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室顿时安静了下来,但很多委员都举起了手,高建国指着最边上的一名委员说道:“从你开始,按照顺序一个个来。”

那名委员站了起来陈述者自己的观点,他激动的说道:“别的我不想多说。公司现在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辽东,开发河套根据地,势必会牵扯公司大量的精力。我认为耗费不必要的资源,去经营一块毫无意义的飞地是没有意义的。目前公司开发辽东最大的瓶颈就是缺乏足够的人口。可现在我们还要把山陕的流民安置在河套地区,这是无谓的资源浪费。”

他刚坐下旁边的一名委员就站了起来,他沉声说道:“我同意公司开发河套根据地,从几年冬天开始,崇祯大旱造成的大规模流民潮就会出现,公司现在接收流民的能有极其有限,而且移民的成本也非常高。就算我们尽最大努力去收拢流民,还是会有绝大多数大明北方的流民,因为得不到安置而死去。

与其让他们活活饿死,还不如就近把他们安置在河套地区。我们可以组织流民在河套根据地屯田,充分发掘那里的农牧业资源。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实施北上计划的第三阶段战役,如果我们成功的开发了河套根据地的各项资源,公司以后就在西北地区拥有一个粮仓。今后公司无论是北上漠北,还是沿着河西走廊西进新疆,河套根据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家讨论的非常激烈,一时间会议室里的委员们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高建国和王和等几位常委也分别发表了意见,轮到李明的时候,他也说了自己的想法。

“开发河套根据地的想法,是我最先提出来的,我也说说我的想法吧。对于大家提出的意见,我并不完全认同,我们不要把思维局限在辽东一地,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全局。公司大规模从大明各地移民辽东,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建设开发辽东,也是为了今后入主中原做准备。

公司实施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以后,北方大片的草原将成为我们远东的牧场,河套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河套建立一个守备区也未尝不可。既然这个想法是我提出来的,那我在这里表个态,如果这个提议在表决中通过,我将去河套地区主持工作。而且我在这里保证,会以公司大局为重,绝对不会无谓的浪费公司的资源。”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都沉默了下来。董事局委员会的各位委员,到现在才知道,原来开发河套根据地的想法,是李明提出来的。而且他还将亲自去河套根据地创业,要知道那里的条件可是极其艰苦。

胡伟也站了起来,他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想法,只是沉声说道:“如果决议通过,我也希望去河套地区创业,和李明一起搭班子,共同建设开发河套根据地。我也表个态,河套根据地对物资的要求不会太高,更不会无谓耗费公司的资源。”

等到大家都发表完自己的看法,王和看了大家一眼,然后微笑着道:“如果大家没有什么补充的,我们现在就开始表决吧……”(未完待续。。)

ps:感谢日光神、邓君君、肉沙包的月票支持。感谢日光神、中華龍荇的打赏。

第六百六十章 河套(四)

表决的结果出来了,最后开发河套根据地的计划,以微弱的票数获得通过。既然计划通过了董事局委员会的决议,董事局委员会的各位常委和委员,开始继续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

成立河套根据地守备区和管委会,李明将担任河套守备区司令员,胡伟担任河套根据地管委会主任。他们俩将组建河套根据地筹备办公室,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制定根据地的规划。

李明和胡伟已经分别表态,为了不影响公司各方面的工作,根据地建设初期将不会过多的占用公司的资源。这也让那些投反对票的委员们说不出什么,所以接下来关于河套根据地的几个表决,都是全票通过。

散会后几名常委又坐在了一起,高建国对李明和胡伟笑道:“你们先把根据地的筹备小组搞起来,既然计划通过了表决,那公司就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你们对物资和人员有什么要求,尽可以提出来。”

王和也说道:“你们放心大胆的干,公司各个部门都会积极的支持你们。你们俩去河套艰苦创业,我们却躲在后面享福,实在是惭愧啊。”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也开始纷纷表达了对李明和胡伟的支持。

李明想了下道:“我觉得根据地建设初期,不宜过多的投入,只要先期满足根据地的正常运转即可。但是流民的收拢工作,就要等到第二年才能实施了。我们会在最短时间里做到粮食自给自足,争取明年抢种一些地瓜和土豆,为第二年收拢流民做准备。

所以根据地目前对物资的需求,并不是你们急迫。对于根据地初期建设的人员,对公司内部的员工,我也是本着自愿的原则,毕竟那里条件很艰苦,我们也不能强人所难。如果实在没人去,我们干脆在公司抽调一批移民员工岁我们俩去河套。”

胡伟也跟着说道:“第一年做好根据地的基础建设。第二年少量的收拢流民屯田,以后再逐年加大收拢流民的数量和规模。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粮食问题,从辽东运粮去河套地区,成本太高不划算。而大明北方数省今后也是连年干旱,想要从大明弄到粮食也绝非易事。”

李明突然笑着道:“其实大明从来都不缺粮食,就算是山西陕西,就算连年干旱,同样不缺粮食。但粮食都在那些地主士绅的手里。越是灾年他们越不会卖粮,都在坐等粮食炒到天价。每到灾年荒年,老百姓四处逃荒,大多饿死异乡,可是地主士绅阶级却过得很滋润。

不但他们家中存着的粮食能大赚一笔,还能趁机兼并大批的土地。地主士绅天天求神拜佛的盼着灾年,每到这个这样的年景,也是他们发财的时候。其实我心中已经有了想法,那就是山陕一带的进行调查取证,选择一些民愤极大的地主士绅、土匪黑帮。对他们采取行动,以此解决根据地初期的粮食缺口。”

高建国点了点头,笑着道:“这个办法好,山西范永斗等这八家巨富皇商,按照现代社会的说法,就是名副其实的汉奸,早在满洲人入关前,他们的商队就经常往返于关内关外。在正常贸易之外,暗中为满洲人输送军需物资,提供关内各种情报。

满清入关后。顺治没忘为己入主中原建立过赫赫功业的八大家,在紫禁城便殿设宴,亲自召见了他们,并赐给马褂汉奸服。顺治要给他们封官赏爵。八大家受宠若惊,竭力推辞。于是,顺治便将他们封为满清的“皇商”。

还有那些山陕一带的土豪劣绅、文官军头,那个家里不是肥的流油。可山陕年年受灾,就从来没什么人为受灾的百姓捐一些粮食出来。使得饿殍千里,尸横遍野。所以抢这帮家伙不用有丝毫负担,就是杀了他们都不冤。”

乔海鹏也笑着道:“你们别忘了,我们扫荡了漠南蒙古各部,光是缴获草原上的牛羊就不计其数,难道还能饿死你们。你再带着部队化装成蒙古鞑子,将那八大晋商都给灭了,你们河套根据地不但不会耗费公司的资源,可能还会反哺公司呢。”

胡伟脸色严肃的说道:“我们去河套艰苦创业,别的物资我们可以不要,但是蒸汽动力的发电机、抽水泵、木工机械和机械加工设备,这些不能少。还有就是河套根据地建设初期需要足够的技术工人,这几年公司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产业工人,我们抽调一些人走,应该不会影响公司的建设吧?”

大家被胡伟的话,弄得有些尴尬。董事局委员会表决的结果,让工作狂心里有了些情绪。几个常委一看,连忙纷纷表态,无论如何也要保障好河套根据地的物资。

李玉坤转过头,对高建国问道:“老高,我们的大飞艇研发计划,最近有什么进展吗?明年就要开始实施北上计划第二阶段战役了,部队的战线很长,我们后勤部的压力不小啊,如果仅靠目前空军部目前的那些飞艇,那远远无法满足主力骑兵部队大范围、大纵深的长途奔袭作战所需的物资。”

高建国摇了摇头,自嘲的说道:“刘贺、张江那帮知识分子,就烦的就是我们这些兵痞去问他们进度,我已经被那几个老家伙骂了几次,弄得我都不敢去问了。”

“哈哈……”

他的话让几个常委都笑了起来,公司要说不怕黑面神的人,也就是科委的几个老同志了。有几次当着很多人的面,把高建国训得很是下不来台,但黑面神还得陪着笑脸,规规矩矩的受着。谁让人家有学问呢,他们一帮人,可是公司的宝贝,大家都得当爷爷似的供起来。

旁边的韩尚林笑着道:“前几天,我在沈阳碰到了大飞艇研发中心的一名技术人员,我还和他聊了一会儿,也从侧面了解了一些大飞艇的进展。听他的意思,最新型的中型飞艇,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了,现在只是有些关键部件还在测试之中,据说今年样艇就能生产出来。”(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一章 35A式飞艇

郭松也补充道:“我去年去了一次海参崴,专门去了起点镇飞艇研发中心,刘贺还专门给我介绍过几个型号的飞艇。据刘贺说,已经服役的两艘35式中型四发飞艇,经过空军部的长时间使用,深受空艇分队指战员的好评,但是当时海参崴材料研究所正在攻克2a12、2024、2a11等几种型号的铝合金,而且公司电解铝的产能也上不来,所以35式中型四发飞艇一直没有生产。

预计今年飞艇研发中心的各个关键部件的材料,就能有所突破,将会大规模生产35式中型四发飞艇。新近生产的35式中型四发飞艇,被命名为35a式,照比原来的型号,在材料、发动机、蒙皮涂料等部件上都做了不少的改进。性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飞艇的大梁桁条、隔框、骨架,甚至连吊舱都采用的是最新研制的新型铝合金材料,飞艇的外蒙皮和外层涂料都是由库页岛化工研究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