心里也是震惊不已。宋涛哈哈笑道:“老宋,廖长发这些年可没少划拉啊,这份身家比你都多啊。”

宋世平笑着道:“他是本地土豪,苏州府富庶,这里所有见不得人的买卖,廖长发都会插上一脚。我上岸才十几年,做的又是海上漂的买卖,哪能和他相比。我们吞了他这一大笔,估计大半都得掰碎了分出去,虽然有你们在后面撑着我,可少了官面的帮衬,什么大事都做不得。”

李明点了点头道:“这个想法好,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先在苏州站住脚,以后再把买卖做到松江府、嘉兴府、杭州府。尽量和气生财,遇到凶横的,我们帮你摆平。我们临走前,也会帮你把江浙的海面扫一次,接下来怎么做就靠你自己了。明天你安排人去买粮,不论价格有多少就卖多少,组织一支船队随我们一起运到郁陵岛。”

宋世平点了点头道:“我明天就安排人去湖广一带购粮,我在这里也有很多朋友,只要是价码开到了,要多少就有多少。我会让兄弟们分着送到老黑浪的那个岛子,这样就不会引起有心人的猜疑。”

李明和宋世平听了都很兴奋,总算是把这件事情办利索了,估计在大明弄个几千吨粮食绝对没问题。以后这里有了宋世平,无论是人口,还是粮食、原材料等海参崴需要的物资,都能从这里搞到。

宋涛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笑着道:“老宋,你不是打算,就这么放过廖家了吧?”(未完待续……)

PS:感谢不是记忆的记忆、kivijohn、脚踏青云路的月票支持,感谢四海老猫、阿歷的打赏支持,也感谢大家的订阅支持,谢谢大家

第一百九十章 起点镇

宋世平冷笑了一声,阴沉的说道:“我老宋虽说也在海上吃过几年生肉,可我从没做过赶尽杀绝的绝户事儿。上岸这么多年,从不曾与人为恶,尽是与人和气生财。这回靠山倒了,他老廖吞我身家,我不怪他,可他竟要灭我满门老小,这个我忍不了。

我不是慈悲的菩萨,心也没有那么软。我发过誓不动他廖家分毫。可这些年他们廖家在苏州府得罪过的也不是一户两户,在海上被老黑浪祸害过的那就更多了,哪件事能和他老廖脱得了干系。这些小门小户可都恨得他们牙痒痒着呢,何必我去动手。”

李明和宋涛彼此看了一眼,心里也暗暗为廖家默哀。老宋这家伙算是被惹毛了,廖长发在苏州府坐地分肥了这么多年,就算是败了,又岂是那些小门小户能动的了的,没有老宋在后面推动,他们能搅合在一起找廖家报仇。

但是他们都没说什么,江湖事江湖了,自己做了初一就别怪人家做十五。谁让廖长发让他那个败家儿子张罗这事来着,最后弄了个家破人亡怪得了谁。

这时,那个瘦弱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他先是给李明和宋涛见礼,然后对宋世平笑道:“我们在湖州府,把廖武抓到了。”

宋世平点了下头,淡淡的说道:“等明天廖家灭了以后,把他带到那里看一眼,然后按照江湖规矩办。”

李明和宋涛一听,心道宋世平的动作倒是快。估计他早就已经策划这件事了。老宋这几天也越发的有气度,越来越像那么回事。

……………………………………

特鲁多沃耶登陆点,十几艘五十多米长的平板木船陆续抵达,缓缓靠上了浮动码头。这些木船的尾部都有竖立着一个几米高的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

随着大量的移民进入了特鲁多沃耶的移民营地,公司原来的几十艘改装木船,已经无法满足这里物资投送的需要。为了增强公司的海运能力,民委会责成造船厂,紧急制造了一批蒸汽动力自航甲板驳船。

因为时间紧急,造船厂为了赶制这批自航甲板驳船。停下了两艘机帆船最后阶段的晒装工作。以及十几艘风帆船的改造,腾出大量的员工,赶制出了30艘自航甲板驳船。

因为制作简单,采用模块化装配方式。又得到了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所以一切工作都比较顺利。这批自航甲板驳船为木质结构。关键部位采用钢制冲压件加固,船底包覆铜皮,甲板四周设有挡货可拆卸的围板。船头还有一个手动收放的跳板。

自航甲板驳船为蒸汽动力驱动,公司在现代社会生产了大量蒸汽机和锅炉的散装标准构件,在海参崴机械厂负责组装完成后,安装在这些自航甲板驳船。

虽然速度有些慢,但是却具有载货量大,吃水浅,造价低廉,制造方便等优点。可以在水文条件复杂的沿海、内陆的河流自由航行。而最让公司上下感到满意的是,这些自航甲板驳船不需耗费燃油储备。

早就等候在浮动码头旁边的辽民,呼啦一下就围了上去,把一袋袋的粮食卸下来,装在手推车上,再推到码头旁边停着的一长溜四轮农用车上。一辆辆装满粮食的四轮农用车陆续开出了码头区,分别开向远处的几个大型移民营地。

乔海鹏从一艘自航甲板驳船上跳下来,现在公司的人口暴增,除了特鲁多沃耶开发工作,这里还有大量的移民管理和安全防卫工作。

光靠胡伟一个人,工作压力太大,所以乔海鹏只好离开海军学院筹办工作组,来到特鲁多沃耶加强这里的管理层。

其实军委会原定是要乔海鹏带领一艘万吨巨轮,去暹罗卖粮食的,但是乔海鹏拒绝了,而是选择来这里协助胡伟管理移民工作,并主抓特鲁多沃耶的军事工作。

远东旅内卫一营营长何联奎,教导员王明章已经在码头附近等了很久,他们看到乔海鹏,冲乔海鹏敬礼,然后接过了他的行李。

“你们怎么亲自来接了,我有胳膊有腿的,我自己去部队就行。”

何联奎哈哈大笑道:“那怎么行,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这里的防区可不小,没有人接你,你不走个大半天,是到不了营房的。”

旁边的王明章也笑着道:“现在这里的安全防卫工作,主要是由我们守备一营担任,另外军委会在这里安排了两个炮位,考虑到这附近的安全环境,我们把主要防卫方向都设置在北面,所以营房就相对远了点。”

乔海鹏疑惑的问道:“那几个移民营的防卫工作呢?”

何联奎回道:“现在五十个火绳枪民兵连,已经全部被派驻在这里,又加入了一些去年辽民冬训中的积极分子,来担任这些移民的干部骨干。移民编制大队500人,中队100人,小队20人。另外每十个大队组成支队编制,由我们公司的员工担任支队长和政委。”

“老乔,罪过……罪过……来晚了,刚才处理事情来着。”胡伟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从远处赶了过来,只见他停好了山地自行车,就急火火的跑过来,不好意思的笑了。

乔海鹏看着胡伟满脸的汗水,满头的乱发凌乱不堪,看来这里的工作很繁重啊,把工作狂累得够呛。可是胡伟这个人,能力真的很强,而且非常善于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老胡,你那么忙,怎么也赶过来了,弄的我跟什么大官僚似的。”

乔海鹏转身对何联奎和王明章说道:“你们把我的行李拿回部队,我先去老胡那边坐坐。”

乔海鹏说完就和胡伟聊了起来。这里现在共有三个大型的移民营地。移民十二万多。光是净化这些移民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再加上移民的衣食住行,哪一件都让人焦头烂额。

还有农林部的土地开发计划,也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在移民到来之前,农业部调集了几乎全部的力量,依靠一百多台机械,愣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平整出近八万亩土地。

等移民到来之后,一"bo bo"身体恢复并经过净化处理的移民,重新编制成一个个中队,陆续加入到农业部的土地开发工作之中。

虽然移民突然暴增给公司带来了这样那样的麻烦。但是人多力量大可不是说着玩的。原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播种任务。愣是让他们在五月中旬之前完成了。

这次农林部共种植了4万亩玉米,2万亩的土豆,一万多亩的地瓜,另有几千亩的大豆、花生。如果今年风调雨顺的话。估计今冬的能储存玉米16000吨。土豆15000吨。地瓜30000吨。

农林部从现代社会带来了不计其数的适合东北高寒地区的农作物种子,都是大面积使用多年,相对成熟的优良品种。

化肥也一下子带了足够使用三年的量。但是谁也没想到。接连两年的移民暴增,农林部储备的化肥还不足以使用两年。但是托李明和宋涛的福,他们在日本劫来的那艘日本多功能散装货船,装载了大量的化肥。

所以农林部一下子没有了后顾之忧,以每年二十万亩的农作物规模算的话,也足够他们用几年的了。虽然这些耕地都是新开辟的,但是这里的土地本来就非常肥沃,而且水资源极为丰富。比金角湾南岸的土地条件好多了。

胡伟领着乔海鹏,在周围的三个大型的移民营地转了转,因为帐篷的数量严重不足,公司还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