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团正的毕肃,骑在一匹从某个地方征用过来的马上,随着自己大军的队列前进,四处的乡野一片宁静,虽然顾影绰绰之间有些村庄的轮廓不断显现,但是却看不到多少人烟。

这倒也十分正常。在幕府和各藩之前的宣传之下,这些村庄的村民们都对大汉军队十分恐惧,因此一看到大汉的进军就四散奔逃,唯恐被大汉军队碰上;另外,大汉军队也确实在为自己的需要,四处搜索粮食进行征购,有些征购则发展成了劫掠,更加加重了各地村民的恐惧。

跟随在大汉行军队列旁边的,是整装跟随的柳河藩的藩兵,他们原本都是立花宗茂的部属,不过因为毕肃的安排,柳河藩大部分的军队成为了他的部队的附庸部队,跟随着他们前进。

也正是因为这些藩兵的配合,他们才能够那么容易在沿途各地的村庄进行征购和劫掠,满足了部队一路的进军所需。

当然,这些藩兵的军纪很坏,在征购的时候还会做出一些杀人放火之类的事情来,更加加重了居民的恐慌,不过毕肃对此并不在乎——藩兵们荼毒的都是日本自己的子民,跟他本来就没有关系。他只要这些藩兵完成了任务就好。

经过了几天的行军之后,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小仓藩的边界,而令毕肃稍稍有些失望的是,这里并没有严阵以待的藩军等待着他。

没有经过任何的犹豫,大汉的军队马上进军到了小仓藩的境内。

一路上依旧人烟稀疏,不过大片的农田显示这里并不是一个贫瘠的地方,沿着并不平整的大路,毕肃和辽东团的士兵们一路向小仓城进军,逼迫一直躲避和他们的小仓藩兵和他们决战。

小仓城差不多已经在九州岛的最北端,和本州岛隔海相望,短短的海峡将它们分割开来,却一直都没有成为两地交流的障碍。不过当大汉占领它之后,这短短的海霞姐就将会成为天堑。

正当周璞在长崎接见各地的藩主,并且大大展示了一番大汉的雄威之时,红衣的大军也进军到了小仓城下。

而这一次他们的愿望没有落空,城下和城头的小仓藩军已经严阵以待。

放眼望去,印有细川家家纹的旌旗,如同山林中的树木一样茂密而招展,倒也有几分威势,不过在毕肃看来,这只不过是惊弓之鸟而已,在大汉的兵威之下,他们的气势早已经泄了。

在临敌之前,大汉军队开始转换阵型,从一开始长长的行军队列慢慢地按照条令结阵,准备迎敌,而相比之下,旁边的柳河藩的藩军则要迟缓得多,而且队列和阵型也歪歪扭扭不成样子。

因为部队最近一直以来都在行军,将士们都有些疲乏,再加上现在攻城的器械和炮火都还不足,需要从博多湾慢慢运过来,所以毕肃倒也没有直接下令攻城,而是让自己的部属们在城下扎营,准备先想办法围困住这座小小的小仓藩城。

小仓藩军的军阵并不大,除了前排的足轻之外,就是一点点身穿盔甲的武士。而藩主细川忠利,则带着自己的家臣和武士在后面的城头压阵。已经封存了几十年的盔甲,细川忠利仔细观察着对面的大汉军队,心里则十分忐忑不安。

小仓藩虽然表高有三十几万石,但是土地和出产都颇为贫瘠,一直都不太富裕,所以能够养的藩兵也不多,这次也是在幕府发布了防备大汉军队的命令之后,才紧急召集了这么多人,不过也仅仅是充实了人数而已。

对自家军队的实力,细川忠利当然是十分清楚的,不过在之前他还心存侥幸,觉得就算打过来,一开始能够上岸的军队肯定也不多,幕府和各藩的军队集结起来的话,人数可以大大超过他们,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能把汉寇赶下海。

可是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却让细川忠利大失所望——汉寇登上岸之后,马上就打败了福冈藩和幕府的军队,然后一路追击。在听到大汉登陆博多湾的消息时,细川忠利曾经召集了自己藩内的士兵准备南下支援,可是还没有走多远的路就传来了福冈藩被全线击溃的消息,他只得马上收兵。

接下来,留守小仓的细川忠利,听到了一个个坏消息,随着最初接战的胜利,大汉开始一路进击,以势如破竹的气势向九州岛的身处挺进,几乎无人能挡。而原本应该精诚团结的各藩,则在大汉的兵锋之下纷纷选择头像,最初是岛津家,而后是立花家,最后细川忠利发现只要是还没有和大汉交战的藩主,基本上都在大汉的威胁之下选择了投降。

看到这么多人在大汉兵威之下抛弃了身为藩主的尊严,向大汉屈服,细川忠利原本也动过投降的心思。可是当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大汉使臣发出的《九州奖惩令》的全文时,他的不得不再度观望。

这篇檄文,明确把有马家、宗家、黑田家还有小仓藩的细川家等已经或者将要和大汉交战的藩主大名定为“伪逆胁从”,宣称大汉兵锋之下,要让他们和幕府官员玉石俱焚,并且以叛逆的罪名诛除全族。

说实话细川忠利心里也感到很委屈——自己明明是和岛津家、立花家一样的外样大名,并且还没有和大汉交战过,结果却被大汉在檄文当中列为了敌人,要除之而后快,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

细川忠利猜测这可能是有哪位心怀不满的藩主在大汉使者的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借着这个机会来铲除自己。

不得已之下,细川忠利只得继续整备藩军,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大汉军队必然的到来。

他当然不会觉得自己能够抵挡得住大汉的兵锋,可是叫他束手就擒,等着被大汉灭族当然也不可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能抵抗到什么时候再说。当然,他心里也存了指望,希望能够有人来救援自己。

九州岛上的救援当然是不可能再出现了,不过本州岛上目前还没有遭遇过大汉军队的兵锋,当大汉刚刚踏上九州土地的时候,细川忠利就派遣使者北上本州岛,沿途通知各藩,希望他们能够整备好军队,帮助抵御汉寇。当时他觉得只要自己这边奋力抵御汉寇,其他各藩再把援兵派过来,挡住汉寇的兵锋应该不是问题。

不过出乎细川忠利的预料,大汉军队这么快就横扫了整个九州岛,并且开始向他这里进军,现在看来,想要指望其他各藩派兵来救援自己已经是不大可能了——除了离得最近的长州藩和广岛藩。

可是长州藩的藩主是战国时代赫赫有名的毛利家,因为几次得罪了德川家康,在德川幕府建立了之后多番对他们进行打压,领地大大缩水,就连军队也被迫削减了许多,不管是心理上还是实力上,都难以为幕府效力。所以细川忠利尽管等待得望眼欲穿,但是毛利家的援兵却一直都没有到来。

只来了几位使者,似乎是为了观察大汉军队的具体情况,现在就有一位呆在自己的阵中。

“汉寇现在已经打到我们城下了,如果我们这里再失陷,九州岛上就再也没有日本人的立足之地了。”勉强压抑住心中的紧张不安后,细川忠利顾不得擦拭额头上的汗,转头就冲旁边的这位使者毛利元信说。“要知道唇亡齿寒,如果我们这里失陷,贵藩肯定会成为大汉下一步进军的目标,到时候恐怕再无宁日啊!”

他知道毛利家对维护幕府没有兴趣,对帮助细川家躲过灾难也没有多少兴趣,所以他只是从毛利家自家的立场来陈说问题,想要用唇亡齿寒的道理来打动他们。

可是毛利元信却并不如细川忠利希望的那样紧张和激动,他站在城头,眺望打量着大汉军队的军阵。

“大汉的军队,行止果然法度严谨,难怪能够一路横扫九州。”看了一会儿之后,他叹息了一声,“这样的军队,藩主如何能够战胜呢?”

“现在已经是生死关头,我哪里还能够管得那么多?”细川忠利有些发怒了,但是他现在有求于人,还是强行压抑住了愤怒,“如果不抵抗,我全族的身家性命就没有希望了……如果抵抗的话,至少还能为贵藩拖延一些时间,让贵藩可以从容准备,因为毁灭了我们之后,接下来贵藩就是汉寇的目标了。”

“我们毛利家已经在准备了,可是现在时间仓促,确实来不及救援藩主,只能先依靠海峡天堑来布防。”毛利元信好像没有听出他话中的讥刺一样,从容地回答,“不过藩主也不必如此灰心丧气,细川家名流传了这么多年,勇武天下知名,就算是汉寇也没办法拿贵藩怎么样吧。”

“你……”细川忠利气得七窍生烟,他几乎将要叫人把这个毛利家的使者扔下城头去,让他给自家人陪葬。

但是最后他还是忍住了气,“你现在讥刺我没关系,可是事到临头的时候,你们也一样找不到出路。我就算死,也要和小仓藩共存亡。”

“藩主为何认为自己就没有出路了呢?”毛利元信却不以为然,他伸手指了一下城下的柳河藩军队的军阵,“你看,他们不是找到了出路了吗?大汉军队现在可是十分重用他们呢。”

“……”细川忠利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毛利元信。

他没有想到,这位毛利家使者不仅没有帮助自己抵抗的意思,而且居然还劝说自己等人效仿岛津忠恒、立花宗茂等人对大汉投降。

难道毛利家也很岛津家一样,和汉寇早有勾结?他的心里不由得闪过了这个念头。不过现在大难临头,他也无暇去顾忌这么多了——或者,如果真有这种勾结的话,倒还是好事。

“大汉发了檄文说要我全族的性命,我怎么去投降!”他也不说空话来掩饰自己了,直接说了实话。“大汉军队对我不知道起了什么误解,我又有什么办法!”

“这么说来,其实藩主并不想要和大汉死战到底,也并不想要殉城对吗?”毛利元信反问。“如果能够和大汉讲和,保住全族的性命,藩主肯不肯做。”

“你们和大汉有什么私下里的来往吗?”细川忠利有些狐疑。

“现在还没有。”毛利元信摇了摇头,“不过很快就会有了,不瞒藩主说,这次藩内派我过来,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