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李云天的命令,无数手握兵器、顶盔贯甲的军士涌进了武安县县衙大院,在院内列阵而立,鸦雀无声,气氛萧杀。

王简领着城内的千户从院外鱼贯而入,分别在大堂两侧的座位上落座,王简坐在大堂右侧首位,对面左侧首位上坐着的则是武安县的张知县。

“大人!”李云天领着李大牛走进大堂时,堂内众人连忙起身,冲着他躬身拱手行礼,态度恭敬。

自从李云天攻取了青州城,并在黑虎沟全歼叛军陈朗部,以及击溃东林县叛军杨勇部后,三场大仗使得他在军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348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48执宰大明351

尤其是李云天一手组建的骁武军,更是以李云天马首是瞻。

当李云天以巡抚的身份前往济南城时,没人能想到年纪轻轻的他会在青州接连打下三场胜仗,不仅将叛军赶出了青州,而且还顺势收复了登州和莱州,使得叛军丢失了一半的地盘,立下赫赫战功,进而一举扭转了明军在山东的不利局面。

李大牛是和王简同一天来的青州城,他本来在景州城护驾,李云天觉得留在那里没法立战功,故而特意将他调来。

与李满山一样,李大牛现在已经升为了京畿都督府府的一名副千户,是大明从五品的武官,张昊在接任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后特意提升了他的职务和品级。

李云天在大堂前方案桌后落座,李满山神情冷峻地立在他的身后,右手扶着腰刀的刀柄,两年多的行伍生涯已经使得他完成了从一名百姓到军人的蜕变。

“带叛军来使上堂!”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面无表情地冲着大堂门口处立着的军士喝道。

那名军士闻言冲着李云天一拱手,快步向院门外走去。

不久,一名身穿正三品文官官袍的中年人随着那名军士走进了院门,见院中满是列阵而待、杀气腾腾的士兵,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感觉形势有些不妙。

“本官吏部左侍郎杨云,见过李御史。”在众人注视下,那名中年人走进了大堂,在堂前站定身形后冲着李云天一拱手说道。

“吏部左侍郎?”李云天的眉头微微一皱,不动声色地说道,“在本官的印象里,吏部的左侍郎好像不姓杨!”

“吏部尚书蹇义是大明逆贼,吏部官员多为其党羽,本官奉汉王之命暂代吏部左侍郎一职,等清除了朝中这些逆贼后由皇上任命新的吏部官员。”

杨云闻言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然后高声向李云天说道,“李御史,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对你不薄,如今朝廷奸臣当道,李御史应该激浊扬清,将那些奸臣拿下,以佑我大明千秋万代。”

汉王造反以前,杨云不过是乐安州正七品的州经历而已,山东举人出身,由于汉王手下缺少文官故而被委以了重任,因此在李云天这个两榜进士出身的御史面前底气不足。

“奸臣与否自有皇上评断,毋须汉王操心。”李云天见杨云说的冠冕堂皇,于是冷笑了一声,冷冷地说道,“本官深受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隆恩,自会忠君报国,铲除朝廷奸佞,护我大明长治久安!”

“李御史,皇上受奸臣蒙蔽,正需要李御史这样的耿直忠臣来力挽狂澜。”

杨云闻言脸色变了几变,很显然李云天这番话里的奸佞指的是汉王,随后冲着李云天一拱手说道,“汉王对李御史大为欣赏,我大明朝堂之上现在暮气沉沉,正需要李御史这样的年轻才俊来担纲大任。”

“李御史,待清除了朝堂上的那些奸臣后,汉王必定向皇上举荐李御史,以李御史的才干担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绰绰有余。”说着,杨云不动声色地向李云天抛出了一个诱饵。

都察院的左右副都御史是正三品的文官,与正二品的左右都御史一样,都是都察院的堂官,李云天倘若能担任左副都御史之职,无疑于一步登天,跻身于朝廷各大部院堂官的行列,成为不折不扣的朝廷重臣,手握监察文武百官的重责。

汉王的开价确实非常高,由此可见对李云天的重视,毕竟李云天不仅两次坏了他进京夺位的好事,而且还在山东战场上夺去了青州城,迫使他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其才华已经尽显无疑。

至于杨云口中所说的汉王向宣德帝举荐,纯属遮掩之词,要是汉王赢了这场战事,宣德帝的这个皇帝恐怕也就当到头了,保不准连命都不住。

“本官有自知之明,本官的监察御史还没有干好,岂敢妄想左副都御史之职?”面对汉王的诱惑李云天无动于衷,冷冷地望着杨云,“本官问你,你此次前来所谓何事,可是要向本官投诚?”

李云天之所以拒绝汉王,并不是怕汉王以后出尔反尔,算他的后账,如果他想飞黄腾达的话早就在永乐帝驾崩的时候投靠汉王,汉王定当对他委以重任。

在李云天看来,倘若在开国时期,能征善战的汉王绝对是大明最合适的君主,可大明已经存在了近半个世纪,经过洪武帝和永乐帝连年用兵后已经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而能给大明带来繁华盛世唯有性格温和、思想开明的洪熙帝和宣德帝。

毫无疑问,汉王登基后肯定会重用勋贵,并且继续向外征讨,想要建立像洪武帝和永乐帝那样的丰功伟绩,届时百姓将更加困苦,民生凋敝,这绝对不是李云天想看见的局面。

因此,他这才不遗余力地两次坏了汉王进京的好事,使得汉王扼腕叹息,徒呼奈何。

“李御史,本官此次是奉汉王钧旨而来,汉王任命你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山东总兵,总掌济南府、济宁府、东昌府、青州府、登州府和莱州府六府军务,其所属官吏皆官升一级,待清除朝廷奸佞后论功行赏。”

杨云见李云天态度不善,知道他再说下去也是徒然,因此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公文,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说道。

听闻此言,大堂里的众位官员不由得齐刷刷望向了李云天,想知道李云天会做出何种反应,毫无疑问,李云天的选择将会对山东战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352章身份尊贵的随从〔四更〕

李云天冷冷地望着杨云,他觉得汉王的如意算盘打得还真是好,如今东昌府、济宁府和登州府由明军所掌控,济南府和青州府几乎一半地盘也归明军。。。

叛军在山东地界上只有济南府和青州府剩余的地盘,以及处于孤立状态的莱州府。

至于莱州府,不久之后恐怕也要纳入明军所控制的版图中,因为陈朗已经调集了两万人,准备向缺兵少将的莱州城进发,以迫使莱州支持汉王的官吏投降。

换句话来说,汉王是想让李云天为他卖命,替他拿下济南城,现在山东地界上的明军两个最重的城市就是济南城和青州城。

青州城自不必说,里面的军队都是李云天一手带出来的,他现在威望正高,只要登高一呼青州城的军队绝对会倒戈汉王。

而济南城虽然城高墙厚,可李云天是山东巡抚,只要济南城里的薛禄不知道他投降了汉王,那么他想夺取济南城易如反掌。

只要济南城和青州城归于汉王,那么汉王就可以放手一搏,放心与张昊的平叛大军决一死战。

“可笑,汉王不过乱臣贼子而已,岂能给本官封官?”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云天冷笑了一声,沉声向杨云说道,“本官是皇上御命的山东巡抚,本应将你拿下治罪,不过两军交战不战来使,本官就放你一马,你回去告诉汉王,皇上仁慈,如果他能迷途知返,那么皇上会对他从轻发落,否则难逃牢狱之灾。”'349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49执宰大明352

“来人,夺下他手里的公文,将此人赶出城去。”说着,李云天伸手一指杨云,厉声说道。

顿时,立在大堂两侧的几名卫兵气势汹汹地走上前,一把夺了杨云手里的文书,推推搡搡地将他往门外赶。

“李御史,汉王对你器重有加,你可不要辜负了汉王的一片好意。”杨云心有不甘,口中高声大喊着。

“听着,他要是再满嘴喷粪的话,就给本官狠狠地掌嘴。”李云天岂会不知道杨云这是故意散播流言,想要扰乱军心,使得宣德帝对他起疑,于是冷冷地喝道。

杨云哪里肯住嘴,依旧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喊着,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离间李云天和宣德帝。

一名立在杨云面前的亲卫见状,扬起手啪啪地给了他两记大嘴巴子,打得杨云眼冒金星,身子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脸颊上浮现出两道清晰的巴掌印。

这一下,杨云乖乖地闭上了嘴巴,所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他要是再开口的话恐怕难免吃些皮肉之苦,搞不好还会激怒李云天而丢了小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大人!”等杨云被赶走后,那名拿着公文的卫兵走上前把公文放在了李云天面前的桌上。

“去,立刻派人送到景州,交给皇上。”李云天并没有打开公文来看,而是瞅了一眼,不动声色地向那名卫兵说道。

卫兵闻言不敢怠慢,连忙拿着公文急匆匆离开了。

“诸位,汉王连本官都想收买,由此可见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只要诸位齐心协力,平定此次叛乱指日可待,届时本官摆酒为尔等庆功!”

随后,李云天抬头环视了一眼大堂上望着他的那些官员,宏声说道。

“谢大人!”现场的官员闻言不约而同地起身,冲着李云天一躬身,意气风发地高声说道,不说别的,单单他们在青州立下的战功就足以升官发财。

武安县县衙后院。

李云天背着双手在院里来回踱着步子,眉头微微蹙着,暗自思索着汉王让吕平带如此多的叛军守德安县城的用意。'349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49执宰大明352

从县衙大堂出来后,李云天一直在后院里溜达,汉王的这个异常举动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他分析了山东的战局,又从汉王的立场出发进行思考,可还是一无所获,实在弄不明白汉王这样做有何好处。

“大人,天气干,喝口热水吧。”就在刘云天望着屋檐上的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