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9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同听了激动的满脸通红,他终于鼓起了勇气说道:“请两位大人放心,我老刘就跟着远东混了,以后我这条命也是远东的,我……”

李明笑着打断他,然后说道:“我们要你的命干什么,记住了,大明的那一套,在我们远东行不通。以后多做事,少说话,我们这里一切都只看军功。”

刘同听了感觉身上的血都热了,他下意识的又想下跪,但突然想到刚才宋涛的话,只能江身体站的笔直,双眼火热的看着对面的两个大官。

李明拍了拍刘同的肩膀,然后和宋涛向码头走去。刘同看着两人的背影,心情非常的激动。虽然他跟远东军混了一段时间,其实并不真正的了解远东军,可这些天他的所见所闻,还是让他坚定了决心,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不说别的,就冲人家次帅那么大的官,也和他一样干了半天的活,那可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实实在在的干活,这样的部队,绝不是明军能够相比的。

李明和宋涛站在一艘内河机帆船的旁边,准备乘船离开岳州府。孙周和几个连长在码头相送,其实他们希望李明两人在这里多呆一天,可主力部队已经南下,李明还有很多地方没走。

“孙周你这几天考察一下刘同,如果感觉还可以,就尽量把他争取过来,这个家伙就是这里的活地图,以后对我们有大用。”

孙周点了下头道:“刘同虽然身上有很多明军的不良习气,但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认为还是可以改造的。”

李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和宋涛跳上了船,向大家挥手说道:“你们回去吧,大家要抓紧时间,争取早日把物资运到江北。”

得到北方黄河舰队和运河舰队支援后,长江舰队劫掠江南的计划实施得非常顺利。两支舰队缴获、征用了大批北方黄河和运河上的当地民船和漕船,也统统带到了江南。

这些船只经过远东工兵部队的简单处理,分别挂在内河蒸汽甲板驳船的后面,甚至内河机帆船都拖拽了几艘大明的内河船只,利用江南密集的水网,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江南各地。

长江舰队各个部队占据了江南各个河流的码头,缴获了的粮食等物资堆积如山。但因为没有足够船只运送,只能以连排为单位,在各个码头苦守着物资。

随着两个舰队的船只不断到达,远东军在江南地区缴获的粮食等物资,开始紧张有序的向江北地区进行转运。

大批由蒸汽甲板驳船拖拽的船队,不断往返于长江两岸。如今的汉阳、汉口已经完全变了样子,远东工兵在沿江的各个码头奋力施工,大批简易的沾桥码头、简易仓库建立了起来。

长江两岸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都是远东军征用的当地劳工,还有不少是俘虏的明军。就连驻守的远东军官兵也都加入了进来,争分夺秒的向江北抢运粮食。

因为江南长江舰队的兵员不足,黄河舰队搭载的远东军官兵,也都留下少数部队驻守已控制的地区,其余人马都开始南下,加强了长江舰队在江南的力量。

李明和宋涛在湖广地区呆了三天,就乘坐飞艇赶回了北方。

参加中原战役的各个主力部队,如今都已经基本穿插到位。正在各个根据地的游击中队和民兵武装,在各地情报部门的协助下,对大明北方各地发动了进攻。

尤其是十个主力新建骑兵师,更是一路势如破竹,最快的一个骑兵旅已经马踏黄河北岸。正在迅速的展开,以营为单位,在当地情报部门的协助下,进攻各地的城镇。

远东军的主力部队和武装警察部队,以及大批民兵武装,总人数达到了数十万,可大明北方地域广阔,部队在短时间内,只能先占据各地的县城和府城,迅速的控制住各个地区的局势。

远东军占领了各地的城镇,首先是维持治安,对城内一些利用混乱趁火打劫的城狐社鼠、嘎杂流痞,进行了严打,基本上抓到一起,就严肃的处理一起,情节严重者就地击毙,并将这些人的尸体悬挂在城门处。

除此之外,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在公司民委会的基层管理干部到来之前,地方行政依然交由大明当地的官员胥吏继续管理,尽最大可能保持地区的稳定。

远东军各个部队也严守军纪,部队官兵都不得踏入民宅一步,晚上都是露宿街头。平时补给都是在城内按市价购买物资。

虽然大明各地在远东军进攻的初期,出现了极大的混乱,但通过远东军的努力,在很短的时间里,各地的局势就逐步的稳定了下来。

如今远东公司的民委会基层管理干部,也纷纷跨过边墙进入中原,正逐步在各地展开,深入到各地的基层村镇,并在那里建立行政单位。

每个乡镇成立一个大队,由大队长、副大队长、教导员、副教导员,以及大队部的工作人员组成,为了保证基层单位的安全,每个大队还配备了一个火枪民兵排。

下面各个村成立中队,由中队长、副中队长、指导员和副指导员,以及中队部的人员组成,并配备一个火枪民兵班。

各个基层单位下到各地村镇,并没有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而是进行大规模的走访考察,首先摸清当地的形势,并与底层的农民进行深入交流。

(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临清州

秦二狗骑着战马,带领着营里的官兵走在官道上。他做为西北野战军野战集团军的一名营长,这升官的速度绝对算是快的了。

他是天生的军人,新兵第一年就因为过硬的军事素质,在新兵考核中夺得了多个单项的第一,后来分到部队,又在年终考核比武中夺得几项第一,直接被保送到海参崴军委会陆军指挥学院,经过三年的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辽东守备师的排长。

因为他老家是山陕地区,李明在大明境内组建吕梁山根据地的时候,继续山陕籍军事干部,于是就把他抽调了过来,直接升了一级成为了连长,后来又赶上西北野战军大扩军,被提拔为野战师的一名营长。

秦二狗参加远东军的时间并不长,虽然大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才走到今天,可他的运气也确实比较逆天,接连几次的提拔,都是赶上了点儿,不得不让人感叹他的运气。

“营长……前面的临清州,就是我们这次的目的,距离大约三十里。我们已经与驻守在那里的兄弟部队取得了联系。”几名深入前方的几名骑兵,打马跑到了他的面前,大声的报告道。

因为运河舰队为了支援长江舰队,大部队已经经南下,仅留下少数的部队驻守在京杭大运河两岸的地区,所以中原战役司令部,从河南、山西等地区抽调了部分兵力,支援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重要地区。

秦二狗所在营就在这次抽调部队之列,他们从河南沿着大明官道,一路经邯郸、成安、大名府进入了山东,又经过了南馆陶镇、贾镇堡、堂邑、东昌府城,然后一路北上到达了临清州。

明弘治二年,升临清县为临清州,领馆陶县、邱县,属东昌府。临清州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交汇处,北及北京,西抵洛阳,南达杭州,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称,人口一度号称百万,人称天下第一码头,天下粮仓,是全国著名的商业大都会。

元、明以后,中国政治中心北移,临清在南北运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明宣德年间,临清仓储备粮食达300万石,戍守粮仓的士兵多达3000余人,为全国粮仓之冠。运河沿岸自南至北曾有淮安、济宁、临清、德州、天津五大粮仓,临清则雄居五大仓之首。

临清仓和广济仓、常盈仓一起,并称“临清三大官仓”。除官仓外,还有供戍边将士使用的军仓和地方政府管理的民仓。明朝初年所建的水次兑军仓,即是临清城内最著名的军仓。而在大运河永青坝附近,还曾经有一座归地方政府管理的永青仓。

“命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今天务必赶到东昌府城……”

“是……是……”

随着秦二狗的一声令下,各连的连长全都大声的响应,纷纷打马回到各自连队,催促部队加快行军速度。

野战师步兵营的编制为营部和营部排,配备了通信班、工兵班和医护班。主力是三个步兵连,还有一个配备了六挺水冷重机枪和三门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机炮连。

来山东之前,师部还临时为部队加强了一个火枪民兵连,帮助营力押运物资,配备了十几辆装满了野战食品和弹药等作战物资的四轮马车。

全营所有官兵都配备了一匹战马,极大的加快了行军速度,使部队具备了连续行军的作战能力。

临近傍晚的时候,部队赶到了运河岸边。正在这里驻守的部队,是南方兵团运河舰队的一个连,而且还不是主力正规部队的海外师,而是武装警察部队。

武装警察部队一个连拥有兵员一百余名,战士们大部分都是今年的新训步兵,只有连排长是海外师抽调下来的士官骨干。

好在运河舰队的主力部队,已经攻占了临清州城,并在南下前,为他们留下了一个机枪排和炮排,分别驻守在临清州城和运河码头,以及临清仓,广济仓、常盈仓和沿岸众多的民仓和军仓。

另外还有四艘内河机帆船,在运河两岸来回巡弋,为留守部队提供江面的警戒巡逻支援,必要的时候,四艘机帆船还会为部队火力支援。

因为临清州属于官仓重地,远东军空中飞艇部队特意派来了两艘飞艇,始终在临清州附近空域巡逻警戒,并在发生战斗时,为地面的守备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即便如此,一个加强连的武装警察部队官兵,依然是提心吊胆的在临清州各地值守。毕竟战士们都是新战士,而且本来部队兵员就不足,还要分散驻守在各地,部队官兵的压力可想而知。

从各地抽调前来支援的部队有三支,其中包括秦二狗率领的野战营,还有南方兵团在山东沿海登陆的一个海外营,以及从北方南下的新建骑兵师的一个骑兵营。因为野战营距离临清州最近,而且都是骑马行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