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8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马拉城堡和伏尔加河沿岸码头等地区的守卫任务,都交给了随行的预备役民兵旅。民兵旅还负责收缴沿途的物资,为主力部队进行后勤补给。

后勤部队早已做好了晚饭,排列在岸边的一个个热气腾腾的行军锅里,是活着干菜一起煮的滚热米粥和炖得稀烂的牛肉土豆,还有雪白的馒头、爽口的各种泡菜和咸菜、鱼类和贝类罐头等食品,每人还分了一茶缸子烈酒。

赵连河这一路跑下来可遭老了罪了,不但疲惫不堪,而且每天饿了只能随便对付一口干硬的压缩饼干和奶干。接连十几天下来,满嘴的大泡,只是张一下嘴都火烧火燎的。

今天总算是能吃点热乎的饭菜了,赵连河一口气吃了几个馒头。又接连消灭了两饭盒牛肉土豆,最后还喝干了一茶缸子烈酒,这顿饭吃得就别提多舒坦了。

吃饱喝足以后,赵连河从马上拿出一个卷起来的毛毡铺在地上,然后和衣躺在上面,再把一件厚厚的原毛羊皮大衣往身上一盖。不大的功夫就呼呼大睡了起来。

西伯利亚兵团的八个主力师的宿营地都在伏尔加河岸边,官兵们非常的疲惫,基本都是倒下就睡,伏尔加河东岸尽是和衣而睡的远东军官兵,到处都是一片鼾声如雷的景象。

“滴滴答……滴滴……滴滴答……嘀嘀……”

一阵阵急促刺耳的集结号声,把熟睡中的赵连河从睡梦中惊醒。此时天色还是一片漆黑,部队宿营地的周围点起的一堆堆篝火,把营地照得如同白昼。

虽然睡了八个小时,但赵连河依然感觉腰酸腿疼,浑身上下的骨头好像都断了似的。他迅速的收拢好铺盖,然后开始检查身上的装备。

一辆辆装满物资的野战双轮马车正停在宿营地的边上,各部队的官兵有秩序的领取物资,包括精制马料、野战食品和弹药装备,这是部队到达莫斯科前的最后一次物资补给。

因为部队接连十几天的行军,很多战马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已经无法进行接下来的长途行军,所以还要补充大批的战马。

接下来还有将近一千公里的路,远东西伯利亚兵团的八个主力骑兵师,计划在第十二天后的清晨,八个主力骑兵师将全部赶到莫斯科城下。

远东军西伯利亚兵团想要在十天的时间赶到莫斯科,绝对是一件无比艰巨的任务。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西伯利亚兵团每名骑兵每天要奔行近百公里,而且其间还要度过几条河流,可以说这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

自从远东西伯利亚兵团越过乌拉尔山,八个主力骑兵师已经连续行军十几天。部队最后到达莫斯科城下,整个行程有一千八百余公里。西伯利亚兵团司令部为八个主力师,下达了一个月内赶到莫斯科城下的命令。

为了完成这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在接下来的十二天,为了让八个主力骑兵师能按时赶到莫斯科,西伯利亚兵团司令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PS:  感谢biggong、yangminfafaf、swat2011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莫斯科(二)

一阵阵急促的集结号再一次响起,正在几匹战马旁边整理装备的赵连河,连忙跳上一匹战马,随着连队向指定地域集结整队。

他现在骑的战马是一匹新补充的战马,新建骑兵师的官兵每人配备了五匹战马,他的两匹战马一路跟着跑了十几天,马力损失过大,所以他也补充了两匹体力充足的战马,应付接下来的千里大穿插。

西伯利亚兵团的工兵部队,已经在伏尔加河上搭建了五条浮桥。大批远东铁骑正有序的渡河,无数战马呼啸着冲过了伏尔加河,向莫斯科方向滚滚前进。

“嘀嘀……嘀嘀……”

一阵哨音响起,赵连河也催动着战马随着部队向浮桥方向奔行。一条条用木船搭建的浮桥并排横在伏尔加河的河面上,赵连河随着大队人马冲上了浮桥,小跑着向河的对面驶去。

为了保障西伯利亚兵团的行军速度,军委会也做出了大力的支援。主力部队的八个师渡过了伏尔加河以后,空艇部队的大批飞艇就搭载着工兵部队,吊装着各种浮桥装备,率先飞往了苏拉河、奥卡河等河流沿岸。

在前方提前搭建出渡江浮桥,保证主力部队顺利过江。好在这几条河流的河面都不宽,而且远东工兵部队的用模块化架桥装备,可以轻松的在这几条河流搭建浮桥。

西伯利亚兵团的八个主力师,目前可以说是轻装前进,各个部队只携带了急行军所需的野战食品、装备弹药和战马的马料,其余重型火炮装备和和弹药,以及操作装备的炮兵官兵,都有空艇部队搭载、吊装至前线。

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军委会几乎将其他地区的空艇部队抽调一空。甚至辽东和南洋等地的空中已经看不到一艘飞艇了。

而且部队前进的路线,也早就在发动战役之前,就在情报部和空艇部队的努力下勘探完毕,主力部队行军的过程中。全程都有飞艇负责引导。

所以西伯利亚兵团的主力部队几乎什么都不用管,只要闷着头跑就行。就连沿途的俄国村镇,部队也是尽量绕过,全部都交给随后赶到的预备役骑兵旅来收拾。

即便如此。八个主力骑兵师的官兵每天依然要行军近百公里,对主力师的官兵绝对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主力骑兵师的官兵们吃在马上、睡在马上,就连大小便都在马上解决。这对于外东北土著骑兵师的官兵来说倒没什么,可是对四个新建骑兵师来说,那就有些困难了。

好在新建骑兵师的官兵。也经过了一年多的艰苦训练,长途行军训练一直是部队的主要考核项目,所以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四个新建骑兵师的官兵,最终还是经受住了考验。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是俄罗斯帝国享祀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一位沙皇。他是全俄缙绅大会选举出来的沙皇。如果按照家谱算起来,米哈伊尔也可以算是皇亲国戚,和留里克王朝有些渊源。他是伊凡雷帝的第一个妻子,也就是皇后阿纳斯塔西娅的侄孙。

一六一三年二月二十一日,俄罗斯全地会议,也就是全俄缙绅大会。选举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做沙皇。

新沙皇选举产生后,俄国也正式结束了长达三年的无主状态,也标志着俄罗斯“空位时期“一个阶段的结束。

远东军西伯利亚兵团刚刚渡过伏尔加河不久,莫斯科就接到了鞑靼人越过了乌拉尔山的消息。但是西伯利亚远征军全军覆灭的消息,却并没有传到莫斯科。

包括沙皇在内,以及俄国众多的大贵族、大商人都认为此次鞑靼人进入俄国境内,是因为西伯利亚远征军正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发动对鞑靼人的进攻。

鞑靼人骑兵的到来,应该是切断远征军的补给线。毕竟鞑靼人的骑兵众多,机动性很强。就像当年蒙古人西征欧洲一样,鞑靼人绕过了俄国远征军,进入俄国境内骚扰,以此来缓解鞑靼人在西伯利亚不利的战局。

反正他们根本不相信出征西伯利亚的十万远征军。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败给武器装备落后的鞑靼人,更不会相信现在俄军全军覆灭。

但是数量众多的鞑靼人已经杀至伏尔加河河畔,也让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和众多俄国大贵族焦虑不已。

毕竟目前俄国境内的军事力量,已经全部跟随远征军越过了乌拉尔山,目前俄国仅有的精锐,只有莫斯科皇家部队的数千名正规军。以及在西部边境抵御波兰的俄国守军。

俄国境内剩下的军队,就只有各地贵族的私军。面对来去如风的鞑靼人铁骑,俄国只能依靠各地城镇的坚固城防,与鞑靼人的铁骑周旋。

在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和诸多俄国贵族高层的眼中,这些鞑靼人只是疥癣之患,他们的目的只是在俄国境内骚扰,主要的战场还是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

倒是并不担心鞑靼人会侵犯莫斯科,毕竟萨马拉距离莫斯科非常遥远,而且东欧平原河流众多,鞑靼人想要冲到莫斯科城下,光是这些河流就要耽误他们很长的时间。

即便鞑靼人铁骑机动性良好,想要杀到莫斯科城下,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可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还是对周围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动员,征用了大批附近贵族的私军,组建了十几个营的军队。又徵招雇佣了一批哥萨克人,组成了一支骑兵部队,共同负责守卫莫斯科。

莫斯科周围地区的贵族、商人、庄园地主等有钱有势的阶层,纷纷打点行装,在私军的保护下,进入了莫斯科避难。

鞑靼人的铁骑已经抵达伏尔加河的消息,也迅速的传遍了伏尔加河以西地区。俄国老百姓对去年鞑靼人在卡拉河以东地区的暴行,至今还心有余悸,所以伏尔加河以西地区的老百姓,也拖家带口向西逃难,大批难民进入了莫斯科以及附近的各个城市。(未完待续。)

PS:  感谢任广君、老周、书友160312114457678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莫斯科(三)

1147年,多尔戈鲁基大公在争夺基辅王位的一次战争后战斗获胜后,他在弗拉基米尔公国边境上的一个名叫莫斯科地点庆祝自己的胜利,这也是史书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

俄罗斯人便把这一年作为莫斯科的诞生的日子。而后的1156年,多尔戈鲁大公在莫斯科巩固了防御措施,由此莫斯科便初具城市雏形。

14世纪俄国人以莫斯科为中心,集合周围力量进行反对蒙古贵族统治的斗争,并於15世纪统一了俄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而莫斯科则成为俄国的首都。

十五世纪时莫斯科人口的数量、领土面积已经超过了伦敦,布拉格和欧洲一些大的城市。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但莫斯科仍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仍发挥着俄国第二都城的作用。

沙皇哈伊尔。罗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