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随内心:乔布斯,从每一次失利开始-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学会怎么研究火箭。”丽莎 ·麦肯齐调侃道。丽莎于 1987年加入皮克斯市场部。作为市场部经理,她需要带着 3位聪明过人的博士在身边,随时应付这难搞的机器。她试着让这些工程师藏在幕后,就像《绿野仙踪》(Wizard of Oz)中的巫师总是隐居在自己的小屋里一样。尽管使出重重招数,这种计算机仍然买者寥寥。皮克斯向顶尖的医院赠送了 10台机器,还派市场部代表参加医生行业大会,但种种努力都收效甚微。医疗从业人士对花高价购买科技产品仍然很谨慎。迪士尼是皮克斯最大的客户,他们花了数千万美元购买了几十台机器,打造二维涂色系统。在电影《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中,动画师们第一次运用新技术给角色涂色。还有一些机器卖给了资金雄厚的学术研究机构以及美国政府的情报部门,他们一向都希望能紧跟科技潮流。但这样的市场还不够。 1988年年初,皮克斯只卖出了 120台电脑。“皮克斯刚起步时,想找到赢利的业务确实很费劲。”帕姆 ·克尔温(Pam Kerwin)回忆道。她当年来到皮克斯做销售主管,她觉得史蒂夫把销售人员派往全美各地是“有勇无谋”,是“灾难性的举动”。史蒂夫在销售部门投入大量资金,但买主依然屈指可数,而且都是预料之中的几类人:教授和特工。皮克斯已经雇用了 120个员工,每年要烧掉 1 000万美元的费用,这些钱都付诸东流,而且公司也债台高筑。令人吃惊的是,史蒂夫从来没有给过皮克斯现金,连 1美元都没有。他只是跑到银行,为公司开设信贷额度。史蒂夫的财务顾问苏珊 ·巴恩斯支持这一做法,她觉得既然银行同意了贷款,就说明皮克斯是真正的企业,而不是某个富翁业余的“兴趣爱好”。对于银行来说,这笔生意很值,但对于史蒂夫和皮克斯来说并非如此。银行没有什么可以损失的,因为这些信贷额度有史蒂夫数千万美元的债券作担保。与此同时,皮克斯第一周向员工发薪水时就开始负债,以后每周债务都越滚越多。不久以后,皮克斯的收益连不断膨胀的银行贷款利息都付不起了。皮克斯公司在科技和艺术上成功了,但在财务上却陷入了一场灾难。“从一开始我们就背上了债务,”帕姆 ·克尔温回忆道,“那样是没法
经营公司的,皮克斯公司没有那种有经商头脑的人。”埃德温慷慨热心,是个聪明过人的工程师,但他不是出色的商人,也不是出色的谈判者,他是个与世无争的老好人。“他真的很可爱,什么事情都会点头同意。”帕姆 ·克尔温说道。皮克斯内部流传这么一个笑话,有一次,公司有个人想让埃德温签字同意购买一艘价值 25万美元的帆船,埃德温很顺从地就签字了。埃德温耳根子软,但史蒂夫可不是。每当皮克斯缺钱时,埃德温和阿尔维就得去找史蒂夫,请他去银行再贷点款。不久以后,史蒂夫要求这两位创始人交回所有的公司股票,然后才肯继续资助皮克斯。一开始,埃德温和阿尔维还持有 4%的公司股票,到最后两个人一股都没有了。这种做法很残酷,把这两个人贬为普通员工也的确没有必要。埃德温和阿尔维接受了这样的交易。即使无法赚到实实在在的钱,但长期以来的梦想和对同事的承诺仍然激励着他们前进。他们犹豫过要不要寻求史蒂夫的资金援助。皮克斯的员工也试着四处筹资。丽莎 ·麦肯齐回忆道,皮克斯的员工向 Sun的同行免费借过昂贵的机器,因为皮克斯已经没有现金了。没有 Sun的机器,皮克斯的电脑就没法运作,但是他们根本买不起机器。皮克斯不断亏钱时,史蒂夫也多次说过要解散约翰 ·拉塞特的动画制作团队,因为这个小组给公司造成了不必要的亏损。虽然只占了 120个员工中的 5个,但是这个团队就没有赚过钱。没人愿意付钱看他们制作的短片。约翰坚决不妥协。自从参加 1988年国际计算机图形和交互技术大会起,他就想制作一部电影短片《锡铁小兵》(Tin Toy)。短片讲的是一个小击鼓手玩具在婴儿的房间里走来走去,这个婴儿喜怒无常,难以捉摸,房间里还散落着其他玩具。为了改变史蒂夫长期以来的看法,约翰运用了好莱坞里常常采用的故事板技术。约翰绘制了约 100张草图,然后把它们拍成 5分钟左右的短片。史蒂夫看着这些草图,约翰则在一旁激动地讲着故事情节。约翰真是个出色的演员,尽管史蒂夫极不情愿,但在看了约翰的表演之后,他同意了他的计划。约翰快马加鞭连夜赶工,还是没有在大会开幕之前把影片赶出来。但他们还是展出了这部半成品,只是故事在接近高潮时戛然而止,跳出几个字“未完待续”。这一次,皮克斯的作品又成了焦点。这部电影中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剧中对婴儿的塑造。在计算机动画中,人是最难塑造的。刻画其他角色,比如玩具,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这些角色的外形本来就是塑料等材料,简单而粗糙,人造的痕迹重。而塑造人物角色就是另外一码事了。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复杂多变,对细节的要求高,而且还要自然生动。《锡铁小兵》直到 1988年 11月才制作完成。已经太晚了,那时已经接近年尾,如果他们想参加下一年奥斯卡奖评选 ;必须在影院连续放映 5天。幸运的是,电影制片人拉尔夫 ·古根海姆动用了家族关系,最终才让影片得以上映。在次年 4月举办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锡铁小兵》荣膺最佳动画短片奖。对约翰 ·拉塞特、阿尔维、埃德温以及拉尔夫 ·古根海姆来说,这是巨大的胜利,对于计算机动画而言,无论是在艺术水平还是制作技术上,这都是突破性的事件。然而对于史蒂夫 ·乔布斯来说,这是 1989年唯一的好消息。

? 
第三章 危机
在电影界,史蒂夫还是新手,可他无疑带着极大的娱乐精神和好莱坞剧团经理特有的浮夸和狂妄来演绎另一重身份 —硅谷企业家。伴随新产品的发布,他会刻意制造话题,别人眼中了无生趣的东西 —一堆电子硬件,在他高明的运作下立刻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8年 10月, NeXT新电脑上市之前,他就成功地引发了媒体狂热的关注。盛大的发布会定在旧金山戴维斯交响乐厅举行,此前史蒂夫同意让《新闻周刊》记者追踪揭幕倒计时几天里发生的幕后故事。《商业周刊》的凯蒂 ·哈夫纳也希望能独家报道这一事件,写一篇视角独特的纪实性文章,史蒂夫答应了。可当《商业周刊》的死对头《财富》杂志提出同样的请求时,史蒂夫又像以往一样无所顾忌,答应《财富》的记者“独家”探访此次发布。这种安排仿佛史蒂夫就是全天下最优秀的单身男士,他把 3位魅力十足的女士在同一时间约到了同一家餐厅,吩咐餐厅总管把她们安排到不同的桌子,这样他可以在 3位女士之间穿梭自如。他似乎就是知道,即使这 3名女士最终都会识破他的伎俩,但还是会无可救药地争风吃醋。在纽约的《财富》杂志社,十几位编辑激动地讨论着他们的“独家”报道,商量着要用多少篇幅报道这一重大事件。这场注定毫无意义的争论突然被打断,一位高级编辑开口说道:“我本来不该说这些的。”她怯生生地说道。这位编辑的丈夫是《新闻周刊》的主编,她听说了史蒂夫也把“独家报道”许诺给了《新闻周刊》,而且《新闻周刊》也计划好了把它当做封面故事给予特别报道,而且下一期的《新闻周刊》将提前《财富》杂志几天面世,届时杂志的订户都会看到这一头条,人们路过报刊亭也会看到。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全场鸦雀无声。一位编辑若有所悟地笑了,说道:“史蒂夫总是能让大家相信,他给的就是独家消息。 ”尽管这些人发现史蒂夫是在利用自己不可抵挡的魅力摆弄他们,但这些纽约的编辑们也毫不介意。就算史蒂夫不大肆招揽他们,他们也会扑过去为他的复出摇旗呐喊。这个人身上具备的特质:年轻、有活力、有理想、有口才、有娱乐精神、光芒四射、魅力十足,已经成为一篇好报道最完美的素材。在这个行业,领军人物一般都很重要,但都清一色无聊、乏味,所以史蒂夫就更显得更魅力非凡了。史蒂夫在戴维斯交响音乐厅作了 3小时精彩绝伦的演讲,媒体报道也是吹捧声一片。《新闻周刊》上显眼的头条标题写着 —“史蒂夫 ·乔布斯卷土重来”,文章说, NeXT公司的电脑“也许会在几年内成为最激动人心的机器”。《时代》周刊写道,这次是“史上最大肆宣传的新品发布会之一”。 
然而,媒体的骚动掩盖了真实情况:几乎没人会买史蒂夫的产品。在发布会上,史蒂夫宣布产品只会卖给学院和大学。公司的宣传文化衫上写着:为了高等教育的新一代计算机。但这一战略是个致命错误。众所周知, NeXT公司的立方体( Cube)计算机在校园书店里根本卖不出去,而当年麦金塔电脑就是在那里迈出了第一步的。立方体计算机卖得太贵了,零售价高达 6 500美元,如果再加上激光打印机和其他必要配件,总价超过了 1万美元。这样的价格真是高得离谱,尤其是那时候学生只要用1 500美元就能买到合适的电脑。这就好比史蒂夫想把保时捷兜售给学生,但学生真正需要并能支付得起的只是本田思域而已。而另外的出路,比如卖给研究实验室和学术机构的计算机中心也同样困难重重。硅谷的公司像 Sun都免费把机器送给大学,或者以很低的价格卖出。因为他们觉得,那些校园里的计算机天才是新科技最有力的宣传者。校园里流行的东西很快就会成为公司广大客户群采用的新标准。虽然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或者麻省理工学院的赠品要花费几百万美元,但转而就可以用高价把产品卖给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AT&T)和埃克森公司(Exxon),获得数倍的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