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远征军-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胖脸都瘦了几分,脑袋上也布满了皱纹,精神的黑白相间头发更是变的苍白无比,干枯而脆弱,跟随太监的步伐都慢了几分。

从来都没见过自己舅舅如此狼狈过,就连李治都忍不住从皇帝金座上站了起来,不过旋即想到长孙无忌对自己的压制,李治又是坐了回去,帝王派头十足的抬起衣袖问道:“长孙司空,汝不是告病在家休养生息吗?这个时候拜见朕所为何事?”

“老臣拜见陛下。”

两三个月的下野生涯倒也让长孙无忌磨练了许多,没了从前孤傲,恭敬地败倒在了地上,端端正正行了个大礼后这才抬起头,谦卑的启奏道:“老臣有一事关乎国家社稷,不吐不快,还望陛下应允。”

长孙无忌这副模样,一贯反复无常的李治心头又软了下来,叹了口气,怜悯的摆了摆大大得衣袖言道:“舅父请说,能应允的朕一定答应。”

“臣听闻陛下抄没了储秀宫,将杨太妃迁去感业寺,此举大大不妥啊!”

声情并茂,长孙无忌举族顿胸的哀叹起来,浑然没注意坐在金座上的李治脸色巨变起来,变得更加难看。

“陛下,先皇以仁孝治天下,选陛下为太子,也正是因为陛下仁孝宽容,可如今,陛下已经大大脱离了先皇的期望,罪于兄,囚姐禁翁,还迁罪于庶母,陛下之举,天下为之哗然啊!”

“且不说杨太妃尚在病中,就算吴王蜀王有罪,杨太妃何罪?牵涉太广株连无辜,长此以往,必将天下离心国将不国啊陛下!此时改过尚且及时,再一意孤行下去,悔之晚矣啊!”

脸上褶皱的皮肉都跟着剧烈颤抖着,长孙无忌心痛无比的劝谏着,可惜没等他说完,李治已经狂怒无比的拍着桌子大吼起来:“住口!”

不论刚刚长孙无忌所言的先帝,吴王,蜀王,还是杨太妃,都是李治的心病,尤其是杨太妃。

李治与杨太妃倒是没有什么仇怨,怪就怪在李捷,长时间征战在外,李捷没有时间陪同在母妃身旁,所以每年时节闽王府上下就格外用心,以闽国的富庶,大批大批世界各地珍宝送到了长安储秀宫,仓廪中堆积如山,用都用不了。

就在朝廷财政紧缩时候,储秀宫依旧富丽堂皇,杨妃还从来不是小气之人,赏赐下人每次都丰厚殷实,长此以往,让过着苦日子的李治心理极度不平衡起来,这次借着手势李恪李愔,把杨妃也赶出了宫。

如今巴蜀的财富尚未掠夺来,支撑大明宫建筑的财富一大半出自储秀宫,这事儿李治本来就心虚,再被长孙无忌如此提出,无异于火上浇油,脑门青筋四起,李治咬牙切齿狂怒的跳了起来。

“朕有违孝道?那大哥,三哥,四哥,六哥对朕的皇位虎视眈眈就不有违孝道?那些乱臣贼子欺君罔上就符合仁义,储秀宫囤积着大量财富支持吴王蜀王谋逆就是对的?啊?还要朕怎么做?”

“父皇遗旨,后宫皇妃迁去感业寺,朕没有追究杨太妃谋逆同谋的责任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何来再网开一面?莫非要朕看着这些贼子夺取朕的江山吗?”

眼睛通红,指着长孙无忌李治就怒斥着:“此事到此为止,休要再提!长孙司空,你退下吧!”

眼看着李治决绝的拒绝了,长孙无忌禁不住急了,这事儿不单单关乎人心离散,还牵扯着一个长孙无忌到现在还看不透的闽王李捷,贞观二十三年那一次李捷独身入长安,走时候带走了数万名关陇世家成员之事到现在长孙无忌还历历在目,到现在长孙无忌也不知道李捷与那些世家背后的老头子达成了什么交易。

李治没注意,他可注意了,这些年不光关中,中原大地不知道少了多少世家支脉,谁也不知道李捷如何把他们弄走了,谁也不知道这位主发怒了会造成何等恐怖,几大强藩要真联起手来大唐帝国是否会就此崩溃,焦急的站起身上前,长孙无忌还要劝说什么,可惜在李治发狂的喝令下,数十个太监侍卫已经涌了上来,扯着长孙无忌就往外走去。

“陛下,三思啊!”

一面被拖走,一面举着手,长孙无忌凄厉的对李治高声喊着,可惜此时李治一肚子火气,那儿还能听的进去,眼看着长孙无忌就要被拖出视线,这时候冷不丁后方十来骑禁军狂暴的打马疯跑而来。

皇帝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慌乱中侍卫们舍了长孙无忌,扭头就迎了上去,绊马索被突然扯开,十来骑猝不及防下噼里啪啦就全被绊倒在地,骑兵甩出去三四米远,可顾不上摔得浑身疼痛了,领头禁军校尉连滚带爬的就奔了过来,吐着白沫扑通一下磕头在了地上,声音都带了哭腔。

“启禀陛下,大事不好了,闽王突然出现在长安城!”

“什么?”刚刚坐下的李治当即把眼睛瞪得溜圆,直接暴跳着蹦了起来怒吼道:“他带了多少兵马?怎么出现在关中的?”

被拖远了的长孙无忌也慌张的赶紧抽了过来,还是那么慌慌张张,禁军校尉声音都走调了,带着颤音哭诉着:“闽王拥精骑五千,吐蕃护卫骑兵三千,谁都不知道他们怎么突然到的长安。”

一听这个数目长孙无忌与李治同时舒了一口气,刚刚征讨完西突厥,留守在长安附近的番上府兵多达十六万,加上快四万金吾卫,千骑,北衙禁军,闽国不到万人的军队倒是可以抵御,这会又不向上次,有十多万其余藩镇军队屯驻长安郊外,对付得过来。

不过就在李治满面阴狠的要喊着击破闽王军时候,禁军校尉继续惊慌的大嚷了起来:“西门校尉独孤取道已经放闽王大军入城,在闽逆许敬宗的带领下韩瑗,崔敦礼,任雅相,许圉师等列位宰相率领百官出迎,如今八千精骑已经直扑皇宫,沿途金吾卫纷纷避让,根本没有阻挡的!”

“什么?”长孙无忌再一次眼睛瞪得溜圆,李治则是眼前一黑,直接一屁股坐回了龙椅上,抬头看着周围大人物面面相觑的目光,禁军校尉哭喊着又大嚷了起来:“千骑率王陵命臣告知陛下,千骑誓死守卫皇宫,望陛下速速出奔避走!去左骁卫番上府兵寻兵护驾。”

“不可!”眼看着李治失神的摇摇晃晃站起来,就要在禁军保护下出奔,一直在一旁被忽略了的长孙无忌慌忙大喊起来……

第561章 。逼宫

相比于稚嫩的李治,经历过隋末大乱以及太子秦王夺位风风雨雨的长孙无忌毕竟成熟着许多,知道在关键时刻冷静下来,一声大吼之后眼看着周围人都呆了呆,就连李治都疑惑的看过来,长孙无忌再一次嘶声竭力的大吼起来。

“长安周围番上的府兵都不可信,如果他们忠诚,闽王军不可能一路不惊动任何人入关,逼近长安,尤其左骁卫最不可信,灵武的主官是李绩,他儿子在闽国王庭已经就任兵部尚书,李绩的立场最值得令人怀疑!”

长孙无忌的话一下子让李治傻了,呆若木鸡好半天,这才惊慌的一把冲过来按住了长孙无忌肩膀,焦急的说道:“舅舅,那你说怎么办?对,西南面番上的大多是关陇世家,舅舅您去跟他们说,他们一定听您的!”

一提关陇世家长孙无忌胖乎乎的脸上禁不住再一次苦笑起来,半年前他还有十足的把握命令动任何一个关陇将领,可如今?

从那天长孙无忌亲自去大理寺保释吴王,蜀王被李义府嘲讽的赶回去开始他的威望就已经开始被极大削弱了,再然后长孙无忌闭门不出,李治肆意抓捕株连关中家族,更是让长孙无忌的威望跌落到了极点。

跟谁你这个关陇头领就是为了维持关陇军事集团利益,连属下人都护不住,谁还跟随与你?也难怪连长孙无忌铁杆褚遂良都叛变了。

似乎也想到了自己一手造成的后果,李治当即变得脸色惨白,无力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绝望的喃喃嘟囔着:“莫非天亡我也?九哥他绝不会放过我的,他绝对会杀了我的!”

“事情还没到那一步,闽王虽然来势汹汹,但他绝没有这么大本事,让文武百官全部背叛陛下,这其中肯定有着我们不知道的关卡诀窍。”虽然脑门上也是冷汗直冒,长孙无忌依旧强制镇定的分析着,看的李治如同抓住了最后一缕救命稻草,跳起来后又是抱住了长孙无忌的肩膀急切问道:”舅父,那您说怎么办?”

“绝不能出奔,一旦离开政治中心就只有被追杀的命运了!回长安,必须回长安,只要守住了皇宫,就算闽王能短时间内说服文武大臣,时间一长也必定生乱!”

遥望长安,李治禁不住浑身一哆嗦,但冷不丁想起什么一般,李治的目光终于有了点点战意,虽然还是战战兢兢,好歹也是艰难的点了点头:“好,回长安,孤就与李捷那厮好好斗一斗!”

弃了乱哄哄的大明宫工地,带领着千余禁军,皇帝銮驾急匆匆的从皇宫北门玄武门鱼贯而进……

另一头,闽王铁林将士也是势如破竹,或者说根本没有遇到抵抗,从西方的通化门进入,城门卫让出城门后,八千骑兵一路上直接杀向了皇宫,半路上不论是长安居民还是金吾卫军士纷纷让路两旁,沿着十八米宽的长安大路中轴线,几注香的时间,滚滚铁骑就杀到了宫门口。

唐朝历史上不是没有政变,最早的李捷老爹李世民玄武门设伏,到然后武则天时期的政治动荡,神龙政变,再然后太子节愍太子李重俊欲诛杀安乐公主,韦后而发动的夺宫政变,乃至晚唐宦官发动的多次政变,多次政变,无不是发于长安城内,无不是受困于高耸的宫城城墙城门。

就算唯一一次成功的神龙政变,也是宰相张柬之说服承天门守将,这才率兵入大内,诛杀张易之,张邦昌兄弟,逼武则天还政于李唐。

几阵狂奔之后,闽国的大军也受困在了困扰无数野心之辈以及忠心救驾之人的太极宫宫墙下,入内就是中央官署,再往后则是东宫,李世民创立贞观之治的太极宫以及掖庭宫,只要打破这层坚硬的核桃壳,闽国所要的都在前方。

十一米高的承天门上,千骑中郎将王陵带领着麾下也在紧张布防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