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安民这次自然是有备而来的,对大内政弘这种聪明人必须要打消其侥幸心理才能迫使其臣服,因此他早已经准备好跟大内政弘来一场辩论。

如果拥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那么纸上谈兵就能折服对手,使得对方不战自败,这是李安民此次前行的目的。

当然了,李安民来见大内政弘冒着很大的风险,天知道大内政弘会做出何种选择,如果他选择忠于幕府的话那么李安民很可能会被扣留软禁乃至被杀害。

不过,要是能说服大内政弘投诚,那可就是大功一件了,李安民需要军功在水师立足,故而义无反顾地前来劝降大内政弘。

大内政弘闻言顿时沉默了,蒙古人之所以横扫天下依靠的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骑兵,当年忽必烈下令两次东征的时候蒙元根本就没有水师,第一次东征倭国的事情南宋的江南等地的造船厂还在宋军手里,因此东征部队所乘坐的船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根本无法与明军水师相提并论。

虽然大内政弘不愿意承认,但大明拥有着当今世上最为强大的水师一事是事实,每年不仅有船队来往大明和倭国之间进行商贸,而且他还知道明军的水师曾经把参战士兵运到遥远的波斯湾,使得李云天最终只会大明和帖木儿帝国联军击败了强大的奥斯曼帝国。

大内政弘非常清楚明军水师的强大,他见过来山口港运送货物的明军船只,是形体庞大有着坚固龙骨的海船。

而蒙元第二次东征倭国时,投降蒙元的南宋降军所乘坐的船只是平底的河船,根本无法承受住海上的风浪。

单单从船只的性能上明军水师就比当年蒙元东征时强上不知道多少倍,这就使得横在大明与倭国之间的大海无法成为明军征讨倭国的障碍。

另外,明军选择避开**月飓风频发季节,使得在海上遇到风暴的几率降低了许多。

李云天让讲武堂与倭国通商,除了掌控倭寇的经济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熟悉通往倭国的海道以及沿途的天气变化,为将来征讨倭国做准备。

大内政弘是一个聪明人,当得知大明要征讨倭国后就意识到被倭国当做屏障的大海无法成为阻挠明军前进步伐的障碍,他很清楚李云天的为人,知道李云天从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意味着明军与倭国的贸易航道将成为明军水师进攻倭国的路线。

“政弘阁下,大明对此战势在必得,集结的兵力超过了三十万,准备分东、西两路同时进攻,率先拿下九州岛,你认为九州的那些大名在经历了先前的战乱后能抵挡多久?”

李安民瞅了一眼眉关紧锁的大内政弘,不动声色地问道,他并不怕把明军的作战计划告诉给大内政弘,因为明军的攻击即将展开,大内政弘就算是知道了也无力应对。

“三十万!”听闻此言,一旁立着的大内义丰顿时吃了一惊,九州的大名无论如何也无法挡住三十万明军的进攻。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指挥的部队绝对是明军的正规军,不像当年蒙元东征时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这就是使得军队有着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内政弘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与大内义丰不同他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九州岛北部的女守护大名山口惠子,确切的说是藤堂静子。

山口惠子也在这次东、西军混战中渔利不少,成为了守护三国的女大名,其领地包括九州岛南部的大隅、日向和四国岛西部的伊予。

另外,萨摩国有一半地区在山口惠子的实际控制下,其实力在倭国大名中名列前茅。

其中,四国岛西部的伊予对大内政弘有着巨大威胁,因为他在本州岛上的领国周防与伊予隔海相望,而得到李云天支持的山口惠子麾下的水军是倭国各大名中最为强大的,甚至装备有三层甲板的海船。

山口惠子不仅与李云天关系密切,而且手下的将领和士兵中很多都是大明人氏,因此明军这次征讨倭国山口惠子肯定会帮李云天,这意味着九州岛南部实际上已经对明军不设防,届时全部的压力都会集中在他的身上。

说实话,大内政弘并不是那种没有魄力的人,更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愿意全力跟明军一战争取更多的时间给幕府,使得幕府能够调兵遣将来支援。

可是,这次他要面对的是曾经打得萨摩藩狼狈不堪现在被山口惠子死死压制住的李云天,以及李云天所率领的数十万征讨大军,恐怕支撑不了几天就会全军覆没,而届时幕府还没能把处于敌对的东军和西军的关系处理好。

而且铝镍钴大内政弘感到担忧的是,这次明军如果发动进攻的话说不定将会三面夹击他,一路经对马岛从海上进攻,一路在萨摩登陆后挥军北上,另外一路从伊予渡海后进攻周防,届时他根本就无力同时抵抗三路大军。

一旦抵抗失败的话,那么大内氏可就要遭遇灭顶之灾了!他不得不为大内氏的将来考虑,因为他对倭国击败大明的这次征讨根本就没有信心。

“政弘阁下,本王不得不提醒你,一旦两国开战的话所有的贸易都将作废,过不了多久就是阁下与讲武堂交易的时间了,如果那些生意要是黄了的话恐怕对阁下甚为不利!”见大内政弘的脸色显得异常凝重,李安民知道他在心中进行权衡,于是趁热打铁说道。

大内政弘闻言脸上的神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他差一点忘记了这件事情,失去了讲武堂的那些订单后他所率领的领国内的经济将迅速崩溃,后果不堪设想,届时不用大明动手自有别的大名来攻打他。

实际上,山口惠子的存在已经使得大内政弘别无选择,以明军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一旦在九州岛站稳脚跟,那么倭国将没有一点儿胜算。

“大明会如何对待将军大人和天皇陛下?”沉默了良久,大内政弘的脸上流露出一丝黯然的神色,开口问向了李安民,面对眼前巨大的压力他已经别无选择。

“废除幕府,天皇改为日本王,陪王伴驾定居京城。”李安民早就有所准备,闻言沉声回答,“另,废除各地大名,投诚者允许保留财产,封为子爵和男爵,享有相应的权力,其中将军宗家封为伯爵。”

“政弘阁下,如果你能立下大功,那么将破格进封为伯爵。”说着,李安民特意提醒道。

大明并没有子爵和男爵的爵位,是李云天为了安抚倭国大名而特设的特殊爵位,只对倭国那些投诚的大名适用,以安抚那些大名使得当地社会局势保持稳定。

除了大内政弘外,山口惠子这次也要被封为伯爵,她将成为大明立国后所封的第一位女伯爵。

“本藩愿意投诚大明,希望你们能善待百姓!”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后,大内政弘心中做出了抉择,不无苦涩地向李安民说道。

“政弘阁下深明大义,本王万分钦佩,百姓们会感激你使得他们免于刀戈之苦。”李安民闻言不由得心中暗喜,他顺利地完成了李云天所交代的任务,于是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沉声说道。

大内政弘自然清楚李安民是在安抚他,脸上的神色不由得更加苦涩,他也想过率军撤离与幕府的大军会合后再跟明军决战,可思来想去认为还是没有什么胜算。

不说别的,就是大明军队不出击,占据九州岛一部分跟倭军对峙,耗也能把倭军给耗得崩溃了:大明可以通过海上补给军需,可倭国却只能在国内筹集,这对原本就因为战乱而办得异常糟糕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旦倭军的粮草断了那么不战自溃。

归根结底,李云天承诺保证大内政弘的利益,这使得大内政弘失去了拼死抵抗明军的念头,对于李云天的为人他还是非常信任的。

不得不说,李安民此次前来对大内政弘无形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换做别人来跟大内政弘谈判的话那么大内政弘说不定心中还有所怀疑,可李安民是李云天的儿子,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李云天,故而大内政弘自然相信李安民的话,进而为其投诚扫除了障碍。

第1453章大战序幕(十六更)

釜山港。

“父王,大内政弘已经答应投诚。”

军营里的一个房间,李安民快步走了进去,不无兴奋地向正在与秦昆、金宗瑞等人商议事情的李云天沉声禀报。

“王爷,这下可好了,咱们登陆山口港的障碍已经扫清。”听闻此言,现场众人纷纷面露喜色,秦昆笑着向李云天说道,“如果顺利登陆山口港,忠义王当立首功!”

“是父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孩儿只不过是顺手推舟而已,实在不敢言功。”李安民闻言微微一笑,一脸谦逊地向李云天说道。

“功就是功,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治军就应当赏罚分明。”李云天望了一眼李安民,知道李安民现在心中肯定十分得意,于是不动声色地问道,“你这次去可见到了岸边的防御工事?”

“见到了。”

李安民闻言点了点头,信心十足地回答,“那些工事如今已经经受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早已经失去了原先的价值,有的地方的砖石甚至被人拿走,在孩儿看来即便是完好的也无法阻止我大军前进的脚步,我军毕竟不是蒙元纠集的那些乌合之众!”

李云天口中的“工事”指的是“元寇防垒”,镰仓时代北九州博多湾一带的石筑防垒,其目是为了防范东征的蒙古军登陆。1933年成为日本指定史迹。

当年因东路军无法登陆以及风暴袭击,蒙元第一次东征倭国失败,镰仓幕府认为忽必烈一定会再次入侵,因此组织民力用了四至五年由今津至香椎一带建造高二米、厚二米的石墙,可谓是倭国的“小长城”。

蒙元第二次东征时东路军因被石墙所阻被逼在志贺岛登陆,后来被逼退回了壹岐岛,之后这道石墙一直用于防卫海上的威胁,确保九州地区的安全。

不过,面对大明的这次征讨,“元寇防垒”完全成为了一个摆设,先不说李安民成功说服大内政弘投诚,如果李云天从萨摩登陆进而挥师北上的话,那道石墙一点儿作用都没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