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最强日本史-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耍缓蠓鲋舱诿琅ū苣眩币彩乔敖憷寤缘牡艿芤迩镂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苦命的将军兄弟
那位前将军足利义辉,就是名字里的“义”字公开售价五十两黄金的那位仁兄,已经死了,是被乱刀砍死的。策划这起凶杀案的是当时控制近畿(今近畿地区)的三好一族以及在战国三枭雄中排行第三的松永久秀。
义辉其实是个非常可怜的将军,他这一辈子,作为征夷大将军,只能蹲在二条御所里如同傀儡一般,一生不过二十多年。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努力地摆脱幕府风雨飘摇的困境,摆脱自己傀儡的现状,想重新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能够掌控全日本的幕府。
为此,他还学了一门技术剑道,并很理想化地认定,只有学了剑道才能变强,只有变强才能恢复幕府的尊威。但是,剑道只能让他一个人变强,对于幕府的振兴却起不到丝毫作用。
永禄八年(1565年),三好一族以及松永久秀拥立足利义荣为十四代将军,并率兵攻打二条御所。前面我们说过,将军家的除了几个拿破枪的护卫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军事力量了,所以当义辉看到蜂拥而至的三好军时,便已经做好了最后的觉悟。
他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宝刀一把一把地插在木质的地板上,等待着敌人的攻来。不多久,三好军便杀入了御所,义辉拔起一把刀便砍杀过去,一把刀砍钝了便立马丢弃,然后再拔一把,就这样砍一顿人换一把刀,估计平时学剑道的时候比较认真,所以一时间还真没人能近得了他的身。
不过对方也很快想出了一个缺德的办法:一个人将御所的纸质拉门(障子)拆了下来,然后另一拨人拿着长枪对着义辉的下三路就是一顿猛扎,躲避不及的义辉终被扎到了一枪,当场倒地,接着拿着拉门的家伙便把拉门往他身上一盖,其他人再拿起家伙对着拉门便是一顿猛刺,义辉就这样死在了这拉门之下。
三好家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正在庙里当和尚的足利义秋(义辉的弟弟)也给干掉算了!
不过当时义秋同学已经出家,并以近卫家养子的身份担任了一乘院门迹,也就是住持方丈,同时还是兴福寺别当的下一任继承人。如果把这孩子给砍了,等于是和整个公家势力为敌,和公家为敌就是和天皇为敌,和天皇为敌就是……所以那伙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将寺庙大门给堵死,不让义秋出来,打算将他幽禁到老。
幸好当时幕府的家臣细川藤孝等人冒死将义秋带出,辗转数地,逃到了越前的朝仓家,并希望朝仓家能够帮助义秋重新返回御所,继承自己哥哥的地位。朝仓家并没有明确地拒绝,也没有任何响应的举动,只是每天给义秋那一伙人送饭,管饱。
看出了朝仓家不愿意蹚这趟浑水之后,幕府的旧臣们决定再换一家投靠。不过义秋好歹也是将军他弟,也是有尊严的,怎么能跟普通浪人一般屡屡跳槽呢?所以对于新的投靠场所的选择,是必须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的。
就在他们慎重地进行选择之时,朝仓家的一个家臣说道:“为何不去投靠尾张的织田信长呢?他最近占领了美浓,提出“天下布武”,或许有意帮助义秋公也说不定啊。”
义秋一伙犹豫了,毕竟大家年纪都不小,都听说过尾张大傻瓜这个外号的。
那位家臣又表示,信长其实并不傻,只是行为和常人不太一样罢了,将来必能成大事,而且他现在确实有上洛的意愿。如果义秋真的想去的话,他本人愿意牵线搭桥通路子。
大家想了想,表示同意,毕竟,有人肯上洛总比在这混吃等死强。
没几天,结果就出来了:信长表示愿意接纳义秋他们,并答应早日上洛,恢复将军的地位。
大家都很高兴,于是便立刻从朝仓家跑到了美浓,而那位帮了大忙的朝仓家臣,也通过这次机会投靠了信长,他的名字叫做明智光秀。


足利义昭继位
现在的信长有钱(尾张是著名商业区)、有粮(美浓是著名产粮区)、有兵(有钱有粮还怕没人给你卖命),还有大义名分(足利义秋),此时不上洛,还等菜花黄?
对于信长的这次上洛,几乎所有的史书中都用了一个词:闪电式。从他起兵美浓开始,很快就征服了南近江的六角家,而松永久秀则闻风而降,动作非常利索,仅一个月不到,信长便占领了京城。
成功上洛的信长,下达的第一个命令是:不准士兵滋扰百姓,如有违反,一律砍头。
这道命令震动了整个日本,因为根据惯例,每每上洛成功,诸侯也好亲王也好,总会让手下去“尽情”两到三天,“放松”一下,也算是一种慰劳,比如平安末期的名将木曾义仲便是如此。这种潜规则式的恶习一直伴随着日本这个民族很长时间,即便是几百年后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旧日本军的很多所作所为还带有这种“慰劳”、“放松”的影子。
下完命令之后,便是传说中的走程序了。
永禄十一年(1568年)秋,在织田信长和浅井长政的拥戴警卫下,足利义秋正式上洛,就任正一位征夷大将军,并且改名为足利义昭。
再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这首功,自然要归织田信长所有。事实上新将军义昭本人,对他是千恩万谢,甚至当面背后都称之其为父。所以,义昭决定:把信长召来,我要亲自奖赏。
信长来了之后,义昭开门见山:“你这次奉我上洛,功劳着实非凡,想要什么官?”
信长摇了摇头:“我拥戴将军不是为了做官。”
义昭见信长不答,以为是他在装矜持,便直接提出:“做副将军如何?”
信长又摇了摇头:“真的不必了。”
见对方高风亮节,义昭甚为感动,干脆别来虚的,弄点皮实的吧:“你要日本哪儿的领地?我给你。”
这话一出,信长傻了,盯着义昭直看。
义昭很快也反应了过来:“哦,对啊,我想起来了,我自己也没领地啊。”
那么,信长大哥你到底要啥呢?开个口吧,只要能办到咱就去办呗。
“既然如此,那就把大津和堺的管理名义权给我吧。”
大津和堺也就是今天日本三重县的松阪市的大津以及大阪府那圈,在战国时代,那是日本第一的商业繁华地区,从欧洲来的各种新奇东西,包括铁炮在内,大量地集中在那里。而且最关键的是,那里储备了大量的黄金和粮食。掌握了堺和大津,就等于拥有了经济命脉。
义昭自己没有领地,这两块地方自然也不归他管,甚至不归武士管,那里本是商业区,那些大商人有了钱有了武器之后,便自己招兵形成了一股自卫自治的力量,谁都无法插足,可谓油盐不进。新将军即便点头,信长估计也难以着手,义昭疑惑地看着信长,点头表示答应了:
“那好吧,那里就归你管。”
有了将军的命令,信长立刻派人出使堺,言辞非常开门见山:“要么降,要么死。”接着还规定了各大商人需要上贡给他的金钱数量。大商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最终认定自己手下的打手们是抗不过信长的正规军的,所以选择了顺从。
经济特区到手之后,信长觉得再留在京城也没啥意思,便率军回了岐阜。于是,足利义昭作为第十五代室町幕府的将军,在织田信长的帮助下,重新恢复了已经失去数百年权威的幕府政权,整个日本又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才怪。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将军的十六条军规
信长临走之前,给足利义昭留下了一份文书,文书的名字叫做“殿中御掟九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将军的九条工作纪律,随即又增加了七条,变成十六条。这十六条纪律里,包括了以下内容:
1。领地内(山城国,即御所所在的那一片地)的惣番校ㄅ┐宓淖灾巫橹粤烀翊淼纳矸莅镏熘鞴芾砟谡┎痪铝睿蛔妓嬉庾叨
2。幕府的家臣或者直参的家臣如果要去御所的话,必须先行请示信长,未经允许不准靠近御所;
3。一切诉讼、案件、内务,不由奉行(奉行由织田家家臣担任)经手则将军不能接手;
4。禁止直接向将军申诉;
5。石山本愿寺(净土宗)的僧侣、僧官以及阴阳师等禁止进入御所;
6。其他大名若和将军有书信来往,则书信必须事先给信长阅读;
7.将军的家臣如果表现突出,则须奖赏,奖赏事宜由信长处理;
8。天下政事都交给信长处理,即便没有将军的御令,信长也能对任何人进行成败(处理、处罚);
简单说来就这么一句话:从今天开始,你(将军)的就是我(信长)的,我的也是我的。
面对这种待遇,义昭感到不过分那也不太可能。不过他很快发现,除了能感到过分之外,他无能为力,甚至连牢骚都不能发信长将他的近侍全都换成了自己不认识的新人,这些新人尽管不认识义昭,但是他们全都认识信长。
政务上监视也就算了,连私生活都暴露在了信长的眼皮子底下。
某日,京奉行在问候过义昭之后,说道:“将军近日来又招了不少侧室,这样不太好吧?”
义昭很不满,老子找小老婆跟你有关吗?已经是傀儡了,还不让当男人了?于是他很不客气地将话给顶了回去,并且示意京奉行如果没事,就赶快回家,该干啥干啥去。
不想那位奉行丝毫不为所动:“将军如果一味地奢侈糜烂下去,那就有损武家的威名了,而且,最近的财政也不太宽裕……所以,将军大人的有些要求,实在不能满足了。”
这个“有些要求”,特指遣散费。说实话,义昭的生活预算并不太多,但他喜新厌旧,讨了新的,就不要旧的了,于是便想把旧的小老婆给遣散了。可是你平白无故地把自己老婆给赶出去,就算是小的,那也得表示表示吧?这就需要一笔数目相当的遣散费。这笔遣散费,以前一直可以从信长那里要到,可现如今信长明确表示:不再给遣散费,你家里老婆塞满了还是这点死预算,穷死了也不管。
义昭拿信长没办法,赚不来钱也抢不到钱,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