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康熙朝实录-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壬辰遣官祭关圣帝君上驻跸怀来县城外黄寺

○皇太子允礽大学士阿兰泰尚书马齐佛伦等迎驾

○策妄阿喇布坦遣使进贡赏赉如例

○癸巳。上驻跸昌平州城内

○命皇太子允礽大学士阿兰泰尚书马齐佛伦等、先回京师。

○升内阁学士朱都纳为兵部督捕左侍郎。太常寺卿杨尔淑、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升江南京口水师总兵官林本植为湖广提督



○甲午上驻跸清河地方

○乙未驾发清河。设卤簿皇太子诸皇子诸王及在京文武大小官员出郭外五里跪迎八旗护军骁骑步军及京城附近绅衿士庶工商耆老男妇俱扶老携幼陈设香案沿门结彩执香跪迎上由德胜门入诣堂子行礼毕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申。谕大学士及九卿等曰、朕前巡行直隶、山东、江南、浙江、见地方人民、皆各安生业、大小官员、恐朕不时临幸、咸兢兢守法奉职、以为他省类皆如此、顷由大同、历山西、狭西边境、以至宁夏、观山狭民生、甚是艰难交纳钱粮、其火耗、有每两加至二三钱不等者。前曾面问总督吴赫、据言、西安等府、距省甚近、收耗尚轻。若沿边所在地方、火耗不免加重矣。至于山西、特一小省、闻科派竟至百万、民何以堪。科道官因朕已经访闻、始行参劾。并未有言于未发觉之前者、亦属何益。

○又谕曰、塞外情形不可臆度。必身历其境、乃有确见。昔朕欲亲征噶尔丹、众皆劝阻。惟伯费扬古、言其当讨。后两次出师、皆朕独断。若非朕亲统大军、追袭噶尔丹、使少留余息、彼必复聚、难以遽灭矣明时为恢复河套、议论纷纭、致大臣夏言、曾铣、受戮、自朕观之、此地无甚关系若控驭蒙古有道、则河套虽为所据、安能为患。控驭无道、则何地不可为乱。蒙古游行之地、防之不可胜防。专言收复河套亦何益乎。至行师之道、调军转饷、必一人兼综其成、事乃易济。前西路进兵时、将军博霁、孙思克等、专管军务不与挽运专责地方巡抚等官转饷迨后粮饷稽迟、兵丁困馁致有道殣。顷朕自白塔至船站、犹见有遗骸皆遣乡导沿途掩埋朕统大兵由中路进时、多方筹画、催督粮饷、比及旋师、无一人受馁且支给西路之兵。俱获全还。又令沿途各站、多贮米粮、虽随营贸易之人、皆不乏食。此次宁夏之行、料理粮饷、悉有次第然后进兵所以直至回军、供应皆足、无或稍误以此观之、兵食两事、断宜一手区画此后倘遇行师、当永以为法朕又观塞外运粮最难昔唐宋及明嘉靖时、皆用兵西陲、不知当日作何转运之法。朕此次宁夏之行、不用车辆。所需驼马骡驴、悉自京城发往。恐有不敷、复给公帑采买预备。一切什物、皆由官运略不累民。

○又谕曰、御史甯尔讲、奏诸朕回銮。以为回銮之后、贼必潜来、因而擒之。此真不谙事理之言。塞外荒漠、虽甚寥阔、而蒙古所行之路、所居之地、必依水草资生、是以亦有定所。朕于蒙古等经行路径、一一洞悉、所以遣发官兵、数道围困、皆扼贼之要害。噶尔丹迫蹙已极、计无所出遂饮药以死。甯尔讲全不知兵、故其言如此

○丁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吏部、国家举行大计、原期黜幽陟、明使大法小廉、以为乂安民生之本、所关甚重比年以来、督抚等官视为其文每将微员细事填注塞责至真正贪酷官员、有害地方者、反多瞻徇庇护、不行纠参以致吏治不清、民生莫遂重负朕爱养元元之意、殊可痛恨今当举行大典、各督抚等官、应洗心涤虑力改前辙、矢公矢慎、整肃官方务期荐举一人、俾众皆知劝。纠劾一人、俾众皆知儆。倘仍苟且因循、徇私溺职。国法具存、必不轻恕。

○升左都御史傅腊塔、为刑部尚书。左副都御史努赫、为礼部右侍郎。

○升护军参领胡式巴、为白都纳副都统。

○以领侍卫内大臣公鄂伦岱、兼管镶黄旗汉军都统事。

○戊戌。谕吏部等衙门、朕顷以狡寇噶尔丹未灭、调度军务、亲莅塞外。因念切民依、巡历边境。所至咨访。目击山西狭西缘边一路、地皆沙碛、难事耕耘。人多穴居、类鲜恒业。其土壤硗瘠。固已生计维艰、而地方辽远、疾苦无由上闻。大小官吏、不能子爱小民、更恣横索、遂使里井日渐虚耗。比年用兵以来、一应军需刍糗、俱动支正项钱粮、储峙供应。从不取办闾阎乃各府州县官员、借端私征、重收火耗。督抚布政使等官、又不仰体朝廷恤民至意、纠察贪污、禁革加派。反多瞻徇曲庇。又或该督抚庸懦懈弛、因而笔帖式、及衙门人役、无所忌惮、擅作奸弊、以致民生滋蹙朕心深切轸恻。今外寇已经荡平、惟以绥乂地方、拊循百姓为急务。山狭两省、关系紧要。应作何抚恤休养、著九卿詹事科道、详议以闻。寻议覆、山狭里井艰难、皆缘督抚有司、不能仰体皇上轸恤黎民之意。横徵私派之所致也。应请敕下山狭督抚、务期洗心涤虑、正己率属严饬所属官员、屏绝苞苴、严禁私徵重耗。其贪污虐民者、立行纠参。至笔帖式、衙门人役、擅作奸弊、滋扰地方者、亦必严加惩处。凡有不利于民、应革事宜、督抚即为确查革除。或遇水旱灾伤、当即奏闻。如督抚仍前因循、徇庇属员不能抚绥百姓、将督抚革职、从重治罪。从之、

○谕大学士等尔等可传谕兵部、选择少壮而善驰骋者。或司官、或笔帖式一员、驰驿速往山西巡抚倭伦处、问伊招抚之事若何并沿途田禾、及天时雨水协和否。详阅还奏。



○己亥。上奉皇太后、幸畅春园。

○辛丑。升礼部左侍郎席尔达、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内阁侍读学士布泰、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刑部尚书翁叔元、以病乞休。命原品休致。

○壬寅。以左都御史吴琠、为刑部尚书。升兵部右侍郎张鹏翮、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谕大学士等、今噶尔丹已平、天下无事、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然官吏之贤否、民生之休戚所关。朕一人端居深宫、何能遍知。此番巡行山狭、或先闻其有声名、而居官不善者有之。或并未闻其声名、而居官实善者有之。此皆上下相隔、不能通达之故也。虽古圣君、以知人为难。朕岂料温保行事、一至于此。往者浙江山东等处地方官、以朕不时巡幸、各加勉力、操守皆优山狭官员、则劣甚朕恨贪污之吏、更过于噶尔丹、此后澄清吏治、如图平噶尔丹、则善矣

○给事中郑昱条奏平定噶尔丹庆贺大礼。颁诏款项上曰、凡颁赦诏、皆人主之事、非人臣所宜言自古不以频赦为善政者、以其便于恶人而无益于善人也郑昱妄以诏款陈奏、念系言官、特从宽宥。著大学士严饬之

○癸卯礼部题平定噶尔丹武功告成、臣等详稽典礼、应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及岳镇海渎、历代陵寝阙里。并加上徽号。命史馆诸臣、编辑平定北寇方略、昭示无极。上曰、喀尔喀、厄鲁特、原皆纳贡之国。因其交相不睦屡谕和好乃仍构衅、致起兵争。噶尔丹曾破回子中之萨马拉罕、布哈尔哈萨克、布鲁特、叶尔钦、哈思哈尔、赛拉木吐鲁番哈密诸国、其所攻取降服者、一千二百余城、乃习于战斗之国也喀尔喀焉能抵敌是以七旗数十万众一

□山戊示□之中丧亡略尽喀尔喀之汗诺颜台吉等、知朕豢养蒙古、夙有厚恩、悉皆款塞来归。其时若不允其内附、恩养得所、必皆沦入于厄鲁特则尔时噶尔丹之势力、不言可知矣。允其内附而恩养之、噶尔丹必假此衅端、与我朝构难。凡此情事、皆经熟筹。受纳喀尔喀、非漫然而为之也。噶尔丹假索取喀尔喀为名、遂犯我边境、尚书阿喇尼、帅蒙古兵、逆战于乌尔会之地、我师大北、噶尔丹乘势、遂直抵乌阑布通、距京师未及七百里、斯时诸王大臣、及国家谙悉军务之人、不在行间者少矣。适朕躬以违和还京、左翼军虽能胜敌、而右翼军不能制胜、大臣而下、以至军士、阵亡被创者甚众。噶尔丹亦自知其无济、归路遭罹瘟疫、得还科卜多者、不过数千人耳。当是时、即豫知其势虽大损、必复称兵报怨、六年以来、乌阑布通之役、时廑朕怀因是训练军旅、咨访形势正经理武备之时、噶尔丹果复举兵、寇掠喀尔喀之纳木扎尔托音、于克鲁伦之地、朕思此贼不可以寻常寇盗视之。诏武臣三品以上、咸陈灭贼方略、会同详议、举朝皆以为难。其言贼当讨灭者、不过四人。朕以为此贼、断当亟图遂昭宣大义、祭告于天地、宗庙、社稷之灵克成厥勋。倘事或未成、则受喀尔喀之内附、致厄鲁特之兵争。糜中国之脂膏事朔荒之边塞。穷兵黩武、其名恐未能免矣。今我师所至、上天佑助。无水之地、而灵泉涌出。不毛之地、而庶草蕃芜。事悉称意者、此皆国家之福、将士之劳所致也。今西北永远宁谧、其不致蒙咎者即幸矣。自今以往、务益殚励精、始终如一治安之日、愈求治安。其祭告诸典礼、俱依议行。徽号不必上。

○和硕显亲王丹臻等疏言、皇上圣德神功、超越千古。臣下私衷请崇加尊号、以光钜典、未蒙俞允。臣等钦惟十余年以来、皇上永清四海、手致太平下台湾歼灭察哈尔、定鄂罗斯收喀尔喀。从古未经服属之疆土、悉隶版图其梗化于朔漠以外者独厄鲁特噶尔丹耳。今噶尔丹、又复剿灭。其同族之青海台吉、皆刻期来朝。又素臣服于厄鲁特之哈密诸回人、亦皆输诚效命治化之隆蔑以加矣。昔年三逆荡平、群臣请崇上尊号。奉上□日不允及收服喀尔喀又经上请亦未允行于时廷臣再疏陈奏曾有谕上□日、以噶尔丹尚未扑灭命将原本收贮阁中兹噶尔丹既灭群臣遭遇昌时、欣睹盛事合词上吁实出至诚。仰乞皇上曲鉴下情、特赐俞允。臣等幸甚。天下臣民幸甚。得上□日、所奏已悉。著仍遵前上□日行。

○大学士等奏请上尊号、再三陈恳。上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