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赵王府长史胡永兴前来拜见。”这天晚上,李云天正在家里爱不释手地抱着在襁褓里酣睡的李安明时,一名侍女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名帖。

“赵王府?”李云天闻言微微一怔,他和赵王朱高燧没有半分交情,如今胡永兴忽然到访,里面有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老爷,见不见?”绿萼从李云天怀里接过了李安明,神情关切地问道。

赵王虽然声威和势力不如汉王,但也绝非寂寞之辈,当年如果他手下的卫指挥使孟贤成功毒杀永乐帝,那么现在大明的天子就是赵王的了。

故而,赵王和汉王一样都有着不甘久居人下之心。

虽然宣德帝像洪熙帝一样对两位王叔是倍加优待,登基后给两人的奖赏远高于其他诸王,但是这种小小的恩赐怎会浇灭两人心中熊熊燃烧的yankuai?

“告诉胡永兴,老爷不胜酒力,已经睡下了。”沉吟了一下,李云天迅速做出了决断,沉声嘱咐那名侍女。

现在宣德帝初登大宝,乃非常时期,他是宣德帝的人,自然要与汉王或者赵王的人保持距离,以免招来非议,这种私下的来往就免了。

“老爷,他送来的贺礼该如何处置?”等那名侍女离开后,绿萼不由得有些为难地问道,胡永兴肯定不会空着手来。

“你明天派人将那些东西捐给户部的义仓。”李云天也感到有些头疼,胡永兴人走了,贺礼肯定要留下,他想了想后说道。

义仓是户部用来接纳京城各方捐赠赈济大明各处受灾灾民的地方,李云天将胡永兴送来的贺礼捐给义仓,等于是除去了手里的一个烫手的山芋。

“嗯。”绿萼闻言点了点头,“妾身明天就让人去办这件事情。”

“这个胡永兴,来了京城老老实实地待着,四处登门拜访,也不怕人们说闲话。”李云天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

胡永兴是十几天前来的京城,代表赵王向宣德帝谢恩,他一来李云天就知道,在京城里很是活跃,已经拜见了不少达官贵人。

在李云天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意味着宣德帝登基后一直韬光养晦的赵王终于坐不住了,也想加入到汉王与宣德帝之间的这场复杂的纷争中来。

而随着洪熙帝的忽然驾崩,年轻的宣德帝登基后首先要面对的一件棘手的事情就是两位王叔的挑战,尤其是声威赫赫、故旧众多的汉王,将给他带来巨大的麻烦。

大明的时局并没有因为宣德帝一承大统而稳定下来,反而因为失去了洪熙帝的震慑而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八月底,都察院贵州道监察御史崔辉忽然接到了吏部的调职公文,将其调任扬州府担任正六品的通判,品级一下子提升了两级。

崔辉的好友和同僚闻讯后立刻登门祝贺,扬州府是大明最为繁华的州府,通判不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肥差,而且以后升迁的速度也非常快。

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崔辉被这个突如其来的调令给弄糊涂了,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可从没有想过去扬州府任职,那里职位的竞争堪称惨烈。

直到托了在吏部为官的同科打探,他才惊讶地知道竟然是吏部尚书蹇义点了他去扬州府任职,并且得到了宣德帝的钦准。

崔辉对此不由得大喜过望,蹇义可是五朝元老,又是大明的天官,能得到他的赏识对其以后的仕途无疑大有裨益,因此去了蹇义的府上拜谢,随后得知了蹇义点他去扬州府任职的原因。

原来,朝廷近来接到了不少与扬州府官员贪墨有关的举报,蹇义希望他去扬州后能暗查扬州官场的事务,弄清楚那些举报的真伪。

这一下,崔辉顿时松了一口气,由于此次调职非常反常他还以为有什么阴谋,如此看来是他多心了,信誓旦旦地向蹇义保证一定会查清扬州府官场的事情,给蹇义一个满意的交待。

其实,崔辉早就不想在京城待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并不看好汉王与宣德帝的纷争,再怎么说宣德帝也是跟随永乐帝多年,非当年的建文帝可比,因此借着这次机会正好可以远离京城这个是非漩涡。

崔辉万万想不到的是,他虽然离开了京城,但是却掉进了李云天给他设下的一个名利场的陷阱中。

在李云天看来,崔辉的命运其实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他能否从扬州府全身而退,要看他是否能经受过扬州花花世界的**。一

第266章年少轻狂(二更)

九月份,李府再度双喜临门,陈凝凝和郑婉柔相继有喜,这意味着李家又要添丁进口。

与此同时国子监发生了一件大事,以北直隶贡生陈清为首的数十名四门馆的监生,向国子监算学的两名博士进行挑战,要与其在算术上一决高下。

这件事情立刻在国子监引发了轰动,国子监算学的两位博士可是大明算学的大师,陈清等人不过是四门馆的学生,对算学可谓是一窍不通,岂是精通算学的两位博士的对手,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陈清等人的狂妄姿态立刻激怒了国子监算学的监生,随即与之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双方年轻气盛差一点动起手来,最后被国子监司业秦鑫制止。

其实,陈清一行人本来想找算学的监生比试,可是大家聚在一起一合计,觉得如果跟算学的监生较量的话岂不是欺负他们,故而将目标指向了算学的两名博士。

陈清等人之所以有如此的信心,是因为他们就是数月前通过了李云天考核的那些士子,近来已经将李云天所教的二元二次方程运用娴熟,故而才向算学的博士发起挑战。

对于此次挑战陈清等人是信心十足,放言如果败在算学博士手下的话,那么他们将改学算学。

说起来也有些可笑,在前往明新馆的那些士子中竟然无一人是算学的监生。

算学的监生对《明新报》上刊登的四则运算不屑一顾,认为其不过是哗众取**的邪门歪道而已,岂能与算学的正统学说相比?

李云天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晚了,陈清等人与算学的监生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剑拔弩张,水火不容,在国子监里闹得是沸沸扬扬。

面对这起突如其来的事件,李云天感到颇为无奈,他也是从血气方刚的年龄过来的,自然知道陈清这些天之骄子有着很高的心气。

不过如此一来也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引起国子监算学的一场变革,虽然现在算学的博士还未答应比试,不过李云天已经知道结果,陈清等人必胜无疑。

陈清等人与算学监生的纠纷很快就惊动了国子监祭酒白远道,白远道是国子监最高的官员,相当于国子监的监长。

白远道很奇怪陈清等四门馆的监生为何要向算学的博士挑战,双方所涉及的领域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在他看来陈清与算学的博士比算术简直就是自讨苦吃,他们这些毛头小子岂会是那那两个算学大家的的对手?

白远道本想劝陈清等人打消挑战的念头,可陈清等人的态度很坚决,使得他颇为无奈,后来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陈清等人与算学的监生进行学术上的切磋,如此一来双方的身份就对等,比试也显得顺理成章。

算学的监生早就想着要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陈清等人,虽然陈清等人是四门馆的佼佼者,但是算学领域可是他们的地盘。

陈清等人也意识到直接向两名算学博士挑战于礼不合,毕竟对方是师长,故而转而求其次,决定与算学的监生较量。

经过双方的合议,最后定于九月中旬在国子监会文馆进行比试,届时将由国子监司业秦鑫来主持。

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了京城不少人的兴趣,除去国子监是大明的最高学府外,大家尤为感到惊讶的是挑战者身份的差异。

其实,国子监作为一个学术场所,因此监生之间的切磋比试并不少见,会文馆就是专门比试的场馆,只不过那都是同一学科之间的内部切磋而已。

而这次的挑战者是四门馆的监生,对象则是算学的监生,内容也是算学的应用,这种跨学科的较量可是大明国子监成立以来的头一遭。

京城里的**可不会放过这么好赚钱的机会,纷纷开赌盘来赌双方的输赢,吸引了众多的赌客前来下注。

李云天也凑了一下热闹,派人分别在两家**各下了一千两赌陈清等人大胜,赔率高达一赔十六,顺便赚些零用钱。

按照国子监比试的传统,比试双方将进行五局较量,五局三胜,先三胜者为赢。

所谓的大胜,指的是陈清等人能连赢三局,这在外人看来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怎么说那些算学的监生也是算学的行家里手,岂会连败三局?

因此才使得赔率高达一赔十六,这意味着**并不看好陈清等人能连赢三局。

相反,陈清等人连败三局的赔率则只有一赔二,表明了赌客们纷纷将赌注压在了国子监算学监生的身上。

会文馆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只有一层楼高,里面十分宽敞,可以容纳千人。

比试当天,会文馆里人头攒动,密密麻麻地聚满了国子监的监生,在家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窗外和门口也挤满了人,三五成群地在那里说着话,大家都想知道这次较量鹿死谁手。

因为今天的比试,国子监的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和算学七大学科的监生悉数放假,纷纷前来看热闹,将会文馆围得水泄不通。

在国子监内,招收七品官以下子弟以及平民子弟的四门馆人数最多,势力最为雄厚,其最主要的力量就是各地贡监的监生,人数数千,自然支持者甚众。

而算学和书学人数最少,不足百人,人数可谓势单力薄。

不过,陈清等人此次拿算学“开刀”,无形中使得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律学和书学的监生同仇敌忾,自动加入到了支持者的行列。

尤其是高官贵戚子弟所在的国子学和太学,早就看四门馆那些成绩优异的寒门子弟不顺眼,等着看他们的笑话。

由此一来的话,双方的支持者在人数上倒是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