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0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李云天的脸上顿时闪过一丝欣慰的神色,看来李子曦干得不错,见时机不对立刻领着炮营的人溜了,如此一来的话想必那些火炮和弹药都已经被其处理过了无法对青龙城构成损害。

“传旨,李子曦立下大功,官升三级,赏金千两。”张氏太皇太后略一沉吟,向杨牛下达了懿旨。

如果不是李子曦的话恐怕宋海带去的那二十五万大军将全军覆没,尤为重要的是火器营将有可能落在帖木儿帝国的手里,那样的话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因此李子曦这次着实立了一个大功。

“忠武王,哀家记得你上个月说过,能在关西调集三十五万大军,不知现在可否能行?”封赏了李子曦后,张氏太皇太后沉吟了一下,神色严肃地望向了李云天,现在要想从大明抽调兵力驰援关西可谓难上加难,因此她的希望都落在了李云天的身上。

“禀太皇太后,自从皇上让臣筹备援军事宜后臣不敢怠慢,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山北的蒙古兵、辽东的女真兵和骁武军大同青龙大营的十五万将士就能拔寨启程,赶赴关西。”李云天闻言向张氏太皇太后一躬身,沉声回答,“臣准备即刻前往关西,整合关西七卫的兵力,如果意外将得兵十万。”

现场众人闻言脸色随之变得缓和下来,十五万援兵加上青龙城的十万兵马,以及关西军的十万兵力,这样一来李云天手里就有了三十五万人而且是三十五万主力作战部队,在李云天的率领下肯定能阻挡住帖木儿帝国和北元东进的脚步,这样一来也给朝廷整军备战留下了足够的时间。

“太皇太后,臣查了一下骁武军、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军户名册以及这些年的服役境况,如果朝廷需要的话可以在三个月内征集二十万在军营服役的士卒前来京城守卫。”

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李云天随即有条不紊地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这使得众人禁不住面露惊喜的神色。

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与骁武军一样,其军户子弟都是施行轮流服役制度,役期是两年,从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间进行轮转,这样一来就使得全部军户的子弟都能得到军事训练的机会。

讲武堂和宫里的内库每年都要向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进行一笔数额不菲的补贴,以此来维持三个军区的运转。

以前,在外界看来李云天对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军务革新完全就是在浪费钱财,明明由卫所自己养活自己多好,可李云天偏偏要往里面投钱。

更有甚者怀疑李云天借此机会中饱私囊,从那些拨款中上下其手捞油水,对这种非议李云天是不屑一顾。

现在看来,李云天着实是把钱花到了刀刃上,在大明西南危急之时及时给朝廷筹集到了二十万经过军事训练的老兵,免去了朝廷大费周章征兵的繁琐,使得大明的政局不至于陷入动荡中。

张氏太皇太后没想到李云天已经把所有的事务都给安排好了,脸上不由得浮现出复杂的神色,早知今日的话她去年就让李云天挂帅出征了,也就不会有今日的西域之败。

“如此甚好!”随后,张氏太皇太后向李云天微微颔首,口中缓缓说道,不仅神色舒缓了许多而且看向李云天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许和欣慰,怪不得宣德帝会出人意料地进封李云天为王爵,李云天办事果然最为让人放心。

第1019章轻车简从

为了大明政局的稳定,张氏太皇太后下懿旨把西征军在西域大败的消息压了下来,并且按照李云天的提议,以入京操练为由从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军户中征集二十万青壮子弟入伍。

这样一来就避免在社会上引发恐慌的情绪,否则一旦朝廷大张旗鼓地募兵势必造成百姓们的慌乱。

从李云天的角度来看,他自然迫不及待地想要赶赴关西的青龙城,尽快对西域战局做出应对。

可李云天现在身为大明堂堂的忠武王,一言一行都受到了外界的关注,自然不能无缘无故地在京城消失。

因此,两日后的大朝上,李云天以巡察小琉球岛和琼州岛军民安置事宜为由奏请正统帝,准备南下小琉球岛和琼州岛。

正统帝自然御准了李云天的奏请并且册封李云天为“御使”,代天子巡视地方,五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三品以下官员可先罢其官职,权力之盛乃大明立国后绝无仅有之事。

尤为重要的是,在正统帝任命李云天为“御使”的圣旨中并没有明确李云天行使职权的地域,换句话来说李云天可以在大明疆域内行使“御使”的职权。

李云天事先并不知道正统帝要封自己为“御使”一事,看来这是张氏太皇太后的意思,虽然李云天贵为大明的王爷但在地方上却没有行政权力,给李云天“御使”一职就能使得李云天名正言顺地统领西南诸省抗击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

为了稳定京城和朝廷的局势,像前几个月一样,朝会上宣读了一份西征军的“大捷”军报,说宋海已经率军西进,准备攻打帖木儿帝国的河中地区。

这使得李云天和杨士奇、张辅等人感到颇为讽刺但又无可奈何,毕竟西征军在西域一帆风顺是朝廷的共识,不能忽然之间就中止了西征军的捷报。

外人想不到的是,这些杜撰出来的捷报出自讲武堂年轻的参谋武官之手,李云天给他们布置了推演宋海顺利进攻帖木儿帝国进程的功课,于是这些年轻的参谋武官就结合西征军与帖木儿帝国之间兵力和地方势力等因素,推演出了一套宋海进攻帖木儿帝国的完善方案。

李云天对这套推演的方案非常满意,说实话如果宋海按照这个方案去进军的话将给帖木儿帝国造成很大麻烦,至少不会参拜。

虽然帖木儿帝国疆域辽阔,但与大明不同的是它的内部存在不少大大小小的国家,有的是原先就依附帖木儿帝国的,有的是被帖木儿帝国所征服的,如果能善加利用的话会是西征军的一大助力。

可惜的是,宋海先前对帖木儿帝国一无所知,对李云天派人送给他的那些好不容易才搞到手的帖木儿帝国的情报根本就没有引发重视,确切的说是宋海也不会像李云天那样去联合那些小国去围攻帖木儿帝国,堂堂的大明帝国岂会需要向那些小国求助?

由于此次西域之行路途遥远而且战局复杂,因此李云天预计至少也要两年后才能回京,故而有很多事情都要提前安排,另外也要好好跟老婆们温存一下,天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为了能保证讲武堂的正常运转,李云天特意将雷婷留了下来,有雷婷来处理讲武堂的日常事务不仅他放心而且也能服众,毕竟雷婷跟着李云天南征北战十余年在骁武军中积累了赫赫威望。

这也是雷婷第一次与李云天在征战中分开,虽然雷婷心中十分不舍但她知道李云天这是为她好,此次西域之行可谓危机重重李云天不想让她身临险境,另外讲武堂也需要人来坐镇主持大局,以便李云天能安心在西域作战。

毕竟西域形势复杂再加上路途崎岖,与大明内陆地区不同,总不能把讲武堂的公文送到西域,万一路上出点儿差错的话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讲武堂的机密可就都要泄露了,因此这次雷婷必须要代替李云天执掌讲武堂,处理那些汇聚到讲武堂的各地公文。

况且,除了与李云天朝夕相处并且从讲武堂建立起就协助李云天处理讲武堂事务的雷婷外,别人还真的掌控不了讲武堂,雷婷处理问题的思路最接近李云天。

六月下旬,太原城。

十几匹快马从远处的大路上疾驰而来,使得沿途的行人纷纷惊慌地向两旁闪避,然后冲着马背上身穿卫所军服饰的骑士怒目而视。

抵达城门后,领头的骑士身穿百户官服,一拉马的缰绳停了下来,身后的骑士随即齐刷刷停了下来,动作整齐划一,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看得懒洋洋的在城门处值守的士卒一愣,这伙骑兵虽然人少但是散发出来的气势却很强。

“这位大人,不知道如何称呼?来太原城何事?”城门官正躲在阴凉的地方喝着茶,见这些骑士气势不凡,而且又都带着刀和弓弩等武器,连忙放下手里的茶杯迎了上去,满脸堆笑地向骑士中那个领头的百户问道。

“我等是京畿都督府的公差,要去陕西都司公干。”领头的百户不动声色地向城门官说道,同时挥了一下手,跟在他身后的一名骑士就翻身下马把之行公文的公文和腰牌递给了城门官。

城门官验看了一下果然是京畿都督府签发的公文,腰牌也由京畿都督府所颁发,于是按照流程将这些骑士的身份登记后予以放行,准备派人送他们去驿馆。

不过,那些骑士却提出要住在客栈里,毕竟驿馆的环境比较差,大热天得挤在一张大通铺上实在是难受。

城门官对此早已经习以为常,像这种京城里出来公干的人通常都会住在客栈里,谁也不想挤在驿馆里,尤其是夏天房间里弥漫着各种难闻的味道。

因此,城门官热情地向这些骑士推荐了城里的一家上好的客栈,并让一名士卒带其过去。

城门官当然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好心了,他这样做自然是有利可图,这些骑士一看就知道来头不小,衣食住宿肯定相当讲究会在客栈花上不少钱,他把人介绍过去了客栈会给他一笔抽成,这可是手到擒来的意外之财。

到了城门官介绍的客栈后,骑士里领头的百户对住宿环境相当满意,要了几间宽敞干净的客房把手下安置了下来,并且嘱咐店里的伙计用上好的草料喂食马匹。

“我要见刘百户,有要事禀告!”这些骑士刚在客栈里安顿下来,一名五大三粗的壮汉就噔噔地飞身上楼,来到了他们所住二楼客房的走廊里,被两名守在走廊上的骑士拦下后焦急地高声喝道。

“让他进来!”正在房间里查看西域地图的百户听见了那名壮汉的喊声,于是沉声吩咐一旁的一名骑士。

那名骑士随即出了房门将那名壮汉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