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5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明商局和税局中税局的权力更大,负责清查商税的税收事宜,如果有人偷税漏税和逃税会立刻遭到逮捕讯问。

为了弄清真实的税收,税局的人都是货品鉴定的好手,会对市面上的货品进行品质档次的鉴定,如果市面上出现货品的品质与价格相差太大的话那么涉事者就要承受相应的处罚。

例如,江南织造局在验收丝绸时以次等的货物当做优等的货物来收,那么就能赚取其中的差价,是江南织造局屡用不爽的把戏,进而从中捞取了巨额的利润,反正宫里的那些人也分辨不出优等与次等货品的差别。

再或者,江南织造局开一个天价来收购一项物品,然后从中收取巨额回扣,由于江南制造局拥有着货品的定价权,故而很容易就赚个盆满钵满。

而一旦税局掺和进来的话,那么就会对那些货品的品质和价格进行鉴别,届时定价权就不会掌握在江南织造局的手里,这无疑断了内廷那些宦官的财路。

“诸位爱卿,尔等如何看待此事?”

在众臣的注视下,正统帝沉吟了一下后不动声色地问道,想要看看大殿上文武官员的意见。

李云天闻言嘴角不由得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以他对正统帝的了解,正统帝很显然并不赞同此事,否则不会询问百官的意思,摆明了就是等着人来反驳。

正统帝当然清楚江南制造局里的贪腐,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肯定是懂的,那种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只要江南制造局的人尽忠职守那么给他们点儿甜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者说了,江南制造局并不是大明的地方衙门,归内务府直辖,属于奉皇命办差,文武百官不得干涉。

故而正统帝自然不希望税局牵涉进江南织造局的事情,税局的职责是清查民间的商税,皇家的事务自然由内务府的宦官来做。

“皇上,臣认为此事万万不可。”果然,正统帝的华裔女落后一名身穿正五品官服的文官站了出来,郑重其事地奏禀道,“江南制造局属皇家内务,属于上差,税局只不过是京城部院衙门之一,岂能介入到此事中去?”

随着那名文官的这番话,大殿上一些官员立刻开口附和表示反对,这样做很显然冒犯了皇上的权威。

李云天的心中暗暗感到好笑,这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只要正统帝下一道恩旨那么税局就有了监督江南织造的资格。

显而易见,正统帝并不想这样做,江南织造局是他监视江南官场的重要途径,自然不会派税局去制约他们。

“既然如此,那么此事就容后再议。”等那些反对的官员表达外意见后,正统帝面无表情地沉声说道,不想再在江南制造局的事情上纠缠。

“禀皇上,臣近来收到消息,倭国的对马岛是倭寇聚集的巢穴,这些倭寇自从被我安明水师赶走后不思悔改,依旧骚扰我大明沿海。”

见正统帝显得有些不耐烦,李云天知道正统帝现在的心情不好,要是再任由内廷恶化文官集团这样相互攻讦那么今天的大朝也就废了,因此李云天不等现场的官员开口,大步走出队列,沉声禀报道,“据臣所知,当年跟着陈光宗进入内陆偷袭臣的倭寇头子现在是对马岛倭寇的首领。”

“当年偷袭你的倭寇头目现在在倭国的对马岛?”正统帝闻言惊讶地怔了一下,随后提高了音量问道。

实际上,在此之前正统帝已经知道了李云天今天在大朝的时候会提到对马岛的那些倭寇,因此故意配合李云天做出了惊讶的反应。

对马岛位于朝鲜国与倭国之间,当然了,现在的朝鲜国成为了大明朝鲜行省,是倭国与朝鲜半岛交通的门户,在新罗时代曾受新罗海盗的侵扰。

虽然对马岛距离朝鲜更近,但对马岛上的宗氏家族一直选择臣服倭国,是倭国正儿八经的大名。

对马岛宗氏世世代代统治对马,郡守以下土官都由岛主差任,但地方政权仍然听命于倭国的幕府,同时因为岛上农田不多故而宗氏一直跟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进行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马岛距离倭国本土太远故而没有什么重要的战略价值,因此元朝两度东征倭国均攻占过对马岛。

后来,朝鲜王朝以“讨伐倭寇”为目的向命令李从茂将军向对马岛派出军队,企图占领对马岛,倭国称之为应永外寇。

应永事件结束后,对马岛宗氏万般无奈下接受了朝鲜官职,不过这并没有否定对马岛和倭国中央政权的关系。

历史上,朝鲜王朝领议政申叔舟在十五世纪中后期所撰的《海东诸国纪》亦明明白白地记载对马岛属于倭国西海道。

如今,对马岛已经成为了倭寇最后一块乐土,不过他们的好日子随着朝鲜国并入大明而到了头,在大明水师的威慑下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不得不开始劫掠倭国的沿海地区。

大殿上的文武官员不由得齐刷刷地望向了李云天,李云天平常很少在大殿上奏事,如今他既然开了口那么意味着朝廷将有重大事件发生,十有**与倭国有关。

对于倭国,大明朝廷并没有什么好感,一提到倭国众人总是率先想到曾经肆虐海上的倭寇,那些倭寇之所以敢如此嚣张肯定离不开倭国征服的纵容。

第1446章东风至(九更)

“回皇上,据臣的查证,对马岛上的倭寇正是当年联合陈光宗偷袭臣的那些人,领头的名叫山海光孝,现在是倭寇的寇首。”

在众臣的注视下,李云天有条不紊地沉声向正统帝禀报道,“据臣所知,韩安伯当年在汉城受袭就是山海光孝的阴谋,妄想挑拨朝鲜与我大明之间的关系。

李云天口中的韩安伯自然指的是金宗瑞,金宗瑞现在身为骁武军朝鲜大营的统兵官,这四年来积极备战,准备攻打倭国的事宜,是朝鲜地界四大巨头之一。

所谓的朝鲜四大巨头,指的是掌控朝鲜政务、军务和法务的四大高官,分别是朝鲜布政使司布政使李稷、朝鲜按察使司按察使黄喜、朝鲜都司都指挥使崔闰德以及骁武军朝鲜大营统兵官。

由于四人都是伯爵故而级别上平行,相互间又不统属,所以在外界看来“四大巨头”实至名归,负责朝鲜地方军政事宜。

本来,对于李云天让李稷和金宗瑞这四个原朝鲜王国的高官显贵执掌朝鲜的军政大权,朝廷上的官员还颇为担忧,担心李稷四人阳奉阴违。

不过事实却出乎众人的意料,李稷和黄喜、崔闰德、金宗瑞自任职以来兢兢业业,使得朝鲜国这四年来社会发展迅速,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自然对大明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了。

实际上,李云天任用李稷和金宗瑞等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朝鲜是一个苦寒之地,李稷四人对当地的情形知根知底,再加上他们能坐到目前的位子都有不少本事,所以是最合适任职的人选。

尤为重要的是,李稷等人获得任用将安抚朝鲜那些留用的旧臣,使得他们安心为朝廷做事。

“实在是太可恶了,先皇曾经下令平定倭寇,没想到他们经过官军的围剿后不仅不知收敛,反而以卵击石挑衅我大明!”

正统帝闻言顿时脸色一沉,伸手重重地一拍龙椅的扶手,环视了一眼殿内的众臣后神色冷峻地问道,“诸位爱卿如何看待此事?”

“禀皇上,臣以为应该派兵剿灭对马岛上的倭寇,倘若放任下去必定危害我大明沿海。”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谁都听出来正统帝对那些倭寇的不满,于是礼部尚书胡滢率先开口,走出队列后向正统帝躬身说道。

随着杨溥离世,胡滢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文官之首,朝中已没有文官能与胡滢平起平坐,这给了内阁的那几名辅臣沉重的压力。

不过,自从李云天回京后内阁的压力骤减,几名辅臣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毕竟李云天这个左春坊大学士有参与内阁事务的权力,算是半个内阁阁员,帮他们挡住了胡滢的气势。

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胡滢也早就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可正统帝舍不得他这个朝之重臣离开,毕竟胡滢是从永乐皇帝身边的重臣,对皇家的忠心远胜其余的文官。

胡滢在宦海沉浮数十年,目睹了大殿上的一幕后岂会不知道倭国是李云天的猎物,他可是很清楚李云天这些年一直在暗中整军备战,目标就是一水之隔的倭国,而从正统帝的反应来看正统帝无疑赞同李云天这样做。

既然如此胡滢自然要率先表态,支持李云天对倭国用兵,虽然他觉得倭国对大明没什么用处,但李云天做事向来眼光独到,或许倭国以后能对大明有大用。

“臣等附议!”见胡滢主张征讨倭寇,大殿上的文官纷纷开口表示赞同,在这金銮殿上最安全的事情莫过于随大流了,否则届时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皇上,倭国贼心不死,屡次冒犯我大明天威,不诛不足以震慑宵小之辈!”既然文官已经表明了态度,那么勋贵们自然不能无动于衷,况且倭寇的事情本来就由勋贵负责,故而义国公张昊走出了队列,躬身向正统帝说道。

英国公张辅由于过于年迈被正统帝恩准在家休养,忠国公周征是李云天的岳父故而这种场面不适合发表意见,所以就轮到了张昊。

在大明当朝的勋贵中,除了李云天以外自然是以张辅为尊,张辅的后面依次是周征和张昊,这意味着张昊的意见其实已经代表了勋贵集团。

“臣等附议!”果然,随着张昊话音落下,大殿右侧的勋贵们纷纷表示赞成,他们肯定希望灭了对马岛的那些倭寇。

“传朕旨意,着水师发兵剿灭对马岛倭寇!”正统帝见文武百官皆赞成出兵,于是神色严肃地下达了圣旨。

“忠王,此事就由你负责,务必要全歼对马岛的那些倭寇。”随后,正统帝不动声色地嘱咐李云天。

“皇上放心,臣必定全力而为,将这伙漏网之鱼绳之以法。”李云天闻言双目闪过一道亮光,躬身高声回答,对马岛倭寇被剿意味着东征倭国的帷幕已经缓缓拉开了。

散朝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