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5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利元信不负众望,很快就和大汉的军队联系上了,并且和大汉的使臣也见了面,他带回来的消息十分令人振奋——只要毛利家能够与大汉进行合作,顺服于大汉天子,那么在战后大汉就愿意确认毛利家在数十年前的领地,也就是恢复那一百二十万石领地。

这个消息不得不说让毛利秀就和藩中重臣们全体欢呼雀跃,他们当即就放弃了北逃的打算,准备尽快倒想大汉——反正根据毛利元信提供的情报,岛津家和立花家他们已经投降了大汉并且接受大汉军队的调遣,就算要背骂名,也不用他们一家来背。

不过,为了不至于引起临近亲幕府的各藩的疑惧和戒备,毛利家这个决定只在家族内部最高决策层流传,藩内开始紧急部署兵力,但是却秘而不宣,他们打算在一切都准备完成之后,再直接打出反旗来。

同时,毛利秀就开始下令藩内清洗叔叔毛利秀元的亲信——毛利秀元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后,放弃了之前的立场转而投靠了幕府,现在在德川家光身边十分受宠,他也借着这种宠信多年来一直都试图干涉藩政,令藩主毛利秀就十分不满,他也借着这次机会来清洗藩内,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

而就在这时,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谕令也传过来了——德川家光在谕令当中说感念毛利家多年镇守长门周防两国的辛劳,在此多难之秋希望毛利家能够奋勇作战抵抗汉寇,并且表示幕府大军已经在集结,不日就要大军齐聚南下,协助毛利家守住领地,并且收复九州。

同时,他表示,只要毛利家能够拿出当年的勇武来奋力抵抗汉寇,那为了犒赏毛利家,战后幕府就将会把当年减封的领地全部还给毛利家——也就是说,基本上是和大汉一样的条件。

谕令的话写得十分威武雄壮,言辞间仿佛幕府大军顷刻间就能齐聚,将大汉军队碾为齑粉,只需要毛利家鼓起勇气拼死抵抗一段时间,就可以获得幕府重赏一样。

然而,虽然言辞写得这么动人,但是毛利秀就和他的重臣们却完全不相信,甚至可以说是冷笑视之——德川家光的性格和幕府的行事方式他们都是知道的,以他们平素的嚣张跋扈,如果不是面临十分窘迫甚至生死关头的境地,他们怎么可能突然这么慷慨?

幕府开出这样的条件,在毛利秀就等人看来只能说明幕府手足无措,至少现在还没有应对的方法,只想着哄骗毛利家来送死,给他们拖延时间。

再说了,这个恢复当年领地的承诺,也十分值得怀疑,幕府一向在领地的问题上十分吝啬,平时想方设法都要削减各藩的领地,又怎么会突然就变得这么慷慨,给毛利家恢复领地?要知道这可不是少数啊。

再说了,如果真这么做了,与幕府多重姻亲关系、号称‘西国将军’的池田家怎么办?幕府难道真的愿意为了毛利家的利益而让池田家放弃家族的所有领地吗?至少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们都是不相信的。

他们判断,这只是幕府的缓兵之计而已,欺骗他们去和大汉死斗,等到他们拼光了自己的实力,战后真的幕府又驱逐了大汉的话,那到时候他们会不会践行承诺,恐怕就十分明显了,怕还会借机直接把毛利家抹除吧。

所以,他们马上就将幕府的谕令一边,反倒坚定了背叛幕府的决心。不过,他们在商议之后,觉得幕府的拉拢也可以作为一个筹码,让他们可以试试去跟大汉讨价还价,借此谋求更高的要价。

就当他们计议已定的时候,朝廷的使者又过来了,这对毛利家来说不啻为另外一个的好消息,因为毛利秀就看来,这可以让他们在和大汉交往的时候,进一步抬高自己的身价,谋求大汉答应给更多好处给他们。

带着这样的心情,他一边下令将二条康道带入到藩城之内,一边和藩中重臣们商议此事,很快就达成了共识——继续观望朝廷的动向,看看朝廷能够给出什么出价,然后再和大汉进行要价。

现在朝廷孤立无援,不过法皇天皇都在手中,左右大臣等人也在手中,朝廷的大义名分是完全握有的,不失为可以利用的工具。

在藩主的命令下,第二天,二条康道很快就被请到了藩城当中的议事厅里面。

虽然毛利家对皇室和朝廷并没有多少尊敬,但是表面上他们还是保留有必要的恭敬,二条康道一来到厅内,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们就让这位右府大人坐上上座,然后自己和藩臣们都坐在了下位。

毕竟,在理论上,官位为右近卫少将的毛利秀就也是朝廷内的官员,而且还算是右大臣坐下的下属,表面上的恭敬还是要给的。

因为有大任在身,所以二条康道也没有和公卿们平常那样,说很多弯弯绕绕的话,而是将朝廷现在的处境、法皇陛下势要推翻幕府的决心、朝廷和大汉的默契以及朝廷想要倚重长州藩为奥援等等打算全部说给了毛利秀就等人听。

尽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听到了二条康道所说的一件件事时,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们还是震惊不已——法皇和左右大臣为了恢复权力,居然直接派人去跟大汉借兵,这可是日本亘古以来未有之事。

不过,毛利家本来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自己也打算和大汉合作,所以并不想在道德上批驳朝廷,再说了,朝廷如果公开表示和大汉合作的话,倒还可以在天下人面前把他们投靠大汉的骂名给接过去。

接下来,二条康道又说出了朝廷打算给毛利家的开价:只要毛利家拥护朝廷,为朝廷出力,那么在战后朝廷就将确认毛利家在之前的领地,并且确认他们对西国的统治之权,并且还愿意任命毛利家的家督为太政大臣。

前面的条件并不让人惊讶,因为大汉和幕府都已经对毛利家开出了这样的出价,不过后一条则让毛利秀就的人惊喜不已。

太政大臣是一个虚衔,在朝廷为藤原家各个后裔分支垄断的今天,对朝政不会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力,但是这毕竟是朝廷内部最高级的官位,毛利家可以借此发挥重大的影响力,再加上本有的领地可以让毛利家在战后成为日本最有力的大名之一。

同时,这也是一种宣告。

毛利家从毛利元就开始,几代人拼了命的努力,在乱世当中建立了基业,并且将基业一点点地扩大,最后成为了可以争夺天下的庞大势力,然而在达到顶峰之后,毛利家接下来的家运却陷入到了困顿当中,一次次地挫败于东方的强人手中,最后不得不吞咽苦果,臣服于这些强人,眼睁睁地看着丰臣秀吉最后成为太阁大人,眼睁睁地看着德川家康成为幕府将军。

如果借着这个机会成为朝廷的太政大臣,那么无疑是宣告了毛利家在和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三代天下人,长达几十年不屈不挠斗争当中,取得了的最后胜利,成为最后的赢家,而毛利秀就,也将成为毛利家历史上最令人敬仰的家祖之一。

为此哪怕就算是和大汉合作,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送二条康道去休息之后,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家老们马上又开始了密议,并且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决定接受朝廷开出的条件——反正都是和大汉合作,多出一个太政大臣的头衔岂不是快事?而且还可以借着朝廷的势给自家增光添彩。

于是,毛利家马上就答应了二条康道的条件,并且帮助朝廷打出了旗号,同时帮助朝廷四处散播朝廷将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指为朝敌,号召天下诸大名共讨之的诏令。

不过,即使这个时候,毛利家还是没有直接打出旗号,同幕府决裂,倒不是他们还想反复,而是他们想要借着幕府和朝廷同时拉拢的形势,再去跟大汉寻求更加优厚的条件。

于是,毛利家的使者很快就再度来到了九州,然后就将这一系列的消息都转达给了大汉,尤其是朝廷的消息。

长崎的大汉将军赵松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马上通知了周璞,而周璞也立刻从岛原赶回到了长崎城,与赵松商议。

他们两个很快就看出了毛利家内心的心思。

“他们这不只是首鼠两端,还是狡兔三窟啊……”周璞冷笑。

“是啊,都这时候了他们还想着跟我们要价,真是奸巧。”赵松也冷着脸。“此风决不能长。”

“现下九州已经平定,也是时候着手来收拾他们了。”周璞仍旧笑着,“赵帅且交给我吧。”

第1652章胜利就是大势

一说到毛利家迟迟不肯打出旗号归顺大汉的事情,这几位大汉征日军最高层文武官员心里都颇有不满。

他们知道,毛利家这是在观望情势,想要给自己博取最大的筹码,尽量从自己这边榨取更多的让步和好处。

不过,之前因为九州的战事牵涉了大家绝大部分精力,再加上各地受到的破坏需要些许时日恢复,所以这几位文武官员都选择了暂且隐忍,先把九州岛上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毛利家还扼守着本州岛最南端的土地,九州岛想要北上就必须经过他们那里。

如果他们合作的话,大汉军队就可以轻易踏上本州岛,北上进攻京都,而且手里可以增加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作为奥援;如果毛利家选择不合作,那么大汉军队势必要多面对一个敌人,要给周璞的军队注入更多汉军。

所以,毛利家也算是他们要争取的一个重要目标。

可是毛利家这么做,却让他们都很反感。

“夷狄唯利是图,不讲信用,只服实力,看来是我们之前太优容他们了,以至于他们居然还心存侥幸,想要同我们讨价还价。”严广还是有些愤愤不平,“这要是让他们得逞了,我们岂不是成了笑话!现在已经没有谁能再牵制我们,是该用实力来威吓他们了!”

“严参议所言甚是,对这种人,不威吓是不行的。”周璞也大感赞同,然后跟赵松请命,“赵帅,我将去小仓城与毛利家的人接洽,请赵帅命令海军的战舰前往外海,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只要有舰炮的威吓,下官必定能够压服他们,让他们为大汉所用!”

“那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