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的流民因为数量太过庞大,今年冬天的移民冬训,也是相对简化,毕竟这么多人,绝对不能让他们闲下来,一旦流民们无所事事,时间一长还指不定出什么事情呢。

还有一项就是流民的甄别工作,公司也非常重视。甄别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流民的基本信息,例如移民的特长、曾经从事的行业,都要在流民进入营地之前进行甄选。

像各种工匠、郎中、裁缝、厨子、各类手工业者、船夫等行业,马上就会被公司各部门挑走,单纯的农户也会在被分到一个营地。

另一个甄别标准就是尽可能的剔除流民中的嘎杂流痞,其中最难管理的就是游手好闲的懒汉、欺善怕恶的无赖地痞、精明的小商人、势利奸诈的车船店脚牙五行、恶名昭彰的胥吏帮闲等等的几类人。还有就是一种就是迂腐的书生秀才了,净化营地每天都有书生秀才闹腾。

书生秀才在大明身份超人一等,可是在远东可就不是那么好使了,甚至他们以后在远东还属于不稳定因素。无论是谁一律都要接受强自净化。为此在净化营地出了几次流血事件,有书生秀才一头撞死的,也有闹得太过了,被一枪打死的。反正这个时候,远东都在争分夺秒的救助灾民,绝对不能放纵他们。

大批已经运到辽东的流民,在经过严格的净化、甄别和登记以后,会在流民营地简单的集训几天,然后组建中队、大队和支队等编制,都被送到辽东各地,进行各种劳动,参与辽东的各项基础建设。

各个公路、铁路、农业基础设施等工地上,到处都是来自大明的流民在日夜忙碌,工作量还不小。从流民来到远东,公司就在不断的向流民们灌输着一个观念,那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他们每天能吃两顿饭,都是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换来的。

当然,人多了势必会良莠不齐,而且这次波及了大明北方数省的旱灾,使得四处逃荒的流民,不再是淳朴的农民为主,也有大批来自城镇的人口。面对人潮汹涌的流民,想要把所有的嘎杂流痞甄别出来,那可就太难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辛苦劳动,好吃懒做的人会瞬间现出原形,而流民营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各种嘎杂流痞人等,也会逐渐冒头。对这样的人,公司都会进行处理。很多人被送到远东苦力营,做一辈子的苦力。还有一些人干脆被送回了大明。

公司从南洋、锡兰等海外领地调回来大批的海外旅兵痞,让他们配合公司的各级基层干部管理流民。公司各个流民营地,对流民的管理非常严格,只要违犯营地的各种规章制度,就必须接受处罚。(未完待续。。)

ps:感谢cyx1990、我的帅震惊了党的月票支持。

第七百一十一章 崇祯大旱(十二)

随着远东投入越来越多的力量,大批装满粮食的船只来到了大名沿海。∏∈頂∏∈点∏∈小∏∈说,而且从远东控制区各地赶来的员工和官兵,也纷纷来到了大明。

一艘艘内河机帆船装载着粮食和远东的员工,赶到了公司在大明各地的收拢点。在得到公司大力支援的各个流民收拢点,也逐渐恢复了秩序,运送流民的效率也变得高了起来。

远东各大企业也进行了动员,很多企业干脆转产,专门生产流民所需的物资。远东这头工业机器一旦开动起来,无比庞大的产能顿时显现了出来,每天都生产出大批的服装鞋帽、棉被铺盖、餐具水壶、农具工具、干粮炒面等物资。

辽东、台湾、济州、吕宋和南洋等地流民营地,也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大批基层管理干部、政工人员也纷纷到位,随着一**流民的到来,各大流民营地也逐渐被填满。

这也得益于远东这几年不断收拢流民,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培养了大批基层管理干部。此次远东进行大规模动员,各个基层大队、支队的干部被抽调了一大半。各级火枪民兵部队、预备役部队的干部骨干也被抽调一空,都被安排在各个流民营地负责管理工作。

好在远东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各地农户包产到户以后,管理成本大大的降低了,经过冬训的农户们,在远东过了几年的好日子,都非常的自觉,基层各单位已经不需要堆积大量的基层管理干部。

公司动员命令仅下达了不到半个月,面对急剧暴增的流民潮,远东各部门的流民接收工作,就已经步入正轨。原本混乱不堪的流民收拢点变得秩序井然,各地的流民营地的工作也有条不紊的逐步推进。

就连公司的内部员工都没想到,公司居然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规模这么大的行动,远东公司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将这项工作完成的如此完美。

从大明各个流民收拢点,到内河运输船队运送流民出海。转运到海上运输船队送到远东各地区,最后流民经过净化、甄别和登记,然后安置在各个流民营地。其中的工作千头万绪,而且工作量也非常之大。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致使整个工作流程陷入瘫痪。

公司各个部门的员工,在这次行动中表现出惊人的执行力,他们每天工作都超过了十几个小时,一个个都坚守在岗位上,不顾疲劳。默默的坚持着。

这几年公司培养的移民员工和基层管理干部,经过在各自岗位上的锻炼,也都逐步成熟了起来。他们深受公司首长们的影响,秉承着少说多做的原则,虽然工作能力出众的人不多,但大都有着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这也让公司董事局的几名常委,非常的欣慰。这次总动员,时间紧任务重。对远东公司绝对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很多员工都是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被临时抽调来的。可是大家都经受住了考验。迅速的进入状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各自的工作拿了起来,并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就在民委会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的时候,军委会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了起来。董事局委员会的会议刚一结束,高建国就迅速用电报召集军委会各地主官到沈阳开会。

一艘艘飞艇连夜飞往各地,把各部队的主官陆续接到了沈阳。参加军委会紧急会议。公司军委会的各部队的负责人几乎一个没落,都赶到了沈阳军委会的会议室。

李明和周比利、宋涛等人,也乘坐一艘飞艇在第二天中午,赶回了沈阳。他们刚一来到军委会,就发现这里已经聚满了人。很多常年驻扎在外地的部队主官,都被找了回来。

高建国看到了李明,就招了几下手,让李明坐在自己的身边,他兴奋的说道:“我还真没有想到,我们制定的那份计划,居然这么顺利的就通过了,我以为会争论一番呢。”

李明笑着道:“主要还是因为计划有很大的操作性,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计划并不用耗费公司太多的资源。甚至还能在不动用战略储备的情况下,帮助这次公司大规模移民计划。”

高建国点了点头,皱着眉头道:“是啊,如果耗费的物资太大,这个计划肯定通不过。我们军委会的压力很大啊,如果这个计划的执行中出现了差错,以后军委会在公司的威信就会削弱不少啊。”

几个军委会的常委在一起聊了一会儿,参加会议的各部队负责人就基本到齐了。高建国也适时的宣布开会,等会议室安静下来以后,高建国首先开始讲话。

“昨天董事局委员会通过了我和李明提交的计划,下面请参谋长林华把这个计划的大致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

今天绝大部分参加会议的人,还并不知道这个计划,听了高建国的话都来了兴致,凝神听了起来。林华也只是陈述了这份计划的大致内容,虽然计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目前时间紧急,只能先一步向大家进行公布。

与会的军委会各部队负责人,听了林华的陈述,大家顿时兴奋了起来。这个计划可够大的啊,是要大干的节奏啊。而且着也是军委会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了。

等林华陈述完计划的大致内容,会议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兴奋的低头相互交流着,也都在盘算着自己所在部队,能否参与到这个军事计划当中来,这样的行动在远东可不多见。

高建国看到大家的情绪都不错,就笑着道:“你们等会再聊,我们先谈正事儿。大家已经了解了这个计划的大致内容,但你们也别高兴太早,这个计划对我们军委会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绝对不能出丝毫差错。说实话,这个计划是我和李明、周比利在几天前临时研究制定的,因为时间仓促,计划的一些细节还并不完善,所以我要求大家,如果有什么新想法,马上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尽可能在这几天把这个计划的进一步完善起来。”(未完待续。。)

ps:感谢ymhnote、真贝斯特皇太子、日光神的月票支持。感谢我的帅震惊了党的打赏。

第七百一十二章 崇祯大旱(十三)

高建国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举手。高建国看着一个个急切的样子,就笑骂道:“看你们猴急的熊样,好了,我也不点名了,从强权胜开始,一个个轮着发言吧。”

强权胜马上站了起来,笑着问道:“司令员,这个计划我简单的看了下,我觉得明年好像没我们东部军区什么事了吧。我就是想问一下,明年我们东部军区的作战任务。”

李明点了点头道:“军委会原定的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明年可能会有所改变,西部军区的作战任务不变。东部军区扫荡大兴安岭以西**草原的任务将延后一年,你们东部军区有另外的安排,权胜你回去要做好准备,明年我们将会从东部军区抽调一批骑兵部队,你将做指挥这支骑兵部队指挥员。”

强权胜一听心里就有底儿了,满脸笑容的坐了下来,他知道明年东部军区,肯定会参与到这个军事计划的作战。

其他人一听心里也都急了,大家轮流起立发言,都是询问自己所在部队会不会有作战任务,至于建议和想法,倒是一条都没有。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