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家学渊源,也是个伶俐人,当即笑着说道:“栾叔你收下就是,赵大哥一直想找教骑术的教官,您正合适。”

话说到这样的地步,那栾师父低头看了看箱子里的银锭,沉吟一下,拍拍自己胸口,抬头说道:“赵小哥和小峰信得过我,我栾松就好好教,只要下力气不怕吃苦,咱学出来不会比鞑子差。”

现在的鞑虏都是指北面的蒙古各部,他们一向以骑术著称,栾松敢做这样的保证,话也算说得满了。

“栾师父,今天您第一次来,本来城内摆宴接风,不过今天出城有事,栾师父先回家歇息,咱们明日再见如何?”赵进很客气的询问道。

看着家丁们在那里热火朝天的分发兵器,披甲准备,谁都能猜到出城到底做什么事,栾松大概扫了一眼就笑着说道:“来都来了,就跟着你们出去看看,你们也不用管我,我就跟在后面。”

赵进一愣,随即笑着说道:“那可就麻烦栾师父了。”

这栾松来的时候穿着棉袍便装,但坐骑上的家什却很齐全,马鞍上挂着腰刀和弓箭,他能去帮忙,可是个不错的助力。

尽管才刚刚见面没说几句,可赵进的客气热情以及那几百两银子,却能让这位栾师父诚心诚意帮忙了。

有个懂行的跟着,而且真心实意的帮忙,事情就完全不同了,首先这栾师父看不懂的地方很多。

“赵小哥,你们去城外十几里不到的地方,弄这几辆大车于什么?”

赵进预备了五辆用两头牲口拖拽的大车,车上叠放着木板和于粮之类的东西,听到询问,笑着回答说道:“盾牌什么的都放在大车上,万一半路上遇到什么事,就直接把用这个大车做屏障,于粮和杂物也都用大车装着,给家丁们省省力气。”

“你们想的真周到。”那栾师父点点头说道,这个想法实际上来源于那次死伤惨重的遇伏,赵进他们仓促间就是靠着大车挡住了敌人的射箭,而且横在道路上的大车还阻碍了下对方的行动。

总结经验教训之后,赵进决定带上大车,车上放着给养和盾牌,如果真有万一就把这个大车作为临时工事使用。

其实还有个理由赵进没有讲,徐州城内城外大队人马活动,而且还不是官府和官军,多少是遭忌讳的,如果弄几辆大车,万一有人问起就说是护送大车上的货物,是个面子上过得去的理由。

“怎么穿着棉甲?”栾师父又问了一个问题。

相比于其他甲胄,这棉甲穿着最为麻烦,要先套一层锁子甲,然后外面再套棉甲,棉甲又是用铜扣连接,一个个的系上很花功夫,那边一个人穿,两三个人帮忙。

这个问题问的赵进有些莫名,只是回答说道:“冲锋陷阵的时候防箭防刀枪。”

听到这个回答,栾师父一愣,随即苦笑着说道:“这玩意几十斤重,穿着走十几里路,到那边人就累垮了,还冲什么啊,这棉甲都是临到战前再换上的,你知道把给养放在车上省力气,这棉甲更应该放在车上。”

看着那边已经换上棉甲的家丁,行动都有些迟缓,赵进这才知道自己教条了,有点尴尬的说道:“大家先把棉甲脱了。”

“现在那里还有真穿棉甲的,都是套着身锁子甲。”栾师父跟在身后评点说道。

赵进的吩咐让披甲的家丁们如逢大赦,连忙脱下,脱可比穿快不少,赵进上前搭手帮忙,拿住之后倒是一愣,脱口说道:“怎么比我身上的甲还要重。

他身上穿着的板甲不过三十斤左右的份量,可这棉甲怕是要五十斤开外,加上里面套着的锁子甲,六十斤七十斤也是有的。

“赵小哥你穿着什么甲?”那栾师父好奇的问了句,却上前动手翻看脱下来的棉甲。

赵进这边把外面罩着的袍子解开,不过那栾师父的注意力却在棉甲上,翻动几下,摇头感慨说道:“居然打造的这么认真,成色也这么新,看着不像是官家匠坊出的。”

然后这栾松才看向赵进,看到赵进身上的甲胄后,眼睛眯了下,很是失礼的伸手过来,试试胸前甲板的厚度,各处的连接结构,然后才惊叹说道:“你这甲好,这是单独请人打造的吧。”

赵进点点头,栾师父栾松这才转回正题,笑着说道:“别耽误了你的事情,咱们路上讲。”

家丁们准备完毕,赵进和伙伴们也都是披甲完备,那栾松看到赵进他们都是不行,自己也牵马跟随,百余号人护送着五辆大车从货场那边鱼贯而出。

这护送货物出门的说法是防着被人询问,大家面子上过得去,至于这一队人的真正目的,只要不是傻子,看到他们队列严整,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模样,谁都知道这是要出城作战的,但大家也只敢小声议论几句。

走在中间的赵进等人也不理会边上,只是边走边聊,赵进从小长在城内,卫所和军队上的事情只是听父亲和叔父讲述,董冰峰虽说长在卫所,可对军队的了解不比赵进多太多,这栾松则是官军的亲卫出身,对立面的门道明白的很。

虽说初次见面,可赵进礼数周全,做事实在,这栾松倒是真心实意的要传授讲述。

“棉甲是要用锤子砸棉花,把棉花砸的密实跟毛毡一样,然后这样的棉花十层叠起,中间垫上铁叶,再用不停捶打,让棉花没有丝毫的蓬松,外面用厚布包起,然后用铜泡钉加固,按照武经规矩,穿上之前还要在里面内衬一层锁子甲,这才是真正的棉甲,虽说几十斤份量,可穿着上阵,刀砍枪刺箭射都能防住。”栾松侃侃而谈。

“不过这东西费工夫费材料,官坊里打造的都是偷工减料,做出来的棉甲根本就是棉袄,穿着倒是轻便,但莫说是防刀枪,被钉子枝杈挂住就是一道口子,里面的棉花都是烂的,还不如个棉袄,他娘的,不知道过手的人黑下多少来。”说着说着,栾松不知道想起什么往事,脱口骂了出来。

栾松栾师父情绪激动,可赵进和伙伴们却听得津津有味,陈晃忍不住开口问道:“栾师父,我看我们这些棉甲都是很实在的东西,应该没有偷工减料,这官坊也还是有良心的。”

“这肯定不是官家出的,这一套东西打造起来花功夫,军中也懒得穿,穿着沉重闷热,大家都是套着锁子甲就足够了,而且现在天下太平,最多也就是剿匪平乱,穿着棉甲那都是攻城拔寨野战的大场面用,哪里用得着。”栾松摇头说道。

“是剿了闻香教的庄子缴获的。”董冰峰边上补充说道。

栾松愣了下,过了一会才摇头说道:“这帮人还真是心思大。”

接下来栾松却有意不谈这个话题了,却开始评点赵进他们穿着的铁甲,笑着说道:“你们穿着这东西实在,虽说钢铁比皮革棉花什么的都重,可什么锁子甲、皮甲、棉甲的,一层层叠放起来,周折弯绕,份量一点不轻,倒是你们这铁甲就是一层,可该防护的都能防护住。”

说到这里,边上的石满强却插话说道:“既然这么容易打造,咱们大明怎么不多打造点铁甲,不说别处,咱们徐州每年出铁可不少。”

“打造起来太花费功夫,而铁太实在了,而且这铁怎么也比棉花和皮子贵啊。”栾松笑着说道。

话没说明,不过大家都能听得明白,用铁的话费心费力,上下其手的机会也少,又是官家的勾当,谁也不愿意去多事。

这些典故趣闻,按说是排解枯燥行路的好材料,可大家听到这些事之后都感觉不太舒服,一时间气氛沉闷了下来。

赵进他们这支队伍,在城内就扎眼的很,出城之后走在官道上更是惹得路人侧目。眼下虽说还在正月,可上元已过,忙碌生计和走亲访友的人都是不少,看到这百余人的队伍大摇大摆的走在路上,而且都是全副武装,都是心惊肉跳,不知道这伙人要去于什么,更有人认得赵进一行人,这更是胆寒,纷纷猜测到底是谁要倒霉。

猜测归猜测,大家都是加快脚步,都要离这支队伍远一点,徐州地面上,或许偏远地方还没传到,临近的谁不知道死了上百个江湖亡命,几家被灭门了。

看到这个场面,栾松栾师父肃声说道:“虽说那齐家村距离不远,但咱们走的不紧不慢,那边肯定会得到消息,赵小哥,咱们应该加快赶路。”

虽说这话有些越界,但也是一番好意,赵进笑着说道:“咱们出城也没说去那里,齐家村也不知道咱们的目的,再说了,齐二奎知道更好,他要是敢跑,以后他也没脸在这片混了。”

栾松听到之后,愣了下才点点头,看到他这个反应,边上的吉香和刘勇彼此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的意思,赵进大哥敬重这栾松,这栾松还真就把大家当孩子来看,自家大哥怎么可能连这点小事就考虑不清楚。

徐州私盐,云山寺和几个徐州地面的巡检勾结,是最大一头,各处发卖官盐的地方都卖他们的私盐,而这齐二奎则是拿着小头,说是小头,总量也是很大,周围四里八乡,甚至临近府县的村镇,都是用齐二奎这边的私盐,他居中分发的地方就是齐家村。

在来之前,赵进已经有所了解,这齐二奎背靠着海州盐政的某个人物,在淮安府和徐州两地的盐路上声音不小,连云山寺这边的私盐有不少都是过齐二奎的手,要不然在徐州地面上,云山寺怎么能容得下别家分食。

这样的人物想要把生意天长地久的做下去,就必然要有个稳固的据点,这据点要交通方便,距离城市不要太远,而且要安全,这样大家进货出货方便,银钱周转容易,而且不必担心被人盯上。

就算齐二奎知道了消息,他也只有两个选择,开打,赵进来到这边就是为了打,逃跑,一逃跑,他经营多年的私盐分销就要垮掉大半,那些小的盐枭盐贩子下次就不敢在他这里买盐,如果赵进占了这齐家村自己去卖盐,只要价钱合适,那些盐贩子在谁手里买都是买,齐二奎经营多年的局面就直接被夺去了。

所以不管齐二奎做出什么反应,赵进只要按照自己既定的计划去做就可以。

那边吉香和刘勇的小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