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王振在司礼监作威作福,在正统帝面前他就是一个奴才,从早上大朝开始就一直站着,根本连坐的机会都没有,回到司礼监后那些宦官自然会尽心伺候着。

瘦长脸宦官名叫毛贵,圆脸宦官名叫王长,是王振从御马监带出来的心腹,两人知道王振这次上朝憋了一肚子的火,故而自然要顺着他的意思说话。

“勤圣学以正心德,亲政务以总乾纲,别贤否以清正士,选礼臣以隆祀典,严考核以笃吏治,慎刑罚以彰宪典,罢营作以蘇民劳,定法守以杜下移,息兵威以重民命,修武备以防外患!”

王振本来心里就窝火,被毛贵和王长这么一拱,一股无名怒火顿时噌地一声就起来了,阴森森地说道,“哼,果真是大言不惭,这个刘球不过是一个沽名钓誉、徒惩口舌之快的废物罢了,真的以为自己是什么千古贤臣,如果他有忠王百分之一的理政才华本公公就佩服他!”

“就是,刘球的‘疏言十事’完全就是老调重弹,没有丝毫新意,这等废物除了一张又臭又硬的嘴巴外一无是处。”毛贵闻言连忙点着头,言语中对刘球鄙夷至极。

王振先前所说的那番话就是刘球“疏言十事”的总括,看上去都是忧国忧民之词,不过在王振等人看来都不过是一切废话而已,刘球皆以抬高身份罢了。

说实话,在王振看来这种假、大、空的言辞他也会说,再怎么说他也是文人出身,有本事刘球就提出解决“疏言十事”的办法,而不是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抛给正统帝就完了。

这或许就是李云天与朝堂上文官本质上的区别,李云天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还会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话就使得正统帝仅需判断李云天解决问题办法是否可行而已。

以刘球所说的“息兵威以重民命”,刘球只是让朝廷不要出兵以免增加百姓的负担,但是却没有提出解决麓川之乱的办法,徒劳无益。

“公公,这个刘球不仅与礼部尚书胡滢来往密切,而且还是忠王爷的同科,公公要是动他的话忠王爷会不会……”王长考虑得比较长远,他自然清楚刘球这次恐怕要倒霉了,于是沉吟了一下后不无担忧地说道。

毛贵深以为然,连连点着头,神情关切地望向了王振。

在大明的文武百官中,内廷的宦官们最怕的就是李云天,李云天不仅手握重兵而且还是正统帝的老师,深得正统帝的信任,故而没人胆敢在李云天面前造次。

“你们这就不懂了,忠王爷虽然与于谦、刘球之流是同科,但他们之间只是君子之交而已,于谦、刘球是内阁和六部的人,忠王爷肯定不会为他们俩出头。”

王振闻言顿时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地望着毛贵和王长说道,“再者说了,忠王爷一心为了皇上,深明大体,你们何时见忠王爷与内阁和六部为伍过?如今刘球恶了皇上,忠王爷可不会给他出头。”

与毛贵和王长相比,王振知道更多京城里权力博弈的内幕,李云天与内廷的关系一直都非常融洽,从没有跟着文官集团向内廷发难过,所以李云天虽然出身文官但并不属于文官集团的阵营。

如果非要划分的话李云天的关系反而跟勋贵集团更近,毕竟李云天的崛起更多的是依靠其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

“公公,刘球是翰林侍讲,要想动他恐怕不太容易。”听了王振的话后毛贵和王长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后毛贵有些担忧地说道。

要知道翰林院本就不好招惹,属于文官集团的禁地,再加上刘球有胡滢这个朝之元老撑腰,动了刘球就无异于捅了文官集团的马蜂窝。

“公公,小的听说钦天监监正彭德清与刘球有隙,如果将其找来说不定会有什么好法子。”王长沉吟了一下,向王振提出了一个建议。

“彭德清对公公恭敬有加,将其找来肯定会全力对付刘球。”毛贵闻言连连点头,脸上流露出了一丝阴笑,“对付朝廷上的文官,还是用文官为好。”

彭德清虽是进士出身,但文官中真正有骨气的人并不多,大多都是随波逐流之辈,还有一部分是钻营取巧之徒,彭德清就属于后者,敏锐地意识到王振要发达了就选择了投靠王振,成为王振的忠实党羽。

“如果杂家没有记错的话,彭德清与刘球好像还是同乡,杂家这次要让刘球知道杂家的厉害。”王振的眼前顿时一亮,阴森森地说道,这就是朋党的重要,当遇到麻烦的时候会有人出来给他排忧解难。

钦天监就在皇城里,与司礼监相距也不是太远,得知王振要见他的消息后钦天监监正彭德清立刻前往了司礼监拜见王振。

司礼监虽然也是京城的一个衙门,但无法与都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以及六部这样的大部院相比,钦天监的监正只不过是正五品而已,在京城各大部院衙门中属于被边缘化的清水衙门。

彭德清可不甘心止步于一个小小的钦天监监正,他怎么说也是进士出身,故而以前曾经托同乡刘球牟取京城各大部院的官职,毕竟刘球与礼部尚书胡滢关系密切。

可出乎彭德清的意料,刘球竟然当着他的面断然拒绝了他,并且还严词告诫其要脚踏实地做事,不要搞那些歪门邪道,这使得彭德清面红耳赤地下不了台,落荒而逃。

自此,受到刘球“羞辱”的彭德清就跟刘球成为了老死不相往来的仇人,刘球认为其丢了文人的风骨,而彭德清认为刘球故作清高。

“彭监正,皇上因为刘球的上疏心中恼怒,不知你可有办法给刘球一个教训。”彭德清来后,王振让下人给他端来了热茶,然后不动声色地说道。

虽然钦天监只是京城的一个小衙门,但毕竟属于大明的中央部门之一,故而彭德清在朝会时也得以进入太和殿,把刘球上疏的经过看得一清二楚。

彭德清在来的路上已经猜到了王振找他可能因为刘球的事情,等王振明确表示想要对付刘球后心中顿时大喜,由于刘球身后有胡滢撑腰故而凭他根本就不可能扳倒刘球,可如今要是得到内廷支持的话那可就另当别论了。

“王公公,刘球此人就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小人,平日里装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嘴脸,借此得到了胡尚书的信任,得以爬到翰林侍讲的高位。”

故而,彭德清可不会这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欣喜之余向王振一躬身后沉声说道,“王公公放心,本官一定会揭穿刘球的丑恶嘴脸,让其受到应有的惩处!”

第1216章陷害

“彭监正莫非已经有了对付刘球的办法?”见彭德清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王振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端起一旁的茶杯一边清闲地品着一边慢条斯理地问道。

“公公可否记得,刘球年前曾经上疏不宜用道人作为太常寺寺卿而应任用文官一事?”彭德清闻言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望着王振。

太常寺是大明五寺之一,五寺即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何鸿胪寺,掌宗庙礼仪,负责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是大明重要的中央部院衙门。

由于明朝崇尚道教,故而太常寺寺卿有一段时间是由道人来担任,这可是一个正三品的官职,比彭德清的正五品钦天监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属于“小九卿”之一。

大九卿比较好理解,指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寺卿、通政司通政使和六部尚书。

而小九卿家指的是京城中央衙门中地位稍逊一等的九个衙门的主官,即: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府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和尚宝寺卿。

“你的意思是从太常寺寺卿入手去查?”王振自然知道彭德清所说之事,同时也明白了彭德清的意图,眼前不由得亮了一下。

去年年底,刘球在朝会的时候上疏,认为太常寺是朝廷的部院衙门主意,故而太常寺寺卿该由科举出身的文官来担任,不应该由道人出任,故而“太常不可用道士,宜易儒臣”。

正统帝觉得刘球言之有理,于是就下令免去了担任太常寺寺卿的道士职务,让朝廷推选一人来担任太常寺卿。

此事一经传出,朝堂上的各方文官势力就开始角力,想要将太常寺卿一职揽入怀中,不少资历足够的文官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趁这次机会在仕途上更进一步,这导致竞争太过激烈以至于太常寺卿到现在都没有选出来。

王振是个聪明人自然听出了彭德清想要从太常卿一职上对刘球下手,彭德清肯定已经想好了如何来运作此事。

“公公,本官听闻翰林编修董磷曾经上疏自荐为太常寺寺卿。”彭德清冲着王振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说道。

“翰林编修董璘?”王振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他知道董璘,董璘是永乐年间的进士,在翰林院任职已经超过二十年,虽然不过是正六品的官阶但翰林属于士大夫的顶层,论资历完全可以胜任太常寺卿。

董磷属于那种在朝中没有门路的人,人缘也不怎么好,是人们眼中的书呆子,否则也不可能二十年都窝在翰林编修的位子上没动。

“翰林编修?”王振沉吟了一下后,双目禁不住闪过一道亮光,他听出了彭德清话里的重点,那就是董磷也是翰林院的人!

“公公,刘球与董磷朋比为奸,图谋朝廷重职,着实可恶!”彭德清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微笑着向王振说道,“以董磷为饵,绝对能钓出刘球!”

“此计甚好!”听闻此言,王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实话他没有想到彭德清竟然对刘球下如此重的手,看来还是人多了好办事,能帮他分忧解虑。

“来人,去把马顺喊来。”随后,王振沉吟了一下,开口向立在一旁的毛贵说道。

马顺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副镇抚使,是王振收拢的一名心腹,自从正统帝登基后东厂与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关系日益密切,一旦东厂有命锦衣卫北镇抚司就会前去抓人。

因此,这次王振的计划肯定要通过马顺来实行,只要将董磷往诏狱里一抓那么任董磷是铁打的汉子也会老老实实地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