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进想解释都没机会,结结实实的挨了十下藤条,然后才开始训练,晚上足足加练了一个时辰。

对这个赵进没有怨言,严师出高徒,二叔这么要求也是为自己好。

因为练的太晚,赵振堂都过来看了看,他也知道学武不能懈怠,没有打搅训练,一直等赵振兴说结束。

练完之后,赵振兴脸上才出现笑容,对赵振堂说道:“大哥,小进倒是好性子,能咬牙吃苦。”

赵振堂不置可否的哼了声,简单收拾了下,三个人一起向家里走去。

天已经黑了,好在月光皎洁,走路倒也不担心磕绊,不过赵进注意到自己父亲和叔父走得很小心,把自己护在中间。

这时代谈不上路灯,更没什么光污染之类的,夜间走在外面或者打个灯笼火把,或者靠月光,不然就是漆黑一片,很有些贼人歹徒在夜里出来,防不胜防。

一路上倒是安静,大家也都知道夜晚不安全,没什么人晚上在外面,快走到自家路口的时候,赵振堂停住了脚步,赵振兴则伸手抓住赵进的肩膀,随时准备向后拽。

赵进这才看清自家门口那里有人影,还没等这边问话,门口那边先开口了:“赵大哥,是小弟!”

这个“赵大哥。”自然不是叫赵进,声音听着有点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是谁,赵振堂却放松下来,冷声回答说道:“谁和你是兄弟。”

走到跟前,赵进总算看清门口的人是谁了,居然是木家父女两个,好几天没见到的木淑兰就在边上站着,小脸上怯生生的,一看到赵进顿时高兴,甩开她父亲的手跑过来。

“小弟要回山东一段时间,事情繁忙,没心思照顾孩子,劳烦赵大哥帮忙照看下这孩子。”木先生依旧那种淡然表情,即便在这里求人帮忙,也不怎么客气。

赵进听得惊讶,心想说把孩子丢在别人家就丢,而且还在大家最看重的春节前后,这到底是不是亲爹,不过看木先生和木淑兰的长相,也只有父女才会这么相似。

没等赵振堂回答,木先生又掏出两锭银子,看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两上下,赵进又吃惊了,平时听父母闲谈,四口人的中等之家一年花用都不到十两,这木先生一下子拿出这么多。

平时看木淑兰来到这边吃饭,寻常饭菜也吃得很香,穿衣打扮也都平常,还以为家境一般,现在不敢这么想了。

“赵大哥免不了花费,这些银子还请收下。”木先生声音清越,但表情还是不像求人。

赵振堂脸色也很漠然,顺手接过银子,点点头就要转身,居然一句话都不想多说,而那木先生也很直接,看到对方点头,扭头也直接走了,居然不和自己女儿打招呼。

小姑娘木淑兰和赵进几天没见,兴奋的很,拽着赵进的手叽叽喳喳说个没完,赵振堂转头看了这对孩子一眼,摇摇头喊住了那木先生,冷声说道:“你干什么我懒得管,可你也想想你闺女,她什么都不懂,就你这一个亲人……”

木先生转过身站住,听到赵振堂的话之后,禁不住愣了下,随即微微低头,抬头后说道:“身不由己。”

说完又是转身,但这次好了点,转身前冲着赵振堂抱拳为礼,看着这木先生消失在街道的黑暗中,赵进忍不住摇头,怎么客气半天也不和自己女儿说句告别的话。

对自己父亲的冷漠,木淑兰似乎不在意,笑嘻嘻的冲着背影摆摆手,又跟赵进叽叽喳喳的聊起来。

第53章粮食和银子

何翠花昨天就从城外回来了,还在娘家那边带了几只风鸡,半扇猪肉,今晚上正好做了顿好的,结果赵进因为下午加练回来晚,还得何翠花把做好的饭菜热了两次,把赵进狠狠说了顿。

相比于他,木淑兰的待遇就好不少,何翠花听到小姑娘要在自家住几个月,不但没有惊讶迟疑,反倒欢天喜地的去布置屋子,赵家的宅院不小,腾出间给小姑娘住的房间很简单。

赵振堂直接把那两锭银子给了何翠花,嘱咐说道:“她连个换洗衣服都没有,明天你扯几尺布做一套,该置办的都给置办了,别亏待她。”

“就你会说话,我会亏待我儿媳妇吗?”何翠花埋怨了句,满脸都是笑意。

在赵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木淑兰丝毫不认生,吃饭吃的香,一直纠缠赵进聊天,大人们都脸上带着笑容观看。

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要聊,原来何翠花这次回娘家是给弟弟送银子去了,何屠户家境殷实,在乡里也有点势力,把女儿嫁给赵振堂之后,更是没人敢惹,何家不穷也不贪,从没沾过赵家的便宜,就是正常相处。

何屠户杀猪,家里的田地就是赵进的舅舅何有福来耕种,田地不少,手里有五个长工,本来这种家境收入不必借钱,没曾想今年没有周转开,交赋税之前被收粮的贩子坑了一次,粮卖的多,银子拿得少,交完赋税后手里一下子周转不开,年虽然能过,开春后却没银子了,到时候生活和买种子之类的银钱远远不够用。

何有福是个老实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而且还好面子,不想让人知道他吃亏,折腾到前几天,还是赵进的舅妈去找公婆哭诉,这才知道这件事,何屠户手里也没有多少银钱,只能打发人来赵家求助。

“我要不去,家里就要卖地了。”何翠花很不高兴的说道。

“你那爹和兄弟就是好面子,张个口别上天还难,我去找户书说说,徐州还差你们家那份银子,真是折腾。”赵振堂喝了口酒,满不在乎的说道。

到现在赵进也知道,知州衙门里有六房,对应六部,这户房负责徐州城管辖之地的赋税、田地,户书就是管理这户房的书吏,别看这小吏比衙役地位稍高,同为贱役,但知州九年一任,又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地方上的实际事务都由这些小吏操持,而且吏目世袭,祖祖辈辈在一个地方,管一件事,必然会成为地方上真正有权的角色。

好在衙役们也都是徐州本地土著,赵振堂也算场面上的人物,求人能求得动,也有面子在。赋税上的事,百姓看着大过天,可在户房书吏眼中,随手一笔就可以抹掉。

衙门里有人好办事,赵进心里感慨,听得仔细,却把身边的小女孩忽视掉,几次前言不搭后语,结果木淑兰生气自己吃饭了。

“……劳什子一条鞭,什么都折算成银子,乡里那有那么多现钱,秋天低价卖粮拿银子交税,春天高价买粮过春荒,一来一去,破了多少人家……”

赵振堂放下酒杯在那里埋怨,赵振兴笑着摇头说道:“大哥你说的都是老黄历,张相爷一死,全家问罪,那一条鞭法也就停了。”

“一条鞭停了,下面不还是该收就收,少收一文钱了吗?赵振堂的声音跟着高起来。

赵进有点发愣,心想事不关己的议论怎么弄的和吵架一样,赵振兴摇摇头,何翠花这时候出来打圆场,给赵振堂和赵振兴每人拿了一块面饼,坐下说道:“别为这事争了,你们兄弟两个现在不挺好的吗?”

“咱爹咱妈吃这个苦快二十年,却没跟着我享福,我……,现在卫所那些人苦啊!”赵振堂又是一杯酒喝了下去。

何翠花无奈摇头,埋怨说道:“交皇粮这话以后咱们家不能提了,一说你就这个样子。”

赵振兴的神色也有些闷,开口说话的时候声音发涩:“大哥,过去的事情不要提了,咱们现在活的不错,这就够了。”

说完这句,赵振堂重重靠在椅子上,长出了口气,自嘲笑道:“瞎操心,有好日子过,就不该念叨从前。”

在富裕风光的时候回忆从前的穷苦,才能比较出现在的幸福,赵进那一世打拼到中层之后也经常在酒桌上回忆当年,所以他知道现在的气氛虽然有点压抑,实际上并不郁闷。

自己父亲和叔叔从前应该很辛苦,自己的祖父母的去世想必也和辛苦劳累有关,其实这些事赵振堂在饭桌上说了不止一次,只不过从前从没有留意,或者听了也听不懂。

不过这些都是随便一想,赵进现在想的是那一条鞭法,这个名字他有印象,不过赵进注意到的是父亲赵振堂的埋怨“秋天低价卖粮拿银子交税,春天高价买粮过春荒”,居然还有这等事,这里面有大文章可做……

正在那里想着,却觉得胳膊被人戳了好几下,反应过来一看,却是身边的小姑娘木淑兰在动作,看他反应过来,小姑娘凑过来说道:“小进哥哥,你家和我家一样,吃饭时候大人总是谈些听不懂的。”

木淑兰的声音不太低,满桌子的大人都听得清楚,本来沉浸在往事回忆中的赵家兄弟一愣,接着就笑出声来。

桌上的气氛顿时变好,何翠花也满面笑容的揉揉小姑娘的头,笑着说道:“小兰真聪明。”

赵进这才明白,敢情这小姑娘说那句话是为了调节气氛,这还真是冰雪聪明,不过他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个上面了。

晚上赵进锻炼完之后,自己会铺床睡觉,不过赵进也知道入睡前,何翠花会进来看看,给他塞塞被角,尽管完全没必要这么做,可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往常赵进会道声晚安,然后进入梦乡。

今天何翠花过来的晚一些,赵家买的宅院是大户人家的,屋子倒是不缺,但也要给小姑娘收拾收拾,等把那边安顿好之后才能过来。

“娘,今天我爹说的‘秋天低价卖粮拿银子缴税,春天高价买粮过春荒’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赵进直接开口问道,父母儿女,这是最亲的血缘直系,彼此之间没什么不能说的。

果然,他这一问,何翠花也只以为是少年的好奇,就直接坐在赵进的边上,开始讲述。

大明百姓都要缴纳皇粮国税,还要负担徭役,这个是百姓们的义务和责任,除了那些有功名的读书人和官员之外,没有人可以例外,就连卫所里的军户也要如此,甚至还要负担更重。

第54章世上聪明多

朝廷的皇粮国税名目众多,缴纳银钱,缴纳粮食,还要负担劳役,名目繁多而且复杂,交的人麻烦,收的人也麻烦,而且其中做手脚的机会也多。

二十几年前,内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