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注意到那股莫名之力和邱言神魂的联系,路道人和陈井总算想清楚了里面的原因。

“邱兄,看来你的亲笔文章,曾经被人供奉给圣贤泥塑,早就在士林中留有痕迹了……”陈井的意念还没说完,五光十色的隧道就轰然破碎!

顿时,强光吞噬了四道魂儿!

霎时间,感知中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

当邱言的感知从强光中恢复过来之时,他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能感受到肉身!

念头一动,五指跳动,传来虚弱无力的感觉。

这是个未曾练过武的肉身,感受到这一点,邱言神魂不动,意念一转,将整个身躯探查清楚,意识到魂与身合,宛如一体,不见半点排斥,只是,种种疑惑却泛上心头——

“这肉身是怎么回事?莫非……”

没等他将思路整理清晰,就有一个粗重的声音传了过来:“朝廷要诏安我们,有何凭证?”

只用耳朵去听,邱言的神魂就能分辨出来,这声音中充满了怀疑和恶意。

心念一动,邱言抬眼朝前看去,入目的是一群衣衫破旧的男子,每一个的脸上都刻意做出凶神恶煞的模样,但不少人面色苍白,身子很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让这股凶悍之气大打折扣。

为首的那人,白白净净,穿着粗布衣裳,眉宇间存着阴气,这是疑惑、疑虑的表现。

“这些人是谁?我不是入了士林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心中疑惑,邱言朝周围打量,发现身处一座木头搭建的寨子里,墙上墙下布满人影,一个个神色各异,衣衫简陋,有的干脆就是衣着褴褛,给人一种穷困、混乱的感觉。

注意到这些人手中的农具、以及少量刀剑,邱言顿时明白过来:“这些人似是贫农组成的军队,这里应该是座军寨,只是和士林有什么联系?”

正在邱言思考之时,身旁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王胜,大司农亲自入寨,还说明不了朝廷的诚意?”说话的是名少年,看模样只有十二三岁,穿着官服,束着发,大声斥责,倒也有番威势。

“大司农的名声,我等是知道的。”那为首之人朝邱言拱了拱手,却又皱眉说道,“不过,造反是杀头的罪过,若非是在活不下去,又怎么会揭竿而起?要是拿不出大王的诏谕,我等实在不敢轻信。”

他指了指周围,沉声道:“咱们弟兄,哪个不想老老实实在家种地,过安稳日子?实在是那义理稻难以成活,大王只听了张秦一张嘴,就命全国改稻,如今水土不服,全都死了,大王自然不愁,可我等可是要饿死了!”

说道后来,这王胜语气沉重,整个人流露出破釜沉舟的味道。

听着这番话,邱言大概摸清了里面的脉络。

“这里名为梁国,因为某种原因,国内农人改种了一种水稻,但最后稻子没有成活,逼得农人起义,我现在却成了此国的大司农,深入虎穴,前来劝降,但对方不敢轻信,索要凭证!还真是一出惊心动魄的戏码,只是,这士林何在?看这情形,莫非又穿越了?”

大司农这个职位,邱言是知道的,位列三公九卿之中,本名“治粟内史”,执掌国家钱谷,是财政官职,后来几经演变,成了执掌仓禀、劝课农桑的户官。

“眼前的情形太过诡异,陈井等人更不知去向,这军寨内的众人,看似瘦弱,但万众一心,其力不小,对我隐隐怀有敌意,不可不防,不过,那改种的稻谷,居然名为义理稻,这名字似乎有所寓意,嗯?”

邱言正在思索,突然心中一震,眼前的种种景象突然虚幻起来,仿佛凭空浮起,行将消散,但只是一瞬,就恢复原样,又变成真实模样。

这变故来得快,去的也快,宛如错觉,但邱言自然不会以为是错觉,他神魂尚在,心境通透,又岂会轻易生出错觉?

“不一般呐,看来想要搞清楚蹊跷,必须先过了眼前这关……”

这样想着,邱言有了决定。

“王胜,”他突然开口道,“本官此来,并非只为诏安,你可将义理稻之事详细述说……”

ps:感谢“orisun”、“天下在谁手”投出的月票!

感谢“观查”的评价票!


第三百一十七章阴冷萦绕于身,义理迷惑在心

“……这些就是义理稻,种下去没有多久便生异状,当时就有人说难以成活,可朝廷不会听庶民之言,几次反驳,引得官府强行弹压,连耕作时都有胥吏在旁监视,酿成今日苦果。”

邱言走在地头,耳中听着前面引路人的话,陷入沉思。

在他提出要求后,起义军的首领王胜,先是有些犹豫,但还是下了决心,派了几人领着邱言和两名侍从,前往寨后田地。

这一路上,邱言和带路的人交谈,又不时与两名侍从说话,慢慢掌握了信息。

原来,他这个大司农的职位来的很是突然,是原本的大司农,因突然爆发的起义,被梁国国主问责,下了大牢,不日斩首,不过官职不能空悬,这才落到邱言头上。

至于那义理稻,他也已经从两名侍从的口中知道了大概,知道是邻国传来的稻种。

这种稻子产量极大,而且收成后,得到的义理米颗粒浑圆,口感甚佳,作为主食,还能提升思绪,让人更加聪慧。

梁国国主本来并不在意,但一年前,宫廷里来了个名叫张秦的士人,能言善辩,甚的国主喜爱,这人适时提出让梁国改种义理稻,被国主采纳,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摸清了大致局势后,邱言随几人来到地头,看着田中绿油油的一片,皱起眉头。

这些被称为“义理稻”的稻子,成片成片的倒在田中,散发出衰败、颓废的气息,隐隐有着死气。

“倒伏的这般严重,可是要去了一大半的收成。”邱言叹息了一声,他对于农桑了解不多,却也知道倒伏影响收成。

引路的人里有个五十多岁的老翁,脸上满是皱纹。听到了邱言的感慨,顿时愁眉苦脸的说道:“这还只是开始,再过些日子,就不只是倒伏了,那是要全部死绝的!”

邱言闻言转头,开口说道:“老人家此话可有凭证?据我所知,倒伏虽影响产量,却也不至于颗粒无收。”

“大人,你是不知道北边几国的事情啊,”老翁叹了口气。“如果不是出了这档子事,王胜他们何以揭竿而起?”

“北边几国出了何事?”等老翁束发了感慨,邱言这才询问起来,从刚才侍从的话中,邱言大致判断出来,这梁国并非一个统一王朝,周围还有不少小国,如那传来了义理稻的宋国,就是其中之一。

老翁一脸悲戚的道:“老头有个远亲。其人是个游士,曾北上诸国,所以知晓一些他国见闻,听说这移栽义理稻。并非只有梁国在做,那郑国、卫国、魏国等,前几年都栽种了此稻,可其中的大部分没能存活。先是倒伏,最后绝收,导致赤地千里、饿殍满地!”

“哦?”邱言面色微变。“既然如此,老翁何不与官府明说?又或者找来一辆人证,好增加说服力?”

老翁听了这话一愣,露出愕然之色,过了一会儿才道:“大人说笑了,老头一介白丁,那些士大夫怎么可能相信我的话?我等佃农,连靠近官府都不容易,更不要说去报官了。”

说到这,他又道:“要说报官,这义理稻的事情,也传了不少国家,连那宋国的不少人都心知肚明,最后不还是种了么?若非宋国有大贤,恐怕也难以成活。”

“老人家,听你这话的意思,义理稻成活不易的事情,早就传遍天下了?那宋国也曾受害?”

听了这个消息,邱言心中一动,面前的景象再次虚幻起来,如梦似幻,但只是一瞬,就恢复原状,可邱言却清楚的感到,一股阴冷、混乱的气息,萦绕身边,似在伺机而动。

心火跳动,感知笼罩过去想要探查,但堪堪就要接触,邱言心底突生警兆,察觉到了阴冷气息中的一抹漆黑,知道一旦触碰,意识很有可能要沾染异物。

“难道是罪孽、诅咒之流?”

泛起一个猜测,邱言耳中突然响起一个微弱的声音。

“嗯?”他凝神一听,分辨出来是陈井的声音,不过模糊不清,听不出所言何事。

摇摇头,又询问了老翁两句,邱言随后走下地头,蹲在地上,伸手去摸稻子,放出感知探查,只是感知一触碰到稻子,却好像碰上了一个漩涡,拉扯着自身的意识,想要吞没其中!

心火一震,意识归位,邱言站起身来,脸色凝重。

“不管眼前的这一幕是幻境,还是真实,但处处诡异,不同寻常,刚才能听到陈井的声音,说明并非再次穿越,而且神魂尚在,说明修为未失,排除种种可能,余下的那一个应该就是答案了……”

想着想着,他站直了身子,摸了摸嘴边的胡须,然后朝远方看去,入目的一片片农田,以及连绵山丘。

“这里就是士林!”

在回去的路上,邱言坐在马车上沉默不语,他先是探查自身,发现除了肉身孱弱外,年纪也已不小,约莫在四十岁多的样子。

刚才,他和那老翁聊了几句,不只局限于起义和农桑,还涉及种种琐事,甚至有家长里短,收集了不少信息,现在坐在车上分析和归纳,大概搞清楚了时代脉搏。

这是个类似于春秋战国的世界,天子分封,诸侯并立,就社会分层来说,接近于春秋末期,权力面临洗牌。

“在贵族层面,除了因分封获得权力的地主、奴隶主外,官僚、军功、事功地主正在崛起;庶民方面,则分为编户齐民、佃农、雇农。”

邱言仔细回忆起义军、老翁,以及两名侍从说过的话,试图从中整理出思路。

“不管这个世界是否虚幻,既然出现了,就一定有着原由,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提示,应该就是义理稻,义理,义理,指的是普世皆宜的道理,而这义理稻也是梁国事端的源头。”

“从此着手,找出义理稻代表的的含义,也许就能明白士林变化的根源。但要看透种种繁杂,第一步却不是冒进,而是收集足够情报,然后抽丝剥茧的探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