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9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时候,比武大会的消息已经通过各种公私渠道放了出去,有清江浦商会们通过自己圈子里放出去的,也有云山行系统放出去的,已经在清江浦准备好久的陈二狗精神抖擞开始要筹备了。

目前在南直隶江南江北,甚至山东、河南、浙江这周边区域的好事豪奢之徒,都对这比武大会感兴趣,而江南江北各省的武夫武人则是尽可能的赶过来,这次比武大会比去年留的时间要长,可对于在其他各省的人来说时间还是太仓促了,能参加这个比武大会,固然可以切磋提高,更关键的是扬名发财,有了名声,开办武馆都可以招揽更多的弟子,更不要说,江南江北的高官富豪们,很愿意花重金聘请这等武人做护卫,觉得可靠是一点,说出去也觉得好听。

而且江湖绿林这些武夫聚集的地方,私下里有些消息流传,说是比武前列的那些人,会被赵字营暗地里招揽,还有更隐秘的消息,说是东厂和锦衣卫也会在这个场合招揽人。

赵字营那是天下间最顶级的豪强,有前途有实惠,而官家那边更是不同,学一身本事卖给官家博个荣华富贵,这是多少武人终生的梦想。

外面热火朝天,可赵字营内里对这个事情却不怎么关心,就连身在清江浦的贸易厅厅正周学智都在专心和盐商们谈判,现在山东各处用盐的量大增,而且这些还是在赵字营的控制之下的增量,所以云山行想要拿下多几家盐场,或者要有几家大盐商和赵字营专营专卖,这比武大会的事情,不过是寻常的一个事务,优先级很是靠后。

目前赵字营核心各处真正关心的是如何招募辽民,云山行和内卫队的人手一明一暗,已经把这八十几名辽民心思动向牢牢的掌握在手中,知道何人可用,就算不可用的人也有了驱使的手段,同时云山行、内卫以及徐州义勇方面都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派出队伍前往登州府,而在这之前,打着各种名义的云山行商户,乔装打扮的内卫线人,甚至连临清城李家的人都去过登州府那边,关于那里辽东难民的消息不断的汇集过来。

余致远已经在从松江赶来徐州,想要用船在辽东搜罗难民,哪怕仅仅是花银子雇佣别人从辽东运送难民过来,这都是一件颇为凶险的勾当,船只停泊在辽东岸边,如果这个时候鞑虏骑马杀过来,或者用人混在难民之间,到时候恐怕都要出大麻烦,死几个难民恐怕没有人在意,可如果船被破坏掉,那可就是大祸了,以后想要派船过去,就只能用自家的船只消耗,而且自家的船工水手也未必愿意了。

除此之外,云山行两支规模颇大的商队已经出发,他们没有打着云山行的名义,反而用了济宁某大商家的名义,因为登州是山东总兵驻军所在,那杨国栋和赵进打过两次都吃了大亏,对什么赵字营、云山行相关的都忌讳异常,自然犯不着去触这个霉头,而这两支商队此去的目的,一个是开店,第二个就是要把沿路摸透走通,要知道路线,甚至还要知道沿路关卡和绿林江湖方面的细节。

“……进爷,如今咱们在山东兖州府真的如同虎狼一般,地方士绅土豪恨我们入骨,赌戏的时候,都特设一张徐州牌,谁抓到这张牌那就满盘皆输……”

这是马冲昊的信笺上的原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云山行在这个冬天又开始大肆的兼并土地,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力耕种,招募流民百姓的法子和渠道都被赵字营拦住掐死,很多在灾荒大乱中撑过来的地主士绅都是顶不住了,土地没有入息这么抛荒,而且看不到将来有改善的可能,卖掉是最合适的选择。

话说回来,云山行主动上门来买,哪有你不买的道理,再不情愿也要想想那个什么第一旅,可是足足四千多人马,要说那个距离自家远,在家门后和城池附近的那些庄子里,随便都能拽出来几百厮杀汉,官府捕快差役,甚至算上官军这些,现在都缩头了,谁还敢去争执。

赵字营给的价钱算是公道,可祖产丢了,田地卖了,谁也不会在外面表露,都知道赵字营耳目太多,可在家里指天画地的咒骂,甚至扎小人做巫蛊诅咒勾当的,这些都是不少,然后又是惹出另外的是非来,赵字营的耳目眼线未必能察觉这些私密不相干的勾当,却架不住这些人家里的仆役丫鬟出来告密,都想着主家倒霉,自己能得个家产分润。

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赵字营当然不会在意,也不会声张,不过借着这波风潮,内卫队和云山行在各处的眼线却发展出来不少,对地方上的控制更加严密了。

说来好笑,将自家田产卖出去的那些山东士绅土豪,最富的那一等都是朝着清江浦搬,次一等的去徐州和济宁,再一等则是邳州和徐州四县,大伙都算得很明白,赵字营控制的这几个地方,治安良好,市面繁荣,在那边能安居乐业,而且还可以拿出钱财来做些生意,总的来说比在山东守着田地要过得好……

农垦厅上下忙碌异常,年底是统计收成,核算各项的时候,同时他们还要对下属的田庄进行排序,如果开始收拢辽民,最开始不会成立全部是辽民的田庄,也不会成立全是辽民的团练连队,一切都要打散,免得再生是非。

在徐州武馆学习的李家兄弟被安排和辽民们见面,让人没想到的是,那什么彭大哥、熊大哥见了这李家兄弟之后都是跪地大哭,场面十分的感人,原来这逃兵和矿工佃户这些,都和李家能挂的上关系,只有那个侯秀才和几个人才算是半路遇到的。

摸清楚这些之后,赵字营对辽东这个李家有何等权势富贵又有了新的估计,和李子游有亲戚关系的李家还不是李成梁那个李家,居然有类似于赵字营在徐州这边的局面,可见辽东那边将门武家到底煊赫到了何等地步。

“按说有这样的富贵局面,就应该养出精兵守着,怎么看起来都这么不堪?”知道这个之后,吉香很是纳闷,不过他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天底下没什么和赵字营一样的地方。

“……这徐州是好地方,咱们来到这边,那就是从辽东的苦海脱身出来了,徐州怎么吩咐咱们,咱们就好好给他们做,去登州那边招揽乡亲的事情大家一定要用心,咱们在这边毕竟是外乡人,如果乡亲多了,那咱们什么都不怕……”

平心而论,李家兄弟说的这番话没什么错处,也可能存着好心,但这句话传到赵字营的核心所在,对李家兄弟这边立刻下了个判断,还没有融入赵字营,还要武馆内继续历练,不能进入家丁和巡丁的序列,可以安排去往登州府那边办事,但只能作为徐州义勇前往,而且没什么自专的权力。

这些判断李家兄弟是不会知道的,他们只会在徐州武馆内等的心焦,心想自家兄弟成绩这么好,按说应该离开武馆去营里建功立业了,可怎么还没有消息,心浮气躁是一回事,在赵字营的体系内呆久了,李家兄弟知道这边对规矩看得很重,犯了规矩,以后什么都没了。

第1069章徐州武馆的葛田丰

说到底李家兄弟就是不甘心,自家从小到大习练弓马武技,而且也上过战阵厮杀,见识过大场面,可却只能在徐州武馆和一些好武少年,以及什么都不懂的穷汉们混在一起,也有团练家丁出身的人在武馆内学习历练,但这些人自成一体,根本不和李家兄弟这等纯粹的外来户交往,这等情形,呆的让人气闷。

相比于李家兄弟们的郁闷,流民出身的葛田丰感觉却完全不同,因为饥荒成为流民,然后被闻香教裹挟,在济宁城下九死一生,又经历过种种磨难,在那个时候,葛田丰从没想过将来,甚至没有想过明天,每天只想着能吃点东西,只想着活过今天,不过他的运气很好,在徐州兵马横扫鲁南的时候,鬼使神差的为赵字营带路立功。

有功劳在身,自然不会成为田庄里的农奴,他的年纪合适,身体虽然瘦小,却在磨难中养出了不错的反应和敏捷,所以在战后直接被安置到武馆中学习,地位和团练升入学堂的学丁相同,不同的是,葛田丰是从三等班开始学起。

徐州武馆开设之后分成三等,第三等就是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在赵字营体系内训练过的学丁,他们即便有武技在身,也没办法适应这个体系,所以要从头学起,二等班则是表现出色的团练和有功家丁这一级,他们要在武馆内了解赵字营的战斗体系,为了将来作为士官和基层军官做准备,而一等班则是立有大功的家丁,还有队副、队正以及更上一层,他们在这里学习战场上的临敌经验,听旅正和团正甚至赵进本人的讲课,彼此交流,他们都是赵字营连以上头领的后备。

三等班,只有第三等有升入第二等的可能,第二等和第一等,在毕业之后就要进入家丁旅团以及巡丁团队中效力,或者在关键地方统领团练,在实务和战斗中立下功劳,或许会有进入一等班或者更进一步的机会。

这些细节规矩,从一等到三等,绝大多数学丁们都知道的清楚,也只有葛田丰一个有些糊涂,因为整个徐州武馆内,只有葛田丰一个人是闻香教大乱中的流民出身,如果他没有带路的功劳,根本不会来到这里,葛田丰很懵懂,很糊涂,他知道自己没资格决定什么,所以别人怎么安排,他就怎么照做。

武馆中的其他人来到这里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努力上进,赵字营体系下那么多人,那么多想要为进爷卖命的武人武夫,只有几百人进了这武馆,以后肯定大有前途,要努力勤奋,多学东西,才不辜负这次的安排,而葛田丰的第一个想法是,这边能吃饱饭,而且每天还能吃三顿饱饭!

跟着赵字营行进的时候,葛田丰顿顿吃饱,他的吃相很让人害怕,不止一个人让他少吃点,免得撑死,葛田丰根本不听这些劝告,在他想来这行军打仗的时候让人卖命,怎么也得吃饱,就连闻香教弄得饼子诱惑人,一旦打完了,估计也就没有饱饭吃了,葛田丰实在被饿怕了,宁可撑死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