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魂-第1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不占而避之者六:一曰土地广大,人民富众;二曰上爱其下,惠施流布;三曰赏信刑察,发必得时;四曰陈功居列,任贤使能;五曰师徒之众,兵甲之精;六曰四邻之助,大国之援。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武侯问曰:“吾欲观敌之外以知其内,察其进以知其止,以定胜负,可得闻乎?”

起对曰:“敌人之来,荡荡无虑,旌旗烦乱,人马数顾,一可击十,必使无措。诸侯未会,君臣未知,沟垒未成,禁令未施,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殆。”

武侯问敌可击之道。

起对曰:“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敌人远来新至,行列未定可击,既食未设备可击,奔走可击,勤劳可击,未得地利可击,失时不从可击,旌旗乱动可击,涉长道后行未息可击,涉水半渡可击,险道狭路可击,陈数移动可击,将离士可击,必怖可击。凡若此者,选锐冲之,分兵继之,急击勿疑。”

这时,只见宋克金接着说道:“《吴子》兵法的料敌第二至此结束,下面我把这一章节通俗地讲一遍它的意思。”

魏武侯对吴起说:“现在秦国威胁着我国的西面,楚国像衣带一样地横阻在我国的南面,赵国正对着我国的北面,齐国逼近我国的东面,燕国绝断着我国的后面,韩国据守在我国的当面。在六国军队的四而包围下,形势对我国极为不利,我为此担忧,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说:“安定国家的办法,预有戒备最重要。现在您已经起来,大概可以远离战祸了。我请求谈一谈六国各个方面的情况:齐国的军队阵势,兵力部署集中但不坚固;秦国军队的阵势,兵力部署分散但能各自为战;楚国军队的阵势,兵力部署严整但不能持久作战;燕国军队的阵势,兵力部署利于坚守但不善于机动作战;韩国和赵国军队的阵势,兵力部署整齐划一但不实用于战。

齐国人性格刚强,国家富饶,君臣骄横奢侈,轻视民众,政令松驰,俸禄不均,齐军阵中人心不齐,前阵兵力强,后阵兵力弱,所以齐阵虽然兵力集中但不坚固。攻击齐阵的战法,必须兵分三路,以两路侧击其左、右翼,一路乘势尾击,它的阵势便可以攻破。秦国人性格倔强,国家地形险要,政令严厉,赏罚有信,士卒临战不退让,都有战斗的决心,所以秦阵虽然兵力部署分散但能各自为战。攻击秦阵的战法,必须先以利引诱,使其士卒贪图得利而离开指挥他们的将领,尔后乘其阵势混乱之际,攻击分散的队伍,并设置伏兵,待机袭击,他们的将领也可以擒获。楚国人性情柔弱,国家土地广阔,政令紊乱,民众疲困,所以楚阵兵力部署严整但不能持久作战。攻击楚阵的战法,袭击和扰乱它的驻地,先挫其士气。尔后以小部队突然进攻,迅速撤退,消耗和疲劳它,不必与它对阵交战,楚军就可以打败。燕国人性格朴实,民众谨慎,好勇力重义,军队作战很少运用谋作,所以燕阵虽然兵力部署利于坚守但不善于机动作战。攻击燕阵的战法,与燕军接触后就胁迫它,袭扰一下就迅速远离它,奔袭它的后方,使它的将领疑惑,士卒恐惧,严密防守我车骑机动时所必经的道路,燕军的将领就可以被我俘获。韩国和赵国地处中原,人性温和,国家政令平稳,民众疲困于战争,厌烦打仗,轻视将领,鄙薄爵禄,士卒没有决死拼斗的意志,所以韩阵和赵阵虽然兵力部署整齐划一但不实用于作战。攻击韩阵、赵阵的战法,必须摆开阵势压制它,如其兵力众多前来就抗住它,若其退却就追击它,以此疲劳它的军队。这就是六国的概略形势。

然而,在魏国的内部,必定有像猛虎那样的勇士,力气大得能把鼎轻松地举起来的,腿脚轻捷跑起来能追赶上战马的,拔敌军旗斩杀敌将的,一定有这样的能干人才。像这样的人,选拔出来分别使用,爱惜和器重他们,这就是全军的命脉。凡是擅长使用各种兵器,身强力壮动作敏捷、立志杀敌的人,必须给他们加官晋级,这样就可以夺取战争的胜利。还要厚待他们的父母妻儿,激励他们立功受奖,使他们害怕受到惩罚,这些都是能坚守阵势的人,可以与敌军持久作战。能够审慎地料理到这些问题,便可以攻击成倍的敌人。”

魏武侯说:“你讲得好!”

吴起说:“通常判断敌情,不必占卜便可以与敌交战的有八种情况:一是敌军在狂风严寒的天气长途行军,昼夜兼程,还要砍木造筏渡河,不顾部队的艰难困苦;二是在盛夏炎热的天气,休息与行动没有节制,驱使部队长途行军,硬要其走很远的路程;三是在敌军长期留驻在外,粮食已经吃完,百姓怨恨和愤慨,怪异的谣言不断发生,将领制止不住的情况下;四是军需物资已经耗尽,柴草饲料已经很少,天气又多阴雨,更没地方去掠夺;五是敌军兵力不多,水土不服,人马患有疫病,四邻的救兵不来;六是长途跋涉已经很晚,士卒疲劳恐惧,又困乏又饥饿,纷纷解甲休息;七是敌军将吏没有威信,军心动摇,三军数次遭到惊恐,又没有援助;八是阵势没有摆好,宿营尚未完毕,爬山越险的,有的荫蔽,有的暴露。凡是遇到像这些情况,都可以向敌人攻击,不要有任何迟疑。

不必占卜便应避免与敌交战的六种情况:一是敌国土地广大,人民富裕人口众多;二是国君将吏爱护民众和士卒,普遍地施加恩惠;三是赏罚分明,处理及时得当;四是按战功的大小排列爵位,任用有贤德和有才能的人;五是敌军兵力众多,武器装备精良;六是有四周邻国的帮助,有诸侯大国的支援。凡是在这些方面不如敌军,就应避免与它交战,不要有任何犹疑。这就是说,看到可以取胜就发起进攻,知道难以打败敌人就撤退。”

魏武侯问道:“我想通过观察敌军的外部情况,便能了解它内部的虚实,观察它的行动便可以知道它的企图,以便判定作战的胜负,可有什么方法讲给我听听吗?”

吴起回答说:“敌军的到来,稀稀拉拉,毫无顾忌,军旗凌乱,人马左顾右盼,对这样的军队可以一击十,必须打它个措手不及。诸侯没有会合,君臣之间不和睦,作战的工事没有修好,军令没有宣布施行,三军闹哄哄,要前进不能前进,想后退又不敢后退,对这样的军队可以半击倍,百战不败。”

魏武侯问判断敌军必定可以攻击的方法。

吴起回答说:“用兵必须审察敌军的虚实,尔后攻击它的薄弱要害之处。敌军远来刚到,战斗队形未展开,可以攻击;饭已经吃完,但没有防备,可以攻击;部队慌乱奔走,可以攻击;疲劳过度,可以攻击;敌军所处地形不利,可以攻击;天时不顺,可以攻击;军旗紊乱,可以攻击;经长途行军,后续部队未得休息,可以攻击;敌军阵势频繁移动,可以攻击;将领脱离士卒,可以攻击;军心动摇恐惧,可以攻击。凡是遇到这些情况,就应选派精锐部队发起冲击,尔后再分别派遣后续部队进入战斗,急速攻击,不要迟疑。”

治兵第三

武侯问曰:“进兵之道何先?”

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

曰:“何谓也?”

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战。明知险易,则地轻马;刍秣以时,则马轻车;膏锏有余,则车轻人;锋锐甲坚,则人轻战。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审能达此,胜之主也。”

武侯问曰:“兵何以为胜?”

起对曰:“以治为胜。”

又问曰:“不在众寡?”

对曰:“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住,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吴子曰:“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此三者,所以任其上令。任其上令,则治之所由生也。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上令既废,以居则乱,以战则败。”

吴子曰:“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吴子曰:“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每变皆习,乃授其兵。是为将事。”

吴子曰:“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乡里相比,什伍相保。一鼓整兵,二鼓习陈,三鼓趋食,四鼓严办,五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后举旗。”

武侯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

起对曰:“无当天灶,无当龙头。天灶者,大谷之口。龙头者,大山之端。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将战之时,审侯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陈以待之。”

武侯问曰:“凡畜卒骑,岂有方乎?”

起对曰:“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庑。刻剔毛鬣,谨落四下。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驰逐,闲其进止。人马相亲,然后可使。车骑之具,鞍、勒、衔、辔,必令完坚。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无劳马。常令有余,备敌覆我。能明此者,横行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