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云剑-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应了一句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这样的军队不吃败仗,那都天理难容。

被一个粗鄙不堪的武夫臭骂一顿,赣州城主将万元吉一怒之下,命令部将张安率领六千步军离城五里扎下大营,准备次日决一死战。

金声桓一扬马鞭,指着城头怒道:“狗屁!满清鞑子马上就要过来了,老子要立即整顿城防设施准备迎敌,没时间在这里和你们磨蹭。要战便战,何必等到明天?”

“就算你们说出花来,老子的兄弟们今天晚上一定要进城。如果不敢出战,又不把城池让出来,老子就下令开炮了!等到城破之时,老子一定要砍下两个老杂毛的狗头,给城内受到炮火伤害的百姓殉葬!”

张安的鞍马功夫虽然不咋地,但是长期以来都是文官当主将,所以他在赣州城内确实是“第一高手”。

武将都是脾气火爆,况且金声桓开口就骂,根本没有把赣州城数万“官军”放在眼中,张安同样是勃然大怒:“好贼!你等着,本将军这就出城来会会你!”

事情没有意外。

张安带着五百亲兵飞马出城,金声桓左手一摆,副先锋王德仁挥动镔铁棍催马上前,三合之下已经生擒张安。

张安的五百亲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被金声桓的一千二百骑包围。

从张安出城,到五百人被俘,整个过程不到一刻钟,北城门都还没有关闭。

等到万元吉惊慌失措下令关闭城门,实际上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金声桓剩下的一千二百骑并没有闲着,张安和他的亲兵被包围的同时已经冲进城内。然后一拥而上,在城头上抓住了杨廷麟、万元吉,赣州城换了主人。

这就是金声桓的老到之处,也是早有预谋。

不然的话,两军对垒的时候,而且自己兵力太少,金声桓绝对不可能在口头上激怒敌人。

金声桓用手势命令副先锋王德仁出战的同时,其实已经暗示两千四百骑兵随即往前一闯。

这一个动作给城头观战之人造成的错觉,就是要不讲规矩群殴五百人。实际上半途一分为二,抓俘虏和抢城门两不耽误。

金声桓率先在赣州一线动手,属于大明内部的战乱。

大敌当前,赣州那边不是想办法联合对敌,而是在争地盘,自然有人欢喜。

敌人闹内讧不说,还发展到自相残杀的程度。这个消息传来,让满清鞑子们喜笑颜开。

“差不多了吧?”接到彭无影传来的消息,熊储赶紧把苗三冠找过来。

苗三冠笑道:“金声桓抢占赣州城,不仅确保衡阳无忧,同时也切断了满清鞑子由此进入广东的通道。现在敌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我们自然不能浪费良机。”

“首先解救马士英所部七千人,争取能够在江北打开局面,进一步稳定蕲州、黄州防线,把大江两岸的通道彻底截断,挡住勒克德浑向西的进兵通道,然后用计图之。”

0610、太湖的变故

“马阁老,阮大铖降清已经没有怀疑,您老指望他过来救援根本就是奢望。外面传来消息说,阮大铖是六月份在钱塘县降清,然后亲自带领满清鞑子攻破了金华,目前正在进攻五通岭,准备攻打福建。”

前敌总兵赵体元双目冒火,站在马士英面前直喘粗气。

“赵将军所言有理!”十五岁的夏完淳越过吴易(字日生)愤然说道:“马阁老,家父在松江塘殉国之前就说过,阮大铖绝不可信。懋中(陈子龙)大人就深受其害,我们必须**自主,不能寄希望于他人。”

“即便要寻找外援增强抗清实力,现在吴兆胜的密使戴之隽已经往来期间,正在暗中和满清鞑子的清松江提督吴兆胜联络。吴兆胜是日生大人的本家,戴之隽是日生大人的故旧之交,此事大有可为,何必在阮大铖身上浪费时间?”

对于赵体元、夏完淳的说辞,吴易、陈子龙等人都纷纷附和,让马士英的信心开始动摇起来。

从内心深处来说,马士英对于吴易、陈子龙、夏完淳等人都不是太相信。

想当初,在拥立弘光帝朱由崧的问题上,马士英和东林党等文官集团闹得水火不容。虽然双方事后达成妥协,但是心中的芥蒂并没有消除。

最关键的是,东林党此后不久借题发挥,弄出一个“假太后案件”搞得马士英极为被动。为了增加自己的话语权,所以马士英才会极力主张重新启用阮大铖。

“看来,启用阮大铖是我最大的败笔。”马士英心中极为纠结,可不能明言:“我能够在这里号令众人,就是因为太后在我手中。我也算是奉懿旨讨贼,所以才能够做到师出有名。这些人从苏州那边逃过来,会不会又拿太后的身份问题做文章?”

马士英倒背双手反复踱步,心中的矛盾愈来愈盛:如果眼前的这些人联起手来,再一次否定太后的身份,自己必然大权旁落。

看见马士英始终不说话,陈子龙终于忍不住了:“马阁老,我们从苏州一路血站过来,就没有什么其他想法。现在已经是国破家亡,还争什么?只要能够诛灭满清鞑子,我们必定唯马阁老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吴易也昂然说道:“马阁老还犹豫什么?你手下有精兵七千,懋中(陈子龙)带过来马步水军四千余人,我手下水军大将沈潘有战船五百余艘,健儿六千余人。我们现在三家合兵一处,可谓是兵强马壮,还担忧什么?”

“按照我的观点,现在就应该主动发起进攻,首先让清松江提督吴兆胜反正过来,然后两路夹攻光复中都凤阳。吴兆胜现在已经有了两万多人,加上我们的两万人,南下夺取南京才是道理。”

“吴大人此言差矣!”马士英终于开口了:“诸位新来,对此地局面有所不知。我们的当面之敌虽然只有浙闽总督张存任的两万人,但是蕲州那边就是汉军镶红旗固山额真金砺的大部队。而且有消息传来,勒克德浑已经从南京挥师西进,号称拥有大军三十万。”

“我们现在虽然有了接近两万人,但是被困在太湖之中,几乎没有丝毫腾挪的地方,这才是最大的困难。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外援的话,我们最后的结局就只能跳湖自杀,绝无第二条路好走。”

马士英毕竟曾经是庐凤总督,手下掌管兵马最多达到过十余万,军事眼光还是有的。正因为如此,才能够让当年风头正劲的李自成、张献忠都不敢窥视江浙富庶之地。

“马阁老说得对。”陈子龙接口说道:“吴大人急于杀敌的心情可以理解,急于光复凤阳、南京的心情也能够理解。但是,我追随夏允彝大人转战苏杭,和满清鞑子血战十余次。满清鞑子的战斗力绝对不可小觑,任何轻敌冒进的想法都不现实。”

吴易还想开口反驳,马士英赶紧一摆手:“诸位,现在大敌当前,没有必要做意气之争。我的想法是——”

马士英还没说完,中军大帐之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呼:“马阁老,不好了!”

前军总兵赵体元转身冲着门外喝道:“马阁老和各位大人正在商议军机大事,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马士英摆摆手:“赵将军,让他进来说话。”

进来的正是马士英的旗牌官,而且浑身是血,进门就跪倒在地:“阁老,大事不好了。你们在这里会商军情,左军总兵叶承恩利用巡营的机会,率领他的部下一千八百人逃跑了,还带走战船二十多艘。末将闻讯赶过去阻止,结果被他砍了一刀。”

马士英身体一晃,差点儿摔倒在地,但还是挣扎着问道:“他往哪里跑了?”

旗牌官反手一指门外:“东南方向,他们直奔太湖县去了,那里可是浙闽总督张存任前军都统汉岱的军营所在地!”

夏完淳哐啷一声拔出腰间的宝剑:“马阁老赶紧下令追击,叶承恩肯定投敌,我们这里的虚实必然全部暴露!”

“水上不必旱路,现在来不及了。”马士英咬牙切齿的说道:“赵体元,立即下去调整部署,陆地步军立即抢占西南的白崖寨,然后向南进攻。这是我们打通黄州通道的唯一退路,不能后退半步。陈大人、吴大人所部水军战船立即升帆迎敌,和张存任决一死战!”

因为叶承恩的突然叛变,让马士英、吴易、陈子龙等人根本来不及详细谋划,现在只能仓促应战。

夏完淳现在是吴易的参领,因为他在苏杭一带跟随父亲夏允彝转战一年多,也算是军师。

马士英一声令下,夏完淳拧着宝剑转身就走。

夏完淳虽然只有十五岁,但他生不逢时,刚好赶上山河破碎。不仅饱读诗书,而且一手剑法并非花拳绣腿。况且国恨家仇聚于一身,他和满清鞑子自然势不两立。

吴易口中的水军大将沈潘,原本是扬子江、黄浦江流域的水寇。

后来南京被清兵攻破,吴易愤而起兵造反。

吴易,字日生,是崇祯丁丑年进士,为人正直。但是他的名声都在诗文上,除了能够在嘴巴里慷慨陈词之外,对于其他方面几乎一窍不通。

这样一个书生挺身而出高叫“舍身取义,驱逐鞑虏”,当然不可能有什么吸引力,结果仅仅有三十多乞丐报名参加。

但是书生最大的本事除了笔杆子之外,还有一张嘴巴。

自己招兵失败,吴易顿时另生一计:说服水寇沈潘反清。

沈潘虽然是一个江河巨寇,但是很有江湖道义,从来都是劫掠豪绅,并不伤害平民百姓。

吴易可是老百姓眼中高不可攀的状元郎,而且还是单刀赴会,让沈潘顿觉脸上有了光彩。

一番慷慨陈词之下,沈潘竟然被吴易彻底打动,毅然高举义旗,率领手下一千七百多兄弟正式抗击清兵。

吴易起兵勤王有功,被加封为“长兴伯”。

夏完淳从马士英的中军大帐出来,随即赶到沈潘的水军大营:“沈将军,现在局势有变,我们必须把叶承恩追回来。如果他不听劝阻,就彻底剿灭之。”

沈潘非常敬重十五岁的夏完淳,闻言没有丝毫怠慢,就下令手下三千多兄弟拔锚升帆,七十多艘大小战船不到一刻钟就已经纷纷驶出水寨。

夏完淳和沈潘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