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9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徐州、邳州两处的子弟,则是和家丁招募一样,只要身家清白,有人担保,通过考核就可以加入任一学堂。

在这之外的各处人等,只有商务、工务和武馆三个可以加入,而且进去之后,是从初级班开始学起,凡是赵字营内加入徐州武馆的都是从中级班开始,当这些细节出来后,大家才明白了,敢情这农务学堂和洋务学堂都是最精贵的,外人还不许进入这边。

农务学堂的范围仅仅是徐州邳州两地子弟加上赵字营控制的流民村寨内的流民,而这洋务学堂虽说可以报名,但这个报名的只是蔡家那船队相关人等,以及松江余家那船队相关人等,然后徐家子弟会有人参加,其余学员不是报名,而是由赵字营在属下各处挑选合适的才允许加入。

当这个消息传开后,大家自然是踊跃报名,加入徐州武馆的人自然是最多,可也有人知道自己没有拼命的本事,也有人家里图个安稳,不求子弟建功立业,只要来到徐州做个人质,和赵字营挂上关系就好,这样的人进入商务学堂的不少,赵字营云山行生意做得这么大,金山银海的折腾,肯定有点石成金的法子,学到手肯定有大用,至于这工务学堂进来的人就很少了,徐州和邳州有些工匠倒是送了孩子过来,都不是继承家业的长子,而是老二老三这等,本就养着花费大,不如送到这边来求个出路,然后徐家煤铁相关有不少人加入,这些人世代做工,又对赵进的行事做派比旁人了解,所以愿意加入。

不过工务学堂也很快招满了人,因为赵进下令新抓的流民俘虏中,所有有手艺的工匠都要挑选出来,年纪大的甄别使用,年纪小的一律送到这工务学堂中,这么一来自然是不缺人的。

当这徐州五大学堂的消息传开后,四面八方的人都开始动了,其中最积极的莫过于山东兖州府这一片的士绅豪强,他们已经见识到了赵字营的威风实力,可却没有和赵字营建立什么密切的联系,现在有了机会,正好让子弟过来,还有那些赵字营驻扎过战斗过地方的百姓,他们也见过了赵字营的威风,更见过了赵字营的做事公平,听说这学堂的消息,够条件的,儿子多的,都尽可能的赶过来碰碰运气。

对徐州五学堂的建立,各方反应不同,有人说赵字营这个做法志向远大,又周全各方,这学堂建立,却把那些年纪大没出路的书生,以及没了从前权位收入锐减的文吏们,都收拢起来,前者教人启蒙,后者教人实务,然后商务笼络商人,农务和工务培养人才,这徐州武馆则是把徐州三卫和地方上那些不愿意卖命博富贵,又不甘心在家闲着的那些武人聚拢,教人本领总归是个体面事情。

可也有人对赵字营的做法痛骂不已,痛骂的人里,主要是二十岁到四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书生士子,在他们看来,赵进这样的方法狂悖大逆,辱没圣贤,居心叵测,早晚要遭报应,这个反应也很正常,因为在赵字营的体系里,那些端着架子不愿意沉下心学做事的读书士子,是完全没有任何好处油水可拿,更被摒弃在体系之外,可这些人又没有本领在科举上取得秀才以上功名的可能,自然怨气十足。

但在六月中,最吸引各方注意的是各处豪富士绅送给赵进的贺礼,以及朝廷关于山东方面的后续,在这一次,赵字营没有和以往一样低调,而是将各处送上的贺礼摆放在凉棚下展览,每一份礼物前面都有送礼人的名字来历,这个做法大家都是赞成,因为可以凸显众人和赵字营的亲密关系,又可以炫富夸耀,这可是淮扬富豪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为了不在展览中落后于人,很多都是临时追加礼物,可赵字营却制止了他们的行为,赵字营又不想借这次发财。

虽说赵字营是为他们考虑,不过却让那些想要补充礼物的富豪们很是不满。

黄金白银以及金银材料做出的礼物加起来,差不多是白银十万两的样子,其余各色礼物的价值差不多也有四万两上下,这数目当真是惊人骇目,可想到清江浦和扬州有多少豪商富贵,想想他们的家底,这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了。

最夺人眼球的却是松江余家的贺礼,是一艘一千料上下的福船,也多亏赵字营能控制住南直隶江北区域的漕运,不然在这个大批船只北上南下的时候,偌大一艘海船在小船牵引下北上,还真是个麻烦。

福船宽大稳重,不过在海上可以借洋流风力,在运河上的大多数时候就只能用漕船牵引了,好在余家财雄势大,赵字营又在沿途给了各种方便,这才顺利到了何家庄附近的渡口。

偌大一艘海船,就在甲板上搭台唱戏,张灯结彩,连不少聚在何家庄的人都过去瞧个新鲜,赵进也是带队前往,余致远倒是说得明白,本来就准备替赵进打造船队,这福船是最先造出来的,趁这个机会送来凑热闹,还有几艘广船和福船正在船厂中建造。

“大哥可知道洋面上的生意吗?这一船货物出去,回来就是一船的银子,海上虽然风浪凶险,可只要有一艘船跑下整年,这整个船队一年就赚回来了,而且还赚回来几个。”余致远在赵进面前没有丝毫的隐瞒,他在拼命的表现。

“这个好,那洋务学堂的学丁们,可以在这上面学习历练,让他们先熟悉着。”赵进对这个很满意,笑着说道。

余致远连连点头,附和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先安排些老成稳重的船工水手带他们跑近海,等真正熟悉了,再去洋面上。”

“你对棉布熟悉吗?”赵进也是开门见山,不过这话题转换让余致远有些发愣,心想不是说海上贸易,怎么问起棉布来了。

“大哥你可问对人了,这松江棉布甲于天下,松江府产棉,纺纱织布都有大量的作坊工场,每年大批棉布通过水路行销天下,甚至连高丽倭国和南洋地方,也要用咱们的松江棉布。”说起这个的时候,余致远脸上浮现出自豪表情。

能听得出,余致远对这个的确很懂:“余家每年收入,有三分之二出在这面上,船队出海带什么都能发财,可能就地收购,稳定大宗,而且稳赚不赔的,就是这个棉布了。”

“如果咱们能出产棉布,产量能有松江府几分之一,甚至比松江出产还要多,你觉得价钱会不会跌下来,赚不了那么多了?”赵进含糊着问道,但余致远却立刻来了精神。

对于余二公子来说,徐州赵进差不多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话能说到这般,肯定是有了相应的办法,虽说他想不到如何能做出那么多棉布来,可既然这么讲,赵进一定能做到,余致远更是注意到赵进那句话里的“咱们”。

稍一出神,再开口的时候,余致远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大哥,天下间这么多人,谁不需要穿衣,除了大明之外,还有倭国和高丽,还有南洋,这些地方都需要这棉布,大哥,每年松江府出产那么多,从来都是供不应求,除了个别的,没听说谁家布匹有积存过,咱们能出产这么多棉布,等于再造一个松江府出来,等于多了一份松江府生发钱财的,这……这可是金山银海啊!”

“金山银海?最近多少人都在念叨这个……”赵进笑着说道,随即郑重嘱咐余致远:“从棉花种出来到采摘到纺纱织布,这每个阶段你都要给我找到懂行的工匠师傅,给高价工钱,请到徐州这边,然后咱们再议。”

“请大哥放心就是,小弟回去就抓紧办理。”余致远拍着胸脯承诺。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徐州愈发热闹,尤其是京师那边的消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了徐州,闻香教乱贼平定,留山东本地兵马千余搜寻余孽残余,其余各路兵马撤回驻地。

第1002章皆看徐州

山东巡抚赵彦罢官问罪,山东总兵杨国栋降职,戴罪立功,曹州总兵杨肇基罢官,功过相抵,兖州府知府,滋阳县知县以失陷亲藩定罪,和罪魁祸首徐鸿儒一起押送京师,不过按照大明官场的规矩,兖州知府和滋阳知县在旨意到达之后,就在住处自尽,算是给彼此交代。

这个消息让徐州更加热闹喜庆,朝廷这个处置中规中矩,可对于徐州赵进来说,等于确定了他的战果,让赵进达到了所想达到的所有目的,等于是控制了鲁西南的州县,控制了济宁向南的山东漕运,控制了济宁这个漕运枢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和大家一起发财了,凡是过来道贺的人都彼此串联,都想要求见赵字营那几个做主的年轻人,山东可是有好大一张饼等着大家去分。

甚至那些和赵字营相对疏远,这次没有亲自来的,都急忙从清江浦赶来,不说别的,如果要有个济宁大市的话,一定要在里面分到几个铺面……。

这么多人来,除了那些在徐州有自家产业的,其余人等都要住在客栈之中,这富贵人物又多,各个客栈的上房独院都是爆满,价格翻了几倍依旧供不应求,这时候谁要离店,客栈当真欢迎之至。

“出来行走这么多年,倒是第一次见到离店时候比住店还要殷勤的,你们等着我们腾出房子吧?”调笑几句,在赵字营北上前后住进这客栈的客人要走了,掌柜伙计们都是殷勤相送。

这货客人听口音是山西那边人,不知是来这边做生意还是看新鲜,虽然穿着行事都很低调,但却能看出肯定是世家豪门的来历,搞不好还有官身在,对这等人物,客栈里都会留意,还会通知负责这一片的巡丁,不过只要客人没什么异常的举动,还是把他们当做客人看待。

何家庄这边能见到的大部分人都是喜气洋洋,即便是不相干的外人也被感染,只是这一队离店的客人却神色凝重,匆匆离开。

“趁这个时候走最好,赵进和王兆靖都见过我,这里也有不少永城过来的人,先前兵荒马乱没人在意到,现在很容易被发现。”能这么说的,也只有那位孙传庭了。

孙传庭一行人趁着济宁短暂开城离开,花高价雇到了一艘船,日夜兼程来到徐州,进入徐州境内之后,就立刻觉得太平了,不过孙传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