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刻就有考官道:“这说法与那严武所著兵策有些类似,想来是他那个弟子所写。”

“严武着实可惜,”孔提学叹息了一句,“不过他的那个弟子却得了真传,不只是字写得好,才学也是极佳的。”

氛围渐渐打开,诸考官就都放下了手上工作,聚在一起交谈、点评,这也是批卷时的常态。

就见李琦笑着拿出一张,道:“我这也有一份,可点头名。”

“头名?”

其他人听了都是一愣,这乡试的头名可就是解元,不是那么好定,经义墨义自不必说,要准确、精粹,那杂文也不能差,还要有可取之处,最重要的是策问。

策问考的,不只是考生的文采,还有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思路,而且文中不能天马行空,要引经据典,这能言之有物。

这还只是基础,最重要的是要在策问中,表现出一定的才干,毕竟这乡试一过,就基本上算是官老爷了,日后授了职,就要会办事。

听到李琦的说法,其他人纷纷围了过来。

“邦交攻伐,以义度之?”

诸考官看着这篇策问,开始的时候只是好奇,但一口气读了下来,却都忍不住叫好。

孔提学一边看,一变赞:“养欲而意骄,这句话说得有理!这是谁的文章?立意深远,看似兵策,其实已经隐约有治国之略了。”

等一篇通读下来,回味之后,他立刻想起了一人。

“是了,这文笔文风,应是兴元府的高靖!”

一提起此人,其他人也都纷纷回过神来,讨论起来。

齐正源看着这篇兵策,面色略有变化,抬头看了李琦一眼,道:“若本官未记错,这高靖应是德学门人,与李大人同出一门。”

他这话一说,正在热切讨论的其他考官顿时停下话语。

齐正源和李琦,代表着朝廷上的两股势力,平日争斗,就算是剑南道也被波及,这次乡试,本就涉及到一次利益交换,是新党用“士”换“势”,可是现在李琦拿出新党学派的文章,要点为解元,就有些争锋相对的味道了。

那李琦则微微一笑:“齐大人说的不错,这高靖是德学门人,心头有义,写出来的文章也充满仁德,知道刀兵为下,义理为尊,兵策乃是下策,折冲樽俎才是上选。足以配上一个解元,我这是举贤不避亲。”

折冲樽俎,指的是通过外交、酒宴,获得千里之外的胜利。

“好个不避亲!”齐正源也是一笑,“只是现在就点头名,未免太过武断,说不定后面会有更好的文章。”

“哦?看大人的样子,也有举贤不避亲的意思,莫非是想要点那邱言,”李琦说着,从边上又抽出一张卷子,摊开之后,放在众人面前,“邱言道试时的卷子,我曾看过,所以认得文风,这篇策问应该就是由他所做。还请诸位品鉴一下,这文如何?”

“嗯?”齐正源心中一动,生出不祥之感。

周围,几名考官围了上去。

“兵者,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

看了开头,几名考官交换了一下意见。

“这句虽有道理,却未免有些寻常,有模仿天时地利人和的痕迹。”

但接着看下去,却又有了改观。

“不错,不错,虽说立意看似陈旧,但难得的是不好高骛远,对西南局势非常了解,言之有物。”

“是啊,这人谋说得好,对沼人习性很是了解,地利也不错,对西南地势、势力的分布很是清楚。”

……

几个考官都在称赞,令齐正源稍微放下些心,他这次过来,本就打算提拔几个士子,增强己方后备,这邱言和马阳有旧,马阳还在齐正源面前称赞过邱言,当然不能漏掉。

只是,再看李琦,对方也在微笑,似乎并不在意。

很快,就听一名考官道:“可惜,用力过头了,若只是叙述大势、描写兵策,不失为一篇佳作,虽不及高靖的立意高远,但因地制宜,强过他人,可惜这邱言偏要细致描写,竟然自演兵战,举了三个实例,颇有些自鸣得意的味道,这在科举上可是大忌。”

连孔提学都叹息起来:“可惜了,我等长居西南,对局势当然比一个书生看的准,那沼人联合已算妄想,又怎会牵扯到番人?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和前面务实的风格自相矛盾了。”

“确实,这推演兵战,等同于空中楼阁,是要降两等的。”

这时候,李琦则开口道:“尤其最后一句,‘胜不可专,败不可不专’,这是教训人的口吻啊,未免有些不知道人情进退。”

胜不可专,败不可不专,讲的是,战时不要一味想着胜利,还要考虑不利因素;败的时候则要思考原因,争取反败为胜。

“什么?邱言会犯这样的错误?”

齐正源一惊,将那张卷子拿了过来,通读一遍,面色阴沉,有种怒其不争的味道。

李琦见状摇摇头,不再多说,转身就要继续批卷。

但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一阵混乱,鸡飞狗跳,闹出了好大的动静。

“怎么回事?”

诸考官都皱起眉头,正要询问,就有一个阅卷官急急进来,说观察使要求见御史。

“批卷之时,外官如何能接触考官?”

齐正源正要斥责,却听那传话的阅卷官道:“事关重大,涉及兵将,都指挥使却已不在,若无御史首肯、盖章,难以调动戍卒!”

“要调兵?到底是什么事?”

听到了这里,诸考官面色连变,说到底,他们都是大瑞的官,当然知道需要观察使和御史同时盖印的事情,有多么紧急。

那阅卷官既然传话,当然已经了解大概情况,立刻答道:“听说是沼人几个大族联合在一起进兵了,连番人都搀和在里面!嘉荣县已经被攻破了!”

“你说什么!”

诸考官都瞪大了眼睛,其中两人,转头朝桌上的一张考卷看去,满脸的不可思议。

ps:感谢“轩辕逸”投出的月票!


第二百零七章一卷平息人心

“邱兄,这次乡试,你有几成把握?”

第二日一早,邱言几人齐聚酒楼,吃酒交谈,席间周贯不时询问。

邱言还未回答,张振就当先一步道:“以慎之的才学,拿个举人,还不是易如反掌?”

“张兄,又不是你要考上举人,怎得这般高兴?”周贯不由打趣,“说起来,这次题目也不算难,不知张兄发挥的如何。”

张振顿时苦着脸道:“我就不好说了,听天由命吧。”

余下几人都笑了起来,连罗家云也轻松许多。

张振为了转移话题,立刻出言道:“对了,罗兄,我听慎之说,这次乡试之后,你就要回家娶亲?”

罗家云回道:“不错,若非秋闱,怕是早就成亲了。”

说着说着,罗家云又略显苦涩的道:“说起来,小弟一心读书,平时的吃穿用度,都是母亲和芸娘张罗,织布贩履,唉,这次若能中举,今后也算是能回报她们了。”

科举之前,诸考生心有挂碍,有几个能放得开的?而今乡试已过,都松了口气,放下了心头戒备,开始交心了。

这话一说,周贯也叹息起来,他的身世,邱言等人也都有所了解,算是个书香人家,可惜是庶出,平时在家中没有多少地位,但自从中了秀才,他母亲的处境就好过了一些,所以才迫不及待的来考乡试。其实,以周贯的年龄,读上三年,再去乡试,也不算晚。

看着面前几人,邱言从他们身上体会到了种种不同的气息、意境。

“际遇不同,却能自己去改变……”这道领悟透过魂中黑洞传去本尊,融入人文火种。

几个人说着吃着。不时碰杯饮酒,其乐融融。

就在这时,楼梯处传来几声话语,随后响起脚踩木梯的嘎吱声。

邱言他们坐的这张桌子,在酒店的二楼,靠近窗子,能看到外面景象,离楼梯也不远。

很快就看到一群儒生走了上来,为首的正是方子延。

邱言看到了他们,对方自然也发现了邱言这一桌子。方子延笑了一下,走过来抱拳行礼,口中客气,其他儒生见了邱言,也一样打着招呼。

寒暄了几句,方子延等人就被小二领到了不远处的一张桌坐下。

这群人坐下后,免不了也要谈论乡试,他们离得不远,说话声能传到邱言等人耳中。

席间诸人都在夸赞方子延。而方子延自然是一番矜持。

“虚伪。”张振听到了,低声嘀咕了一句。

但很快,旁边桌上话题一转,竟聊起了邱言。那方子延先是夸了邱言几句,然后便道:“邱兄那字,当真是不同凡响,便是考试的时候。也能让巡考官另眼相看,我就见到有三名巡考驻足观看,最后。连那主考官齐大人,都过去夸赞。”

“嗯?”听到这话,邱言眉头微微皱起。

周贯也是面色微变,他是庶出,对很多事情很是敏感,能透过表面,看出里面的本意,所以稍有察觉,就低声道:“邱兄,那方子延怕是不怀好意。”

“此话怎讲?”罗家云颇为不解。

张振这时也回过神来,眯起眼睛:“此人是想散播谣言,让旁人觉得慎之与考官关系匪浅,这样一来,若是放榜之日,慎之榜上有名,他只需再找几个落榜生鸣不平,就能闹出不小风波……”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另外桌上,方子延旁边两人也道:“这事我等也都看到了……”

罗家云不是蠢人,听了这话,结合周贯和张振的言语,顿时明白了里面的玄虚,心有不满,就要过去理论,却被邱言拉住。

“稍安勿躁,些许阴谋不必放在心上。”

相较于其他几人,反倒是邱言最为平静。

罗家云皱眉说道:“这事可马虎不得,人言可畏,不要忘记武信城的事情。”

邱言却是笑道:“你现在过去理论,反而中了他们的计,而且拦得了这次,又如何拦住下次?说不定他们早在其他酒馆散过了谣言。”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不过,武信城之事我都能平息,眼下便有小人作梗,也无须担心,我那考卷,不是一两句流言就能撼动的。”

“嗯?”

其他三人都感奇怪,不知邱言为何对自己的考卷那么有信心。

罗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