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香江一九八四-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艺城相比都显得不足。
  他们这些豪门公子,有光鲜的一面,亦有煎熬的一面。要想继承家族庞大生意,或者在家族得到老爷子信任,取得更多话语权,那就必须做出成绩。
  收购新艺城踏足电影圈,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玩女人,同样也是想族中长辈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
  《龙虎风云》虽然昨天只是首映,但是效果非凡,不论是今早报纸上的评价,还是昨晚现场观众的反应,都证明了这部电影的成功。
  至于黑马国际的《赌神》,他一是没时间看,二是不认为陈平安能把赌片拍出什么新花样。
  杨授成却很清楚昨晚同时举办首映式的《赌神》,在观众中引起怎样的轰动,包括报纸对《赌神》的评价,今天一早庒澄就在电话里向他汇报了。
  “《赌神》是部商业片——商业片巅峰之作!”
  “《赌神》,第一部真正将“赌”做神化处理的影片。”
  “嗜赌如命的赌徒被塑造成正面形象,可耻的作弊出千到了他们手中变成巧妙优雅的眩人绝技。周闰发扮演的赌神形象,极具王者至尊风范,以往赌片难有匹敌。”
  “香港赌片巅峰之作,神化处理再创新河,以往赌片难与之相提并论!”
  “《赌神》绝对是香港赌片的巅峰作品,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同类型的电影能与其平分秋色。该片具有很强的颠覆意义,没有几部商业大片敢于让男主角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白痴,周润发扮演的赌神有一多半的戏都是在演傻子,但高进只要一回到赌桌面前,吃了几块巧克力就能神威犹在,这样炉火纯青的演技,提前注定了《赌神》的成功。”
  报纸上对《赌神》的评价并不比《龙虎风云》差,铺天盖地的都是好评。认为这部电影完全颠覆了以往赌片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嗜赌如命的赌徒被塑造成正面形象,绝对超出观众意料。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能取得如此口碑着实难得。
  虽然只是首映,但从报纸上的评论来看,陈平安再创奇迹,赌片被他救活了。
  亦舒的评论,揭示了这部电影为何会受到推崇:
  “《赌神》其实并不是以赌为主,更主要讲的是一个人屡遭挫折仍然坚忍奋斗的故事。陈平安在故事里集结了亲情,爱情,兄弟情,枪战,动作,神化了的赌技,失忆症造就的性格分裂等极其丰富的戏剧元素,剧情结构完整,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就连吃巧克力等细节都塑造得生动有趣,成为赌神高进的品牌特色。”
  当然,作为传统的陈平安黑,在一片叫好声中,自然少不了《星岛日报》质疑的声音。
  《星岛日报》提出,赌博一直是困扰香港警方的治安顽疾之一,陈平安拍摄的《赌神》,正面塑造赌徒形象,更是升华到“神”的高度,无异于变相鼓励赌博,应当受到批判。他们号召香港市民抵制这部电影,避免自己又或者亲朋好友被赌博浸染。
  对于《星岛日报》的报道,支持者寥寥,更多的是质疑的声音,认为他们纯属鸡蛋里挑骨头。
  马上就要过年了,一家人团圆相聚,打个麻将不是很正常的吗?至于说彩头……不带彩的麻将谁打?小赌怡情,不论这句话正确与否,至少在绝大多数市民心中是至理名言。
  《星岛日报》的黑,这次没有起到效果,反而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戏院观看《赌神》。
  如果说对于陈平安导演的《赌神》,媒体上还有细小争议,那么对于周闰发的演技,媒体上绝对是交口称赞,赞誉一片。
  “周闰发在《赌神》中表现出来的喜剧天赋,是本片一大亮点。失忆后犹如小孩般的童真呆趣与赌神的王者之气截然相反,却又相得益彰,实在妙不可言。”
  不仅是《赌神》中,周闰发演绎出来的小孩般童真呆趣和截然相反的王者风范令人叹服,他在《龙虎风云》中饰演的卧底,更将卧底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展现在世人面前。
  《龙虎风云》结尾那句“你打死我好了,趁现在还有时间,你想打死我就赶快,这是我欠你的”,周闰发在这句话中蕴含的感情,令无数人为之感动。作为卧底,他和李休贤饰演的黑帮分子之间建立起兄弟情谊令人难忘。
  就连陈平安都专门写了影评,刊登在《东方日报》上。
  这是陈平安第一次写影评,评论的中心不是《赌神》和《龙虎风云》,而是周闰发本人。
  “……两部电影同时上映,两部电影都是难得佳作,周闰发在两部电影里的精彩表演,塑造出三种完全不同却同样令人叹服的荧屏形象,令观众大饱眼福的同时,亦把他从人推向神位,从此彻底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他就是周闰发,属于香港人的神仙发!”(未完待续。。)


第二五三章 难分高下

  这是陈平安第一次在报纸上写影评,受到许多关注,因为他这份影评,《东方日报》的比平常多卖出去五千份,弄得主编都想为陈平安单开专栏,不过被陈平安拒绝了。
  他的影评,对周闰发极尽赞美之词,引来部分程龙影迷的反对,不过更多的市民还是认可他的评价。周闰发从前年暑假《英雄本色》开始积累的人气,在去年底今年初,随着《喋血双雄》、《龙虎风云》和《赌神》三部电影彻底爆发出来。
  虽然程龙的名气非常高,此时上映的《龙兄虎弟》精彩程度不输《龙虎风云》和《赌神》,但他只有一部电影,而周闰发有两部电影上映。至少在这新年这段时间,周闰发风头无两无人能及。
  《赌神》上映之后,立刻受到市民追捧,最直接反映在香港各家麻将馆以及地下赌场内,经常会有人一边赌牌一边吃朱古力。
  《赌神》上映才几天,feodora巧克力日销量增加5个百分点,令得厂商眉开眼笑,远在德国的总公司也专门打来电话,对香港这边的代理商赞不绝口。
  不少人买巧克力的时候,都会直接说“我买巧克力,赌神吃的那种”。这一现象被feodora工作人员收集后传回公司,公司都准备给这款巧克力增加一个别名,就叫“赌神巧克力”。
  赞助一部电影,带来产品销量的明显增加,许多巧克力厂商懊悔不已。懊悔当初自己错过大好机会。如果可以重来的话,哪怕陈平安索要两百万赞助。他们也会毫不迟疑答应。
  这也成为香港商界的一个案例,在此之前还从未有一部电影。亦如此名目的方式在电影里为一件商品大做广告,而且广告做的并不刻板别扭,很容易就让观众接受。
  有人提出,这一点跟陈平安在美国生活多年息息相关。类似的案例在美国早有先例,漫画《大力水手》就是最好的例子。30年代,随着漫画《大力水手》的风靡,美国菠菜销量增加了33%,当地菜农们开始疯狂地种植菠菜。
  陈平安在剧本征集大赛颁奖礼上,提出的西学东渐观点。再次得到重视。
  不过feodora巧克力价格不便宜,有个别厂商脑筋转的很快,市面上很快出现仿品。因此在麻将馆内,许多人吃的都是价格相对便宜但外形与“赌神巧克力”相近的仿品,仿佛吃了这种巧克力,人人都能够成为赌神。
  《星岛日报》派出记者进行暗访,调查证明随着《赌神》热映,短短几天内香港各家麻将馆生意比平常好了两成,在报纸上再次提出抵制《赌神》的建议。
  没有人响应他的号召。反倒是各家麻将馆提高警惕,看到陌生人来此问东问西的,立刻上前盘问。一旦确定对方记者,尤其是《星岛日报》记者。立刻拉到后巷一顿群打脚踢。
  警察来了也没用,麻将馆的人声称记者前来捣乱,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经营。打麻将的人也不会为这些记者作证。更何况香港虽然禁赌,但是麻将馆是合法存在。
  1956年。香港政府规定麻将馆必须向警务处申请牌照才可经营。由于麻将共有144只牌,政府便发出144个牌照。由个人持有,没有限期,可以承继,因此许多麻将馆的持牌人背后,都是香港各家社团。
  对于合法的经营场所,警方有必要保护他们的正常经营,所以被打的记者只能自认倒霉,回去找报社报销医疗费。
  高级警司任达容以私人身份,给陈平安打了个电话。在电话里埋怨陈平安,大过年的给警方增添许多麻烦。陈平安笑着说,将来多拍几部正面讴歌香港警方的影视剧以做补偿。
  四家龙头院线,除了德宝尚未推出本年的的贺岁片外,其余三家推出的《龙兄虎弟》、《赌神》和《龙虎风云》都是难得的精品佳作,得到业界和香港市民的一致肯定。
  曾有影评人在报纸上评论,今年的贺岁档恐怕是历年之最,三部电影部部优秀一时瑜亮,几家大型电影公司联手,为香港市民奉上春节电影大餐。至于贺岁档票房冠军,暂时无人提及,三部电影上映后,连续数日一直保持场场满座状态,很难在票房上分出高下。
  不过还是有媒体从另一个角度,对三部电影进行比较——新人推出方面。
  《龙兄虎弟》没什么新人参演,而且整部电影主要围绕着程龙和谭咏麟,一大半都是凸显程龙的功夫。
  《赌神》里,张敏是绝对的新人,她性感迷人的扮相令人赞叹。剧中她被李字雄从别墅二层扔下来摔死后,尸体又被李字雄那啥的镜头,令许多人记忆深刻。
  但即便如此,今年贺岁档最成功的新人却是《龙兄虎弟》里的张曜扬,被林岭东一手挖掘出来的新人。
  张曜扬在影片中饰演的乔警官,为了破案用尽坏手段,害得周闰发饰演的卧底高秋不幸殉职,让人恨得牙根痒痒。被人用来和《英雄本色》中的李字雄进行比较,评价是一样的坏,一样的让人愤怒!
  这篇报道出自《成报》记者手笔,虽有吹捧新艺城之嫌,但就连陈平安也不得不承认这篇报道所言非虚。
  不过他并不担心《龙虎风云》会对《赌神》在票房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