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御山河-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之后,终于适应了瀑布的冲击,开始在深潭中练习“太合魔虎拳”。

六天之后,杨纪终于从瀑布的边缘往里面前进了一步。

十天之后,杨纪已经能够在瀑布中坚持一个半时辰……

……

杨纪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挑战者,不停的向瀑布发起冲击。每一次都几乎累得筋疲力尽,血气耗尽,然后爬上潭边浑身通红的休息一会儿,补充体力后,再次冲向深潭。

在这种情况下,杨纪每一天都有进步。他的皮肤和肌肉越来越坚韧,全身的筋骨越来越致密,抗击力能力也越来越强,击出的拳头更加的刚猛有力!

杨纪在水潭之中修练“太合魔虎拳”,开始的时候还不太自然,受到水流的阻力作用,速度也很慢,但后来已经完全不受水流的阻挡,站在潭中,完全能以正常速度击出铁拳,每一击都能掀起千层巨浪。

轰轰轰!

杨纪就像一头疯狂的巨兽一样,在水潭之中凶猛的锻炼,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在杨纪自囚深山,辛苦锻炼的时候,大汉皇朝洪元二十三年,在平川城的第七届的文试也迎来了一个紧张而繁忙的阶段。

“童生试”的考试在第二天就已经完全结束。发出去的考试木牌总共一万零一百二十张,但实际收以的试卷却只有九千八百多张,其他的都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考试的。

而这九千八百多份试卷,又有将近二千七百多份没有答完,留下了不少的空题。这样的情况基本可以确定与“金榜”无望了。

然而即便如此,剩下的七千多份试卷的审阅依然是个繁重的任务。整个平川城的文官全部都陷入了一片繁忙之中。

平川城的府衙大门紧闭,两旁甲士罗列,一副比之往年更加森严的景像。对于关注历年文科举的人来说,今年的文科举处处显着异样。但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更多的人只是一片茫然。

高大恢宏的府衙大殿内,此时烛火通明,已经燃烧了十六日夜。大殿内的试卷堆积如山,每一堆试卷的旁边都有一名全身披挂的甲士看守,严防死守,以免出现任何的差池。

而所有的官员就在这个大殿内繁忙的,夜以继日的挂改试卷……

第六十章 大风!

“千篇一律,千篇一律!……哎,我现在有种看了几千遍《三经》《五典》的感觉!”

日以继夜,改了半个多月的试卷,一名文官终于忍不住以手抵眉,揉揉眉心,一脸头痛的感觉。

《三经》《五典》是上古圣贤的言传,没有人敢不敬。但是连续十几个日日夜夜翻看相同的内容,这个时候就算是再好的东西,也是味同嚼醋,毫无感觉了。

“是啊,我看了七八百份的试卷了,内容都太过刻板。几乎都是誊抄《三经》《五典》上的内容,有些甚至抄都抄错了。”

另一名文官也叹息着附和:

“虽然可以体谅他们年轻,一场童生试也不能要求太高,但是这毕竟不是比的抄书。如此文章又怎么能够脱颖而出。史师那里恐怕要失望了。”

“是啊,是啊!”

“我也有这种感觉!”

……

一群文吏纷纷附和。批改试卷本来就是一份苦差使,朝廷的文试关系重大,即便是再差,再潦草的文章,只要他答完了,所有的文官、文吏都必须认真审阅,以免出现任何的差池和遗漏。

而且这次的事情涉及到“史师”,关系到整个平川县文道的面子,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大家就更加用心了。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平心而论,这次的考生水平不见得差,甚至比往届还要高些。只是无形之中大家的期望高了,所以不知不觉对这些考生的要求也高了许多。

“其实,我这里倒是有个卷子,感觉还不错。文字工整,卷面整洁,字里行间也颇有些灵气。”

就在众人叹气的时候,一名文吏犹豫了一下,突然开口道。

这一开口就像一道电光掠过大殿,立即在众人心中点燃了一团希望的火焰。

“哦?拿来我这里看看!”

一名文官道,立即大步走了过去。其他几名文吏也跟着聚了过去。

每一届的“文科考”其实并没有要求多严格,其目的仅仅是从成千上万的“学子”中选出最优秀的那三个而已。

从这点来说,能不能选出符合的“文童生”从来都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众人真正关心的,是这次选出来的“文童生”能不能能不能让史师满意,能不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史师”出身平川县,到老了告老还乡想在自己出身的地方找一个衣钵传人。但佑大的平川县却找不到一个符合要求的人,这传出去将是个多么大的笑话。

这不止是文道的损失,而且整个平川县也会颜面扫地。

对于众人来说,这成千上万的文章里面,只要有一个能让“史师”满意,大家都会如释重负,压力少上很多。

“温桐,我好像有些印象……”

“这不是那个七岁做诗的小神童吗?”

“这字写得很隽秀啊,卷面也很整洁。”

“‘自助者天助之……’,立意虽然并不见独出心裁,但是文章确实写得很秀气。”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暗暗点头。和其他的文章相比,这个叫“温桐”的文章明显要高出一截。别的不说,至少以“童生试”的标准,这是完全具备竞争最后那三个名额的资格。

“童生试毕竟是最低级的考试,这些孩子又是初次朝廷的科举,能有这种水平已经不错了。”

这次文考的主考官之一拿着手中的卷子,微微颔首。十多天的时间,休息的时候,他偶尔也会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史师的关系,对这些孩子要求太高了。

“史师”在皇朝帝都做了几十年“文师”,接触的都是一些皇家子弟,周围的文士水平也极高。

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免不了眼界极高,一般人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想要平川县这种边陲小地找到一个能够符合大汉皇朝皇室“文师”眼光水平的人,谈何容易?!

“把这个温桐的试卷放到优生里面。其他人大家就不要多管了,时间紧迫,大家加油,抓紧时间,尽管把这次文考的最后三个名额确定下来。至于史师那里……,我们到时把文章送过去,就知道能不能过关了。”

孟珣道。在平川城做了十几年的文官,他早已颇具威望,这一开口,众人立即纷纷应是。

不管怎么样,这个叫“温桐”的考生确实给了大家不少底气。很快,众人静下心来,投入了批卷之中。

这次文试淘汰的卷子越来越多,到了后来,有了“温桐”这个“榜样”,后面发掘的优良的卷子越来越多,其中还不少高水平之作,就算“孟珣”也不禁暗暗赞赏。

同时,为了避免个人偏好的过失,后面的卷子开始越来越多的交叉审阅,只有同时获得多名主考官颔首的卷子,才能顺利过关。

不知不觉,几天过去,剩下的还没批改的卷子只不过六七百份而已。而前面遴选出来的优秀试卷也达到了二三十份之多。

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多,但是考虑到都是经过几个主考官交叉审阅,点头同意的,这个数量已经相当不错了。

毕竟,最后的“文童生”只取三名而已。

除了三名主考官,其他文吏已经完全轻松下来。照这样的进展,再过几天,这次的审阅就要基本上结束了。

砰!

就在大殿中所有人埋头批阅的时候,突然之间,砰的一响,大门洞开,一道皂吏出现在门口。紧接着,便是一阵烈烈的狂风跟着席卷而入。

“呼!~”

狂风呼号,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满殿的试卷哗啦啦的作响。堆放在大殿石柱下积压起来的试卷被狂风一吹,飞得满殿都是。

许多文官、文吏正在批阅卷子,反应不及,手上的许多卷子立即被大风吹走,瞬间就卷入其他的试卷海中了。

原本井井有条的大殿,瞬间一片混乱。十几天的辛苦,眼看就要打做水漂,又得重新审阅。

满殿的文官、文吏都呆住了,被这突然的意外打了个措手不及。

“你在干什么?难得不知道没有我们的命令,不能随便进来吗!——”

一名文试主考官气得怒发冲冠,砰的一卷狠狠的砸在桌上,整个人都要疯了。朝廷有朝廷的章程、形制,特别是这种文武科考,更是严格规定了批阅的时间,只能提前,不能延后!

十几天的辛苦不但打了水漂,而且还要延误文科考中榜童生的发布时间,这可是大罪!

“!!!”

门口的皂吏早就吓得呆了,满脸惊恐的表情,连道歉的话都说不出来。他只想着辛苦了这么久,所有的文官文吏应该都饿了,所以准时的带了人,带上了食盒推门进来,哪里想得到,惹下这样的涛天大祸!

按道理六月天气,正是夏季,应该是天高气爽,万里无云的晴朗天气。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哪怕是夏季也不可能天天晴空万里。

这段时间天气渐渐转冷,昨天更是下了一场大雨。他们几人只是按照平常一样,准时给所有文官文吏送饭送菜,半个多月都没出过差错,哪里想得到就碰到了这一场大风!

一行跟在后面挎着食盒的皂吏看到这一幕,早就吓傻了,一个个呆若木鸡。这种责任他们可负不起责任。

终于,几名反应快的皂吏,快步上前,连忙伸手拉门,想要把大殿门重新关上。

“等一等!”

一声如雷厉喝,震得大殿隆隆作响。那几个皂吏手掌刚刚碰到大门铁环,立即如遭电殛,连忙把手伸了回来,吃惊的看向殿内。

只见一名青袍的文官站在殿内,仿佛木雕泥塑一样,目光看着一个方向,一动不动。若不是亲眼见到,很难想像一个文官能发出这么洪亮的声音。

一边是厉骂,一边是住手,几名皂吏进维退谷。

不过殿内的文官文吏却无瑕顾及他们,殿内的试卷被吹得哗哗作响,随着“孟珣”的这一声厉喝,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他的异样。

“孟珣”是这场文科举的主考官之一,资历极深,年龄也极大。他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