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9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由流贼骨干和前明兵痞组成的安保队员,慢慢熟悉了当地的情况以后,逐步替换了远东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成为海外开发公司在远东各个控制区的武装力量。

如果单纯的杀戮,安保公司可能无法和日本敢死军部队、蒙古军团和外东北土著军团相比,但是要论心黑手辣、没有底限,却没有人能比得过安保公司的这帮人渣。

日本敢死军部队、蒙古军团和外东北土著军团,都是绝对忠诚于远东公司的武装力量。这些年他们攻城掠地,横扫欧亚大陆,为远东公司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要用他们干那些脏活累活,确实有些屈才了。

而且军队应该在战场上体现价值,常年呆在地方,会逐渐被社会上的一些东西消磨掉官兵的斗志和杀气。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应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远东公司已经占据了广阔的欧亚大陆,想要永久的占据这么大的一片领土,如果没有足够的汉族人口,可能不出百年,这些地区就会因为地区种族、宗教等复杂的问题,变得混乱甚至分裂。

尤其是中亚、中东和南亚等地区,直到现代社会都一直没有摆脱民族、宗教等错综复杂的问题,始终处于非常混乱的局面,其中很多尖锐的矛盾,都来自历史遗留的问题。

远东公司已经下定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但是想用一味的杀戮等粗暴手段并不可取,而且后患无穷,也不要幻想着短时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未来在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一个完整的华夏民族圈,也是公司的必然选择。

当然,想要完成这个伟大的设想,必须要做出一个长远的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和实施。所以,远东海外开发公司也就应运而生了。

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有情报部和海外开发公司参与,那背后必然会存在浓郁的黑暗色彩,这已经是公司所有内部员工的共识。

就像现在的南洋,由情报部和南洋开发公司接手后,各种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实施。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的蚕食当地土著的生存空间。

每年都会有大批来自大明的移民被送到南洋,安置这些大明移民的每一寸土地,下面都埋着当地百姓的累累白骨。

如此有计划的人口灭绝手段,可以说是非常残酷的,也是毫无人性的。

历史上的这个时代,西方殖民者在南美、非洲和亚洲的很多地区,采取的手段和远东公司相比没什么区别。

这个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远东公司要首先考虑自己民族的根本利益,当然不会妇人之仁,

历史已经无数次的打脸,所以就不要总是幻想什么“天朝抚有万国”、“四海称臣,万国来朝”、“万国来朝进贡,仰贺圣明主”的屁话,事实证明,那都是自我意%**。

多为自己民族做些事情,比费尽心思营造那种虚无的盛世,要更有实际意义。

国内的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朝廷却要耗费大量的金银来彰显大国气魄,哪有这样的道理。对外总是讲求宣扬教化,对内却特么残忍杀戮,还有什么逼脸说自己是盛世王朝。

以后远东军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开疆扩土,趁着战争期间的混乱局面。利用日本敢死军部队、蒙古军团和外东北土著军团,对占领区进行第一轮血腥清洗,主要目标就是这个地区的统治阶层和社会精英阶层。

战争结束后,再把占领区的初期管理阶段的工作,交由海外开发公司。利用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采取各种手段在占领区为来自中原的移民争取生存空间。

这个计划就算在远东公司也属于绝密,只有董事局委会的常委和委员,以及公司各部门的高层了解具这个计划的体情况。

而具体实施这个计划的单位,就是远东海外开发公司下属的安保公司,这也使得以后安保公司变得尤为重要了起来。他们将是海外开发公司的执行各种政策的主要力量。

现在远东的印度、波斯、中南半岛和南洋等地区,一直都属于非常繁华富裕的地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气候也非常适宜,还都储藏着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最适合中原百姓移民的地区。

但是公司想要把大批中原的百姓移民到这些地区,势必要为他们争取足够的生存空间。如何争取生存空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说什么团结在一起,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漂亮话,说了也没人信。

现代社会各个局势紧张的地区,都是因为各种宗教和民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造成的,和平年代相处融洽,并不代表永远能和平共处。一旦这些地区局势发生混乱,在一些有心人的煽动下,首先爆发的就是民族和宗教的冲突。

到时候种族屠杀、宗教战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就像中东、巴尔干等热点地区,一直都存在这些问题,尤其是再有几个大流氓参与进去,那这个地区就特么别想安生。

既然现在远东公司有能力,也有实力改变这一切,当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遗余力的着手解决这些隐患,为以后的这个地区的稳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公司文教部将在这些地区实行全民基础教育,文化课本的内容,是由公司宣教部和军委会政治部共同研究制定的,具有鲜明的远东特色。

除此之外,公司宗教事务处也将投入大量的资源,构建了一整套完善的,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尽量去除其的中糟粕新儒家思想,在这些地区进行大力推广。

无论耗费多少资源,面对多么大的困难,公司都要把这个政策,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争取在百年之内,让这些地区真正的、彻底的融入华夏文明圈。(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高利贷

胡大成扛着锄头走进了院子,家里的女人和大闺女正在做饭,在院子里玩的小儿子看到爹回来了,就撒欢似的跑了上来。

“爹……您回来了……”

忙碌了一天的胡大成,看到了小儿子,所有的疲惫都没了,他笑着摸了下儿子的脑袋,把锄头放下,然后进了屋子。

大闺女正在灶台生火,看到爹回来了,也笑着冲她打招呼。胡大成家的大闺女,现在是越长越周正,今年才十一岁,就已经不断的有媒人上门了。

胡大成简单的洗簌了一下,就进屋坐在了炕头上,等着和家人一起吃晚饭。今年的年景非常好,地里的庄稼长势不错。

今年家里的日子不错,新朝分给了他家两袋子粮食,再加上两个孩子进了新朝办的学堂,那里中午还管一顿饱饭,所以家里今年的余粮照比往年宽裕了不少,省着点吃秋收前粮食也能将将巴巴的够了。

这些年的年景一直不好,不但连年大旱,还有铺天盖地的蝗灾,那几年的日子就别提多憋屈了。老爹、老娘、大哥一家子,以及他家的两个孩子,都被活活的饿死了。

自从新朝坐了天下,日子也终于有了盼头,村里的地主降了地租,等到秋天收了粮食,明年的日子肯定会更好。所以如今的胡大成,天天活得非常舒心。

家里的女人和大闺女刚把晚饭摆上,就听到院子外面有人喊他。听到这个声音,胡大成心里顿时一紧,这是村里地主家的管家。

胡大成连忙下了地,还没等他出门呢,就见一个干瘦的中年人走进了屋子,身后还跟着几个满脸凶横的壮汉。

“刘管家,您怎么来了……”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呢,刘管家就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阴阳怪气的说道:“老胡,前几年你在东家那里佘的米,什么时候还啊。这都多少年了,前前后后佘了几次,现在连本带利的加在一起可有不少,你到底是怎么个章程。”

胡大成连忙陪着笑道:“刘管家,不是我不还啊,前几年的年景你也知道,一年到头也掉不下来几滴雨,地里的庄稼根本打不出多少粮食。现在年景好了,等今年秋天打下了粮食,我保证会把粮食还上。”

刘管家冷笑了一声,然后说道:“老刘,这可是你说的,今年秋天若是再还不上,那可就别怪东家不仗义了。”

“您放心,今年秋天我保准把东家的粮食还上。”

刘管家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道:“行了,别把话说得那么满,你自己看着办吧。”

他说完就想离开,但是在转身的功夫,一眼扫到了胡大成家的大闺女。刘管家眼睛顿时一亮,笑着对胡大成问道:“老胡,你家的这个丫头可越来越俊了。”

胡大成连忙几步走过去,挡在闺女的身前,陪着笑道:“就是一个乡下丫头……”

刘管家没等胡大成说完,转身就往外走,临出门的时候又回头看了眼胡大成家的大闺女,然后笑呵呵的离开了。

天黑到时候,刘管家领着几个家丁回到了刘家大院。今天他带着人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走了走,到哪一家说的都是在胡大成家那一番话。

前几年年景不好,为了不让一家人饿死,村子里为刘家种地的佃户,几乎都在刘家佘过粮食,当时都打了借条,利息高得吓人,这些年利滚利下来,早就不是当初借的那点粮食了。

当时村子里的佃户根本不识字,也不知道借条上写得是什么,而且一大家人都嗷嗷待哺,那还管得了那么多。

刘家这几年只是象征性的催一催,也没怎么去提这件事。其实各地的地主就希望村里的佃户多上几年,佃户们几辈子都还不上才好呢。

这样一来,中原各地的地主,就可以随意拿捏他们治下的佃户。等到年景好的时候,还能以这个事情为借口,每年秋收的时候多收一些地租,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灾情最严重的那几年,中原各地不但是地主家的佃户欠下了一屁股的高利贷,就连一些富农、小地主家都败落了不少。

很多自耕农、富农中农和小地主也因为扛不过去这个灾年,向当地的士绅地主家借贷。因为连年大旱、蝗灾,最后还不上高利贷,只能把家里几辈子积攒下的田地低价抵给了那些士绅大地主。

刘家是村子里的大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