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8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壮汉冷笑一声,就道:“不错,你以为这海寇突然爆发,背后的推手是何人?正是这岭南道的官府!”

“官府推动海寇?对他们有什么好处?算起来,这些都是仕途污点,从前都有官府,为了推卸责任,将百姓污蔑为海寇,只为脱责,又怎会主动推动?”崔素井边走边想,皱起眉头,忍不住出声,“况且,这又与白莲教有何联系?真是扑朔迷离,还望兄台能说个清楚。”

“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壮汉压低声音,“岭南道的官场,早就归顺于白莲教了,人家教中传令,已然起事!”

“官场归顺白莲教?起事?”崔素井只觉得脑袋里越发混乱,但有一根线,将所得线索,隐隐连成一线,在心里形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不过,却也有一些关窍,是怎么都想不明白的。

只是,在混乱的人群里,如何能想的清楚,更何况,他同样在意这壮汉的身份,对方能说出这些,显然不是偶然。

“不知兄台如何称呼?何故会知道这些?”

崔素井这句问完,壮汉咧嘴一笑,道:“我说我是从岭南府逃过来的逃兵,不知你信是不信?”

“逃兵?”崔素井一愣,仔细打量壮汉的样子,越发拿不定注意了。

壮汉又道:“不用担忧,西边像我这样的逃兵,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我们也是无意中发现了一些隐秘,看出了白莲教与官府的勾结,又无意中做了些事情,使得他们的奸计无法得逞,逼得他们不得不在几个时辰前提前举事!”

崔素井这时平静下来,也不知怎地,对壮汉生出信任,就道:“提前举事?这么说,那白莲教的妖人,本就有举事打算,并且在做准备?只是,就算如此,兄台也没有必要讲这些事情告知于我吧?”

“不愧是个读书人,其实这一路上,我已告诉不少人了。”那壮汉的答案,有些出乎崔素井的意料,“但这里面,也就是你,看上去是个聪明人,能推断出些许事情。”

“兄台是要将事情,散播的天下皆知?你就不怕……”崔素井试探着询问。

“我若不散播出去,就我们几个兵卒知晓,那才是祸事,杀了我们,就封了口,可如果知道的人多了,杀人灭口的事情就划不来了,我也就安全了。”壮汉说到这里,又将声音压低几分,“书生,我看你面善,便提醒你一句,想平安,趁早离开岭南道,这道上道下,不知多少人都已拜了白莲教,我听说,连那江南道与剑南道都有涉及!”

“渗透的这么厉害?这怎么可能?”崔素井算是被这么一番话给吓到了,他崔家富裕,但在官面上的力量不强,真要是整个岭南道官场都有异变,那他崔家肯定是要受到波及的。

壮汉以为他不信,就道:“具体的咱就不知道了,但我在逃亡期间,有同僚传递消息,说是白莲教提前起事之后,立刻分出四路大军,分别去征伐沼地、剑南、江南和海路,也不知真假,不过想来不是空穴来风,由此也能猜出其中虚实。”

“四路大军?难道连军营,都被白莲教掌控了?”崔素井闻言,终于有了一点慌乱,若说其他事情,他还觉得与自己无关,可一旦四路征伐军为真,就是切身之事了,盖因他的父亲和兄长,所带的商队,就分别处于海路与沼地。

当然,对这壮汉所言,他亦没有完全相信,只是身后不时有惨叫和喊杀声传来,身边大汉又言辞凿凿,内里的逻辑虽未细思,但并无矛盾之处。

“军营应该没被完全掌控,但有些将领必然投诚白莲了,咱们这些吃兵粮的,可没有多少忠君爱国之念,朝廷连年拖欠军饷,都感念几位将军之恩,毕竟反了朝廷,未必就是死,可不从将领,吃饭都没找落,我等若非性命受到威胁,也不会铤而走险……”

壮汉说着说着,面色一变,似是看到了什么人,这话锋一转:“行了,说了这么多,还望你好自为之,我要先走了。”

他没必要说明去向,身子一转,在人群中扭动几下,壮硕的身子就消失在人群深处。

这时,崔素井才意识到,这人也是身怀武艺的。不过,此刻的他,哪还有心思关注这些,脑子里都被方才几句话充满,随着几名友人,朝着自家方向行去。

“这四路大军,到底是真是假?”

崔素井的疑问并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天,崔家宗族的消息渠道,就证明了四路大军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岭南道官场齐齐反叛,兴起四军同进的消息,也传到了朝廷,并经过几种渠道,落在了不同人的手里。

那兴京朝廷得知,而剑南道的钦差府,同样拿到了消息。

在这之后,催生了诸多变化。

ps:感谢“神守坤宫”的打赏!

感谢“80後→誓言←”、“只若初见2014”、“大发的”、“天涯の飘飘”、“胡家半少”投出的月票!

时间紧迫,没时间仔细收集名单,若有疏漏,在下一张的感言中补全。


第九百七十八章朝堂君臣疑

兴京皇城,金銮殿。

“你再说一遍?朕没有听清楚。”

皇帝李坤的精气神越发有颓气,早已不复从前的英姿勃勃,他的人坐在龙椅上,也给人一种垂暮之感,不过,这满朝文武对此早就习惯。

但眼下,随着皇帝混合着愤怒、不解、惊讶的声音响起,朝中文武仿佛再次看到五年前那个饱含朝气的皇帝。

陛阶前面,枢密使王靖擦了擦了额头上的汗水,再次说道:“回禀圣上,岭南道整个一道,都举起反旗!”说话的时候,他脸上满是苦涩,盖因那岭南道的观察使与他乃是姻亲,这事发生之后,他这个枢密使也算是做到头了。

本来,他对国战一事并不十分支持,国战得胜却享了不小功劳,就引起了些许非议,但终究无法伤筋动骨,况且到了他这个位置,想要挪动一下,那是千难万难,本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便也安分度日,但现在功劳还没享实在,过错就已袭来,结局注定。

听了这重复的一遍,李坤反倒平静下来,安坐龙椅,淡然问道:“整整一道,何人能给朕解释一下,这个整整一道是个什么意思?”

问话之后,殿中却是死一般的安静。

过了几息,还是李坤主动打破了沉默。

“都不说话?不说话,是否就能将叛乱平息?”看似平实的话语,却体现出李坤的不满。这倒也怨不得他,因为他已经感到大限接近,幸而国战有成,开疆拓土,而变法初见成效,兵制改革也现了曙光,正是为后人立下足够基础的时候,偏偏冒出了这么大的叛乱!

若说叛乱,其实从来不绝。

哪怕是王朝鼎盛之时,依旧有零星反叛。可如今日所收到情报这般。整整一道之地的官僚,从上到下,连带几名身具实权的将领,同白莲教的叛逆搅合一起。举起反旗。在整个历史上虽不多见。但每每发生,都意义非凡——

整个道域都反了,该是多大的压迫才能产生?

这种事情。从来都发生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代表着乱世,如今,李坤虽知自己命不久矣,但成就诸多伟业,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这件事情的发生,无异于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如何能忍?

更重要的是,这事不光是涉及一省,很有可能要直糜烂整个东南,这可不是短短几年就能结束的事情。

要知道,那王靖在汇报的同时,亦递上了奏折,上面的消息乃是运用神通手法,在最快的时间传递到京畿之外,然后又有驿站跑马,加急送来。

若非绝对紧急之事,根本没必要这般传递。

而其上所言,也是触目惊心,由于官僚与白莲教合流,免去了那流寇、反贼最大的威胁——

从来造反,一时风起云涌,很快就被平息,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能打不能守,这个守,不是防守,而是指的守备、治理。

被攻伐的地方,往往要失去秩序,而要壮大自身的势力,则需要经营秩序,古来造反者,能有所成的,有些根本不擅长打仗,却善于为政一方,使得钱粮充足、兵甲不缺,从而王天下。

大瑞从来面对的逆贼,都是打得下城池,但无法经营城池,也就难以扎根、做大,就算有的人认识到这般问题,有心邀请政才,可因叛逆之名,无人真心相助,最终越发衰弱,朝廷大军一至,很快就土崩瓦解。

现在,岭南道的官僚加入进去,白莲教的反贼根本不需要邀请什么人,直接任用原班人马,就足以维持势力范围的平稳,继续从事生产,为征战提供必要的补给。

而这般局面下,想要迅速平定,谈何容易?

而一旦不能迅速压下,这一个道域的反叛,势必要殃及周遭,连带着边上的道域也有异动,最终难以收拾。

“难道,眼看着就要离去,却要给皇儿留下一个难以平息的祸患?也要让朕在青史上留下恶名。”

这念头在李坤脑海中闪过,令他越发着恼,忍不住就出声说道:“那白莲教的逆贼,不是很早以前就被消灭了么,怎么……”说着说着,李坤自己就停下话语,他已然想起,说白莲教只剩余孽的,正是那岭南道的奏折。

这么一来,无异于贼喊捉贼。

“现在看来,岭南道从从上到下,怕是很早就与白莲教有着联系了,他们的奏折……”李坤越想,越是感到气闷,又觉得这事实在难以置信。

好好的朝廷命官不当、大好前途不要,却去做反贼、逆贼,那十多年寒窗苦读才换来功名利禄,说扔就扔,未免太过离奇了。

跟着,他又想起这几年以来,岭南道递上来的奏章是何等古怪,更不要说,那些个官员,都仿佛转了性子,不愿意升迁,安坐地方。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哪是不愿意升迁,分明是早就存心,要将朕的江山啄一个洞,来供他们栖身!”

说到这里,李坤目光扫过群臣,沉声道:“这事非同小可,岭南道官员的罪名要加重处理,不可放过一人,另外,当务之急是平息叛乱,对方派出了四路大军,分明就是挑衅,要立即调动北疆精兵过去,将之尽数扑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