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勋说红楼梦(全文阅读)-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他只有十三岁,而且这些女孩子的事情都还没有发生,所以他不知道每首诗在讲什么。他就把抽屉一一关起来了,带他去看的警幻仙姑说,你真是蠢物,冥顽不灵,不能领悟,都给你看诗了,你却不懂。

  人的一生,不到最后的终结,永远不知道它的结局。《红楼梦》一开始就把结局都告诉你,让你看着每一个人如何一步步走到他的结局去。大家可以想想看,哪有一部小说一开始就把结局先告诉你。结局告诉你了,你还想看下去吗?也许人生不是一个结局,人生是点点滴滴、一分一秒的过程累积起来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也许到最后一天,还是搞不清楚自己这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看一生的荒唐、荒谬,错综复杂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纠缠,其实是讲不清楚的。《红楼梦》让我们知道,结局本来就是假的,是我们自己虚拟的一个结局。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坏,什么叫做命好,什么叫做命坏,大概也都很难确定。

  最像镜子的小说

  《红楼梦》我们可以一直读下去,在不同的年龄读它。因为《红楼梦》呈现的是一个人生的现象,它让你看到这些人经历的各种状态,这里牵涉到作者本身难得的包容心,以及他对生命态度的超越感。

  假如我们眼前发生了一件事情,有朋友在谈这个事情,转述这个事情的时候,你就知道他喜欢谁,不喜欢谁,他赞成谁,不赞成谁,我们称之为主观。在文学里面有〃全知观点〃,就是有超越感,不成为小说里面任何一个角色。我们没有个别的爱恨,是在一个更高的、超越的环境里面把这些人呈现出来。就像镜子一样,镜子本身没有选择,也没有爱恨,你走近镜子,镜子完全呈现你的状态,是一个全然客观的状态。但是人很难做到像镜子,这种全知的超越感其实非常难把握。我读过的古今中外的小说中,最像镜子的小说就是《红楼梦》。


第8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5) 

  林黛玉的哭泣、薛宝钗的周到、王熙凤的精明,都只是在呈现而已,作者没有说他喜欢谁,不喜欢谁。

  随着年龄的变化,你会喜欢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段会注意不同的人。大概第一次读《红楼梦》注意力多半是在宝玉和黛玉身上,看到这对男女的纠缠。我们那个时候大概也是十二三岁,不明白为什么每天少年男女两个人要挤在一堆,一下课以后还要赶快写一封信,然后又赶快跑到对方家门口丢进去,我们无法解释这个东西。林黛玉和贾宝玉就是这样的。其实他们就住在大观园里面,走两步路就能在一起,可是他们老是觉得那两步路就是分离。这种分离永远是一种忧伤。所以在《红楼梦》当中,这条主线会构成一个神话的议题。

  第二次看的时候,你会发现王熙凤这个角色写得极好。她十七岁就那么能干,嫁到贾家做儿媳妇时那种小心翼翼的状况,以及得到贾母的疼爱,有贾母撑腰,她可以管三百口人,行事利落漂亮。她的丈夫其实很窝囊,没事就在外面搞个小太太,王熙凤还要替他去收拾烂摊子。这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成了贾府里的女强人。王熙凤有时候会是一个厉害到让你害怕的角色;但有时候她又比谁都会撒娇,她懂得怎么让别人疼她,常常惹得贾母还来安慰她。

  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教书,主讲《红楼梦》。他说每一年教完有一个考试,要大家在十二金钗里面选他们最喜欢的角色,他说连续几年排在第一名的都是王熙凤,绝对不是林黛玉。我想大家可以理解,今天,尤其是美国学生,哪里会喜欢一个天天哭的女孩子?可是王熙凤不同,用今天的语言来讲,她就是企业里的女强人,她管着三百人,比我们今天管一个企业还要难。那三百个人分属不同的阶层,勾心斗角、错综复杂,她全要摆平。而且这个大家族的钱,进账越来越少,出账越来越多。所以她要把钱挪来挪去地放高利贷,你可以看到她厉害到什么程度。大家不要忘记,她当时只有十七岁到二十岁。

  八十回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没有写完的一本书。一个好的作品,完不完成,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很多音乐家最好的交响曲也不见得是完成的,很多的绘画不见得是完成的。这个小说也是没有完成的,其实就是写到他要走时就走了,小说没有完,时间没有完,人生没有完。我们永远不知道生命中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所以续写红楼的人都是因为读了《红楼梦》以后觉得很不过瘾。后面到底怎么回事?贾宝玉到底最后娶了谁?就一定要想办法去弄来弄去的。高鹗和程伟元补写的后四十回在乾隆年间变成了大家最接受的一个〃结局本〃。


第9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6) 

  如果大家看一下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张爱玲对高鹗是毫不留情的。她说《红楼梦》读到八十一回,她就不想读了。的确八十回以前和八十回以后的写法非常不一样。举最明显的例子,八十回以前林黛玉这么重要的一个女性,她出场的时候,没有描绘她身上穿什么衣服、戴什么东西。林黛玉像梦一样,忽然来了,忽然走了,有点像我们说来如春梦、去似朝云的感觉。八十回以后,对林黛玉有衣服的描绘,有脸上五官的描绘。这是非常大的不同。王熙凤一出来作者不惜重墨描写她身上的衣服,因为她是现世里的人。可是林黛玉像是一个从天上下来跟大家玩了一场又走掉的女孩子。等她走了,你忽然记得有她,可是你想不起她是什么样子,她的美像月光一样,不着痕迹,是船过水无痕的感觉。林黛玉的存在,是一种心灵的存在,不是物体性的存在,可是读到八十一回,你忽然发现林黛玉的衣服有颜色了,身上佩了什么东西也有交代,显然作者的层次比前一个作者低了很多。这是张爱玲对后面补的部分如此批评的原因。可是很多人还是觉得在古典小说当中,能够让林黛玉死去,而让薛宝钗和贾宝玉结婚,这边是婚礼的音乐,那边是焚稿断痴情的林黛玉的死亡,这种悲剧性跟喜剧性的对比是写得好的。

  《红楼梦》最后的结局到底是什么,谁都不知道。很多人认为最后跟贾宝玉结婚的是史湘云,而不是薛宝钗,因为有一回的回目里面说〃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史湘云有一个金的麒麟,金玉良缘是在讲贾宝玉口中含的那块玉,跟史湘云身上配的金麒麟,他们最后结婚,叫做金玉良缘。〃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白首〃,这里是指夫妻白头偕老。这又掉到红学的考证里了,谁也不知道真正的结局是什么。

  如果作者要写的是自己一生的梦幻,繁华根本是一场梦,他或许根本不在意结局。他只是告诉你,在所有的生命中,权力、财富、爱情,全部是一场空。他要告诉你,知道是空,你还是执著。知道归知道,执著归执著。《红楼梦》的迷人就在这里,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执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我常常跟很多朋友说起,大学的时候带着《金刚经》上山去庙里,住在狮头山的海会庵读《金刚经》。读了几天,觉得自己定力很够。忽然听到山下卖猪血膏,就狂奔下去大吃一顿。我想《红楼梦》常常让你啼笑皆非,是你忽然发现生命中的修行跟执著、痴迷是纠结在一起的。作者要讲的荒唐跟荒谬,交错在人生啼笑皆非的感觉中。好的小说家都是如此,如果不是如此,就是宗教家或者哲学家了。文学家在领悟的同时,都有很大的执迷。这本书好像要破除执迷,它一直在讲〃警幻仙姑〃,警告你,一切都是空幻的,可是无论怎么〃警幻〃还是执著,这就是红尘之楼的一场大梦吧。


第10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7) 

  刚才在谈到作者部分,我避开重点,我觉得红学的考证到现在没有真正的结论。《红楼梦》真正的作者是不是曹雪芹还有争议,不要让这个问题干扰我们,直接进入文本,去读一个曾经活过,曾经在人生中经历过这么多事件的一个人留给我们看的人生。所以如果避开考证,我不那么在意他是不是曹雪芹。我觉得只要曾经有这样一个人,跟我们一样在人生里活过,他回头去看自己一生的点点滴滴,当他有一天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时候,是他写这本小说写到一半,忽然感叹说:我这一生,真是〃满纸荒唐言〃,讲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跟考试做官、跟所有的现实都无关的东西。〃荒唐〃两个字,是他觉得回看自己的一生,没有做过什么正经的事情,写下来的也都不是什么正经的事情,不是伟大的东西。这两句话,可以用在所有的文学里,也可以用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日记发表,相信都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好的文学是真实的人生,不是一定有道理可讲。任何人的一生,像镜子一样地呈现,都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吧?

  〃还〃的哲学让人超越

  〃都云作者痴〃,〃痴〃这个字,一个生病的〃病〃里面一个知识的〃知〃,(繁体字里面是一个怀疑的〃疑〃),这个字是中国美学里最重要的一个字之一。这个字有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解释,我们讲〃白痴〃、〃痴呆〃,是不好的意思,智力受障碍的叫做〃白痴〃;可是我们说这个人〃痴情〃,就是另外一个意义了。这个〃痴〃字在美学上是说:理智逻辑无法解释的现象,就是痴。人生没有这个〃痴〃,也就无情,生命里执迷的东西,没有办法解释的〃爱〃,就是痴。

  《红楼梦》在写这个〃痴〃字。林黛玉一直哭,没有办法解释,如果你家里面有一个女儿是这样子,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子,没事就哭,你大概烦死了,你会找心理医生说她是忧郁症之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