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康熙朝实录-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亥。和硕雍亲王胤祯疏言、查勘京城海运八仓、清河本裕一仓、通共五百六十二廒。又有院内露囤共十五围。此内秋季支放已空者、五十一廒。见在满贮未经支放者、二百五十九廒。支放余剩一半者、一百三十六廒。俱属好米。共三百六十九万六千八百石有奇。其变色之米、七成以下、亦已经支放、余剩一半者、八十五廒。并露囤之米、共七十万二千九百石有奇。变色不等、应分别粜卖支放者、三十一廒。并露囤之米、共二十四万九千一百石有奇。应将此米、令该监督查造清册、报仓场总督验明、应粜卖者粜卖、应支放者支放。其变色之米、七成以下、亦报仓场总督验明、照通仓例粜卖。如兵丁愿代小米支领者、准其支领。若余剩半廒之好米、悉令归并同色廒内。则一转运间、空廒不少、可以悉贮新米矣。至京仓之米、应给上三旗包衣佐领、五旗王等包衣佐领、及八旗兵丁执事人等。其放米领米之时、亦令各旗派官一员监视、务令按廒支领、严禁拣廒越占。放此米时、亦定限于两月领完。逾限者停其给与。该监督若将变色之米、搀杂充数、及有勒掯迟延等情、各报仓场总督题参、严加治罪。悉照通仓例、一体遵行。若抵给仓役工价之米、霉烂成灰者、亦听耕种之人、领取运出。内有成色之米、亦仍收贮粜卖。又查本裕仓内、每年例派进米二十万石、按季支放俸粮、止于十三万石。历久余剩充积、廒舍不敷。另贮露囤、致有霉变。嗣后请令仓场总督、停止例派之数。酌有空廒可贮、然后运贮。再查各仓修理损漏之处、应大修者、七十八廒、小修者、一百八十四廒。应交工部速行确估修理。查各仓应行增建之处、海运等八仓。俱有隙地、可增建四十二廒。太平仓迤南沿河一带、可增建二十五廒。至于朝阳门至东直门、另建一仓、前曾题请。今经详阅地势、可增建四十二廒。亦应一并交工部、速行确估建造。得上

□日、该部议奏。

○和硕雍亲王胤祯疏言、仓粮关系甚要。收贮之责、全在监督。米色攸殊、即监督优劣所定也。查原任监督穆钦、彭象晋吴尔赛、文柱、王凤孙、卓洛、郭毓麟、谢载秩、顾伯、王国治、达兰泰、各员任内、收贮米石疎忽、致多霉烂、额数有亏、迟延交代、俱经该总督题参、应交与新任监督、作速清查、如尚有余剩之米在廒、该总督验明米色、速行支放粜卖。俟完日照亏欠之数、著落伊等家产赔补。本身交部严加议处。其原任监督张坦麟、索柱、张嵩年、图密善、金南瑛等、任内米石、加谨收贮、交代明白、而索柱、张嵩年、及见在之新任监督禅齐布、张登杰、复捐资修理廒舍。应请交吏部议叙、至于见任监督景古尔岱、吕文樱、弼锡纳、陈守创、吴隆元、佛海、刘公津、哲尔金、高辉等、任内米石、额数既足、而收贮亦谨、俟伊等任满交代、令仓场总督查明具奏。臣等查得米石霉变、皆由新旧监督、互相推诿、不受交代、迁延日久所致。嗣后应令仓场总督、于新旧监督交代之时、查看明晰。如可接受者、即令新监督接受、不得推诿迟延、贻误仓粮。如米色霉变、不可接受者、即行声明参奏、将好米交新任监督收管。其霉变亏少米石、著旧任监督赔补。仍交与该部严加议处。得上

□日、该部议奏。

○戊子。上不豫。自南苑回驻畅春园。

○予故汉军都统苏尔法、祭葬如例。

○以固山贝子允祹、为镶黄旗满洲都统。镇国公吴尔占、为镶白旗满洲都统。

○己丑。免山西平、汾、二府、泽、沁、二州、所属州县卫所、康熙六十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刘得礼亲叔刘英、袭职。

○庚寅。上因圣躬不豫。十五日南郊大祀。特命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祯恭代。皇四子胤祯以圣躬违和、恳求侍奉左右。上谕曰、郊祀上帝。朕躬不能亲往。特命尔恭代。斋戒大典、必须诚敬严恪。尔为朕虔诚展祀可也。皇四子胤祯遵上□日于斋所致斋。

○辛卯。皇四子胤祯三次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

○壬辰。皇四子胤祯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

○癸巳。皇四子胤祯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

○甲午。丑刻。上疾大渐。命趣召皇四子胤祯于斋所。谕令速至。南郊祀典、著派公吴尔占恭代。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祐、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子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礻我>、皇十二子贝子允祹、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胤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胤祯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祯三次进见问安。戌刻。上崩于寝宫。

○遗诏曰、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祐、非朕凉德之所致也。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临御至二十年时、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时、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六十一年矣。尚书洪范所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仅劳苦二字所能该括耶。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论概以为酒色所致。此皆书生好为讥评。虽纯全尽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朕今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盖由天下事繁、不胜劳惫之所致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似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易遁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也。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无取天下之心。尝兵及京城、诸大臣咸云当取。太宗皇帝曰、明与我国、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系中国之主、不忍取也。后流贼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剪灭闯寇、入承大统。稽查典礼、安葬崇祯。昔汉高祖系泗上亭长。明太祖一皇觉寺僧。项羽起兵攻秦、而天下卒归于汉、元未陈友谅等蠭起、而天下卒归于明。我朝承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以此见乱臣贼子、无非为真主驱除也。凡帝王自有天命。应享寿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寿考。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读书、于古今道理、粗能通晓。又年力盛时、能弯十五力弓、发十三把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绘。每□山戊不□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山戊不□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至不克令终。皆由辨之不旱也。朕之子孙、百有余人。朕年已七十。诸王大臣官员军民、以及蒙古人等、无不爱惜朕年迈之人。今虽以寿终、朕亦愉悦。至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饶余王之子孙、见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协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亲王皇四子胤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乙巳。恭上尊谥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

○雍正元年。九月。丁丑朔。巳时。葬景陵。

○上在位六十一年。寿六十有九。上受天明命。作君作师。湛恩浃人心。治化翔域外。至诚无息、等皇古之万八千年。大德曰生、溥仁恩者六十一载。荡荡乎。浩浩乎。功德之隆盛。弥纶蟠际。盖穆清之表、不言而成化。必赖有圣人出焉。为之财成。为之辅相。参三才之极。立万物之命。凡礼乐刑政、纪纲法度、举措协于刚柔。旦明通于穹昊。此圣德之所以合天也。朝廷清明。寰宇熙皞。四时叙。风雨和。泰阶平。景庆见。绵绵翼翼、裕久安长治之基。此圣心之所以弘运也。以言乎文、则经天纬地。麟麟炳炳。奎章宸翰。彪映星云。而逊志敏求、尤寒暑不辍。手定六经。旁通百氏。望杏坛而止辇。跻朱子以升堂。增庠序之额。广春秋之榜。苗猺之秀、亦许操觚。诸贤之裔、胥为博士。宋儒周邵二程张朱、称之曰子而不名。古今崇文治者、斯时称独盛矣。右文之世、或少武功。上智勇天锡。圣武布昭。当三逆蠢动、蹂躏百姓。上从容镇定。简师命将。庙算如神。天戈所指、藁街授首。滇黔楚蜀闽粤之地、生民得安衽席。至于平台湾。定察哈尔部。拔雅克萨城。尽鄂罗斯边界。归我版图。六飞三征朔漠。而噶尔丹顿销余烬。因班禅归诚、而定藏地、安西域之众。制胜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