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0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累,那些死伤损坏到那里去说理?”

“所有的尸体都要尽快烧掉,谁要停灵不下葬的就用强,这个事你要用心,州城内是封闭的地方,尸体在这么热天停留,很容易出麻烦。”

“请进爷放心,全城能用的青壮都带动了,凡是被淹死的牲畜,能吃的立刻做熟,不能吃的立刻拉出来烧掉埋掉,这个当口可不能出什么乱子。”

简单说了几句,赵进依旧看向城池方向,这让他身边的人有些纳闷,心想这次也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州城也没什么大碍,虽然这几年太平,可早些年发洪水入城不是一次两次,徐州城依旧屹立不倒,眼下的水情真算不了什么。

赵进在那里看了会,开口说道:“这个方向决口水冲进来,可水只是在东边南边,西边和北边的水都差不多退下去了,恩,这西边就没怎么过水,看着还很干,我从何家庄那边一路走过来,路上和沿途也还好,没因为下雨积水。”

他这边说,边上的赵十一郎随意回答说道:“咱们徐州地势是西高东低,何家庄那边是徐州地势最高的一处,水怎么可能存住,当时老祖宗选建城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想,把州城选在洼地上,发洪水就被淹。”

说到这里,赵十一郎却来了兴致,笑嘻嘻的说道:“进爷你不知道,城里那些年纪大的人都说咱们赵字营和有气运,说当年进爷你起家的时候,换谁都要留在城内,可你却领着人去了何家庄,当时大家都说你看得短浅,可现在看,谁不说进爷站得高看得远,那何家庄的地势就不怕发洪水,这就是所谓天和了!”

“我当时那里想得这么远,只是觉得咱们这等在城内太过扎眼,那何伟远又上门送死,这才领着大家去了那边。”赵进失笑说道,说完这个,赵进自己摇摇头,也觉得这件事巧合。

“进爷,这就是天意,这就是天意,咱们赵家兴盛的天意!”一向镇定的赵十一郎,说起这个来显得很兴奋。

看着赵进没有什么表示,赵十一郎却压低了声音说道:“大哥,有人传咱们赵家是什么宋朝赵匡胤的后代,当年……”

话说一半,赵进脸已经沉下,冷冷看过来,赵十一郎立刻不敢再说,低头垂手。

赵进盯了几眼才肃声说道:“现在说什么天意,不要让别人说,你也不要掺合进去,做这个没有一点用处,反而添乱,你明白吗?”

“属下知错了,请进爷放心,属下以后不会说,还会严查。”赵十一郎有个好处,那就是对于命令,他会毫不含糊的绝对服从。

赵进点点头,又是看向州城那边,口中淡然说道:“两宋那个赵有什么光彩的,攀扯这样的祖宗,实在是丢人。”

“若进爷想要禁这样的流言,还要请勇爷那边总括处置,据说各处都有流传……”赵十一郎开口说道。

“严查,若是有人想要借这个煽动人心或者牟利的,严办!”赵进语气冷然。

冲出堤坝的黄河水没有留存太久,第二天晚上就已经退的差不多了,对于那些失去家园的徐州百姓来说倒还不至于太惨,赵字营已经给出了安置的方案,山东和归德府那边都有田庄可以安置人,而且他们过去劳作一段时间之后,赚出自己的家用就可以安家落户。

不过让众人觉得奇怪的是,就地安置岂不是更好,这次水患破坏也不至于这么大,去往别处安置,那花费未免太多了。

第1126章外人看来

奇怪归奇怪,遭灾的百姓们没有什么选择,赵字营能够赈济这就已经是大慈悲了,他们只能乖乖听从。

对于偷土的村寨处置也极为严厉,就在水刚退去的泥泞地面上动手杀人,偷土那村寨的男女老少,除十四岁以下的孩童外,其他人一概要抽签定生死,五中抽一。

那村子里的百姓才从决口发水中幸存,又是遭遇到了这个,可这般凄惨却没有人愿意同情,其他被波及村寨的幸存者赶过来不少,如果不是赵字营的家丁们维持秩序,这村子的幸存者只怕要被赶尽杀绝。

被砍下来的脑袋用石灰硝制之后,装在木盒里沿着河坝展示,遇到附近村寨,只要是没被这次水患波及的,全村男女老少都是叫出来,不管敢看不敢看,都要一个个看过去,然后说出命令,如果再有被发现偷挖河坝土石的,全村鸡犬不留。

除了这些被砍下的脑袋巡游之外,那些遭灾村寨的百姓也进行巡游,他们不用说太多,背井离乡就足够凄惨了。

人都怕死怕穷,看到首级,看到同乡的惨状,已经足够吓住许多人,谁还敢再去偷土,何况进爷已经下了“鸡犬不留。”的死令。

偷挖河坝土石的不光那两个村寨,徐州这边还有六处,有四处早早的已经把土石填了回去,第二年缴纳的赋税加了一成,还有两处居然就在何家庄附近的河段,这个当真让赵进以及赵字营的核心们大怒,居然就在眼皮底下做了这样的事情。

“……。我们都以为百姓会畏惧敬服,却没想到他们始终会耍弄小聪明,自以为可以占便宜得好处,只有用严刑酷法才能吓住他们……”

被发现的几处都已经被及时补上,同时又安排家丁、团练、巡丁和各处民壮手持竹竿木棍沿着河堤探查,看看有没有被挖掘出来的空洞残留,或者有什么别的隐患,也要考虑到沿河村寨被严厉的惩罚吓怕了,所以心存侥幸。

但这次也有发现,那就是何家庄河段处的堤坝空洞居然没有发生什么险情,按照通晓汛情的河工讲,在何家庄这一段水流比徐州那边要相对湍急些,不知这是不是原因。

灾祸发生的突然,不过赵字营处理的也是很快,灾民迅速得到了赈济和安置,垃圾被收拾掩埋,尸体被及时焚烧,毁坏的堤坝得到了及时的修缮填补。

五天过后,原本堤坝决口处的狼藉已经消失不见,被冲毁的村寨连废墟都没剩下太多,一切都是干干净净的样子。

徐州城内的水也迅速退去,按照城内住户的话说,这一次发水倒像是把城池洗了一次,让城内又变得干净了不少。

有传闻徐州知州和同知以及推官一起上城观看,看到城外的救灾处置之后都是无言,各自闷闷下城,回家后都是心情不太好,到底为什么这样大家也能猜到,无非是觉得如果换了大明官府来做这个赈灾救济,肯定不会如此快速有效。

接下来几天,河南开封府和归德府一直在下小雨,徐州的雨也一阵阵不停,不过黄河水势却稳定住了,天晴后没有多久,就开始下降。

这让大家都松了口气,进入八月之后,不管河南还是徐州这边,雨水都会迅速变少,再也不用担心洪水的祸患。

可就在徐州这边松了口气之后,邳州有两处决口,一处决口在距离邳州城二十里的地方,有四个村庄遭灾,其中一个是赵字营的田庄,而在雎宁县城东南的河段,则是河堤崩塌,雎宁县城进水,水深六尺以上,而周围村庄都被冲毁,死伤无数。

雎宁县归属淮安府,这里不管从田地还是交通都不怎么重要,赵字营在这里没有放置什么力量,这次的损失也不太大。

不过这次邳州和雎宁县的水灾却让徐州上下后怕不已,想想如果在徐州出现这样的局面,那会造成怎么样的破坏和损害。

赵字营对雎宁县水灾的处置就没有徐州这么有效了,云山行掌柜管事们拿着银子和粮食在没有发水的安全地带等候,等大水退去他们就会进入,买下一切值得买的,从人口到田地,甚至连安置雎宁难民的地方也已经选好,那就是凤阳府毗邻徐州和淮安府的那部分,那里地势偏高,不会被水患波及。

除了云山行的人之外,徐州邳州那些开办工场作坊的业主也都赶了过去,遭灾之后的青壮劳力最为便宜,给口饭就会勤苦做活,正是赚这个便宜的大好时机,而且被水浸泡之后,庄稼很难再涨,估计满地杂草,还有人琢磨着是不是弄来牛羊在这边放羊,这羊毛可以制成羊绒,也是一门生意。

尽管灾害程度不同,可对于官府的吏员们来说,这足可以做手脚了,而且还是能博得赵字营欢心,让自家赚到好处的手脚,没过多久,徐州、邳州、雎宁三处大灾的消息就报向泰州巡抚官署,然后又是急报京师,按照常规的处置很快就是下达,遭灾三处免赋税钱粮两年,也就是说,这两年的收成都归赵字营所有,吏员们也有分红好处。

这三处的确受灾,也都有了损失,可这损失对于徐州邳州两地来说完全是九牛一毛,而且恢复的也很快,但看在外人眼里就完全不同了,徐州和邳州封锁森严,来这边的做生意的人又都有默契,所以相关的消息很难传出去,很多人只能从报灾的文书以及闲言碎语的传闻上来判断。

有人觉得徐州受灾严重,就算不是元气大伤,也是伤筋动骨,而且之所以消息不多,那是赵字营在掩饰什么,免得让人发现这次被伤到,在这样的猜测下,传闻就更加离谱,甚至还有人说赵进有家人死在这次洪水中……

黄河汛情在危急时刻让人心惊肉跳,可一过了那个季节,水位立刻就下降到让人放心的地步,徐州上下都是安心松气,不过赵进和伙伴们却轻松不起来,黄河在淮安府的河段和运河重合,和骆马湖相连,然后骆马湖又和淮安北区的各处河流沟渠相连。

这次汛情,也就是在雎宁县被洪灾侵害的时候,骆马湖跟着涨水泛滥,隅头镇没有被淹没,可全镇都是进水,而淮安北区的各处村寨不少也都是进水,很多泥土搭建的窝棚被冲毁,虽然死伤不过十几人,可也是实打实的损失,更让人的心思不安起来。

之所以没有大害,归根到底还是这平时兴修维护的水利设施起了大用,沟渠通畅,排水的效率就很高,村寨仓库等等当时建造就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按照规矩一丝不苟,这次也得了不少好处。

但这次之后,第二旅第一团要向海州那边迁移,一方面是保护海州港口,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的离开有可能被水灾波及的地方。

计划不如变化快,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