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一名儒生则道:“是这个理,我们也都明白,便响应号召,慢慢向外探索,开始的时候,离开驻地不远,碰上什么危险,也能及时回去,慢慢的,我等对周围危险大概熟悉了,紧绷的心弦也就松动了,不少人逐步扩大了探索范围,甚至有人深入密林。”

周东义立刻就明白过来:“如此说来,并不是东华洲在士林的据点出事了,而是远离据点之后,碰上了危险。”

说完这句,他明显松了口气,先前听到士林出事的时候,他是往最坏的情况去想的,难免患得患失。

大儒、先生,或许智慧通透。但没有修士那样能掐会算的本事,手上没有足够的情报,很难判断和推测出事情的发展。

而士林,是个与阳世隔绝的地方,大儒纵然曾入过林,可几十年下来,里面的局面如何,早就不甚清楚了,又如何能去推测。

刚才消息传来,不只是周东义在意。其他相关的大儒,同样也很着紧,现在听了两个儒生的话,知道事情不是最坏的情况,多少都放下了心思。

另一边,那儒生心有余悸的说着,根本没注意到其他人的表情、神态,也没有察觉到刚才气氛的怪异,随后。在提到几人一伙、外出探索的时候,他先后提到了几个名字。

这些名字,屋里的大儒们都算有些耳闻,知道是东都之外、其他书院的佼佼者。也有世家大族中有些名声的后进。

这次杏坛论道,整个大瑞,好几座城池都有参与,除了兴京、东都这样的一国都城。那北方燕赵、三晋之地,东方的齐鲁、两淮之地,南边江南、岭南。甚至连西南巴蜀,更西边的西域百国,都有几座大城,聚集了诸多儒生,魂入士林。

这些人,有些进入林中后,分散到几个据点,有的则和兴京、东都的据点在一起,这两名书生与人结伴,人选并非只局限在东都书院中,恰恰相反,因东都书院彼此竞争,在结伴的时候,反而会去找来自其他城池的书生。

这一点,只要稍微思考,在座之人都能理解。

“……即使离了据点,碰上危险,但我等有了生存的经验,彼此协力,倒也无碍,而且收获不菲,渐渐放松警惕,就算有危险消息传来,也未放心上。”

两名儒生你一言我一语,诉说事情经过,倒不是他们说不到重点,在场大儒想做出合理推测、决定,就须收集足够信息,当然要详细询问,搞清楚前因后果。

“什么危险消息?”周东义皱起眉头,“这世间之事都有联系,我平日的教诲,你们莫非没有放在心上?”

两个儒生立刻唯唯诺诺,小陈先生便道:“周兄不要忙着苛责,若他们世事洞明,也没有必要向我等求学了,先把事情说清楚。”

“说吧。”周东义这也是急了,要知道,二人带来的消息里,提及有一名书院学生身故,若非此事和其他书院也有联系,周东义早就赶回去了。

“几日之前,有几伙人外出未归,我等当时并没有在意,以为是他们碰上了机缘,等了我们遇上,才知道好歹,原来是有妖物在外猎杀儒生之魂!”那儒生虽然怕惹周东义生气,但知道不能隐瞒,还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什么样的妖物?”周东义心中一动。

“妖物凶残,速度奇快,只要一现,就有寒光相随,稍有停顿,人就要殒命,看不甚清楚,只能看出大概轮廓,似与常人相似,”儒生说着,尽量回忆,“我们近十人,最后只有两人逃出生天。”

待听完二人所说,周东义彻底坐不住了。

“你们若是所言不虚,那妖物绝非东华洲之物!”

“不敢有半点欺瞒!”两名儒生连忙说了一路逃命事,他们一行几人,逃到最后只有三人存活,结果还是折了一个,若非书院有条秘径,怕是要全军覆没!

“好家伙,简直丧心病狂,这么多魂,说灭就灭,不怕因果缠身?”周东义怒发冲冠,对其他人道,“邱生画作虽然不错,却比不得此事,今日没时间看画了,只能留待有暇,我要先回书院!就此告辞!”话落,带着报信的儒生,匆匆而去。

周东义一走,其他人也有了去意,他们书院都还没接到消息,可门人弟子都在林中,如何能放心下来?一个个也不遮掩,先后告辞。

没过多久,屋子里就只剩下三人——

曾为相国的韩逸、千书斋的庞楚,还有一个,居然是春秋书院的郑丘。

看着刚刚还坐满了人,如今却已空荡荡的房间,三人先是沉默,接着有人打破了寂静。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确实不是看画的时机了,听那两个后生一说,我都一些担心我那侄儿了。”庞楚摇了摇头,视线落在郑丘身上,“郑老不担心自家书院的弟子?”

老人听了,咧嘴一笑,嘴里缺了几颗牙齿:“老朽老迈,思绪比不上年轻人了,回去也帮不上什么事,再说世间危难何其多,一时挫折算得了什么?倒是重绘上古盛景,这样的事情,千年也未必碰的上一回,老朽有幸在行将入土前遇上,定要做个见证人,岂能他顾?”

“哦?没想到,郑老对邱生的评价这么高!”庞楚略感讶异,“不过,即便是千年难得一遇,可眼下其他几人离开了,也要失色许多,可惜了,以这几幅画,足以让邱生在东都留下一段佳话,甚至名动天下的,如今却要推后个几年了。”

这时候,韩逸的声音从旁传来——

“这倒未必,众人离去,看似邱言损失,焉知不是其他人错过了难得之事?”

“连老相国都这般认可邱生?”庞楚脸上的意外之色越发浓厚,目光一转,视线落到了桌上。

此刻,桌上正摆着几幅画卷。

这些画卷,其实都是邱言所作,自那日文轩品评之后,邱言着人送来一幅画,往后的几天,每日都有人过去,领来一幅,放在楼中,供几位大儒、先生观赏。

画中内容,无一例外的,都是上古之治的情景,不过每一幅都不尽相同,有的描绘渔猎,有的描绘火种,几幅下来,几乎涵盖了上古时期的衣食住行。

即便几位大儒各有传承,对上古之治的理解并不相同,但看了这些画后,也能看出这些画并非无的放矢,其中蕴含很大隐秘。

不只是画中情景,就画作本身而言,也不寻常,每日一幅,邱言的画技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高,不只是绘画技巧,连画中神韵,都渐渐浮现出来,和笔墨线条勾勒在一起。

邱言的书法,蕴含着骨血饱满的意境神韵,而他的画,却又有所不同,虽然线条与书法一脉相承,可构成的整体,却有种厚重混合着飘渺的矛盾味道,厚重来自于笔墨,而飘渺就是源自神韵了。

韩逸打开一幅画,接着就道:“邱言的画作,一幅胜过一幅,昨天送来的那一张,单论技巧、神韵,已经堪比国手,想来今日的这幅又会有巨大提升,很有可能会将积累喷薄出来,呈现点睛之笔,若是再次引动上古之治的奥秘,其他人错过了这幅,那可就是憾事了。”

“老相国的这番评价,如果传了出去,肯定要引起轩然大波,”庞楚定下心来,看着桌上几幅画卷,眯起眼睛,“取画的人已经去了,我倒要看一看,今日这幅,能有多少不同。”

当日文轩品评,邱言观想上古,因是突如其来的事,震撼了几位大儒之心,让他们心神投入,各有收获,事后想要故技重施,几乎没有可能,因为心中已有准备,难免要落下斧凿痕迹。

正因为如此,这几日送来的画作,虽一日强过一日,也算震撼人心,却比不上当日观想。

………………

正当文轩楼中几人对话的时候,邱言所住的那片林子,却是热闹非凡,人来人往。

ps:感谢“玩下下拉”的打赏!

感谢“timespace”投出的月票!

求点订阅。。。


第三百五十一章林不在深,有人则灵

“老哥,这路对不对?怎么越走越荒啊。”

林中,一行人缓缓行进。

队伍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儒生打扮,或背着箱笼,或抱着书匣,不时左顾右盼,脸上满是警惕混合着担忧的表情。

这片林子虽算不上多么幽深,但枝繁叶茂,遮挡光阳,周围的温度很低,风一吹,凉气嗖嗖而至,让人身冰寒,心中忐忑。

带队的是两个山民打扮的男子,背着弓箭,拿着短刀,不时劈砍挡路枯枝,生生开辟出一条道来。

开路男子听到儒生问话,便就回道:“我家老小都靠着这林子吃饭,不敢说识途,却也熟悉,这几日入林的先生不少,这条道也走了几次,不会弄错的。”

“既然走过几次,何故还要重新开路?”立刻又有人提出疑问。

开路人也不着恼,转过头客气的道:“好叫几位公子得知,林中无路,就算走过一遍,也没有固定路径,可能昨日走在这一条,今日再来,生出几步偏差,就要重新开路。”

“这也有理,”有的书生点头同意,但也有人问,“有很多人来么?”

这话一问,不等开路人回应,另一个山民就插话道:“自打邱先生住在这的消息传出去,来得人一天多过一天,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四人,到了今天,从早上到现在,一连来了七八波,公子等人已经是第九波了,我们村的大半青壮,别的都不做了,只是带路。”

最早询问的儒生笑道:“老哥,这带路收的钱也不少,可比打猎安全的多了。”

“公子说的是,”开路人这时候重新前行,“我们就盼着邱先生能在这落户。最好像那些大贤一样,建个书院,开枝散叶,这样一来,咱们村子也就不用那般忙碌了。”

“老哥这是想当然了,邱言虽说有了名气,可开书院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行?他邱言还不够格。”

“话虽如此,不过邱言此人才学不低,不拘一格,日后说不定真能有一番成就。”

“就算他在这里建了书院。可一从官府那讨得地契,怕就要把周围的村寨迁走,到时候老哥你们未必就能沾光。”

……

听了开路人的说法,队伍里的儒生立刻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