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关东诡事-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瘦老头看着乌希哈叹气道:“她爹活着的时候是村里的萨满,是个好人啊。可惜,可惜老天爷不让好人长命。。。。。。现在她就是咱的萨满了,也难为了这孩子。”
“啊。”听瘦老头说话我才缓过神来,脸一红有些尴尬。直勾勾的看了人家丫头这么半天,实在是有些不像话。想到这我咳嗽一声,问那瘦老头道:“老爷子,您还没告诉我呢,这是哪来的这么多鬼?”
“这些都是老祖宗的事。”瘦老头缓缓道:“说起来可话长了。。。。。。”
东北是大清朝的龙兴之地,历来受到清政府的重视。清朝初年,沙皇俄国加紧向外扩张,屡屡进犯我大清。清政府多次派军打击侵略者,但每次大清官军得胜回师之后,沙俄匪徒就卷土重来。
顺治三年,俄国败将波雅科夫率领残部经马亚河、阿尔丹河进入勒拿河,逃回雅库次克。波雅科夫回去后扬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个堡寨,就能征服黑龙江。波雅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当局的重视和赞许。
顺治六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70名从雅库次克出发,于这年末侵入黑龙江,强占我国达斡尔头人拉夫凯的辖区,其中包括达斡尔头人阿尔巴亚的驻地雅克萨城寨,遭到当地人民的抵抗。哈巴罗夫将同伙交由斯捷潘诺夫率领,自己回雅库次克求援。
次年夏末,哈巴罗夫率领138名亡命之徒,携3门火炮和一些枪支弹药,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不断派人四出袭击达斡尔居民,捕捉人质,掳掠妇女,杀人放火。九月底,哈巴罗夫又率领侵略军200余人,侵入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河口我国赫哲人聚居的乌扎拉村,强占城寨,蹂躏当地居民。英勇的赫哲人民奋起抗击,并请求清政府予以支援。
顺治九年,清政府令宁古塔章京海包率所部进击,战于乌扎拉村,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伤78人。
顺治十五年,宁古塔都统沙尔瑚达率战舰40艘同侵略军激战于松花江下游,歼敌270人。
顺治十七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水军破敌于古法坛村,斩首60余级,溺水死者甚众。
经过大清军民的多次打击,侵入我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侵略军一度被肃清。后来,沙俄侵略势力又到雅克萨筑城盘踞。清政府虽多次警告,都无济于事。在同沙俄的长期交涉中,清帝看到,若非“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于是决意征剿。同时也认识到,“昔发兵进讨,未获翦除”的原因,一是黑龙江一带没有驻兵,从宁古塔出兵反击,每次都因粮储不足而停止。二是沙俄侵略军虽为数不多,但由于“筑室散处,耕种自给”,加上尼布楚人与之贸易,故使其得以生存。于是造成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边民不安”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康熙采取恩威并用、剿抚兼施的方略,即发兵扼其来往之路,屯兵永戍黑龙江,建立城寨,与之对垒,进而取其田禾,使之自困。同时再辅以严正警告。侵略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瑷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但侵略军负隅顽抗。
康熙二十四年,三番之乱平复,大清朝廷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清军约3000人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声通牒。托尔布津恃巢穴坚固,有兵450人,炮3门,火枪300支,拒不从命。清军于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雅克萨之战爆发。
清军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二十五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瑷珲、墨尔根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沙俄侵略军被迫撤离雅克萨后,贼心不死,继续拼凑兵力,图谋再犯。康熙二十四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当获知清军撤走时,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率大批沙俄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萨。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
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
沙俄匪军被围困日久,里无粮草外无救兵,战死病死不计其数。826名侵略军,到得最后只剩下区区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沙皇见事不好,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
那时大清自视乃是天朝上国,仁德当布于天下。即允沙俄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66人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依照此条约大片今属俄罗斯领土尽皆并入我大清版图,国人扬眉吐气,偏邦小国尽皆仰望。
“他妈的!老毛子最不是东西!”瘦老头咬牙道:“两国明文勘定边界,理应万世不易,哪成想到了后来,他见我大清国势衰微就又来侵占我国土。一个《瑷珲条约》把地都划走了,现在都成了人家的了!”
“唉。”我一声长叹,心说清末的不平等条约就该一一予以废除,哪有一口应承下来的道理?清朝衰败丢失土地无非“无能”二字罢了,本朝接受这条约可真不知有何面目以对后世子孙了。百年之后的人们眼见今天的“雄鸡”地图会作何评价?
“村里人的祖上多有随军征讨过老毛子的。”瘦老头继续说道:“地划出去了,这些当年阵亡的将士就成了客死异乡。不服啊!一口怨气不散就常在两国边界游荡,时常也回村子里来看看。那些死了的老毛子也总想来寻仇,就这样,村子里的人也分不清是祖宗回来了还是老毛子来了,闹鬼闹得习惯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心说难怪了,难怪这瘦老头不紧不慢的,原来这闹鬼也有些年头了。
“全靠她了。”瘦老头看了看乌希哈道:“以前这事都是丫头她爸管,现在有个风吹草动的就指望这丫头。有她在,村里人倒是都安安稳稳的。”
这铺天盖地的鬼魂中有至亲、有仇敌,如何超度先祖击溃世仇?这还真是个难题,海叔也许会有办法?就我和范胖子这两下子恐怕是只能干瞪眼了。一段神舞就跳得百鬼退却,还真别说,萨满教年深日久还就真是有人家独到的法门。
“爷爷,我回去了。”也不知乌希哈数了多少颗星星,她在地上拾起神帽,沿着小路走了。
二十四枚腰铃随着她轻盈的脚步有节奏的响起,修长的双腿、曼妙的腰身组成了少女萨满完美的背影。
劲风凛凛纵秋鹰,玉爪金眸正横行。原草初凋眼更疾,飞来一击鸟皆惊。
我想起了清兵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纳兰明珠女儿纳兰氏写过的这首诗。不知道为什么,美丽如斯的乌希哈却让我联想起振翅翱翔的塞外苍鹰。

☆、十二。车站

转过天来我把昨天晚上遇见少女萨满乌希哈的事说给范胖子听。范胖子唉声叹气,连说都怪自己睡得太死,这萨满舞本就难得一见,还是个法力高深的美女跳的,没看到太可惜了。我说那你可怪不得别人,咱现在还得办正经事啊,得再跟那老觉罗爷商量商量,孩子带不回去咱不白来了?
范胖子不死心,说你知道那萨满住哪儿不?要不咱去看看她?我也不理他这茬,拉着范胖子就去找那瘦老头舒舒觉罗。
我俩和瘦老头商量半天,瘦老头十分坚决,一口咬住官司不用我们打,孩子他们会送回去。后来老头看我俩实在热心,就说要不你们小哥俩再住个一天两天的,等村子里的人开完会,我们也许能带着孩子跟你俩一起坐火车回去。
范胖子对这个提议有些动心,其实他那点儿小心眼我明白,无非想看看乌希哈跳舞。我说这事十万火急,我们说啥也不能在这儿住了。家里看房子的人手不足,虽然那开发商被调查,说是不能拆了,但人家老板是市委书记的小舅子,就是调查也调查不到人家头上,谁知道他啥时候又偷着来强拆?我的本意是到这儿带着孩子就走,这就耽误两三天了,就算蒋林不能跟我们走,今天我俩也必须得回去。
听说我们要走,瘦老头喊来了那伊尔根觉罗胖老头,摆上酒菜算是为我们送行。在饭桌上我就跟蒋林说,你两个大哥得先回去了,我们守着房子去,你好好听你大爷爷和胖爷爷的话。蒋林抽抽搭搭哭出声来,我说孩子你放心,给你爷爷报仇的事你大爷爷会和族里的人商量。你大爷爷把你家房子的事交给我了,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给你要来两套楼房。
吃完饭瘦老头找来一台车,村里有不少人为我们送行。我朝众人连连拱手道谢,人群中却没有那萨满乌希哈。
在回家的火车上,我和范胖子也犯了合计。你说那瘦老头非说人命关天的大事不牵连咱们,人家村子里自己开会解决。开会能解决个啥问题?难不成还要大家凑钱集资告状?现在这打官司三年五年打不完很正常,他们大老远从黑龙江过去的,这官司打起来人吃马喂的可实在得花不少钱。话说回来了,觉罗爷这事公安局已经有了定性,说是什么暴力抗法袭警,被依法击毙的,人家法院能给立案吗?到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