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着李云天一躬身说道。

李云天闻言微微一怔,如果宣德帝传召他的话他还能理解,可张太后要召见他,这就显得有些怪异了。

虽然心中觉得有些奇怪,但李云天并不敢怠慢,告别了杨士奇和张辅等人,跟着那名内侍急匆匆地赶去了坤宁宫。

“太师,太后此时召见镇武伯,您看所谓何事?”望了一眼李云天离去的背影,杨士奇有些好奇地问向了张辅。

周围的众臣闻言不由得看向了张辅,都觉得此时颇为奇怪,很显然张太后这个时候如此着急地见李云天不会为了交趾平叛的事情,因为张太后几乎从来不过问朝中的政事,而且也没有必要如此突兀地见李云天。

若要论起与皇家的关系,勋贵们可比文臣要近得多,宣德帝和张太后时常都要宴请那些勋贵。

张辅作为勋贵之首,自然比其他人更了解张太后,知道张太后的事情也更多。

“太后召见,自然是喜事了。”张辅闻言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向杨士奇说了一句,随后抬步离去。

“喜事?”杨士奇和周围的大臣们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不知道喜从何来。!^!

第403章太后赐婚(第二更)

前去坤宁宫的路上,李云天心里一直琢磨着张太后这次忽然召见他的用意,不过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原因,后来也就放弃了,决定静观其变。

等进了坤宁宫所在宫院的大门,远远地李云天就听见坤宁宫正殿里传来了一阵欢声笑语,好像张太后在里面跟女眷在聊天,心中不由得更加疑惑,没想到还有人在张太后这里。

守在正殿门前的一名内侍见李云天来了,连忙进门禀告,随后将走到门口的李云天领了进去。

“臣李云天给太后请安。”大殿内,张太后与瑞祥郡主朱玉馨在那里谈笑着,显得很开心,李云天微微怔了一下,不动声色地跪在张太后面前行礼。

也不知道为什么,见到朱玉馨后李云天的心中没来由得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按理说朱玉馨因为抗婚已!”李云天闻言连忙跪了下去,高声向张太后道谢,如此一来还真的省了他不少事。

说实话,由于朱玉馨已。

实际上,自从去年平定了汉王的叛乱后,张太后就一直在找机会撮合李云天和朱玉馨,可惜李云天一头扎在了繁忙的公务上,故而她也没有找到什么好时机,事情就一直拖了下来。

不过朱玉馨与周雨婷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年来却变得越来越亲密,张太后有意无意地给两人制造在一起的机会,并且故意将一些风声透露给周雨婷。

以周雨婷的聪明肯定已经猜到了张太后的用意,以后等朱玉馨嫁过去也会少了很多的波折和麻烦。

如今,张太后期望李云天能顺利平定交趾的叛乱,既解除大明西南匪患,也不枉朱玉馨对李云天的一片痴情,更没有辜负她成全朱玉馨的一片苦心,对李云天期望甚高。!^!

第405章皇家女婿不好当(第四更)

第二天一大早,李府门前就门庭若市,声音喧闹,挤满了前来送贺礼的人。

李云天这次没有推脱,而是让下人将那些贺礼照单全收,他已经想好了准备将这些贺礼用于平叛交趾的军费。

经过下人们的一晚上的忙碌,李府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虽说周雨婷现在已经成为了庶民,并且是嫁给李云天当妾室,按理说婚礼的规格应该低调一些才对。

不过,在张太后的示意下,杨士奇、张辅和骞义这些朝中重臣悉数前来李府喝喜酒,宾客们将诺大的李府塞得满满当当,场面宏大气派,热闹非凡,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李云天娶得是正室妻子。

所谓跟红顶白,趋炎附势,京城官场上的那些官员们可是深谙此道,如今李云天所受皇恩正隆,仕途无可限量,众人自然要争相巴结和笼络。

张太后和宣德帝虽没有亲临,但却让内侍送来了赏赐,张太后赏了一对价值连城的玉如意,寓意李云天和周雨婷婚后万事如意,而宣德帝则题了一幅“百年好合”的字,被李云天悬挂在了正堂上,引得在场的官员们一阵羡慕和嫉妒。

因为不是娶正妻,所以李云天没有穿红色的新郎服,而是用一身笔挺帅气的讲武堂军礼服,端着酒杯微笑着向贵宾们敬酒。

朱玉馨则穿着凤冠霞帔,她是奉了张太后的恩旨赐婚,因此成亲时所享用的礼制与正室相同。

由于明天就要出征,李云天喝了几杯宣德帝赏赐的贡酒后就以水代酒来敬众人,否则他绝对会被那些宾客们给喝趴下。

众宾客自然知道其中的缘由,故而没人与之计较。

婚礼的场面热闹喜庆,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结束,李云天亲自将那些重要宾客送到李府门口,以示敬重。

次日清晨,拥着朱玉馨熟睡的李云天被门外的侍女轻声喊醒,宣德帝上午要在京师讲武堂给出征交趾的将士送行,他自然不能耽误了如此重要的大事。

望了一眼甜甜地依偎在怀里酣睡的朱玉馨,李云天微微一笑,俯身在她的额头上吻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起床,去隔壁的厢房洗漱。

昨晚两人又是说悄悄话又是翻云覆雨,直到大半夜才入睡,李云天知道朱玉馨很疲惫,故而不想搅了她的好梦,因此没有喊醒她。

李云天赶到京师讲武堂时,大校场上旌旗招展,出征交趾的骁武军军士衣甲整齐地聚集在校场上聊着天,饶有兴致地等待着宣德帝的到来。

王简、梁少杰已经提前来到讲武堂,正在讲武堂的议事大厅里与李大牛谈论着即将出征的事宜,现场还有数名身穿三品武官官服的精壮年轻人。

“将军!”见到李云天进门,屋子里的人纷纷起身,向他躬身行礼。

“骁武军的军服与都督府不同,为了便于指挥,本官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军服,等到了通州后你们就换上吧。”李云天微微笑了笑,在上首位的椅子上坐下,沉声向那几名年轻武官说道。

“谢将军。”几名年轻武官闻言立刻齐声道谢,他们就是李云天这次点的随军出征的将领,都是世袭的武官,不是世袭正三品的卫指挥使,就是世袭从三品的卫指挥同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人的祖上是跟随永乐帝的靖难勋贵,其余人的祖上都是跟随洪武帝的开国勋贵。

像文臣一样,勋贵中间也有着不同的派系,最主要的就是分为开国勋贵和靖难勋贵,开国勋贵经历胡惟庸、蓝玉两案后已经元气大伤,现在主导勋贵主流的是那些靖难勋贵。

李云天清楚宣德帝的心思,故而特意从那些开国世袭军官中挑选跟随他出征的将领,准备提携和扶植开国勋贵,以与靖难勋贵相对抗。

“王彬来了没?”等那几名年轻武官落座后,李云天环视了一眼现场,不由得看向了李大牛。

“大人恕罪,下官来晚了。”他的话音刚落,一名身穿便装、风度翩翩的年轻男子就快步走进了大堂,连声向李云天拱手谢罪。

“你没来晚,还有一刻钟才是集合的时间。”李云天见那名便装男子额头上满是汗水,知道他是急匆匆赶来的,里面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于是指了一旁的座位,笑着说道。

便装男子这才松了一口气,向在座的众人拱了一下手,在左侧的座位处落座,掏出手绢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诸位,从此咱们就坐在一条船上了,希望诸位与本官同心协力,一起平定交趾叛乱,为皇上分忧,为大明百姓谋福。”随着王彬的到来,此次出征交趾的将领们已经悉数到齐,李云天面色一整,沉声说道。

“齐心协力,忠君报国!”现场众人闻言,不约而同地向李云天一拱手,齐声说道。

“骁武军的军制与都督府不同,本官希望大家在抵达交趾以前能尽快熟悉。”李云天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下达了命令。

“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尽快明晓骁武军军制。”王简向李云天微微一躬身,代表梁少杰和王彬等人应承了下来。

其实,王简早已经对骁武军的军制了如指掌,自从李云天成立骁武军他就密切关注,如果不是他在京畿都督府有军职,那么一定会加入到骁武军中去,在他看来骁武军的军制才是未来大明军队的发展方向,屯兵制的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

“王仪宾,你是进士出身,博才多学,精于谋略,骁武军的作战皆由参谋部负责制定,本官觉得参谋部挺适合你,不知你可想进入里面做事?”李云天闻言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正襟危坐的王彬身上。

“大人过奖了,大人是翰林侍读,下官在大人面前岂敢提‘博学多才、精于谋略’八个字。”王彬连忙起身,毕恭毕敬地冲着李云天拱手说道,“大人知人善任,下官一定竭尽全力办好差事,不辜负大人的厚望。”

李云天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笑意,向王彬压了压手示意其落座,心中对王彬颇为期待。

王彬是永乐末年甲辰科的两榜进士,名次位列二甲中部,本可以像李云天一样考庶吉士,并且进入京城各大部院衙门历练,有着不可限量的仕途。

可惜的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使得王彬彻底与仕途隔绝,那就是他娶了京城隆庆郡王的女儿,成为了隆庆郡王府的仪宾,自此远离了仕途。

不仅王彬的仕途因为娶了隆庆郡王而完结,就是他的亲属也不得考科举为官。

这与明朝皇室的一条祖制有关,那就是驸马和仪宾必须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家中选取,而且被选中的人家中近亲不能再出仕为官,即使已经做着官的也得退休回家。

据《明世宗实录》记载:至弘治十三年三法司遂以入问刑条例中,沿袭至今,遂为定例。以故诗礼世家、衣冠世胄,俱不愿与王家结亲,惟闾井白丁扳援宗戚,转相诱引。累朝以不许王亲除授京职,盖亦防闲之道宜然。

原来,之所以制定这条看起来非常奇怪的规矩,是为了不让王公贵族及大小官员借这着皇家姻亲的身份为非作歹,危害政权。

虽然这是一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