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远征军-第5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想想当初隋炀啊!那时的隋炀帝陛下恐怕也是心潮澎湃,拔剑域内,可一遭征讨高句丽而失国,大隋百年基业尽毁于手,何等的令人痛哉,国虽大,好战必亡,殿下三思啊!”

扑通一声狠狠跪在了地上,脑袋抢地郑崇俭都用上哭谏了,而且说出的话还真够诛心,居然把李捷比做了隋炀帝,眼见着闽王阴沉着脸回过头,呼啦的一片官员愣是躲出去了半米多。

“你把孤比作隋炀帝?”

听着李捷阴沉的话语,郑崇俭却不怵,依旧磕头苦求道:“炀帝聪慧,并非愚昧之君,然亡于好大喜功,臣乃闽王之臣,绝不希望我主重蹈覆辙!”

“那你知道孤为什么一定要打阿拉伯嘛?”

李捷忽然的反问倒是让群臣一愣,这问题他们还真没想过。眯着眼睛看着一个个茫然的臣子,李捷忽然露出了个微笑,满满的说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早朝到底还是按照李捷的意愿进行了下去,毕竟与大唐还不同,闽国如今的疆域几乎都是李捷带领着他的元老们打下来的,世家中没有几个立过大功的,所以在闽国之内,李捷的意志就是全国的意志,就算反对,大臣们也得执行。

为了防止再来一次刀疤刘的变乱,这一次闽国可是大动干戈,十六卫有六个在南方征战,剩余十个又分出来了一半被聚集起来留守京师,五个卫的兵权全交给了监国福郡王李让手中,而辅助他的,却出乎意料成了王妃萧蛮儿以及外戚,宣武将军,上大夫萧娄竟。

这两年时间,闽王世子之争的苗头已经显露了出来,李让监国是肯定他的世子之位了,可扶植闽国继承人有力竞争者李瑾的外戚家族,是在让闽国的大大小小世家看不明白,这一手太怪异了,或许仅仅是李捷的制约之策?

说起来,怪异的可不止这点,李捷这个君王本身就让群臣感觉到怪异,有现成的皇位不做偏偏要自己出去打天下,而且别人有屁大点儿的地方就急急匆匆要称帝,这位打下了相当于大唐疆域的土地了,到现在还做个王做的满是瘾头,别的帝王,就那李治来说,刚一登基就急急匆匆开展了自己陵寝建筑工作,动员数十万人修乾陵,这位倒好,如今王国帝陵连个坑都没挖,让无数梦想着陪葬帝陵的功臣到现在不知道自己埋哪儿去。

于是乎,乱哄哄的出兵前夕,各种猜测又在官员中流行起来,有的说闽王看中了西方圣地耶路撒冷,要用那里作为帝陵,有的说闽王看中了希望皇位,连他自己都说过,天下帝位唯有两极最正统,东方大唐,西方罗马!

想到自己主公或许要借着战争称帝,也可算让这些帝国梦着迷的世家官员们有了不少忙碌的动力。

八月初十,就在君士坦丁堡血战拉开十多天以后,闽国的大军也汇聚在了京师附近围城中,这一次出兵,传统的闽王铁林三万人,关宁铁骑五万人外,又是扩到一万的十六卫常备军五个府,加一起十万有余。

除此之外,为闽国助阵的还有吐蕃骑兵一万,南方归附的南天竺贵族,府兵等四万,北天竺府兵五万,二十万大军在京师大平原上拉开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阵型。

而且这次很古怪,闽国把唯一种族歧视,全族拘役做苦工的犹太人十多万全都充作民夫带上了。

说实话,这一次出兵真的很仓促,李世民为了征讨高句丽,贞观十八年,贞观十九年足足准备了两年有余,大部分是安稳朝政,稳定后方去了,从下决定到出兵,闽国却用了才十多天,而且还是一如既往的御驾亲征。

不过看到平原上行进着的兵甲森森,长兵如林,没有哪个闽国人认为自己会失败。

“京师的一切就交给你们了。”

满朝文武差不多三分之二又跟上了远征的阵营,就连那个自比田丰的郑崇俭都悲催的打好了行囊,北方玄武门前,一大群送别的队伍把这里都挤满了,对着出来相送的长子李让,萧淑妃萧蛮儿,还有再次出山的老杨翊,辅臣之首的萧娄竟,李捷微微拱了拱手。

“父王/殿下放心,臣等必肝脑涂地,保闽国江山安稳!”齐齐的,已经九岁多有个小大人样,福郡王李让引领一众留守臣僚郑重拜下,这么多人中,唯有满心不甘心留下的萧蛮儿气呼呼的冲李捷筋了筋鼻子。

这个丫头,永远长不大。真是哭笑不得的暗暗摇摇头,视线望去,缩在人群后头的情报头子,警察将军薛之观也是一个放心的眼神过来点了点头,李捷终于扬鞭上马,大声的对着等候已久的禁卫骑兵命令起来:“全军开拔!”

“恭候殿下得胜而归!”再一次,福郡王李让一行恭敬地拜下,远远眺望拜倒在地一本正经的哥哥,获得允许随军的二王子李瑾却是一个不服气的眼神回望了回去,旋即马鞭抽在马屁股上,跟着大队伍快速狂奔了起来。

庞大的闽**队一路西行而去,不过独孤损担忧的在呼罗珊山地高原补给问题却没有出现,因为远征军并没有走喜马拉雅山路,反而一路向印度洋前行过去,五天时间,沿着闽国大路抵达了喜马拉雅山与印度洋交汇的地方。

后世这里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卡拉奇,如今,却成了闽国最大的造船基地兼海军基地新常州,在这里,弧形的硕大海湾中,离着老远就能看到数以千计高耸的风帆迎着海风不断飘荡着。

如果问闽国最烧钱的一支军队是那支,既不是一人三马的关宁铁骑,也不是身经百战的闽王铁林,非要这海军莫属了,从登陆天竺时候的五十米朔王级别齐船二百条扩建到现在,光主战的五十米以上齐船就由上前,各类型补给舰不计其数。

如果要论与之媲美的,也只有千年后明代的大明水师了,古代世界,再也没有另一支比这还庞大的舰队,就算十七世纪西班牙无敌舰队都不行。

这支海军也堪当了闽国的开拓任务,攻击南天竺沿海,保护贸易商队走海路去波斯,甚至最远闽国的舰队行驶到了非洲东海岸,足足十万海员,是闽国的骄傲。

“臣水师提督,波斯湾行军大总管,鸾台令刘仁轨拜见殿下!”

早早得到消息,没等李捷大军到达新常州,刘仁轨已经出城二十里相迎,眼看着他率领一众水师将领拜下,李捷禁不住也是满心澎湃。

“诸卿请起!”

第618章 。先锋刘仁轨

明媚的阳光和煦照射在海湾中,数以千记的船只随着海风不断在港口中**,海鸥来回盘旋在蓝天碧海之间,好一片祥和的景象。

谁能想到,懒洋洋躺在海湾中这些大木头船,一个个就是凶狠无比的杀人利器呢?

从京师带出三十万兵马之重,作为前锋营的关宁铁骑已经抵达新常州,后军的遮娄其人府兵以及犹太人民夫却还拖在路上,也难怪,被编成府兵的遮娄其人几乎都是与南方战争中俘虏的以及改变的南天竺军,就跟伪军那样战斗力为五的渣,至于犹太人,举族逃难的闽国,原本以为可以把坑蒙拐骗的小聪明发挥出来,在这个天堂发家致富,怎么也没想到一着不慎全族为奴,更是士气低落的可以,能拖拉就尽量拖拉。

把军队安置在了新常州附近的堡垒中,跟谁着水军提督刘仁轨,李捷一行大臣五百多人步入了这个偌大的军港中,眼看着成片的帆影,就算王玄策与老将独孤损都禁不住赞叹。

贞观十七年,大唐攻击高句丽时候,曾在登州出动水军六万多,船五百多条,南北朝时期,南朝也曾装备飞云,盖海等巨型船,长快百米,甚至能承载三千多将士,不过这些都是楼船,基本上也是长江洞庭湖一带作战,华夏民族毕竟是陆上民族。

如此多的海船,不少大臣还是头一次见到,禁不住啧啧称奇。

“殿下,如今闽国水师有三十丈的海蛟级别齐船一百五十八条,可装载将士千人,最多可容纳两千,二十丈海鲲级别齐船六百条,可装载将士六百,最多可搭载将士一千二,大福船一百九十二条,这种船尖底儿大肚,最是能装,一般作为舰队两船所用,航速虽不如齐船,关键时刻也可以充作战船,可搭载将士最多三千五。”

一面介绍着,刘仁轨戴着圆帽盔缨的将军盔脑袋一直有点羞怯耷拉下去,跟着行走的各路将军则是满面嫉妒。

从东南亚到天竺,建立这么久闽王铁林才保持了三万规模,这还是经历了数次大战,水师真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如今却已经发展到了快十万人大规模,而且至少有二十万人为之工作,造船,维修,刘仁轨还是唯一以边将身份入栾阁,成为栾阁侍郎。

水师唯一可以称赞的功绩,一方面水师充作贸易商队每年与中东交易为闽国带来了至少上千贯贸易利润,另一方面,水师麾下的福船舰队每年远洋捕捞业又为闽国带来了三层左右的食物。

于是乎刘仁轨有了各种各样外号,运输大队长,渔夫提督,刘大掌柜的,眼看着闽**队的天平总是倾斜向水师,各种外号都被其他将军扣在了刘仁轨脑门上。

其实刘仁轨自己也挺郁闷的,从长安跟随李捷开始,自己就一直没离开过水师,而且一路在李捷青睐下平步青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秘书郎一直做到闽国相之一,就连刘仁轨也觉得不可思议。

甚至有时候他都主动向李捷上书建议,不要再扩大水师了,当前的谁是规模已经足够了,可惜,每个季度朝廷依旧是十艘二十艘的造船拨款,如今,就有了如此规模的闽国海军。

“这是苍山舰,这是沙船,这些都是岛礁作战时候的小型船只,这是鸟船,这是广船,广船用最坚硬的铁木铸造,虽然笨重,冲锋陷阵时候却是起到尖刀作用,敌船一触即碎,还有这是连环船,子母舟,连环船前船,子母舟母舟中装填猛火油与柴草,接近敌船时候,两种小船由福船放下,钉在敌船上纵火,兵员由子舟以及后船划回。”

这两种船倒挺有意思,一丈等于三米多,连环船大约有三丈,前面一丈前船装填着满满的引火物,用芦苇盖的严严实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