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9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南下北上花费一番周折之后,京师终于确认这是派到澳门那边采买火炮的队伍,派去的官员内宦全死,这实在是有些蹊跷,不过地方上稀奇古怪的事情太多,烧成灰之后也没办法追查的太深,而且话说回来,漕船还在,可以查明就是这队伍在杭州那边雇佣的,火炮还在,这大炮又不担心被水浸泡,运到京师之后可以尽快的仿造以及投入实战。

无论公文上,还是过来验看的官吏眼中,这两门火炮都是大炮,却没什么人能注意到在场的两门火炮是十二磅炮,而且是有瑕疵,制造失败的十二磅炮,他的炮膛光滑程度和深度都不达标,但这些东西,不是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来。

既然火炮还在,那么就要继续运往京师,据说内监和兵部有很多人颇为遗憾,如果火炮也消失不见了,大家就可以再采买一次,又多了一次捞钱的机会。

※※※

“这些洋和尚知道不少我们不知道的,但没什么惊人骇目的东西,一些窍门,一些见闻,一些改进,但路易他们说,这些洋和尚懂得计算,对咱们工场日后有很大的好处,而且可以给咱们的学丁们上课。”对于汤若望他们的到来,徐厚生并没有觉得如何。

“那两门十八磅的长炮实在有大用,知道尺寸规制,咱们自己就可以造泥模,按着这个样式铸出来,这个有大用处!听这些番僧们说,他们国家的海船上还有更大的火炮,咱们也可以想法子造出来。”对于那两门缴获的十八磅长炮,徐厚生的评价极高。

听到徐厚生说起这个,屋中几人脸上都满是笑意,赵进点头,下首的火器大队大队副孟志奇笑得嘴都咧开了,吉香和张虎斌两人也都在微笑。

唯一没有笑的就是王兆靖,他沉吟了片刻说道:“现在火器工场对铜的需求太大,如今南直隶江北各处,一两银只能换到六百多文铜钱,价钱都被咱们买起来了,如果多造大炮,还是要考虑下多买铜料,那天我和曹先生商议过,周先生也来信说过,咱们再这么集中铜钱,怕是徐州、隅头镇和清江浦这几处的市面会有动荡,银子和铜钱的比兑越来越大了,如果造炮能用铁的话,那可就节省好多。”

王兆靖虽然是总管,可从前都是参与云山行和田庄的方方面面,对经济之道了解的很深。

境山徐家是煤铁大宗,却不产铜,可越是大口径的火炮,就越是需要用黄铜铸造,一门火炮几千斤,用量耗费可想而知。

而且赵字营的火器工场和别处不同,除了生产之外还要有大量的试制,这对黄铜的耗费更大。

虽说这边不产黄铜,但材料倒也容易寻找,收集市面上通用的铜钱然后加以熔炼就好,稍微加价就可以收拢来许多,尤其是在清江浦那种财货汇集的地方。

不过现在赵字营的用量实在太大了,而大明本身就铸钱不足,这铜钱也要在市面上流通,云山行职能通过不断的提价来获取铜钱,然后让市面上银子和铜钱的比率不断的上涨,会影响到各处正常的生意。

听到王兆靖的这番话,徐厚生干笑了声,开口继续说道:“三哥倒是不用担心,那赵家炉已经开始出产,咱们自家师傅和那几位洋人都看过铁料,说是上好的材料,可以用这个铸炮了,六磅以下的炮就可以用这个。”

王兆靖摇摇头,肃声说道:“大炮是军国重器,不能耽误了制造,我只是说要考虑铜料的事情,现在漕船上的人都知道,带着铜钱来咱们清江浦兑换银两已经是一门不错的生意了,在大明各处找铜料都很难大宗购买,只能收铜钱和铜器,那些铜山都在官府手里,咱们不太好打交道。”

“这个是大事,布置给和外面打交道的各处,让大家去找,价钱贵些这个可以不计较。”赵进郑重的说道,那边王兆靖答应了,快速的在纸上记下。

第1094章冬末初春

赵进的态度让屋中几人都有些惊讶,在他们想来,以赵进的做派,不会在乎什么铜料的价钱,尤其是在火器相关的事情上,却没想到赵进这么重视。

徐厚生毕竟在赵进身边办事的日子短,对赵进的反应不是那么了解,听到这番话以后,下意识的觉得自己被驳斥训斥,一时间不敢再说。

这次议事,本就是关于火器方面,他这一停,其他人也没什么话讲,那边王兆靖心细,却看出来他的情绪波动,对赵进使了个眼色。

赵进笑着摇摇头,却开口说道:“这还没有到上元节,咱们就忙成这个样子了,都回自己那一摊去,安排好休整,也别耽误了正事。”

孟志奇和张虎斌连忙答应退下,大家身份位置不同,他们离开,王兆靖、吉香和徐厚生照旧留下。

张虎斌腰板笔直,步伐有力,就这么走出议事厅,孟志奇临出去的时候回头看了眼,倒是有些悻然,原来自己做亲卫的时候,可以一直在进爷身边伺候,什么机要都能参与的。

等他们一走,王兆靖就笑着对徐厚生说道:“厚生,议事厅这边就是就事论事,该争就要争,说错了就要指出来,就算你姐夫那边也是一样,你没什么可担心害怕的,如果咱们有什么都不敢说,那就不会有今日的壮大。”

这话王兆靖可以说,赵进却不方便讲,他只是对徐厚生笑着点头,这么一说,徐厚生才变得放松许多。

“姐夫,那几个洋和尚很古怪,按说咱们把他们掳来,他们肯定会焦躁害怕,结果很快就定下心了,现在干活居然还很出力,按照老鲁那边的话讲,问什么说什么,都没有藏私的。”徐厚生说起了工场里那几个被抓来的教士。

“尤其是那个汤若望,不光起了个汉名,而且官话学的不错,对火炮上很懂行,当真帮忙不少。”

听到徐厚生的话,赵进笑着说道:“他们可不管什么朝廷不朝廷的,只要能让他们传教,他们什么都愿意。”

“洋人和洋人也是不一样的,那老鲁也是什么洋和尚出身,可从不提传教的事情,偶尔念念经,和咱们没啥不一样的,那天还问什么成家的规矩,真准备扎根咱们徐州了。”徐厚生这番话说得大家都在笑。

路易主仆和其他人都是打成一片了,路易喝酒,对女人感兴趣,徐州口音的官话越来越熟练,大家自然也是喜欢,他的仆人波尔多越来越喜欢去徐州武馆,把自己的武技和经验传授给徐州的年轻人,波尔多很享受这个过程,同样的,他也很喜欢年轻学丁对他的敬重还有“老师。”的称呼。

“因为这些洋人发现在徐州传教可能比在别处更容易一点,或者在咱们徐州传教比起其他各处更有价值,不过不管他们怎么想,咱们这边有一点严令,那就是不许他们传教,也不许咱们的人信教,一旦查出来,重罚严惩!”赵进说得斩钉截铁。

这些话赵进都强调过不止一次,大家自然明白,他这么多次强调,大家都不敢怠慢。

可有些话赵进也没有说,在那几位教士的观感中,徐州相比于大明其他地方,或许更“西方化。”一点,这种熟悉感或许让他们决定留在这边。

“这几个洋人倒是眼力不差,咱们徐州地方可比大明强出百倍!”对赵进的话,王兆靖这边另有感触。

不光他这么想,吉香和徐厚生也都是这么觉得,站在那边的牛金宝和孙大林脸上也有赞同的神情,各个都有自豪的神色,王兆靖略抬高了些声音说道:“任谁来到咱们徐州,都会觉得咱们这边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那几个洋人一路走来,也是看过不少的。”

※※※

天启二年腊月下旬到天启三年正月初,整个徐州一片节日景象,从富贵人等到黎民百姓,从赵字营的家丁军营到流民田庄,处处都是热闹喜庆。

大家忙碌一年,温饱富足,到了这过年时候,自然要好好庆祝一番,不过那些顶级富商们直接就奔着清江浦去了,比武大会虽然已经结束,可那热闹还在持续,几乎是陷入了狂欢之中。

相比于各处喜庆热闹,赵进和伙伴们就没那么闲了,他们几个人最多也就是陪着家人吃了顿年夜饭,甚至连年夜饭都没吃。

赵进就是去丰沛团那边吃的年夜饭,然后初一在亲卫旅团,初二又是赶往宿州团那边,等从邳州团回来,这边已经是正月初六,这才在家里陪着家人吃了年饭,父母那边还好,徐珍珍只去逗孩子,而大着肚子的木淑兰直接发了脾气。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第二天赵进就来到议事堂办公了,整个赵字营的各级头目,都在这一天开始忙碌起来。

华夏几千年传承,这过年是大事,很多人这过年要整个正月过完,大明各处地方更是如此,很多富豪人家甚至要玩到二月,可在徐州这边,很多习俗却悄然改变,比如说正月十五之前,许多处已经开始忙碌。

在别处,正月里根本找不到谈生意干活的人,而在徐州,这徐州盐市和集市在正月初七就要开业,年初的很多生意就要在这时候谈定,特别是分销周围几省的私盐,然后清江大市那边也是如此,运河通航之前,很多价钱就要先定下来,很多出产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看出苗头来。

忙碌一年,休息的确很重要,可赚钱发财更重要,喜欢享受的清江浦豪商们如果不知道这一点,也不会有现在的身家。

从前是过不好年却想着过年,现在是能过好年却不想过年,有敏锐的人想到这一点,不由得感叹赵进的点石成金之能,赵进和赵字营的存在,不光是威震四方,保境安民,连带着潜移默化,大家都被改变了很多。

也有人是没资格过年的,比如说山东参加闻香教之乱的流民,还有刚刚从登州府那边来到辽东难民们,他们连温饱都是刚刚得到,自然不要想什么庆祝新春。

将这些可能死在乱军之中,或者饥寒交迫而死的流民辽民收拢起来,活人千万,这是了不得的大善事。

但赵进和赵字营也不是开善堂的善人,收容过来的流民和难民们没有白白吃饭的道理,他们得到的安置,吃到的每一粒粮食,都要拿繁重的劳务去换。

除早饭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