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云剑-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储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北路军现在的确已经碰到了麻烦。

霍连山和熊开山率队出发,仅仅有了三天时间,就已经赶到了上都西北边地两百多里的牧区(今正镶白旗一带)。

这一次全军整编,霍连山和熊开山的骠骑营,每一个百人队里面,都有一个来自赫连根部的十人小组。

采用这种方式混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原来的银甲铁卫士兵,能够尽快熟悉草原环境。

说白了,从赫连根部抽调过来的这个十人小组,就是百人队的尖刀兵。

霍连山是洛阳小叫花出身,一向诡计多端,什么人都敢坑,包括师傅熊储在内。

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不仅当上了大军统领,而且自己的部队被命名为骠骑营。

就为这次整编,霍连山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流泪好长时间。

因为他想到当初在洛阳被师傅收留,给自己取名字,传授剑法。

虽然后来师傅把自己一个人扔在家里,让霍连山心里有些失落。

现在他终于明白师傅对他的好,而且永远没有忘记自己的抱负。

也明白了师傅的苦心:把自己扔在家里,是要自己好好练武,尽快长大。

霍连山心里感激师傅,同时也有些兴奋:自己快十七岁了,和当年霍去病当校尉的年龄一样大。

大军出发之前,霍连山不敢掉以轻心,在部队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分别安排一个蒙古十人组,确保自己能够随时掌握四周的动态。

好在一路上荒无人烟,倒也没有遇到什么突发事件。转眼就是三天,部队已经前进了五百多里。

蒙古十人组在行军的时候在前面轮流当向导,专门负责探路和当地人联系沟通。

第三天晚上宿营的时候,在前面摸情况的一个蒙古十人组突然回来向霍连山报告。

西面五十里左右出现了一支军队,人数大概五百左右。

经过一个蒙古十人小组上前盘问,过来的是苏尼特部的游骑兵,也就是负责巡逻的一支轻骑兵。

霍连山不敢怠慢,立即命令副统领熊开山亲自出马,带领一个燧发鸟铳百人队、两个骑射百人队过去把事情查清楚。

“师兄,问题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速度超过了原来的计划,竟然赶上了苏尼特部右翼。他们和乌珠穆沁部一样,也是全部大迁徙,正在缓缓向西北移动。”

二更天的时候熊开山急匆匆的返回来:“被我们发现的这支队伍,就是殿后的部队。师兄,你说怎么办?到底是吃掉他们,还是不要节外生枝?”

霍连山学着熊储平时的模样,倒背双手在帐篷里来回转了两圈:“他娘的,这已经节外生枝了,能有啥办法。又不是我要节外生枝,开山你说是不是?”

熊开山呵呵一笑:“你没有节外生枝,我也没有节外生枝,因为节外生枝的是苏尼特部右翼。反正出发前爹爹和军师已经说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具体应该如何处置,还是你师兄说了算数,我负责当先锋官。嘿嘿。”

霍连山虽然嬉皮笑脸,但是面临大事却没有轻举妄动,展现了和年龄不相称的沉稳:“现在时间还早,而且对方并没有发现我们。这样,你仍然带队前去,一定要彻底查清楚苏尼特部右翼的全部情况。”

“苗三冠老夫子说过,平原作战的要诀,一定要动如脱兔,快似闪电。我们现在在草原上,也就是大平原,刚好符合老夫子的教导。要么就当没看见,一旦真的决定动手,就不能给对方留下丝毫余地。”

0305、首战告捷

历史上有很多巧合,所以才有无巧不成书的说法。

巧合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其中蕴藏着某些必然的因素。

既然乌珠穆沁部选择北逃,自然就有不得不北逃的理由。

一个部落大迁徙,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基本上就是破釜沉舟的决策。

既然到了需要破釜沉舟的危急时刻,那就说明问题非常严重。

乌珠穆沁部感觉到问题严重,他西面的三个邻居自然也就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三个邻居,就是塞巴图的苏尼特部、伊尔登的浩齐特部、萨克图的阿巴噶部。

霍连山和熊开山发现的,就是刚刚开始进行大迁徙的赛巴图苏尼特部。

左翼首领叫做达布海,手下有四千多户。

右翼首领是朝尔洪台吉,手下有五千五百余户。

蒙古十人组和熊开山看见的,就是朝尔洪台吉的苏尼特右翼。

霍连山知道,五千五百多户已经是一个大型部落,可以使用的极限兵力大概有两万人,能够投入作战的大概有六千人。

霍连山同时也知道,对于草原牧民部落来说,五千五百户是不可能集中在一起的,应该分布在数百里的广大区域上。

霍连山是小叫花出身,他的印象中什么东西都可以讨回来,没有需要花钱的时候。

如果讨不到的东西,他就会想办法去偷。

叫花子偷鸡摸狗,那都属于本职工作。

况且霍连山不是一般的小叫花子,他连人家知县的三公子都敢偷。

而且偷别人的乌骓马和鱼肠剑,这都是天大的手笔,差点把熊储都给坑进去了。

大部队急行军三天,已经把携带的牛肉干消耗了一半,青稞面也消耗了一半多。

霍连山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不能走两千里,必须要给大军寻找粮食。

但是,小叫花就是守财奴的代名词。

作为一军统领,霍连山竟然舍不得花钱卖粮食,这个问题可不就来了吗?

他先前和熊开山所说的“节外生枝”,其实并不是说打不打眼前的这一股人马,而是说不花钱给部队弄粮食,属不属于“节外生枝”。

说到底,霍连山就是想找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给自己的部队抢粮食。

但是他知道三大必杀令,其中就有一条“伤害百姓者杀”的军令。

听说苏尼特部竟然参加了北逃的行列,霍连山脑袋里面首先反映的就是:“老子抢他们的东西,应该不属于伤害百姓者杀的范畴,因为他们属于背叛祖宗的人。”

当然,他说“节外生枝”,这是一个语言陷阱,故意留给熊开山的。

熊开山认为“节外生枝”的意思,就是打了一个不是原定计划内的目标,那肯定就是节外生枝了。

两个人所说的“节外生枝”意思完全不同,处理起来的办法自然也是大相径庭。

霍连山的目标是抢东西,确保自己的大军不饿肚子,到时候有力气打仗。

熊开山的目标是杀人,杀掉那些殿后的军队,老百姓就是我们的了。

霍连山作为一军主将,难道他不知道熊开山会杀人吗?当然不是。

因为熊开山肯定能够找到杀人的理由,所以霍连山才让他亲自带队出去。

这哥俩在一起这么长时间,彼此之间太了解了。

比武,霍连山总是输,已经输得没脾气。

玩心眼,熊开山就没赢过,都懒得再玩。

熊开山知道霍连山的真实意思,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主见。。

重新来到西面的草原之上,熊开山只看见眼前黑压压一大片,也搞不清楚当面之敌究竟有多少人。

勇猛并不代表莽撞,熊开山留下燧发鸟铳百人队作为核心力量,把两个骑射百人队全部撒出去,利用里面的蒙古十人组化装成零散牧民,靠上去查清具体情况。

四更天的时候,两个骑射百人队回到了熊开山身边,情况也带回来了。

眼前并不是苏尼特部的核心力量,而是一个叫做嘎哈蒙诺延的族群。根据蒙古包和摊开范围估计,大概有四百多户三千余人,只有七百多挽弓之士。

先前看到的五百人,就是这个嘎哈蒙诺延的护卫主力。军士没有盔甲,主要装备就是骑弓和马刀,并没有特别之处。

一个月前,嘎哈蒙诺延接到首领朝尔洪台吉的命令,整个族群立即向西北迁徙,到哈拉哈河边上集合。

现在,嘎哈蒙诺延的红顶帐篷处于正中间,其他的帐篷呈环形分布四周,直径将近两里地。这七百多护卫已经分成四个方位警戒,保护整个族群过夜。

熊开山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因为军师万练让赫连根专门讲解过蒙古这边的情况。

诺延,就是蒙古各部的地方贵族,拥有一定数量的奴隶,相当于大明朝里长和乡长之间的一个等级。

(大明朝规定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蒙古的诺延是地方贵族官员、奴隶主、千户,也就是“大人”的意思。台吉,就是各部汗的儿子,分为四个等级,最高可达万户。苕面窝注)

“段鹏,你的鸟铳百人队一分为三,直接从东面冲进去。其中四十人直奔核心区域的红顶帐篷抓捕嘎哈蒙诺延,另外八十人分为左右两翼加强保护。”

“鸟铳见面就开火,不以杀人为目的,主要是制造混乱。另外两个骑射百人队组成鸟铳队的左右两翼,对付处于慌乱之中的卫队。全体出发!”

要说熊开山勇猛,那是有道理的。

他手下不过三百六十多人,竟然面对三千多人的一个族群发起突袭,而且对方的挽弓之士七百多人。

但是熊开山认为现在的机会实在是很难得,已经属于箭在弦上的关键时刻,绝对不能有丝毫犹豫。

他下达作战命令的基础,就是借鉴上一次伏击赫连根的经验,利用自己的鸟铳队制造混乱,然后用两个骑射队把敌人的护卫各个击破。

熊开山认为自己的两个条件很有利:

发起突然袭击,敌人并不知道自己来了多少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防御,可以出其不意。

另外就是现在马上就要天亮了,属于防守最松懈的时候。完全能够以少胜多,打敌人一个猝不及防。

最关键的一个原因,还是马上要天亮了。

如果自己返回去让霍连山把大部队带过来,估计已经日上三竿。。到那个时候,当面之敌一下子溃散开去,再想全部收拢,麻烦不小。

可是,熊开山还是小瞧了蒙古这里的实际情况,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段鹏,一直就是熊开山的得力助手,加上司马承就是原来的三人小组。

根据熊开山的命令,段鹏提着九十六斤的镔铁棍一马当先,绕过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