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得倒也有理……”一条兼遐点了点头。“可是我也有个忧虑……”

“什么忧虑?”

“我们如果南下,不说一路艰难困阻,两位陛下能否撑住,就算到了九州,来到大汉的掌控之下,就一定是好事吗?”一条兼遐眉头紧皱,显然还是在重重忧虑当中,“大汉必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过来的,他们内心对想法里,对我们如何处置还是未知之数,如果我们就这样孤立无援地走入到九州,那生死祸福无不操之人手,风险太大……”

“事到如今再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二条康道一听就觉得很生气了,“我们都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再说什么相信大汉不相信大汉岂不是可笑?!左府大人,大汉肯信守承诺,及时发兵九州,已经是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了!再说了,我们对他们很有用,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扶持我们。”

“他们确实会扶持我们,可是如果我们不表现出一点能耐来,他们就未必会全心全意扶持我们。”一条兼遐轻轻摇了摇头,还是不太满意对方的意见。

“那你想要怎样?”二条康道不耐烦了。“难道留在这里就能够体现出我们的用处来?”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也觉得应该南行,不过……我们应该留在本州,不要去九州岛寄人篱下。”一条兼遐放低了声音,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去了九州,不说去的成去不成,我们就成为了寄人篱下的傀儡,而留在本州,我们就还是朝廷,是发动天下人反抗幕府的道义领袖。”

“你……你的意思是……?”二条康道差不多明白了什么,“留在本州号召天下人?”

“对,我们逃到南方,逃到幕府控制不住的地方,然后仿效当年的后醍醐天皇,发布诏令,把德川家光指为朝敌,号召天下臣民和大名起来推翻他们的统治。”一条兼遐不慌不忙地说,“南方有很多对幕府心怀不满的藩主,在大汉打过来、幕府摇摇欲坠的今天,他们肯定已经动了很多心思了,说不定已经有很多人去跟大汉联络……至少已经在观望。”

一条兼遐抬了抬头,看着远处的一处茅屋——那里正是法皇陛下和天皇陛下歇息的地方。“他们现在不知道朝廷的情况,所以有可能会选择投降大汉,可是如果我们去了南方发布诏令的话,他们就有可能跟随在我们身边再去跟大汉合作,这其中的区别,右府大人想必是看得明白的吧?”

朝廷现在没有钱没有人,唯一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大义名分在,南方的藩主们既然已经蠢蠢欲动、而且和幕府有旧仇积怨,他们就不会反对起兵反抗幕府。现在朝廷要做的是赶在大汉进兵本州、他们投降大汉之前,去南方号召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名正言顺反对幕府的理由,然后把他们聚拢在自己的身边。

虽然对这些藩主来说没有多少区别,反正都是起兵反对幕府,但是对朝廷来说却至关重要——这样做一来可以不让朝廷完全落入大汉之手,二来也可以提高朝廷和大汉议价的筹码,摆出自己的身价来。

在一条兼遐看来,既然大汉信守承诺而且武力如此之强,那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考虑战后如何尽量给朝廷争取更多更好的地位和实利了。

二条康道也是个很聪明的人,一条兼遐虽然说得有些含糊隐约,但是他很快就领会了这位左府大人的意思,然后仔细权衡了起来。

“左府大人果然计略深远!”过了一会儿之后,他长叹了一声,“我倒是不如左府想得通透……好吧,就按左府大人说的办,我们南下但是不渡海,找个地方发布朝令。”

“和大汉合作,是右府大人一力主持和坚持的,右府大人因此而有些迷障,这倒也正常。”一条兼遐微微笑了一笑,“未来的朝廷,就要靠右府大人撑持了,还请右府以后尽量以全局考虑吧。”

“左府,事到如今就不要再提隐退的事情了!”这其中略微的讥嘲二条康道当然听得出来,不过他却无暇再顾及了。“左府大人如此聪颖,又能够深谋远虑,如果战后就这样隐退的话,那就是朝廷的重大损失。战后朝廷必然是百事缠身,焦头烂额的事情多得是,难道左府大人能够忍心甩手不管吗?”

“隐退出家的事情之前我已经说过了,这是我的决定,不会更改了。”一条兼遐却十分坚决,没有改动的意思,“这么大的责任,没有个人背负起来是不行的。当然,我也不是打算就此就对大家和朝廷甩手不管,日后你要成为朝廷的宰相的话,只要你愿意垂询,我也会尽全力来帮助你。”

自从和大汉达成协议,确定朝廷到时候会有不少领地落到手里之后,为了避免朝廷被架空的旧事重演,朝廷显然就需要一套整个的官僚体系来维持这些领地,而现在的这套官职体系显然是达不成这个目标的。

虽然之前大家要为太多事情烦心,所以战后朝廷应该怎么来改动的问题两个人没有详细谈过,但是也达成了一个共识——要按照大汉的经验来重新改革官制,像大汉朝廷那样实现朝政直统地方——就算在整个日本做不了这样的改革,至少在领地内要这么办。

日本之前的律令官制是完全学习大唐的,左右大臣就是左右仆射,还有各个省部,完全都是按照遣唐使们所带来的信息进行处置。这样的一套官制,虽然经过了历代的一些小改动,但是基本架构已经传袭了接近一千年的时间。

当年要学习大唐,现在就要学习大汉,既然大汉横扫八荒证明了自己是强者,那么就应该去学习他们,任何方面都要学习。

虽然因为信息隔绝的关系,他们并不太了解大汉具体的官制,不过大汉在朝廷内实行内阁和各部大臣制、在地方实行行省郡县制,上下层叠垂直统辖的事情他们都是知道的,他们打算一开始就学习大汉官制。

一条兼遐和二条康道是左右大臣,又是这次行动的直接领袖,在一条兼遐隐退之后,二条康道显然在之后会成为丞相,这是众望所归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不过他们两个也都知道,公卿积弊已久,实务完全不通,多少代人以来只会吟风弄月,所以他们也打算再仿效大汉,提拔一些新进之人来充实朝廷——当然,出于藤原家的立场,他们还是想要尽量让公卿之后来掌控朝政。

这当然会引起公卿当中的反弹,所以一条兼遐也不打算之后完全不管,要协助二条康道维持局势,复兴朝廷。

“哎……左府大人真是固执……”二条康道摇头叹息,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既然左府坚持,那我也没有办法,只能期待到时候朝廷能够诸事顺遂了。”

“那时候的事情那时候再说。走吧,既然我们已经拿定了主意,我们就去面见陛下吧,把我们的主意告诉他。”一条兼遐指了一下茅屋,“想要让南方的大名们响应朝廷的号召,还得陛下多出力。”

第1643章和亲

在左右大臣两个人私下计议已定、统一了立场之后,他们这才一起联袂走向了两位陛下所暂时居住的茅草屋当中。

“参见陛下!”一进来,不顾满地的灰尘,两个年轻人同时跪倒在了地上。

“两位爱卿请起来吧。”坐在几块石头上面的政仁法皇挥了挥手。“现在是非常时期,说了多少次了,我们用不着那么拘泥礼俗。”

虽然环境十分简陋,但是他还是努力保持着平日里的尊严,看上去十分平静,手里也在不住地捏弄自己的念珠。

不过因为这些天来四处辗转流离、并且担惊受怕的缘故,他现在的衣衫早已经凌乱不堪,神色也十分疲惫,看上去颇有些疲惫,见不到多少帝王威仪。

不过,比起身体上的疲惫来,心理上的煎熬要更加难受许多,他知道自己到底背负了多少风险,因此恐惧怎么也无法消除。

在身理和心理的巨大压力的催逼下,这阵子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心里则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生怕自己被幕府的人抓住,更加生怕如果大汉真的没有打过来,自己就成为了千古笑话。

在疲惫和煎熬达到顶点的时刻,他曾经想过,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的话,他恐怕真的不会逃亡了。

不过,为了维持住手下大臣们的人心,他仍旧保持表面上的镇定和威仪,倒也让手下的大臣们对他刮目相看。

一条兼遐和二条康道遵命,慢慢地站了起来。

“臣等今天过来,是要向陛下报告喜讯的。”一条兼遐尽管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但是仍旧喜形于色,“是天大的喜讯,陛下!大汉已经真的打过来了,而且在九州登陆成功,给幕府带来了重创。虽然现在情报还十分混乱,但是相信他们拿下九州岛全境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听到了左大臣、自己的亲弟弟如此说的时候,原本貌似平静的政仁法皇顿时就瞪大了眼睛。

在片刻的死寂当中,那串檀香木念珠突然断串了,然后一粒粒地落到了地上,然而法皇却浑然未觉。

接着,法皇几乎难以置信地大声问了出来,“这是真的吗?!”

他的声音很大,几乎能够让茅草屋的屋顶颤抖了起来,其中到底蕴含着多少激动和如释重负,已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了。

“千真万确,陛下……”一条兼遐的声音也颤抖了起来,“现在幕府已经大为震骇,到处都在收束兵力准备防备京都,就连外面搜捕我们的人也停下来了……陛下,我们终于等到了。”

“这真是得天之幸!”法皇长叹了一声,“幸亏有列祖列宗庇佑……”

“这确实是我等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二条康道开口了,“不过陛下,我们现在还不是庆幸的时候。”

“是,现在庆幸还早,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法皇马上回复了镇定,“那么诸位爱卿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走呢?”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马上南行,想办法去南国。”一条兼遐马上回答,“因为大汉现在在九州登陆,幕府在南方的力量肯定已经被大幅削弱,那里还有很多对幕府心怀不满的藩主,肯定会想着趁势而起。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