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慨两句,这位老爷摇头笑着说道:“既然知道了说什么,咱们也不必在这临清城耽搁了,收拾行李去柜上结账,咱们抓紧赶路。”

那仆役连忙答应,答应之后却压低声音说道:“老爷,咱们是不是走的太急,要被那徐州贼盯上,岂不是太险,不如再呆一天。”

“怕是早就盯上了,他们根本就不在意的,要是动手,又何必拖这么久,快收拾去,咱们去完济南还要进京,已经要晚了,再耽搁实在说不过去。”那老爷浑不在意的催促说道。

尽管仆役提心吊胆的,但和老爷判断的一样,根本没人拦阻,也看不到什么盯梢的人,结账的时候柜台上也很殷勤利索,还帮着叫了大车将主仆几人送出临清,那仆役和两名护兵一直紧张的很,生怕走着走着就被徐州人截杀,到了天黑才算放下心来。

“……小的看到有几队富贵人家急着赶路回去,那徐州贼真要干什么,这几家怕是走不出来,还是老爷高明,知道那徐州贼不会追的……”放松下来之后,这仆役先奉承了一句老爷,然后鄙视的说道:“……徐州贼做事这么不周密,肯定没什么前途,一时嚣张罢了……”

听到他这话,那老爷倒是没有笑骂,只是感慨说道:“他们不是不周密,而是觉得没必要去周密。”

他们这边在议论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下,临清城三处城门也已经关闭,只剩下南门保持开启,方便赵家军进出,阅兵宴会,忙碌了一天的赵家军已经开始准备休息,临清城倒是没那么安静,几家富豪的宅邸都是灯火通明,欢声笑语。

参加阅兵和饮宴的豪绅们大多心怀恨意惶恐,因为赵进明确表示要清查土地人口,而且表态不会让他们继续占有这么多的利益,这自然是割肉挖心的痛楚,可对于那些经营工商致富的豪商和豪绅们来说,这可就是大大的福音了,他们也有田产,可田产占不到主要,他们都听到赵进明确表示要兴办工商贸易,话里还有承诺,只要跟随兴办工商,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扶持和方便。

别人说这个话还罢了,赵进亲口承诺那就完全不一样,和工商相关的谁不知道徐州工商繁盛,谁不知道赵进点石成金,大家现在跟过去,日后肯定各种吃用不尽的好处,想到这里,又怎么会不兴奋喜悦,自然要饮宴庆祝。

这庆祝欢聚本身就是个姿态,大胜凯旋阅兵演武是大喜事,自然要用对待节日的态度去庆祝,而且大家都请了李巡检和李玉良父子俩参加,李家父子这一晚也是辛苦的很,要参加几家晚宴,哪一家也不能错过,也是因为赵进和伙伴们拒绝了邀请,为了避免豪商豪绅们疑神疑鬼,就要辛苦李家父子了。

饮宴庆祝的是少数人,更多人早早的就去休息,可徐州内卫还在城中忙碌,他们奔波在城内城外各处客栈中,虽然这次对外来人士不做什么防备,可登记造册却不能含糊,以便日后查询。

打听饮宴谈论的那对主仆是被内卫留意过的,加上他们所住的客栈往来官员士子住宿比较多,所以要详细记录,上面有明令,这次由着各路去,大伙乐得轻松自在,去了客栈之后,让掌柜把登记客人的册子拿出来,一边抄录一边询问。

内卫们的轻松快活很正常,临清大阅前后,他们已经像官差一样在城内公开活动,上上下下都知道他们就是徐州的厂卫,都是敬畏奉承,在这样的对待下,心情自然会不错,这客栈也是殷勤的很,茶水点心什么的都是备好。

“名字叫洪承畴,在浙江布政使司做左参议,他这次进京做什么?”内卫翻看记录随口问道,边上有文书快速运笔写下。

“说是去兵部或者都察院那边,小的只是按照惯常询问,细处实在不知道。”客栈掌柜伙计对住客的细节往往很了解,他们的随口一问可不会随便忘掉。

内卫点点头,倒是那文书边写边说道:“他这个品级入京,搞不好就是在部里做郎官,超拔到侍郎的位置上也有可能,在都察院的话,没准要外放出去做巡抚,这是要重用了。”

“前边得的消息,不是说大明京里才定下这超拔重用年轻人的规矩吗?按说旨意还没过长江吧,他一个浙江的都快要进北直隶了,难不成是凑巧?”翻账簿的那内卫诧异问道,大明京师的这等消息都是明发天下的,内卫知道得又比别处快,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那文书已经记录完毕了,放下笔笑着解释说道:“官场上的门道多得很,咱们进爷两次大破官军,什么阉党清流的都要倒霉,懂行的都知道会空出位置来,管事的那时候就开始动作了,反正都要人填补,反倒是发了旨意之后动太落痕迹把柄,要是没猜错的话,这洪某赶的就是这一波,朝里有人啊!”

内卫点点头,这文书是破落秀才出身,曾是某知县的师爷,后来被陷害顶罪下狱,亏得家里有亲戚在徐州,东拐西拐求到了陈昇父亲陈武那边,这才被搭救出来,从此死心塌地的跟着赵家军做事,这文书对大明官场琢磨的很透,他的判断大家都是信服的。

记录完毕后就去下一家,客栈掌柜按照常例塞了些散碎银子过来,却被正色拒绝,内卫除了盯别人,彼此盯得也很紧,这边收了,说不准就被报上去下狱重责,谁也不愿意因小失大,没什么人把洪承畴放在心上,赵家军自起家就是在运河边上运动,内卫也是如此,大明富贵豪门沿着运河南下北上,他们见得多了,莫说是个四品的参议,二三品的大员来来往往的也不稀罕。

第1302章济南府城

都以为这洪承畴带着仆役护兵离开临清后直接就是奔着北直隶去,进京述职升任之类,大家却是没想到这洪承畴向北赶了一天路之后向东折返,却是奔着济南府城那边去了,进士出身做参议,这是标准文臣,出入都是乘车坐轿,远行则是坐船,可这洪承畴却能起快马,仆役护兵也都是骑马,而且还能长途行进,这可就是武人才能做到的了。

虽然判断赵家军不会有所举动,可洪承畴依旧故作北行,然后才突然折返,通过这个变动却证明了后面没有人跟着,大家这才放慢速度,向济南府城那边赶去。

徐州北伐京师,逼迫朝廷和谈,然后在临清举行阅兵,这山东地面眼看就不是大明天下了,济南府这边又是山东省城中枢所在,按说该人心惶惶,可实际上却很平静,一切如常,细想下倒也不奇怪,赵家军允许保留官署衙门,那么谁也不想改变目前还算稳定的秩序,只不过官员发出的命令少了,吏员差役们维持着实务,遇到实在拿不准的往往会去云山行这样的地方询问。

就算没和议的时候,地方上也是吏员差役们维持着,现在赵家军又不准备干涉太多,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波折骚动,只是民间却喘了口气,纯为中饱私囊的各种苛捐杂税以及摊派变少了,主持的相关人等也在考虑自己后路,眼下这个局面,有命捞钱要考虑到有没有命去花……

洪承畴主仆进入济南城的时候,注意到城门处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平民百姓进进出出这个没什么,真正惹人注意的是一队队车马,一看就知道是富贵人等的家眷队伍,看车上装满了行李货物,仆役婆姨跟着车队行行进,都能猜出来这是要搬家,听得城门处守卒议论,原来这些是城内官员的家眷什么的。

“不要去问,你没看到城门那边有徐州的人吗?”洪承畴止住了亲随的行动,城门内外除了官兵守卒外,还有十几个精干汉子在旁边打量。

“……你听说没,德王全家后天就要搬走了,徐州那边懒得和他们计较,让他们自己走人……”

“什么?前天衡王他们那家才过境,德王也要走了?”

城门处拥挤人多,行人们的闲聊议论引起了洪承畴的兴趣,他索性慢走,想要听听这些人说什么,朱家皇子皇孙遍布天下,藩王、郡王再到下面的将军中尉等等,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这大明皇朝的象征,藩王不在封地上居住,百姓民户对大明的兴亡有了直观的概念,或许会有感怀悲戚?听语气却是不像……

“走得好啊!那帮王八蛋可是把咱们济南祸害惨了,买东西不给钱,闯别人家里调戏女人,杀人都不用偿命,今天回去打壶酒喝!”

听到这话,洪承畴哑然失笑,这个反应倒是意料之中,洪承畴博闻广记,在他印象里,这德王算得上是贤王了,虽然没什么出色的地方,却没听过什么扰民伤民的恶行,没想到地方上还是这个评价,这倒是让洪承畴想起路过济宁的时候,那边有人说起鲁王府满门被害,没有丝毫的同情,反倒是有些快意。

洪承畴很快就收了笑容,他看着那些富贵人家的车队,无论主仆脸上都有惶然之色,他们的富贵是大明天下的富贵,现在山东不是大明地盘了,他们不知自己的富贵还能保持多久,自家的身份地位也都来自大明,还能保持多久呢?

洪承畴已经在官场上养出了涵养城府,无论心中如何感慨,神情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他的亲随和护兵也是神色如常,从浙江北上,渡过长江进入南直隶江北之后,本以为会看到些不同,看到国家衰亡的悲怆,看到士绅百姓的感伤,看到民不聊生,看到武夫横行,可看到的只有平静和繁荣,一切如常。

即便在山东也是这般,洪承畴当年进京赶考然后去浙江赴任,这一来一去都是坐船走运河,都是经过山东,自然知道山东是个什么样子,比起他出身的福建,沿途经过的浙江、南直隶和北直隶都穷苦凋敝,可这次来,却明显大有起色,连船家都说如今在山东境内行船不必那么紧张了,靠岸也不必担心被人偷抢,因为盗匪差不多已经绝迹了,更不要说运河两岸已经看不到乞活的流民饥民,荒凉的田地上开始有人耕种,这分明是恢复之象。

亲随和护兵们开始还感慨几句,结果洪承畴却发了脾气,大家这才知趣的不谈,为何发怒他们也清楚,这山东在大明治下穷苦凋敝,被徐州贼占了之后反倒是开始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