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虎不由得大惊失色,通常来说他要是犯了事要交给山东都司,再严重一些的话交给左军都督府,有左军都督府和刑部来会审。

可李云天却将他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这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令人谈之色变,他进去后岂能有命活着出来?

其实,这并不是李云天要公报私仇,而是石虎咎由自取,李满山是锦衣卫南镇抚司的百户,宋大山和王振更是东宫侍监,出了事要由锦衣卫北镇抚司来彻查。

三人现在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这件事情不能善了,帐自然要算到石虎的头上,谁让他是济宁卫的指挥使,又下令对三人严刑拷打,难道还要扯上朱瞻坦不成?

况且,即使石虎扯出朱瞻坦也没用,只要李云天承认,没人知道朱瞻坦来过济宁府。

那名锦衣卫的百户一摆手,几名锦衣卫大步奔向了石虎,石虎的亲兵见状立刻护在他的身前,冲着那几名锦衣卫拔刀相向。

“石虎,你想罪上加罪吗?”李云天冷笑了一声,高声喝道。

“都退下。”石虎的脸上阴晴不定了一阵,随后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开口喝退了那些亲兵,随后郑重其事地冲着李云天拱了一下手,一脸黯然地说道,“李御史,在下虽然该死,可是事出有因,非在下所能左右,还望李御史能网开一面,给在下的家人一条活路。”

说着,石虎冲着李云天深深地一躬身,先前的锐气已然全无。

此时此刻,在石虎看来能救他家人一命的只有李云天,虽然他并没有见过李云天,但是却听说了李云天不少事迹,知道李云天是一个处事稳重之人,事情办得非常周到,从没有胡乱牵连到什么人。

毕竟石门县就在济宁府的边上,而李云天又是周征的女婿,李云天的事情石虎想不知道都难。

以前石虎对李云天嗤之以鼻,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圆滑奸诈的小人,可现在他却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李云天的身上,再怎么说李云天也是重要的当事人,又给太子立了大功,他要是替自己的家人说一句话,那么家人的命运就足以改变。

“本御史一定督察此案,查清事实,秉公办理。”李云天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回答。

“谢李御史!”石虎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再度躬身给李云天行了一礼,神情中充满了感激的神色。

虽然李云天看似没有说什么,但他决定督察此案已经表明会放石虎一马,否则的话锦衣卫的人绝对不会放过石虎的家人,石虎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这点儿言外之意他还是听得出来的。

朱瞻坦此时已经走到了院门口,闻言身形微微一滞,双目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心中百感交集,就在不久前他还掌控着大局,谁知道顷刻之间李云天就扭转了局势,仿佛犹如做梦一般。

随后,朱瞻坦身形落寞地快步离开,不知道回去如何向汉王交待。

现场众人对石虎前倨后恭的姿态是万分惊讶,更是暗中猜测着那个身份神秘的三公子到底是何人,不过现在有一点大家可以肯定,眼前这个被石虎认为是盗匪头目的年轻人就是济南府大名鼎鼎的御史李云天。

既然石虎被擒,沈千户、罗副千户和赵黑牛等涉及此案之人自然无法幸免,纷纷被陆韧的人给抓了起来,届时也要被一同押往京城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受审,等待他们的将是锦衣卫的酷刑以及悲惨的结局。

赵泽恩晚上设宴款待了李云天、雷婷和陆韧,赵家今天可谓是经历了大起大落,就当人们都要认为赵家要完了的时候,谁成想赵家咸鱼翻身,一下子攀上了李云天这棵大树。

赵欣月作为事主自然要陪坐,席间神情黯然地望着在那里谈笑的李云天和雷婷,桌子下方的双手死死地攥着衣角,脸上强自挂着笑容。一

第263章约法

七月初,李云天抵达京城,李满山、宋大山和王振由于伤势太重留在济宁城养伤。

虽然只经过了短短的一个多月,但京城此时已经物是人非,太和殿上的龙椅已经易主:太子朱瞻基已经于六月二十七正式登基,成为了大明新的主宰,定元宣德。

李云天离开时济宁府的事务已经处理完结,济宁卫自副千户以上有二十多人被锦衣卫捉拿,一举将汉王在济宁卫的势力连根拔起。

据悉,石门千户所的陆韧由于此次表现出色,及时赶到化解了李云天等人的险情,故而十有yankuai会跃级从正四品的官衔提升为正三品的官衔,担任济宁卫的指挥使。

而济宁卫指挥同知方同也在此次事件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再加上他是赵山河的人,因此将调任中军都督府下辖的都司下属的卫所担任卫指挥使,着实升了一级。

济宁府知府赵升知道大事不妙,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虽然现在事情还没有牵连上他,但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可是触犯了天颜,为了保命已经以身体不适为由向朝廷请辞,希望能逃过一劫。

赵升很清楚,事已至此汉王已经无法再护他周全,原因很简单,连石虎都身陷囹圄更何况是他?

为此,赵升也唯有像石虎一样想向李云天求助,李云天要是能帮他说一句话那么他的处境将大为改善。

不过赵升吃了一个闭门羹,李云天并没有见他,两人既没有交情又没有见过面,他岂会为赵升开脱。

况且赵升与石虎也不一样,石虎只是一名出身行伍的莽夫,而赵升却是读过圣贤书的,礼仪仁孝的道理他应该比谁都清楚,身为读书人却要谋害大明未来的天子,简直就是罪不可恕。

赵升从李云天的态度中不由得感到一阵绝望,毫无疑问,朱瞻基绝对不会放过那些企图弑杀他的帮凶,而赵升无疑首当其冲。

济宁府那起有着十几条人命的血案也已经破获,朱瞻坦手下制造了这起血案的侍卫被绳之以法,也算是给那些被害者讨了一个公道。

因为距离李家庄近在咫尺,李云天趁机回了一趟家里,石门县的县令闻讯后立刻前来拜访,对其是恭敬有加。

李家的不少子弟纷纷来看望李云天,绝大多数与李云天未出五服,关系非常亲密。

按照李家族长李维仁的意思,希望李云天能提携一下李家的这些子弟。

在他看来,李满山和李大牛只不过是李家的下人而已,可现在两人已经贵为锦衣卫和京畿都督府六品的武官,前途不可限量。

那么作为李云天那些关系紧密的兄弟,李云天自然应该提携他们一下,再怎么说李云天也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想要提拔一些人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以前由于李云天在京城,这些话李维仁不好开口,如今李云天回来了,他自然要把话向李云天挑明了,作为李家的族长他可是期盼着李家有朝一日能成为名满天下的世家大族,这对他来说无疑是至高的荣耀。

李云天对此感到有些无奈,说实话他不是不想提拔那些自家的兄弟,再怎么说这些兄弟都是自己人,关节时刻靠得住。

可是如此一来就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一旦那些兄弟如果依仗着他胡作非为的话,这会使得他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毕竟他不是圣人也要面对家里面的亲情关系。

既然李维仁已经开口了,而且说的又是人之常情,那么李云天也不好拒绝,同意对家族里的兄弟进行提携,免得被人说成是狂妄自大或者忘恩负义。

不过李云天也与李维仁约法三章,给李家的子弟制订了一些规矩,并且有言在先,触犯此规矩者李维仁要将其要从李家除名,从此以后不再是李家的人。

而失去了李家族人的身份,那么李云天就能对其秉公处之,进而对李家的子弟形成一种威慑。

李云天已经向李家的各位族老们表明了他之所以要制定那些规矩的目的,他并不否认这些规矩是为了以后避免使得他在处理自家兄弟犯事的时候为难,更重要的是为了李氏家族的长治久安。

说到底李云天也是一个凡人,他活着的时候可以照顾李家的子弟,可要是死了的话那么可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必须要严于律己,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即使有人想找麻烦也不容易。

族老们对李云天的肺腑之言是感触颇深,李云天此举无疑是未雨绸缪,因此一致同意将李云天的定的那些规矩写进了族规里,一旦有人违反立刻从李家除名。

有了族老们的支持,李维仁随即修改了族规,将李云天定的那些规矩置于族规的最前面,一目了然,以示警戒,并且刻成碑文立于李家的祖祠中。

石门县的举子们得知李云天回来后更是联袂登门拜访,让李云天感到欣慰的是,或许是受到了他的激励和影响,李家上一次山东乡试的时候竟然一下子出了两名举子,都是他的堂兄,可谓是李家的一件大喜事。

由于李云天在太和殿的谏言,石门县的举子高中进士的几率增加了一倍,这使得举子们对李云天是万分崇拜,皆以他为榜样。

不仅举子们,石门县的士绅商贾也纷纷前来李家庄,想要趁机见上李云天一面,更有甚者济南城的一些人都特意赶了过来,这使得本来想在李家庄住上一段时间,与李满山等人一同回京的李云天应接不暇,不得不提前赶赴京城。

此时,正阳门外,二三十名穿着孝服的年轻官员正聚一起说着话。

他们是翰林院的翰林和庶吉士,与李云天关系密切,不是与他同科的进士,就是与他同一届考上了庶吉士,都有着同年交情。

李云天这次回京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朱瞻基只让人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翰林院,让翰林学士龚思恩安排人去接李云天,再怎么说李云天也是翰林院的庶吉士。

与此同时,朱瞻基也是以这种方式向翰林院的翰林们表明,他对李云天信任有加,让他们不要再因为李清正的事情为难李云天,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龚思恩能当翰林学士,说起来还是托了李云天的福气,李清正走后他从侍读学士被提拔为了翰林学士。

接到这个谕令后龚思恩有些为难,翰林们可不比一般的官员,一个个傲气十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