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者说了,李云天与云娜朝夕相处这么长时间自然会产生感情了,故而也就顺水推舟享起了老牛吃嫩草的艳福来。

在外界看来,李云天几乎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无论样貌还是能力在大明都是一等一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李云天有太多的妾室,给外人一种风流的形象,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好色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食色性也,李云天以自己的魅力纳了那些妾室,别人除了羡慕外也唯有嫉妒了。

云娜这也算是修成正果了,她等了这么些年终于可以嫁给李云天,也不枉她白白等了这么些年。

由此一来的话李云天身边的副官就要换人了,很显然云娜成亲后要生儿育女,不再适合跟着李云天东奔西走。

周雨婷已经就这件事情跟雷婷商议过,让雷婷从讲武堂的女学员中物色一名能力优秀的人接替云娜给李云天当副官,这使得雷婷感到非常棘手。

毕竟,李云天挑选副官最重要的一条是与京城各方势力都没有瓜葛,雷婷以前是漕帮刁蛮任性的小公主根本就与官府的人没有关系,而林馨和云娜更不必说,以前都不是大明的人氏,自然也就跟官场扯不上什么关系了。

讲武堂设在京城,因此里面的学员又岂能跟京城里的人没有交集?

况且,要想成为李云天的副官可不容易,不仅需要有天赋而且还要能吃苦,雷婷和林馨、云娜都是暗地里下了不少工夫才能胜任这项职务。

可既然周雨婷已经决定要把云娜纳给李云天当妾室,那么雷婷当然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暗中对几名女学员进行考察。

实际上,李云天身边副官的最终决定权在李云天的手上,李云天是否用那些女学员担任副官还说不定,毕竟李云天做事有他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果然,对于新副官的人选李云天有自己的打算,由于李安民等人已经长大,所以他决定以后用李安民等人来当自己的副官,也算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大磨砺,有什么能比儿子们更值得他相信和期待的?

因此,这次巡视西域和南洋李云天准备让李安明和李安民当自己的副官,他觉得自己这个当父亲是应该教导儿子们了。

李云天的决定无疑让雷婷暗中松了一口气,作为李云天身边的第一任副官她非常清楚这个位子的重要,不仅要处理纷繁复杂的公务还肩负着保护李云天安危的职责,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更要承受住外界的各种诱惑。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世上恐怕没人比李安民和李安明等忠王府的小王爷们更会拼出性命来保护李云天了,也没人比自幼就受到讲武堂新式文化教导的他们适合担任副官的职务。

因此,李云天调远在宁波军港的李安民回京,让他在明年开春后赶回京城,届时一起启程。

十一月月底,京城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使得整个京城银装素裹成为了白茫茫的世界,看上去赏心悦目。

不知为何,李云天早上起来有些心神不宁,隐隐约约预感到出了什么大事,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究竟是什么事情。

“王爷,大理寺杨少卿来报,杨阁老昨夜于睡梦中驾鹤仙游!”李云天晚上留宿在朱玉馨那里,当朱玉馨伺候着他穿衣的时候,管家急匆匆地进来禀告。

“什么?”李云天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怪不得他心神不宁了原来杨溥出事了。

大理寺少卿杨旦是杨溥的三子,大理寺少卿,虽说他升任这个职务或多或少与杨溥有关系,但其也有真才实学,是朝廷的一员干才。

“王爷,我爹昨晚走了。”李云天连忙去客厅见杨旦,杨旦身穿重孝,见到李云天后哭道。

“阁老走得太匆忙了,朝廷里还有很多事要阁老打理!”李云天叹了一口气,神色黯淡地说道。

“我爹这几天身体不是太好,他或许是料到了这一天,因此吩咐下官等他走后让下官转告王爷,以后内阁的事情让王爷多多操心。”杨旦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开口向李云天说道。

“阁老一心为公,本王甚是敬佩,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见杨溥如此关心内阁的事务,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杨溥这一走内阁可就没人能跟内廷和六部抗衡了,看来短时间内要处于一个低谷了。

实际上,杨溥由于年迈体弱两年前就向正统帝请辞,想要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可是内阁离不开杨溥,正统帝需要杨溥来处理朝政。

在朝堂上的文官中,除了李云天外正统帝最为信任的就是杨溥了,杨溥是洪熙帝身边出来的老臣,曾经因为汉王与洪熙帝之间的夺嫡坐了十年诏狱,故而对皇家的忠诚非其他文官所比拟的。

况且,内阁的存在除了帮助皇帝打理政务外,还有制衡六部的意味,正统帝需要文官集团中有一个站在自己这边的大员,而杨溥无疑就是最佳人选。

杨溥的逝世震动了京城的官场,正统帝为此更是辍朝一日以示哀悼,这份殊荣实属难得。

随后,正统帝追赠杨溥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定”,并且授予他的孙子杨寿为尚宝司丞,令有司衙门的人安排其归葬故乡。

至此,曾经在大明官场上叱咤风云的“三杨”时代缓缓落下了帷幕,大明的官场正式进入了内廷与文官集团博弈的历史时期。

第1395章祭奠

正统十三年二月底,李云天领着李安民和李安明等人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途,正统帝在前一天的大朝上宣布他代天巡猎前去巡察大明江山,拥有临机决断,先斩后奏的大权。

至于李云天这次要去哪里巡察正统帝并没有明确点出,这意味着整个大明都在李云天的巡察范围内,毕竟李云天是大明的左都御史原本就有着监察天下百官的权力。

因为此次前去巡察西域和南洋路途遥远,故而李云天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出行,他要尽快赶赴目的地。

所以李云天离开京城的时候只带了三百余名护卫,在五百骁武军骑兵的护送下风驰电掣地赶往关西。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他的这次巡察将按照逆时针的顺序来走,先走陆路去西域,通过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后抵达波斯湾,然后从波斯湾乘坐明军水师的战舰去南洋,最后在宁波军港上岸,走运河回京。

李云天盘算了一下,他这么一圈走下来的话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虽然路途艰辛但绝对值得,西域和南洋的大明领地由于远离大明本土难免使得当地的百姓对大明产生疏远感,李云天要用这次巡察拉近与当地百姓的距离,告诉他们大明并没有忘记他们。

虽然有五百骁武军的骑兵护送李云天一行人离开京城,不过他们并不跟着李云天前去西域,到了太原后就会返回,届时由在太原的骁武军护送李云天西进,沿途的骁武军依次接力护送。

在李云天看来这是最稳妥便捷的办法,当地的骁武军更清楚地方上的形势,既能加快行进的速度又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安全。

李云天是秘密进的太原城,以至于直到他在骁武军在城里的司务处里住下,山西布政使、山西按察使和山西都指挥使司才知道此事,连忙换上便装前来拜见。

说起太原李云天不由得想到了当年永乐皇帝驾崩时他千里迢迢赶回京城送让洪熙帝登基遗诏的事情,当时为了躲避汉王设下的关卡他特意绕道了山西回京城,进而在路上遇见了雷婷。

那个时候李云天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如今一转眼都过了二十年,他的儿子都二十多了,时间过得也太快了,一切都好像昨天发生的事情。

李云天代天巡猎的公文已经被朝廷用八百里快骑下达给了大明各行省,山西三司的主官还以为李云天的目标是江南,冷不防得知李云天来了太原城,吓得一个个脸都绿了,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谁都不想犯到李云天的手里。

不过,令山西三司主官感到欣慰的是,李云天并没有在太原城久留的意思,第二天就在山西骁武军骑兵的护送下离开继续西进,使得他们如释重负,暗中猜测着李云天这是要去哪里,再往西可就是荒凉的甘肃和关西了。

虽然心中感到好奇,但山西三司的主官却不敢乱嚼舌头,李云天这次出行很显然是要隐藏行踪,他们要是泄密的话肯定会受到惩处,谁吃饱了撑的去自寻烦恼!

到达嘉峪关时,李云天特意多停留了一天,专门去关内一侧的山上的陵园去看望当年战死在这里的明军将士,当年如果不是周征率领明军死守嘉峪关,拖延了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东进的步伐,那么至少半个大明都要陷入到战火中,因此这些战死的将士可谓功勋卓著。

李云天去陵园的时候并没有带太多的人,只有李安明、李安民以及几名护卫,他可不想打扰到长眠于此的将士们。

陵园院门的正前方是一块用上好的石料打成的纪念碑,上面记载了嘉峪关之战的经过,用以供人瞻仰和纪念。

李云天给纪念碑敬献了花圈,神情严肃地立在碑前陷入了沉思,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他知道自己今日的地位是无数将士用生命换来的,是他们成就了他如今的辉煌。

“这位先生,请问你是有亲人战死在这里了?”由于李云天久久地立在纪念碑前,这引起了陵园看守们的注意,从李云天等人的服饰上来看非富即贵,因此陵园的园长被惊动了,于是前来查看。

“是我的兄弟。”李云天闻言回过神来,望了一眼园长空荡荡的右手衣袖和脸颊上的两处有些吓人的刀疤,微笑着问道,“在这里守着陵园很寂寞吧。”

“不寂寞,有这么多兄弟陪着呢。”园长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闻言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先生一看就是出身大富大贵之家,能让兄弟参军报国实在是了不起。”

隐隐约约,院长觉得眼前的这个先生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你才是了不起,按照你的伤势应该能到更好的地方去做些清闲的事情,却选择了这份孤寂的差事。”李云天笑了笑,向园长伸出了大拇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