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3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年轻下属,“该有的条陈,你在脑子里面都过一遍,想一想如何应对丞相的垂询,免得等下见到丞相了又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大人,下官明白。”一身黑衣的年轻人连连躬身,“下官这几天一直都在准备相关事宜,心里已经有了腹稿了,虽不敢保证一定能让丞相大人满意,但是应对起来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就好,那就好。”孔璋连连点头,“知和,你的条陈其实我都看了,我个人觉得很满意,你是用心了。不过,这次的事情对我们外务司有多重要,你想必是清楚的。我跟你明说吧,这是皇上点名压下来的差事,只要你能够办好,那我们外务司扬眉吐气的日子就到了,就算是对你,你还怕没有平步青云的机会吗?好好把握啊,知和……”

“谢大人栽培!”这个青年官员恭恭敬敬地向孔璋致谢,“为了办好皇上的差事,为了本司的荣辱,为了回报大人的信任,下官定当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你明白就好。”孔璋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青年官员名周璞,字知和,正是外务司的一个官员。他是山东登州府人士,祖父和父亲都曾干过海商和走私,积累了一些田产,因此自幼家境还算殷实。到了他这一代,因为长辈痛感家里比起那些有功名的人家来,没有官员庇护吃了不少亏,所以痛下决心将他送入了私塾读书,因此他从小在先生手下学习了不少知识,就连周璞这个名字和知和这个表字,也是先生替他取的。

他本来做着考取功名、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梦,却哪里知道,这时候大明却陷入到了末大危机当中,天灾人祸不断,各地盗贼蜂起,大明朝廷眼看就有朝不保夕的迹象,而他家里也在这些动乱当中颇为损失了一些钱财。在这种环境的催逼下,他狠心断绝了科举功名之心,跑到海上帮着父亲经商。靠着他的脑子活泛,很快就学会了高丽话和日本话,为家里的经商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那几年他经常在汉城和长崎跑,也十分熟悉两国的情况。

经商没过多久,急速崛起的徐州势力就快速地向外吞并,将整个山东收入到囊中,并且以他目瞪口呆的速度席卷天下,很快就建立了新朝,并且在新朝的管制之下,原本躁动不安的天下又慢慢地平定了下来。

天下是慢慢平定了,但是周璞的心反而越发活泛了起来。在海上经商毕竟是刀头舔血的生活,而且生活十分艰苦,他从小是读书长大的,哪里喜欢过这种生活?再加上,现在在海上经商还要和云山行来竞争,他们是小门小户,哪有多大实力,这样经商越来越难以为继。他不是个读死书的人,更没有为大明尽忠尽孝的想法,在这种情势下,他很快就动了报效新朝廷的心思。

他原本以为新朝会开科举,于是重新拿起了那些被自己抛掉的经文研习了起来,但是没想到,新朝在定鼎之后居然并没有和之前的朝代一样,马上开科举安定天下士子之心,反而一直都没有开办科举,仍然是重用那些勋旧之人和从龙班底。

他没有和一些自觉无望的读书人一样心灰意冷或者明里暗里诅咒新朝,而是赶到了京师,观察情势,想办法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

经过多番活动,他通过一些同乡,结识了当时已经成为了外务司司长的孔璋。他跟孔璋毛遂自荐,没想到原本读书死记硬背下来的那些圣人微言大义孔璋没有看上,倒是看上了他精通高丽和日本这一长处,经过了几次考核之后,孔璋将他招入到了外务司当中,让他正式成为了大汉朝廷的一员。

虽然品级不高,而且是负责外事的衙门,但是对于几代人都在地里海上打滚的周家来说,周璞也可以称得上是光宗耀祖了,至少他父亲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是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而周璞在暗自庆幸之余,也不禁心里产生了一丝疑惑,不明白新朝为什么一直都不开科取士,以至于竟然靠着这种方式来招纳官员。

直到有一次他和自己的上司孔璋一起喝酒,才听到他的解释。

原来,新朝起家于徐州、然后一步步向江淮之地发展,接着占据了山东,最后席卷了整个北方并且拿下了江南,因此新朝必须照顾龙兴之地的人的利益。

因为多年灾害和战乱的缘故,这些地方现在都称不上文风昌盛,如果现在就开始兴科举的话,是无论如何也考不过江南的,如果现在就开始科举的话,那很快就会出现和前明一样的情况,江南士族们通过好得多的科举成绩充塞朝堂,最后排挤了其他势力。在万历末年兴起、后来权倾朝野影响三代大明朝廷的东林党,就是以这些江南士子和地主作为根基的。

本朝取代前明,自然会对前明灭亡的教训进行一一总结,东林党这种事物,自然是要一开始就加以防范的,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干脆直接先停办科举,以勋功录用官员(换句话说也就是优先录取徐州和江淮山东人),周璞得以顺利进入外务司,也正是因为他和孔璋一样出身于山东的缘故。

当然,这种录取方式不能长久持续下去,所以这些年来,朝廷都在加大对各地、尤其是对龙兴之地的教育投入,等到这些地方的教育水平提上来了,再会慢慢放开科举,让官员录取以一种尽量公平的方式进行——当然,考试的范围就不会是局限于四书五经了,众所周知,因为前明的教训,皇上十分讨厌儒生的那一套,更加不喜欢只会空谈的读书人,也许以后的科举,还要加上天文地理甚至兵法策论,再也不会如同之前的八股文那样局限了。

不过,既然现在已经挤到了朝廷里面,周璞也不再关心这种事了,他一心只想把自己手里的事务做好,博取上司的欢心,顺便让自己的官位也能够进阶几层。

承蒙孔璋孔司长的关照,一进司里他就被赋予了处理有关于日本事务的权责,所以最近两三年他一直都在同日本事务打交道,几番历练下来,现在可以说是司里最大的日本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从丞相那里得知到了皇上的打算之后,孔璋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自己的这个得力手下,一回到自己的衙署里面,就特意将他宣召了过来好生叮嘱了一番,吩咐他赶紧收集有关于日本的事务,做一个尽快压服日本的行动方略来。

在上司交代了这个任务之后,周璞在压力之外,自然也感觉到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因此干脆抛掉了周围其他的一切事物,这几天一头就扎进了这个任务里面,想方设法构思怎么样完成上面的期待,经过了几天的冥思苦想之后,他现在腹中也有了不少成算。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够得到亲自面见丞相的机会……这个年轻的官员虽然表面上还是波澜不惊,但是心里早就是如同翻江倒海一般。平步青云的机会近在眼前,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浑然不动?

镇定,镇定!周璞一边提醒着自己,一边跟着着孔璋,走入到了恢弘高大的文华殿当中。

他们口中的文华殿其实是一群宫殿的统称,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六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四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曰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

而丞相召见他们,则就是在东配殿本仁殿。

这座偏殿十分宽敞,里面本来有很多前朝皇室所用的御制物件,但是丞相怕被弹劾僭越于是都命人搬走了,重新布置了一番,只作为召见所用,陈设十分简朴。

周璞先被孔璋留在了外面,他一个人独自走了进去。

“下官参见丞相。”一见到丞相,他就躬身行礼。

第1463章海那边的详情

自从新朝建立后,为了整饬前明已经颓废堕落的官场习气,皇上就明令废除了官员之间行跪拜顿首的礼节,因此哪怕是见到了当朝首辅,孔璋也没有下跪顿首,只是躬身行礼而已。

“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吧?”一见到孔璋,丞相也没有多说废话,“这都已经几天了,想来你们应该有些主意了吧。”

“回丞相,自从被丞相面授机宜之后,下官自然不敢怠慢,一回去就和专人进行了商讨,经过了几天的商议之后,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条陈。”孔璋一边说,一边从自己的袖口里面拿出了周璞编写条陈,“撰写这个条陈的人我也已经带来了,他多年来一直都是负责对日本的事务,所以很精熟。”

“好,去把他叫来吧,我一起问问你们两个,省省时间。”丞相点了点头,然后将这个条陈也拿了过来。

正当侍从出去传唤周璞的时候,丞相微微凑近了孔璋,然后放低了声音,“孔司长,这次的事情,意义有多重大,上次我跟你说的时候你就应该已经明白了吧?”

“下官明白。”孔璋连忙点头。

“你明白?”丞相打量了一下他,然后笑着摇了摇头,“你还不太明白。”

“丞相此言……何解?”在丞相这种犹如能把整个人都看透的目光面前,孔璋稍微有了一些动摇。

“你想的没错,这次是你们外务司大放异彩的好机会,但是同时……”王丞相的脸上微微露出了一点笑容,“这也是我们整个丞相府和内阁出风头的机会,你要站得高一点,把全局看清一些……”

站得高一些,把全局看清一些……因为必须顾及到影响,所以丞相的话有些不尽不实含蓄深沉,所以孔璋一时陷入到了沉吟当中,思索他的真意。

“丞相的意思是,这次我们要为丞相和内阁,把日本的差事给办好?”片刻之后,孔璋试探着问。

“对,你要借着这件事,好好把外务司的名头打出来,别让他们老说你是跟在大军后面吃灰的。顺便,也要用我的名头,来约束一下那些军兵,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计划行事,不要一味喊打喊杀。记住,这次攻伐日本绝不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