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长州藩的反叛做出任何回应,好像毛利家和大汉的登陆部队已经被他们都遗忘了一样。

这种反常的形势让周璞和他的参议官们都颇为疑惑,他们判断幕府已经对当前的形势束手无策,更加已经对大汉军队的兵锋产生了恐惧,所以不再打算征伐长州平定叛乱击垮大汉军队,只打算以守势的战略来和大汉拖延时间,让大汉在消耗当中不得不做出撤军的决定。

幕府的战略清晰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明智,他们没有意气用事,主动兴兵过来和大汉军队决战,而是利用地利和防守来打一场消耗战。

既然这样,原本他们制定的“协助毛利家固守长州藩,击败幕府的征讨大军,然后再趁胜追击进军京都。”的战略已经不合时宜了。

他们想要借着自己这一路吸引幕府的军队,可是幕府现在好像对他们不为所动。

于是黄昌国和周璞商讨之后决定更改计划,从先防守再反击,该为自己这边主动进攻,向本州岛的腹地挺进,想来只要大汉军队逼近京都,那么幕府就算保守退让,也不得不和自己这些军队交战吧。

做出了定议之后,登陆的军队更加加快了集结的速度,然后大量被部署到了长州藩的北方边境,随时准备向北进攻。

这些军队,大部分都是九州岛上的各藩藩军,经过了大汉一段时间的整编和训练之后,实现了统一的指挥,而不再像是之前的大杂烩,再加上被周璞用重赏所刺激,战意都还算高昂。

而二条康道则在藩军的帮助下潜回到了石见国内,他要回到朝廷当中,将自己得到的消息转告给他们,同时让他们做出准备早日同大汉北上的军队汇合。

在这一片厉兵秣马的气氛当中,毛利家在本藩内也一直都在调集藩军,达到了整个藩内能够动员的极限,他们做梦都想要恢复旧日的领地,所以最为积极。同时,他们还在藩内催征粮食,几乎让乡村为之一空,甚至还出现了小规模的暴乱,遭到了血腥严厉的镇压。

毛利家采用了这种竭泽而渔不顾一切的做法,也正体现了他们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反正如果赌赢了的话,再重新休养生息也不迟;赌输了的话,长州藩未来肯定不会再在毛利家的领下,农民的死活也与他们没有关系了。

这种紧绷的气氛,终于在一天晚上达到了顶点。

在这点晚上,周璞带着他的参议官、以及归附于他的大名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毛利家与安艺国浅野家的边境,预备开始对北方进行总攻。

作为通向京都的必经之路,安艺国被当成了主攻的方向,而且安艺国是毛利家的起家之地,所以毛利家也十分赞同他们的部署,经过了这段时间的部署和准备,他们将在今天对故地发动总攻。

在他们行军的路上,乡野当中到处都有蝉鸣,仿佛是在为他们呐喊助威似的。当他们来到即将出动的阵地时,天色已经渐渐破晓,眼看就要来到黎明了。

周璞抬头一看,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树木和草丛在风中微微摇曳幽影。

大军的前进部队早已经集结了起来,等候他的命令,他们肃然无声,掩藏在黑夜和阴影当中,被淡淡辉光照映了出来,就好像刚刚凭空出现的一样。

当然,在这一片混沌当中,大汉军队的红色军服仍旧十分鲜艳醒目,看上去就像是黑夜当中的火点,能够给人一种十分安心的感觉。

凌晨时分的凉风让人心旷神怡,周璞的疲惫也一扫而空,他带着自己身边的人们,来到了营地中央,而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这些军队也开始紧张地集结了起来,做出了随时听候命令的架势。

此时的天际,已微露出蛋白,云彩都赶集似的聚集在天边,像是浸了血,显出淡淡的红色,好像在预示着他们接下来要面临的一切似的。

周璞压制住了心中的兴奋与不安,抬头看向了天空,犹如是为了将一切杂念都抛开似的,他长吐了一口浊气。

这种千军万马任由自己指挥驱策的感觉,实在是太奇怪又太美妙了,只需要自己一声令下,几万人就将慨然前行,奔向未知的远方。

还在数年之前,他还只是山东一个小举人而已,从不为人所知,也未得人敬重,可是仅仅数年之后,自己就已经博得了大汉皇帝和丞相的青眼,被委以重任派到了这个孤悬海外的岛国,并且开创了偌大的局面,谈笑间就可以让一国重臣和强藩藩主就得俯首帖耳……

人的际遇,又有谁说得清楚呢?

他抬头看着远方的的天空,现在太阳已经出现在了地平线上,露出的一段圆弧,红彤彤的,仿佛是一块光焰夺目的宝珠,接着它缓缓地向上移动,红日周围霞光尽染无余。

山风也变得更大了,迎面吹来,云烟四散,远处的山林和道路,都已经一览无余。这片原野一路铺陈,穿过一座座城市,最后将会达到他最终的目的地。

他之前自己去过京都一趟,沿途的风土人情和地形都粗略地审视和记录了一遍,而现在,就是验证之前努力的成果的时候了。

“大人,时间到了。”协助他统管全军的老将立花宗茂,策马来到了周璞的身边。“现在全军已经准备好了,只待您一声令下。”

所有人都看着周璞,等待着这位大汉使臣下令。

而周璞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他看上去镇定无比,好像一切都成竹在胸。

“全军前进!”他重重地挥了挥手。

“全军前进!”传令官们马上四散,将他的命令传达到了整个军队的各个角落。

仿佛是被人惊醒了似的,整个大军的军阵开始缓缓前行,打头阵的是毛利家的藩军,他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武士,穿着盔甲,行动迅速,而侧翼则是大汉从九州岛上召集过来的各藩藩军,他们的队列严明,而且。

而大汉的军队,则作为本部和周璞一起留在了中央,周璞跟自己的几位参议官骑着马,在这些红衣官兵的簇拥下慨然前行,这是这支大军的核心,也是灵魂,其他人的勇气都将来自于这里。而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个个信心满满,只等自己去摘取新的功勋。

这些军队的阵中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军旗,远远望去,简直就像是旗帜的丛林在往前移动一样。

没有碰到任何抵抗,这支大军就踏入到了安艺国浅野氏广岛藩的境内,沿着周璞上次去京都的道路,一路向广岛藩城挺进。因为大汉军队登陆来袭,而且毛利家早已经树立叛旗的缘故,所以当地的居民们早已经四处逃窜,或北逃或隐匿山林,所以他们也看不到多少人烟。

而他们此行的终点,就是京都。

第1656章这艘船要沉了

虽然周璞和他的仆从军们此时离京都尚有数百里的距离,但是京都不可避免地仍旧感受到了一种寒意。

此时正是入夏时分,原本是京都最鲜亮的时候,天气晴朗而并不暑热,树木郁郁葱葱,古宅寺院点缀其中,足可以让每个游人流连忘返。整座城市,都会处在一种悠闲却又庄重的气氛当中。

然而自从法皇和天皇两位陛下无故逃出京都、大汉军队登陆九州并且击溃了当地守军的消息一同爆发之后,这种悠闲就荡然无存了。

虽然幕府发出来的通告语焉不详,对两位陛下突然逃离的原因讳莫如深,但是即使最无知无识的人,也知道这两件事其中一定会有联系,更加知道这场莫大的风暴,不会就在九州岛上停歇。

作为朝廷的国都,京都肯定是大汉军队进军的目标,所以战火很有可能就会在不久之后延烧到京都。虽然经过德川家三十年的治世,京都一直是安平祥和,但是有过战国时代惨痛回忆的京都人,还是知道战火延烧过来之后,会是怎样一幅地狱般的场景。

正是因为这种恐惧,所以当消息得到证实的时候,很多京都的住民不顾一切地向东边逃离,想要躲开战火。每天都有大量来自于南方的流民来到京都,他们认为这里既然驻扎了幕府的大军那就应该是安全的,可是到了这里他们才发现,流离的旅程并没有结束,还有一段更长的路在等待着自己。

因为坚壁清野的既定政策,所以幕府并不反对让这些平民撤离,不过为了不让他们阻塞道路以至于干扰军队的开拔和调动,所以幕府限制了流民东逃的规模,所以一大批流民滞留在了京都。

同时,因为本身的资源不足,所以幕府也没有对这些流民进行救济,甚至也没有考虑过安置他们,好像就打算让他们自生自灭一样。

因为幕府的这些做法,这些流民很快就陷入到了饥饿的状态当中——他们原本以为只要逃到京都就可以得到幕府的庇护,再加上逃得仓促,也带不走太多粮食和财产,现在留在京都又没有办法得到接济,所以原本带着的粮食马上消耗一空。

饥饿驱使着他们想尽办法去寻找食物,于是京都的治安很快就开始急速恶化,变成了一座骚动不安的城市,再也没有了平日的悠闲。

然而,尽管十分清楚京都现在面临的处境,但是幕府在京都的最高官员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除了下令手下的军队镇压骚动之外,却并没有做出其他的举动,虽然这些流民的处境十分凄惨,但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现在也顾不得他们。

因为之前法皇和天皇陛下的逃离,他受到了幕府十分严厉的呵斥,现在可以说是戴罪之身,以将军德川家光的脾气哪怕被勒令剖腹也不稀奇,只是幕府现在仓促之间为了局势的稳定才没有直接将他撤换。

为了挽回自己在将军大人心中的地位,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板仓重宗开始以十万分的热情投入到了京都的防务当中,希望能够在京都抵抗住汉寇的兵锋、或者至少打赢一两仗,这样才算是戴罪立功给将军大人一个交代。

所以现在他心心念念的只是怎么保障军队,以抵抗汉寇保住自己的性命,至于那些流民怎样他根本不在乎,巴不得他们早点从自己以前消失。

既然上官作如是想,下面的官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