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0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今年肯定是要有大精彩可看了。

欢呼雀跃的不光是他们,去年在这清江浦扬名发财的各路人等早早的在这边安排了人盯着,等这消息一传出来,急忙过去准备。

扬州和江南的各处行院青楼,各家戏班子,杂耍百戏的艺人,都开始向着清江浦那边赶过去。

甚至那些去年在这边搭线贸易的商人们都觉得机会难得,享乐玩乐是一回事,可商机多多,大家能一起发财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武大会举办,赵进还会亲临的消息传出,很多人连年都过不成,甚至都不准备过年了,比如说江南和扬州几家最大的珠宝商人,去年在清江浦比武大会的时候,除了比武之外,那些没廉耻的纨绔子弟在斗美,知道点规矩又不甘人后的则是夸富,这比较各自的珠宝就是项目之一。

借这个机会,珠宝商人们都做出去不少生意,等结束之后算账,大家都是吓了一跳,这短短半个月的生意居然赶得上淡季几个月的,甚至连中秋和春节这等旺季都不差,而且这对于珠宝行来说,更是个扬名的好机会,那些苏州和南京的名店,样式精巧,用料精良,可名声只在江南,在清江浦比武大会做过生意之后,江北各处连同京师那边,甚至山西都能传去名声,为长久算,自然这次还要来。

大家原本都是把着店铺所在的地方做生意,可经过这比武大会之后,大家都明白了什么,知道这贸易集散所在的重要了。

除了珠宝生意之外,还有做名贵丝绸和布匹的,还有经营脂粉的,甚至还有江南江北最大的几个人牙子,凡是做富贵人等生意的,都是凑了过来。

无论是富贵纨绔,还是做他们生意的各色人等,还知道清江浦一桩别处不及的好处,那就是不会有什么牛鬼蛇神捣乱,要是去别处,先要给本地说话算数的大爷一份供奉,地方上的各等势力也要招呼到,至于什么仙人跳敲诈,设局偏财勒索,甚至用药迷昏了偷盗,谋财害命等等全然不见,甚至街面上连乞丐小偷都没有,让人玩的舒心,呆着放心。

去年时候,也并不是这么太平,清江浦这等水陆码头又是各路好汉汇集的地方,不少富贵闲人,和来这边做生意的人,吃亏遭殃之也去找赵字营那边诉苦,但没指望有什么解决,只是说说自己的委屈怨气,谁能想到接下来的处置雷厉风行,小偷、匪盗、骗子各色人等被抓被打被杀,赃物退还,比官府的效率不知道高出多少,没过多久,清江浦就变得天下太平,冲着这份太平,大家也愿意来这边。

当然,这比武大会的戏肉还是比武,清江浦和扬州的商人们为这场比武的风光举办,也是下了大本钱,请来了各路强手好手比试。

这武技高手的出身,可不像评话演义里面所说的,越是乡野间无知小儿,越能碰到什么高手名师,比如说乞丐僧道之流身怀绝技,因为这小儿给了半个窝头或者扶了把就毫不吝惜的传授武功,然后让其扬名天下。

世上没那么多奇迹和偶然,所谓的武技精强,天赋悟性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还是后天训练和装备,说得更直白些,便是“穷文富武。”的俗语了,任你天资聪颖,悟性奇高,如果瘦弱不堪,手里拿着木棍锈迹刀,也打不过对面天资平庸,却身强力壮,拿着钢铁利刃的敌人。

想要学武,根本就是要能吃饱,这就把很多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摒除在外了,想要有力气,那就要吃肉,这个连中等人家都不太能满足,想要和人动手不吃亏,好铁好钢打造的兵器护具自然要有,穷苦地方的小地主都未必能置办得起,至于要学到招式,明白如何临敌应变,那还要请名师教授,这又是一笔花费,如果再算上弓马之类的,那就什么都不必说了。

而且这学武的出路不多,大明官军从卫所军户到现在的募兵成军,军将一直讲究个世官出身,也就是说你想要当武官武将,平民百姓投军或者普通军户是不行的,身上怎么也要有个百户千户的世职,虽说也有马芳这样的特例,可这毕竟是特例,嘉靖年出头的俞大猷,立下何等功劳,就因为是个百户出身,仕途坎坷异常,而并称的戚继光则是顺风顺水,原因之一就是戚继光是指挥同知的世职。

更有一点好笑,你想要学武报效国家,投军之后只能做大头军,有人讲可以考武举,可大明武家将门的功名路只有卫所出身的人才能去考,平民百姓没这个资格,既然没前途,而且穷人饿肚子读书也可以取功名光宗耀祖,这世道又是文贵武贱,谁还愿意去学武?

这武家将门之外,什么人会去学武,什么人能学好武技,他们为什么要去学,说起来也只有地方豪霸子弟才会专心去学了,当然,也有穷苦人家,平民百姓的子弟喜欢练武,也有文人士子喜欢剑技射艺,可大部分学的,而且能学出来的,不是武家将门专吃这碗饭的,就是地方豪霸子弟。

地方上的豪强有偌大家业要看护维持,怎么防备响马盗匪,怎么镇压不听话的佃户长工,怎么和其他豪强争水争地,雇佣教头是一个法子,可教头们毕竟是外人,子弟读书取功名是一个法子,可这不是谁都能学出来的,就算考中了,家里一样要有人看着。

所以真正的学武之人往往出身于豪霸之家,或者和这些人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只有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吃饱饭,有足够的力气去习练,还有钱财供应着消耗和装备。

原本赵进以为那门派之类的都是小说传奇,却没想到这些帮派真是存在,城内的帮派包娼庇赌,城外的帮派杀人越货,但这些门派更多的是依仗武力霸占田地,拦路设卡,或者贩卖私盐,不说别的,牛金宝出身的少林寺就是河南大豪,嵩山周围的田地都是少林寺的,借着僧道免税的特权,少林寺又圈占了不少田土。

怎么圈占来的,借势压人是一种,手里能舞刀弄枪的武僧众多,这才是关键,在这等武力下,登封知县衙门都要忍气吞声,地方上的地主士绅只能唯唯诺诺,更不必说嵩山范围内的私盐交易和各项生意,不说少林寺自家经营的,其他势力过来经营如果不对少林寺表示敬意,怎么可能做得下去。

第1155章高手们

这少林寺是一种,原本徐州的云山寺也是一种,其余的门派和家族或许规模小些,但所作所为也差不多,正因为这种武力保证的收益,才能让子弟们吃饱吃肉,才能给他们装备兵器,才能维持门派和家族内的传承教习,维持这武力,也就能保证门派和家族利益不断扩张,最起码不受损失。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学武之人自然愿意靠着技艺求得功名利禄,所以这第一等的都在官府和军中,次一等的则是被豪门豢养,第三等的则是守护家业产业,第四等的才会混迹于江湖绿林,吃口浮食,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前两次比武大会,往往都是第四等和第三等的人物过来,他们不过是为了扬名,好让自己进入前面两等去,结果夺魁的还是豪门和军中出来的强手,而且那几次传扬不光,这第三等第四等中的精英子弟,也有自己的矜持和局面,不愿意过来卖艺耍弄。

可这次就不同了,想要办的风光,想要天下知名,想要让大家下注更多,想要让场面更加热烈,那就要请强手过来,江淮和江南的豪商们各显其能,或者让自家养着的高手出面,或者通过关系去请那些武者经营出来,而且这两年的比武大会已经张扬出足够大的名声,天下间习武之人谁不知道有这么个比试扬名的地方,谁不想来靠着技艺争光。

任你什么门派世家,在江淮和江南豪商面前都要低头,想要维持就要花钱,就要做生意,这就免不了和这些天底下最顶尖的富豪打交道,自然要低头,也得卖这个面子出来,至于其他,什么武家将门子弟,什么勋贵豪门的家兵家将,什么富家习武的男丁,练武就免不了争强好胜,这英雄帖发的这么广,谁不想来看看,何况今年赵进要亲临观看。

赵进和身边几个兄弟,在习武之人中早就成了传说,什么赵进和陈昇有万夫不当之勇,王兆靖剑技无双,石满强力大无穷,吉香剽悍刚猛,刘勇擅用暗器这样九假一真的消息早就被人津津乐道,不然大家很难理解,徐州几个寻常子弟,怎么就能打下这么大的一片局面,有这样的强者观阵,怎么都是光彩。

在这种种原因下,消息放出去之后,比武大会的选手一下子变得极多,有名号的人物也开始出现,清江浦商会定期会送名单过来,赵进倒是很有兴趣看看,他没兴趣听戏,别人喜欢的评话传奇这种,他觉得很枯燥,倒是这次的名单让赵进觉得有趣,和记忆中的某些事有相似的地方。

“……北直隶河间府沧州的王大胆,是沧州知州衙门捕快,今年三十一岁,自小习练刀法,曾孤身斩杀江洋大盗七人,人称‘刀王’……。”

“……陕西陈道冲,二十七岁,边军子弟,自幼习练枪术,十七岁入京为豪门护卫,比斗未尝一败……”

“……济南府长清县雷松,三十五岁,使一口朴刀,射术精良,少年时曾护卫商货行走四方,与匪盗几十战不败,人称雷一刀,他所护卫货物挂旗行走,无人敢碰……”

“……南直隶庐州府何海涛,二十六岁,曾在少林学艺,棍术无双,为庐州府城乡勇总教头,公开设擂求败,胜过他的人就会替换他成为总教头,但二十余战不败……”

“……河南应苍,少林寺俗家子弟,平日做出家人打扮,号称少林三千子弟第一,善用戒刀铁杖……”

一封封信就是一封封介绍,说明这些人出身年纪和武技,还会说这些人的事迹,这事迹大都是真的,因为是豪商们通过各种关系邀请悬赏而来,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他们的面子,自然要足够份量。

伙伴们都发现一个现象,赵进每次看这些信的时候都是心情极好,脸上还有笑容,这反应让大家很纳闷,王兆靖和刘勇以及下面看这些信的时候都是极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