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藏人-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脑子飞快转着,突然间想起来为什么这一幕会那么熟悉了。
    是那张照片!
    法国佬那张放大的照片上,两个人站在湍急的水流中,脚踩在一块突起的礁石,这蟒蛇在水中露出的花纹,像极了照片上的那块礁石!
    我猛然回忆起小马的话,湄公河那么强大的水流下,不可能在河道中间存在那么大一块礁石。
    那么,那块礁石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我不由倒吸一口冷气,难不成他们脚下踩的根本不是什么石头,这是一条蛇的脊背!
    这简直不敢让人相信,在这湄公河中,隐藏着一条巨大的巨蛇,这蛇大到可以自己游在水中,身上还能负担两个成年人的重量!
    刚才那条小腿般粗的蟒蛇,完全受不了湄公河水流的冲击。这条照片上的巨蛇,显然受到水的冲击力更大,却不仅轻松抗衡掉巨大的水流冲击,还能负担两个人的重量,这简直超出人的想象了。
    我的脑子飞快转着,分析这条大蛇存在的可能性。
    来之前,我专门查过资料,蛇是典型的冷血爬行动物。冷血爬行动物的身体大小,受当地气候影响很大。气候越热,体型越庞大。体型最庞大的爬行动物,都生活在炎热的赤道附近,比如厄瓜多尔、秘鲁,泰国、缅甸,以及我们所在的老挝。
    其次因为巨蛇体型过于庞大,需要生活在大水、或者巨大的沼泽地带,炎热、湿润的环境,更适合它们生存,也更容易让他们移动。
    大蛇最常出没的地方,比如亚马逊流域,恒河流域,以及我们所处的湄公河流域。
    其次,巨蛇需要原始的未被人进驻的原始丛林中。原始丛林不仅能给大蛇带来充沛的食物,同时也能较好保护自己。牢牢盘踞在食物链条最顶端的巨蛇,不惧怕任何来自自然界的攻击,唯独能杀死它的,恐怕只有人类了。
    环境污染,森林大量砍伐,以及屠杀都可能造成大蛇的灭绝。(二战时期,缅甸美军在执行任务时,就遭遇了一头三十多米长、足足有水缸般粗的巨蟒,后来动用了迫击炮才将它打死。)
    综合这几点来看,能产生巨蛇的地方,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亚马逊热带雨林深处、湄公河热带雨林深处,以及非洲哪个地方了。
    不过,如果照片上真的是一条巨蟒的话,那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要是那条巨蛇真的有那么大,那它恐怕就是真正的蛇王了,可是它怎么又会心甘情愿让人踩在脚底下,还任人悠闲的拍照留念?
    恐怕被完全驯化了的蟒蛇,也只能做到这样了吧?
    那这蛇王又是被谁驯化的呢?
    那个法国佬到底是干嘛的?
    还有,那个长相酷似我的男人又是干嘛的?
    我的脑子里乱哄哄的,怎么也想不明白,越想不明白,心里越乱。最后索性拿出来照片,叫上赵大瞎子和小马,把我的分析说了,三个人在火堆旁商量这件事情。
    小马听我说完,眉头也皱紧了,边看着照片,边陷入了回忆。
    只有赵大瞎子还是没心没肺地捉着身上的蚂蚁,在那打趣着:“操,小七,俺看还是别瞎猜了,你赶紧给你姥爷挂个电话问问。那照片上的人,要是真是你姥爷,这事情不就简单了。让他给咱们一个秘方,往湄公河里一放,管他大长虫、小长虫,统统一锅炖啦,谁也跑不掉!”
    我没搭理他,问小马:“小马,你回想一下,当年那个法国佬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吗?”
    小马瓷着眼回忆了一下,说:“现在想想,那个法国佬当年确实对大蛇感兴趣,老问我哪里有大蛇?我领他去见了几个蟒蛇,他都嫌小,还到处问人。难道说,他是国外的捉蛇人?”
    我摇摇头,觉得不大可能。
    要是说那人是非洲过来的,那还有点可能,这黑非洲啥都吃不上,全靠捉蟒蛇吃饭。这法国可比咱们国家过得好多了,什么鱼子酱、鹅肝、蜗牛大餐,谁像咱们似的吃蛇?
    再说了,中国当时在闹文革,到处都是乱哄哄的,危险得很,谁会吃饱了撑的,没事来中国捉蛇玩?
    赵大瞎子偏要跟我抬杠,说:“那可说不准哩!外国鬼子做事情,还能有个准?说不准他们就是搞啥研究,要来弄大蛇呢!”
    我说:“要是说搞研究,那还真有可能。国外科学家都有一股子书呆子气,想起来做什么,拍拍屁股就干了,连脑袋都可以不要!小马,你说那个法国佬会不会是搞研究的,比如国外的教授啥的?”
    小马说:“那个人倒是戴着厚眼睛,随身也戴着几本厚书,看起来还真像个搞研究的!”
    我说:“好,那咱们就假定他是搞研究的,那他为啥要捉蛇?尤其是来咱们这边捉蛇?”
    赵大瞎子说:“那还用问,他想用咱们这边的蛇做实验呗!”
    我说:“瞎子说得对,但是有漏洞。又不是光咱们这边有蛇,他法国就没蛇了?还要千里迢迢跑这里来遭洋罪?”
    
    第113章 遭遇湄公河水怪
    
    小马说:“他应该是想捉大蛇,那种大蛇只有咱们这里有。”
    我说:“对,应该就是小马说的这样!这么说的话,这个法国佬来这边的目的,就是捉一条大蛇。这样大的蛇,就只可能是蛇王了。”
    两个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我的虚荣心一下子起来了,得意地继续给他们分析。
    我说:“这个法国佬要想捉大蛇?他自己肯定没有这个本事,他要找专门的捉蛇人。那个捉蛇人,我觉得应该就是他身边的那个年轻人。”(赵大瞎子插嘴说:“对,就是你姥爷!”)我狠狠瞪了他一眼,继续说:“根据照片来看,他们最终是找到了蛇,并且成功驯化了蛇,所以才有那么一张照片。”
    两个人都点头。
    赵大瞎子说:“小七,我怎么觉得你扯了半天,还是没扯到整体上呀!他们都过了几十年了,难道蛇王还在那等着咱们?”
    我说:“操,你急什么!老实给我听着!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咱们几个人就算是找到了蛇王,恐怕也没用,咱们没有人能驯服它,搞不好还得被它一口给吞下去!
    咱们怎么办?咱们总不能过去,直接把蛇牙扔给它,然后说几句客气话走了吧!再说了,咱们现在手里也没蛇牙啊!”
    赵大瞎子也沮丧地说:“妈了个巴子的,确实是这个理!你说咱们手里啥也没有,到时候还不是两眼一抹黑,被它活吃啦!”
    我说:“对,所以咱们现在要改变策略,不要想着去找蛇王了,咱们要去找景老!”
    小马苦笑着:“这里那么大,咱们又不知道路,怎么找?”
    我肯定地说:“他们要去的地方,我基本上能确定了。”
    他们问:“哪里?”
    我指了指照片上的大瀑布:“就是这里!”
    我分析大蛇在此处,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样大的巨蛇,不管再孔武有力,它移动起来,也绝对不会很方便。
    我想,它一定会建了自己的巢穴,白天呆在巢穴中,晚上出来觅食。巢穴周围十几里处,都是它的势力范围。我怀疑那张照片,应该就是在巨蛇的巢穴附近拍摄的。
    我问小马:“景老有没有说,蟒蛇一般在哪里搭窝?”
    小马想了想说:“景老说,巨蟒喜欢将巢穴搭建在水边的岩石缝里,或者是山洞里。”
    回想了一下,那张照片拍摄的背景是在湄公河上游,一个瀑布下的深潭中。深潭水深,能藏住巨蟒的身体,瀑布带来的无数鱼虾,也能给它带来丰富的食物,看来它的巢穴应该就是在这附近了。
    看了看地图,我们一直是从湄公河下游往上游去的,一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瀑布,看来那地方还在前方。
    这么看,我们只要沿着湄公河一直往上游走,早晚就能遇到它。
    这样一分析,大家也来劲了,只要有个目标,别管对错,都比像没头苍蝇一样在这里乱窜强。
    赵大瞎子也将刀子使劲插在地上,叫道:“老子在这都呆馊了,还是走他娘的!”
    小马考虑地比较全面,说:“七哥,要是蛇王真是这照片里的,那它能长多大?”
    赵大瞎子说:“操,小马还怕了?怕啥玩意,这都多少年了,它还能老活着?”
    我说:“恐怕,它现在应该还活着……”
    我之前查过相关资料,巨蛇只要拥有了合适的环境和充沛的食物,就能生长得很大,但是它究竟能长到多大,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湄公河流域,老挝、缅甸、泰国这里,上千年来一直流传着湄公河巨蛇的传说,有的甚至说这巨蛇能长到小山那么大,这就纯粹是扯淡了。
    但是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这湄公河中巨蛇,蛇头有小汽车的车头那么大,五六十米长,力大无穷。
    它一般隐藏在湄公河中,只在天黑才出来。有时候,它缩倦着身子在河心处睡觉,渔民远远看出,以为那是一个小岛。
    也有进入丛林打猎的人,绘声绘色描述,说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巨大的蛇道。
    蛇道有二三米宽,光滑平整,像被压路机压过一样。拦在蛇道前的树木,被直接撞断,旁边的树木也都被撞的东倒西歪的。
    巨蟒上岸后,在丛林里走出来的路。它一路游走,遇山过山,遇水过水。路上要是有大树挡住了,它也不耐烦拐弯,只要巨尾一扫,合抱粗的大树都被拦腰折断。
    此外,科学界还有一种说法,如果气候和食物都充足的话,巨大的爬行动物只要能活着,那么它就会一直长大,最后长成一个完全不可思议的大小。
    这些事情说起来,有点像美国电影,但是充沛浩荡的湄公河能给巨蛇带来充足的食物,炎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也给了巨蛇良好的生长环境,加上这里荒无人烟,生态基本上没有遭到过破坏,还真是完全符合巨蛇产生的条件。
    小马从小就是听着澜沧江巨蛇的传说长大的,对这些事情深信不疑。
    他相信,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